配色: 字号:
德育新理念
2019-01-15 | 阅:  转:  |  分享 
  
:受一新德育的核心是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全人格培养;新德育有九新??1.“双主体说”?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
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师生双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2.“五要素说”?认为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要素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3.“新三中心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现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
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4.
“四原则说”?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
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
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5.“四环节说”?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
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6.“和谐德育说”?和谐德育,指
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受一新德育的核心是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全人格培养;新德
育有九新???1.“双主体说”?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师生双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平等
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2.“五要素说”?认为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要素不可割裂,
更不能互相取代。?3.“新三中心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现
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
,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4.“四原则说”?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
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
,亲身践行。?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5
.“四环节说”?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
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6.“和谐德育说”?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
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
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1.“双主体说”中小学德育新理念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之后,狄尔泰、海德格尔、赫勒、哈贝马斯等人
又从多个角度阐发了传统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当代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迫切性。生活的德育观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再是
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之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
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二、生态的德育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
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
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样一种追求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三、关怀的德育关怀伦理学
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大量实证研究
资料证明,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榜
样力量,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师生关爱生生关爱,互相帮助,勇于服务)四、智慧的德育完整的德育应该是智德统一的,而不能分离,
智德分离的德育,责权利就无法统一。智德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是一种弱者的德育。这种德育导致行善的人,不能保护自己,
不敢创造,也不能承担责任。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它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这是一种充满创
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
重对内心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激活人。育还更重要的是激活人,要让学生有憧憬,有向往,有理想。然后让你早晨起来,很有奔劲。只有这样学
生才有活力。台湾有一位教育家说天下兴亡、责任在我,这样的德育很能激活人。德育的作用是一个是告诉孩子可以作甚,不可以作甚,还要把孩子
生命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学生有梦想,有憧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
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3、
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
,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
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
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
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
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
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13、坚
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
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
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
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
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20、
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
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认为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教育、思
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新思维?新理念?新德育》报告???王键敏教授从德育功能的回归、德育理念的变革、德育方式的转变三个方
面进行了阐述。1.德育功能的回归。?(1)人格教育。学生多元,我们做德育的人仍然要守住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育人为本。德育的功能是
人格教育(而人格教育包括学生要有健康、有教养、有情操、有理想。什么是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也有思想的健康)。?(2
