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温病条辨》序
2019-01-17 | 阅:  转:  |  分享 
  
“盖自叔和而下”段(一)词语解释1、絺:细葛布。2、迨:等到。困:窘迫。3、冲和:方剂名。指加减冲和汤。解肌
:方剂名。即柴葛解肌汤。4、陶氏之书:指陶华所著《伤寒六书》,又名《陶氏伤寒全书》。5、亟:频繁。6、“一时”五字:某一时期
的流行性疫病。时疫,流行性疫病。《温病条辨》叙7、常候:固定的季节。8、金源:金朝的别称。9、六书:指《河间六书》。1
0、镫:古代的照明用具。11、中流一柱:即中流砥柱。12、下士闻道:谓下愚之人听了高明的理论。语见《老子》第四十一章。《温
病条辨》叙第一课件网(www.1kejian.com)(二)疑难语句1、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
,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亦知其术之疎也。从王叔和以来,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着鹿说成马般
的,到治疗时往往就行不通,也可以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温病条辨》叙2、而世俗之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
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病,重者以死。然而世上的庸医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消导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法或者乱用温补
法,轻病因此而加重,重病因此而死亡。《温病条辨》叙课件制作: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薛松《温病条辨》叙汪廷珍第
一课件网(www.1kejian.com)作者简介汪廷珍(1757—1827)清协办大学士。字玉粲
,号瑟庵。二岁丧父,由母亲程氏抚养成人。孤苦力学,于乾隆51年中举,54年(1789)中一甲第2名进士。授予编修,擢侍读,迁祭酒。
嘉庆年督安徽学政,历江西学政、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22年署翰林院掌院学士,擢左都御史,充上书房总师傅。对道光皇帝尽心启迪,
于23年升礼部尚书,道光5年升协办大学士。及官学政,制订《学约》“辨途、端本、敬业、裁伪、自立”5则以训士。与士讲话,谆谆如父兄之
于子弟,士风为之一变。为人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出入内廷,百官见之莫不肃然。学识渊博,著名学者阮元劝他著书立说,他说:“六经之奥
,昔人先我言之,更何以长语相溷?读书所以析义,要归于中有所主而已。”其著作身后由他人辑为《实事求是斋集》。立朝30年,以文章品谊高
天下,被誉为“正人”,故谥文端。吴塘简介吴瑭(1758~1836),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
习儒,十九岁而父病亡,哀痛欲绝,遂广购方书读之。至张仲景《伤寒论·序》“外逐荣辱,内忘身命”之论,乃慨然弃举子业,专攻方术。乾隆癸
卯〔1783〕秋,赴京师,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得读吴又可《温疫论》,顿开茅塞。癸丑岁(1793),京师流行温疫,友人强起之治
,但所见大抵皆已因误治而成坏病者,吴瑭治之,尚存活数十人,而死于世俗凡医之手不可胜数。吴瑭因而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时间,
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故为温病学派之圭臬。此后吴氏以医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
医弊端,阐论医德,亦为世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昔淳于公有言: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於温病者矣。何也?六气之中,君相二火无论已
,风溼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必病热。天下之病孰有多於温病者乎?方书始於仲景。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气耳。其
中有兼言风者,亦有兼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其馀五气,概未之及,是以後世无传焉。虽然,
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
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温病条辨》叙原文葢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
亦知其术之疎也。因而沿习故方,略变药味,沖和、解肌诸汤纷然著录。至陶氏之书出,遂居然以杜撰之伤寒,治天下之六气。不独仲景之书所未言
者不能发明,竝仲景已定之书尽遭窜易。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又有吴又可者,著《温疫论》,其方本治一时之时疫,而世误
以治常候之温热。最後若方中行、喻嘉言诸子,虽列温病於伤寒之外,而治法则终未离乎伤寒之中。惟金源刘河间守真氏。者,独知热病,超出诸家
,所著六书,分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温病条辨》叙庶几幽室一鐙,中流一柱。惜其人朴而少文,其论简而未畅,其方时亦杂而不精。承
其後者又不能阐明其意,裨补其疎。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方且怪而訾之。於是其学不明,其说不行。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
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倖免则自谓己功,致死则不言己过,即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父以
授子,师以传弟,举世同风,牢不可破。肺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馀年,略同一辙,可胜慨哉!《温病条辨》叙第一课件网(www.1
kejian.com)我朝治洽学明,名贤辈出,咸知泝原《灵》、《素》,问道长沙。自吴人叶天士氏《温病论》、《温病续论》出,
然後当名辨物。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於用,罕得十全。吾友鞠
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病斯世之贸贸也,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穷源竟
委,作为是书。然犹未敢自信,且惧世之未信之也,藏诸笥者久之。予谓学者之心,固无自信时也。然以天下至多之病,而竟无应病之方,幸而得之
,亟宜出而公之。《温病条辨》叙譬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冠束髮?况乎心理无異,大道不孤,是书一出,子云其人必当旦暮遇之,且将有阐明
其意,裨补其疎,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此天下後世之幸,亦吴子之幸也。若夫《折杨》、《皇荂》,听然而笑,《阳春》、《白雪》,和仅数人
,自古如斯。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吴子以为然,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温病条辨》叙“昔淳于公有言”段(一)词语解释
1、淳于公:即淳于意。西汉医家。复姓淳于。2、六气:此指五运六气之六气,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
厥阴风木。3、已:表确定语气。4、“作者”二句:语见《礼记·乐记》。创作的人叫做圣人(此指张仲景),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5
、“化而裁之”二句:意为加以变通。6、亡如:无奈。知十:“闻一知十”的略语。7、阙如:谓存疑不言。语见《论语·子
路》。《温病条辨》叙(二)疑难语句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无奈世上没有触类旁通的才德之士,把存疑不言看作是可耻之事,不能由此及彼,只是致力于像按照图像去找骏马般地去治伤寒病。(三)文字变易亡:通“无”。(四)语法现象概未之及:“之”是“及”的前置宾语。(五)段落大意:分析了温病“病多而方少”的原因。《温病条辨》叙
献花(0)
+1
(本文系逝水流年hy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