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973年建的19栋二楼还有人居住,从满月开始将我带大成人,90岁高龄的奶奶在这里离开了人世,进入天堂。
1973年建的19栋南面一楼
由1971年建的13、14栋平房拆除后,1985年建的42、43栋四层楼还是那么壮观。
常委家属宿舍10栋前面1973年建的三层楼11栋虽然破旧,但仍然有人居住。
常委家属宿舍10栋后面,1971年建的7、9栋平房拆除后1984年建的四层楼40栋仍然有少量人居住。
40栋后面1971年建的6、8栋及旁边的12栋已消失成为菜园。
来到高中毕业后第一次职业生涯下乡修地球之前,临时工作过的地方——子弟学校,由于是假期,校门紧闭。
自己曾经参加修建过的440电厂子弟学校三层教学楼依然十分完好。高中毕业后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前,在这里参加建设教学楼临时工作了10个月(未满17岁可推迟下乡),将自己辛苦劳动所得的300元线交给了父亲,二年后进440电厂当学徒的第二个月,父亲用300元买了一块瑞士英纳格手表送给我作为正式参加工作的纪念,期望我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这里也是与当年在一起劳动的新化建筑公司技术总负责人的外甥、新化籍邵阳青年刘斌交流、梦想未来人生、理想的地方,受益匪浅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2006年,子弟学校正式移交给冷水江市教育部门管理,只是校名已改为城东学校。
重新回到生活区,上山的步行道仍然十分美观。
1978年建成的职工医院,已是人去楼空,大门紧闭。女儿在这里出生、父亲在这里渡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难忘。
回望家属宿舍19栋、36栋。
来到风流水库(枫刘水库),已无昔日人来人往的痕迹,只能偶尔见到有人散步。
曾经受游泳爱好者喜爱跳水的鱼嘴
堤坝上的凉亭已无往日的喧哗
仍有钓鱼爱好者在垂钓。
处处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