)学校德育的要旨。王教授认为,学校德育的两个要旨:一是规约人:教养、品位。二是激活人。有憧憬、有向往。即有理想。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约束学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即规范人的行为。德育一味规范人的话,让人很惧怕。除此之外,德育还更重要的是激活人,要让学生
有憧憬,有向往,有理想。然后让你早晨起来,很有奔劲。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活力。台湾有一位教育家说天下兴亡、责任在我,这样的德育很能激活
人。德育的作用是一个是告诉孩子可以作甚,不可以作甚,还要把孩子生命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学生有梦想,有憧憬。在5、6十年代的人干劲冲天
,那个时代精神的力量是非常有作用的。?我们少年科技大学甚至留学归来的人员都忙着考公务员;我们的学生没有愿景,没有向往。询问我们的高
中学生将来想做什么?学生回答,那要看我考多少分的,因为我要读什么大学是要根据我的分数的,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所以我理解的高中课改
,最大的职责,是我们的高中学生能找到自己想做什么。看起来高中开那么多课,有的学校不愿意开,其实就是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找到他的爱好
。天台中学做的很好,开发出与内燃机联系的校本课程,然后那个中学的学生就喊出了要做中国的汽车第一人,我将来一定成为汽车行业第一人,所
以这个孩子拼命的学数学,他自学完成了高中的数学。平阳三中的是一位高中生喜欢做炸药的功效,老师也非常支持他,因为研究需要物理,他就自
学了高中的物理,数学、化学,最后这个学生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他就研究材料科学。就跟当年的钱学森一样,钱学森当年在星期五下午的研究
性课程中主要研究毒气弹的功效,所以这些东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德育,我认为一个人的活力来自德育,但是能德育与教学不能分的。德育为先,
因为一个人的动力来自于德育,一个学科老师,你即使有万般能力,学生没有动力,你的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德育的内容在多,在无限,德育离不开
两个要旨,基础教育里,道德来自于规范。规范,一类是禁止性,一类是创造性。禁止性的就是规约性的,创造性是激活人。让人又憧憬。?(3)
德育教学一体化。德育和教育是一起的,不能分开的,我们浙江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领先的,我们的导师制就是将教学和德育联系在一起,所以导师制
我们浙江还要坚持下去。德育教育一体化。德育要从习惯系统和动力系统去培育。从行为入手培育习惯系统,对学生教养培育。从兴趣起步构建动力
系统,对学生精神引领。所以我们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要对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精神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2.德育
理念的变革。(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关怀德育、智慧德育)?2002年到今年德育课标的再次修订,我们始终把住了德育变革的核心;即“三生
”(生本、生命、生活)。?(1)生本,以生为本这样一个概念。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以前都是以社会为本,社会为本要
通过生本才能体现出来的。?(2)生命。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独特的情感、个性、需要等。每一个学生的道德差异其实是很大的,德育更应因材施教
,对学生道德的学情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孩子,他真的无法生存。曾经有一个家长化了很多钱将他的孩子送到杭州最好的外国语学校
,结果一学期下来这个孩子不行了。因为孩子的生存状态不佳。一个孩子的生存状态有五个方面。(有没有敬佩的老师,有没有知心的朋友,有没有
心爱的书籍;有没有喜欢的学科;有没有擅长的活动),结果这个孩子这五样一样都没有,当然孩子在这个学校就生存不下去了,他是很痛苦的。作
为老师,能把好学生教好的老师是好老师,能把差学生教好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的老师才是好老
师。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育人教书,全员德育。?(3)生活。生活即德育。曾经有一所高中的学生平时帮助学生做题就收钱,其中收钱最多的是
学习委员,结果这件事被老师知道了,老师批评了这个学生,并要撤销学生的学习委员,这个时候家长不同意了。他说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
一定的报酬,这符合规律。再说你们老师有家教。否则我的孩子讲奉献,将来到社会上去是要吃亏的。后来学校进行全校大讨论,最后我们的研究结
果是德育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生活即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上学校具体一要营造有道德感的校园生活。要强化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即要培养学生关爱责任。要培育学生的现代公民素质,即要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二要营造有活力的的校园文化。学校通过一定的仪式、论坛、社
团、形象等让学生感受活力的校园生活。有的时候,学生回忆不起上课的情况,但很多活动是学生终身难忘的。3.德育方式的转型。?(1)从道
德知识传授到道德体验。过去我们是通过考试考核学生的道德知识,就出现知识与道德脱节的现象,道德知识教育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2)德育的方式要从重“管”到重“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痕迹,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注重导。作为班主任的工作要触动
学生的心灵,文化的营造要日积月累。例如浦江一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刚开始时他要求学生晨读并写读后感,效果不好,后来他改变策略
,早晨自己在教室后读书,也不讲话,学生进班级看见老师在读书了,也就开始读书了,效果出奇的好;后来他又把学生读书的瞬间拍照,做成周报
,学生就会注意自己的读书瞬间是否被老师拍下来做成周报,阅读氛围就更浓厚了。再后来他研究学生学习的曲线,形成了“珠江、长江、黄河”曲
线。?教育工作,育人为本;育人工作,德育为先。我们要以德育为灵魂,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小班化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即
“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现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
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树立德育新理念构建德育新模式2012/3/29????来源:《宁强教育》????点击数:2288核心提
示:宁强县南街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灵魂。近年来,我校在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以求善为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以树立德育新理念为突破口,以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工作重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一、健全德育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德育处、少先队具体落实各项德育工作;建立了校委会、各处室、年级组、班级四级管理网络
,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形成了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
处、教研室、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
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学校工作的现状,确立了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在充分肯定学
校德育工作进步和成绩的同时,组织教师认真查找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围绕德育理念的更新、德育资源的建设、人的德性要素整合、工作方法
的优化、道德情境的创设等五个方面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确保了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树立德育新理念,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一)强化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每个办公室都悬挂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汉中市中小学教
师行为十不准》,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知法守法的教师;将“创先争优”活动拓展到全体教职工中,
还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争当师德标兵、争优秀教师、争当优秀班主任,创建先进集体(教研组、年级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极
大地激发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级师德报告会,认真听取了张国宏社长等专家做的师德报告;连续九年组织进行
了师德演讲活动。(二)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加强学习。(1)认真组织学习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认真落实“育人先育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
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和谐发展。(2)重视教师德育理论学习。针对当前家长和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状,从“生活的德育”、“
生态的德育”、“关怀的德育”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2、加强了班主任素质的培训。
学校实行班主任竞聘制,确保了在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较为突出的教师能够在班主任岗位上充分发挥优势;每学期定期选派班主任参加国
家、省、市、县各级培训;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一次短期的培训;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通过班主任工作会
议,及时总结德育教育工作,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巩固德育成果。3、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作用。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
人职责,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德育,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渗透在每节课、每位老师工作之中,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理
念真正得以落实。4、充实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学校选拔了一批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经验、擅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设立了
心理健康咨询室,实行了值日制,使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5、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落实“岗位就是责任,实干就是能力,
落实就是水平”的服务理念,重视对后勤服务人员、生活教师、炊事员等各类人员的管理,不断提升其德育工作的综合素养,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
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在学校德育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强化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在德育受到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猛烈冲击的今天,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实施“生活的德育”、“生态的德育”、“关怀的
德育”之上,注重了抓实、创新。1、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强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三自我”教育,
落实“学科渗透、活动渗透、环境渗透”的“三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五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精神抖擞
。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井然有序。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
习惯”—文明典雅。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洁净美观。室内卫生和室外责任区保洁制度,确
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和谐进取。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善。2、积极探索规范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积
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个性形象,努力实现班级“四化”,即班级布置个性化,班级目标明确化、班级管理自主化,班级活动特色化,争取
实现“人人有特长,个个求发展”的目标。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德育教科研活动。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的德育教育校
本教材,要求班主任及思品课教师将之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学期进行德育论文征集
活动,开展了环保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在1—3年级重点抓了班队集体观念、文明用语、良好习
惯的养成教育;在4-6年级着重抓了组织纪律、自我管理、社会公德、交通规则、法律常识等教育。各班从班级实际出发,将具体内容进行了分解
,每周或每月落实一个好习惯,使之系列化、经常化。5、加强了德育过程的监督检查。通过领导带班制和包扶年级制、值周制实现了动态管理的
精细化;通过周评比、月检查、学年度考核等级制,实现了在竞争中和谐育人、共同发展的目标。(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1、开展
了“实现小目标、改掉小缺点、帮助小同学、学会小本领、争做小主人”的“五小”活动和班际交流、创建“文明班级”,礼仪教育、“星级
好少年”的“选、评、塑”活动。在活动中,树立一批典型的学生代表,建设了一批班风优秀的班集体。2、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校
内外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各种竞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一是抓好少先队阵地建设,
如:大队干部竞选、播音员及校园电视台主持人精选等;队前教育、新生入队等等。二是加强了大队干部的培训指导,队干部的监督管理和红
领巾督察岗的建设。让队干部及各班的红领巾督察员直接参与到卫生纪律检查评比、学生行为习惯的督察、让学生去管理学生。三是积极吸收
新队员入队,不断发展壮大队员队伍。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如争当“四个好少年”、创建“红旗中队”、“为青海玉树地震
遇难同胞默哀”、“为白血病患者白亚娟捐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南小少年关爱地球大行动”系列活动,开展各种书画比赛活动,连
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少儿书信大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开展“
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开展“我帮妈妈干一份活”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
,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签名活动,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他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利用入队,举行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宣誓。开展“感受春天、走进大自然”、“‘妈妈真好’感恩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
冶师生情操,提高德育效果。3、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建成了三个校外德育基地,一是和陕飞二小建立“手拉手”联系制,定期组织学生
参观校园、在陕飞驻军部队体验军人一日生活;第二个是宁强县中心敬老院,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主线,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
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第三个是东山观茶园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班级护绿小队,各班
认领了校园绿化带,班班养花种草,组织学生开展了上街打扫卫生、到东山观茶园采茶、除草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生态化的
教育。学校建立了学校美术、音乐、舞蹈、英语等兴趣小组,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同时积极鼓励学
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得学生展示了才能,又丰富了校园生活。(三)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共创和谐校园1、积极落实政府
助困保学工程。认真组织学习政府有关文件,每学期对校内学生认真摸底,规范操作,建立专档,动态管理,确保政府助困保学工程惠及特殊
学生,保证了他们上好学、吃好饭、穿好衣,愉快完成学习任务。选聘了62位“爱心家长”,与62名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爱心家
长结对活动,让孩子们时刻能享受到亲情的温暖。2、让孩子在关怀中成长我校从2003年起开办寄宿制,现有住校生500余人。学校本
着“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快乐成长”的目标,每个周末,有计划,有规律地开展武术、体操、球类比赛、“生活自理能手”大比拼、故
事会、演讲比赛、干部竞选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平时课余时间我们组织了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棋艺等各种兴趣特长班,在
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还成立了“振文书院读书社”,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孩子们
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为了让学生的文明习惯得以巩固,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女生公约》、《男生公约》,让孩子们无形中做到步调
一致,整齐划一。严格的要求,正规的培训,扎实的评比,让孩子们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为宿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为他们建立了专
人档案,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学会关注他们的快乐,经常同家长联系。四、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
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的德育氛围学校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推
进家校联系,从而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1、完善了家校联系制度。每
年度通过选举组建校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各项章程,创新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一些
重大事务的决议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充分利用校讯通,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动态、增进了家长与教师
和学校的沟通。鼓励教师积极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
次家访要做好记录,努力做到一学年(走读生)家访达100%。2、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组建了家长学校教师队伍
;逐步完善了家长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它们分别是《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教师守则》、《家长学校优秀家长
考评制度》等。通过召开家长会、实行“家长开放日”、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家长走进了学校,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方法等,
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托校外教育资源,重视新生入学的家庭指导,为了让家长有效地与学校、老师合作,有序地开展
好新生入学的各项工作,在每学年新生入学前给每位家长发《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并举行新生入学专题讲座、问卷调查,使一年级的新生顺
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积极开展“支持学校好家长”、“明星家长活动”。同时,正在积极探索如何与社区合作,开展扎实有效
的共建活动的新路子。五、优化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1、打造成了以“礼艺”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基本形成了融理念文化、
制度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等于一体的学校文化,很好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2、充分运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重点落实《公民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等。3、开展颂读活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红读”等各类读书活动,开展“红领巾心向党”
歌咏大赛,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读书知识竞赛、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的“三个一”活动,让学生在不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同时,树
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4、注重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校园里的宣传栏及学生的阅览室里要有多种报纸及刊物可供学生阅读。充分利
用校会、队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和借助“文教十分钟”、“校讯通”等平台宣传学校特色,做到时时、事事、
处处体现着教育,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六、德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在上级的关和鼓励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通过几年的努力,校园布局合理,设备先进,设施完善
,建设了高标准、高规格的校园文化,主题鲜明、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正在形成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德育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习惯得到更好的培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均有出色的表现
,获奖人数多、层次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了三位市级名师、一名国家级优秀教师、一名省级特级教师、一名省级教学
能手、两名市级“三一一”人才、40余名市县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校长吴富平同志被授予2011年度市级“优秀校长”称号。学校先
后被授予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文明校园”、和“汉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
、“汉中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200多项荣誉称号,少先大队被推荐参加省级优秀“少先队集体”评选,2010年和2011
年两年在全市城区中小学ICD电话外呼行风测评中满意度均居全市最前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
美,德育为先。以对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不倦的创新精神,积极践行“生活的德育”、“生态的德育”、“关怀的德育
”理念,努力探索和完善德育模式,使我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再创佳绩。(此文为汉中市德育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经验材料)(选自《宁
强教育》131期)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上海的特级心理教师杨敏毅为大家准备了一
场《读懂学生的心——师生的沟通》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杨敏毅提出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读懂学生,帮助学生全面看问题,要多元评价学生
,给每位学生一个“排第一”的机会。杨老师在培训中提到,要给学生以人格尊严,教师的爱才有意义,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总会有
其它的能力值得我们去欣赏,要给孩子时间和爱,静待花开。在培训中提到,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爱上班级,就需要让学生在班级
活动中付出感情。新德育的核心是:主题性唤醒,正能量传递,新德育能让孩子们在成长中享受生命,在享受幸福中发展让老师在奉献中体验价值,
在享受幸福中获得提高真正达到教育的愿景.感受一:教育是对方,不是管理,不是强制,是包容接纳,是呵护,更是陪伴.二:新德育倡导民主
,科学高效,只有轻松快乐,幸福的德育工作才能打造出与时俱进富有魅力的德育理念.三,德育不能急功近利,不是短时效应,一定要站好孩子一
生发展的长远来定位。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智力工程,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心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已,一定会
干得很出色。学生变了,现在的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交友,互联网购物,互联网语言,还有日益形成的互联网价值
观。如果我们用自已成人的经历来理解比照,揣摩新生代,用我们的传统习惯去改变他们,那一定会无功而返。学生是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首先,老师要确立孩子一定能教得好的观念。这对于教书育人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我体会比
较深的一点。“人之初,性本善”。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这是对学生的精神自我、精神生命的肯定,“人性本善”不是一个需要证明的事实
,而是一种价值承诺,一种有待实践的理想,是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础与前提。在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
有乐观与光明的期待,才能确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作为一名老师,您要认为您的学生是向善的,是可以教育的,您才会有耐心、有信心
去感化他(她),教育他(她),去构建他们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教育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我们始终把住了德育变革的核心;即
“三生”(生本、生命、生活)。?(1)生本,以生为本这样一个概念。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以前都是以社会为本,社会
为本要通过生本才能体现出来的。?(2)生命。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独特的情感、个性、需要等。每一个学生的道德差异其实是很大的,德育更应因
材施教,对学生道德的学情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孩子,他真的无法生存。曾经有一个家长化了很多钱将他的孩子送到杭州最好的外国
语学校,结果一学期下来这个孩子不行了。因为孩子的生存状态不佳。一个孩子的生存状态有五个方面。(有没有敬佩的老师,有没有知心的朋友,
有没有心爱的书籍;有没有喜欢的学科;有没有擅长的活动),结果这个孩子这五样一样都没有,当然孩子在这个学校就生存不下去了,他是很痛苦
的。作为老师,能把好学生教好的老师是好老师,能把差学生教好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的老师才
是好老师。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育人教书,全员德育。?(3)生活。生活即德育。曾经有一所高中的学生平时帮助学生做题就收钱,其中收钱最
多的是学习委员,结果这件事被老师知道了,老师批评了这个学生,并要撤销学生的学习委员,这个时候家长不同意了。他说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劳
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这符合规律。再说你们老师有家教。否则我的孩子讲奉献,将来到社会上去是要吃亏的。后来学校进行全校大讨论,最后我们的
研究结果是德育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生活即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上学校具体一要营造有道德感的校园生活。要强化我们的核心
价值观,即要培养学生关爱责任。要培育学生的现代公民素质,即要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二要营造有活力的的校园文化。学校通过一定的仪式、论
坛、社团、形象等让学生感受活力的校园生活。有的时候,学生回忆不起上课的情况,但很多活动是学生终身难忘的。一个孩子的生存状态有五个方
面。(有没有敬佩的老师,有没有知心的朋友,有没有心爱的书籍;有没有喜欢的学科;有没有擅长的活动),结果这个孩子这五样一样都没有,当
然孩子在这个学校就生存不下去了,他是很痛苦的。游天台中学做的很好,开发出与内燃机联系的校本课程,然后那个中学的学生就喊出了要做中国
的汽车第一人,我将来一定成为汽车行业第一人,所以这个孩子拼命的学数学,他自学完成了高中的数学。平阳三中的是一位高中生喜欢做炸药的功
效,老师也非常支持他,因为研究需要物理,他就自学了高中的物理,数学、化学,最后这个学生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他就研究材料科学。就跟
当年的钱学森一样,钱学森当年在星期五下午的研究性课程中主要研究毒气弹的功效,所以这些东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德育,我认为一个人的活力
来自德育,但是能德育与教学不能分的。德育为先,因为一个人的动力来自于德育,一个学科老师,你即使有万般能力,学生没有动力,你的效果是
难以想象的。德育的内容在多,在无限,德育离不开两个要旨,基础教育里,道德来自于规范。规范,一类是禁止性,一类是创造性。禁止性的就是
规约性的,创造性是激活人。让人又憧憬。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作者:未知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由道德认识的启蒙到道
德情感的激发,再到道德习惯的养成的过程。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题,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对于提高民族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必须逐步进行,抓实抓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学校教育是加强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的主渠道1.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促进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置身于清新、整洁的环境,时时受着美的熏陶,学生的心灵
得到净化,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制约、规范着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校园环境建设始终围绕育人这一中心,突出“五爱”教育内
容,做到室外有国旗、醒目标语、宣传壁画(挂图)、板报、橱窗、中国和世界地图;校内有党、团、队室、荣誉(校史)展览室、校园广播室,有
条件的学校可建造英雄模范人物和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塑像,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教育意义,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
化的熏陶。在这过程中,结合绿化管理,环境保护,规范的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室的宣传等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国旗下的
讲话中,对学生进行学校规范、社会规范、家庭规范等教育,结合校园广播,批评不良现象,表扬好人好事。曾经有一位小学生把拾到的7600元
的存折交还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多么可贵,这种事迹就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表扬。学校应把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思想教
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为学校环境的综合治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2.结合各门功课的学习促进行为规范的养
成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德育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与智力、技能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的教学。行为规范的养成就离开各门功课
的学习,特别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班队课及劳动课的教学。比如通过《我们的大地妈妈》《花儿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等课文
的教学,教育学生关心周围的环境,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培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环境意识。劳动课的教学培
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如对于“洗头”、“洗澡”、“洗鞋”、“洗内衣”等自我服务劳动与“洗碗筷”、“淘米”、“剔菜”、“洗菜”等家务
劳动内容,可在课后指导学生实际锻炼,同时,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如“包书皮”比赛,“擦窗户”比赛,“切菜”比赛,“包饺子”比赛
等,培养劳动技能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班队课的形式多样,班主任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表现好坏加以评价、讨论,给学
生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向。还可进行讲故事,树立榜样法等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如讲《香蕉皮与垃圾筒的对话》、《废纸片要回家》等故
事,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环境卫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地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3.结合少先队工作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
育少先队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少先队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可以
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广泛开展学《守则》、学《规范》知识竞赛、普遍成立兴趣小组,全校每年举行一次文艺汇演、一次体操比赛、一次校运会
,结合各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迎奥运书画、征文比赛,开展防震演练,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活动,培养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品质,营造温
暖友爱的氛围,三月八日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清明节到烈士墓前祭扫,缅怀先烈。十月一日国庆节为祖国献忠心,教师节向老师
表敬心等活动。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前实际,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如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手抄小报”评比活动等,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竞争意识,在有序、愉悦、和谐的校园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
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1.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社会上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陶冶孩子们美好的心灵,也可以制约
、规范孩子们的言行。比如,树木花草十分好看,小学生也不忍心随便采摘,洁净如洗的地板,谁还忍心吐一口痰,扔一团纸屑。再如“请勿践踏草
坪”“花儿微微笑,请你旁边绕”“请勿喧哗”等标语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要努力创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计划地组织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纺织厂,让学生聆听生产每件纺织品所费的工序,工时和精力的介绍,目睹工人用一条条细线编织产品的情景,从中
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明白要珍惜劳动的成果。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接触老人的生活,帮老人做些会做的事,培养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品质。还
有参加“你丢我捡”活动,学会垃圾分类,开展“绿化家乡,美化家乡”植树活动,了解植树的步骤及植树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三、结合家
庭教育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小学生除了学校以外,最熟悉、最关心的环境和人就是家庭、父母,所以,行为规范的训练不要脱离他们的家庭和父
母。学校可开展家教咨询,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和家访制度,通过家访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在家庭的思想行为表现,共同讨论孩子健康成长的
路子,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子女,与学校培养目标统一、尺度统
一。并结合开家长会之机,让家长与教师交换意见,请家长在必要时到校访问,并请家长介绍孩子待人接物或家务劳动等方面的表现,对孩子的思想
行为变化做出评价,教师将这些反馈信息深入分析,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进一步促进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成,将有益于他的一生,因此,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十分重要,必须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孩子
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当前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
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细分为十个方面的基本任务,即: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
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国防教育与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民族精神与
尚武精神教育等。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德育指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上讲,就是指学校
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一般所讲的德育,是狭义上的德育,即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德育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因
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与提升策略发布时间:2015-05-30一、小学德育教学的
现状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展开培养和教育。小学德育的开展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首先是通过德育课程,即思想品德课
程,这门课程从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小故事和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向学生传达什么是高尚品德,什么是文明的行为方式,对学生道
德理论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将小学德育渗透在不同学科中,偏重于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各学科挖掘文本中的古今
中外先进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教学的教师中心传授制模式注重对学生道
德思想的培养,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发展很快,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道德习惯,这样的知行矛盾是小学德
育工作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道德水平的提高离
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
。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
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
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
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
的道德素质,文明礼貌、尊重关爱、爱护环境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效结
合点,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依赖于具体
事物和具体现象,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件是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和教育资料。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阶段,明确让
学生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什么品德,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而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范例。同时,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
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小学生的日
常行为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通过观看和讨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立小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学就将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高尚的品德不仅要是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要有良好
的道德行为。(三)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将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
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以德育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教师通过德育主题向学生传递一定的德育思想,促进高尚道德思想的渗透,这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环
节,但是需要教师改变的是,结合德育主题为学生制定每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主题实践活动是道
德行为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避免了个人道德实践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同时也以同伴的监督促进学生知行
转化。班主任应组织班级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本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由学生选取道德主题实践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例如,在文明中国人的德育课教学后,学生讨论确定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第一,作文明自我,包括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尊敬教师、爱护同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乱画等;第二,及时纠正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督促改正。(四)优化德育环境,开展间接教育环境是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学生的展示墙,教师可以围绕本周道德主题引导学生设计一些道德行为的板画、道德行为的宣传语或者一些名人的道德故事,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注意根据道德主题的改变及时改进内容,并增加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展示栏。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关爱的班级文化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在友善的环境中自然会养成关爱、相信、舍己为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环境的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总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只要在德育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并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榜样示范,德育工作就不是一句空话,祖国的花朵定会健康成长。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们的德育育人目标与方法更加明晰,也引导我们在新学期德育工作中,明确了方向与责任,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不断创新,积极前进。?5.“四环节说”?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6.“和谐德育说”?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新德育、新班级、新公民、新教师、新培训、新评价、新工具、新战场、新行动;新德育能让孩子们在成长中享受生命,在享受幸福中发展,让老师在奉献中体验价值,在享受幸福中获得提高,真正达到教育的愿景。:教育是什么,不是管理,不是强制,是包容,是接纳,是呵护,更是陪感受一:教育是什么,不是管理,不是强制,是包容,是接纳,是呵护,更是陪伴。感受一:教育是什么,不是管理,不是强制,是包容,是接纳,是呵护,更是陪伴。伴。感受一:教育是什么,不是管理,不是强制,是包容,是接纳,是呵护,更是陪伴。
献花(0)
+1
(本文系user5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