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经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一)月经1.月经:伴随着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 标志。2、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3.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平均 28天。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生儿期围绝经期青春期性成熟期老年期儿童期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女性一生 (一)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胎儿期:母体性激素、胎盘激素影响出生后:乳房肿大、少量阴道出血(激素水平骤降)假 月经(二)儿童期1.出生4周至12岁的婴幼儿2.8岁以前生殖器官处于幼稚状态3.8岁以后 内分泌腺开始发育出现女性特征卵巢有少数卵泡发育但不成熟,不排卵。11-12岁,第二性征 开始出现(三)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生理特点:生殖器 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生长加速月经来潮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 始的重要标志月经和排卵的变化(四)性成熟期(生育期)一般从18岁开始,历时30年左右。生理特点:卵巢有规律地周 期性排卵,形成规律月经。具有旺盛的生殖能力。(五)绝经过渡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由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 。始于40岁左右。卵巢逐渐失去周期性排卵的能力,月经不规律,直至绝经,内分泌功能减退,生殖器官逐步萎缩。月经和排卵的变化( 六)绝经后期60岁以后的妇女即进入老年期。生理特点:卵巢间质的内分泌功能逐渐衰竭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生殖 器官萎缩易引起骨折易患老年性阴道炎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并分泌激素(一)卵巢的功 能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黄体退化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多肽激素每个月经周期可有1个生长卵泡发育成熟称成熟卵泡 。二、卵巢生殖功能的周期性变化(2)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日左右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破裂 出血流入腔内形成血体。血体在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作用下,残留在卵泡腔的颗粒细胞增大,形成黄体。排卵后7-8天的黄体黄体可分 泌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直径约1-2cm排卵后9-10天白体若卵子未受精, 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萎缩(平均寿命约14日),形成白体。若卵子受精,黄体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到妊娠10周后开始萎缩。黄 体形成(可分泌雌、孕激素)(排卵后7~8日)成熟黄体(排卵后9~10日)黄体退化白体黄体血体黄体9-10日开始 萎缩白体妊娠黄体妊娠10周后开始萎缩未受精受精排卵后2、卵巢分泌的激素与功能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即协调又对抗EP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平滑肌提高敏感性 松弛,降低敏感性内膜增生 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宫颈分泌增加,变稀 分泌减少,变稠输卵管增强蠕动 抑制蠕动阴道上皮增生角化变厚细胞脱落 乳腺腺管增生腺泡发育卵 泡发育卵泡发育下丘脑 正负反馈负反馈水钠潴留 促进减少代谢影响 骨代谢,脂代谢T升高0.3-0.5°C孕激素有保胎和升温的作用三、月经及子宫内膜的 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概念: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在性激素的影响下,有规律的每隔28天左右出现1次剥脱、出血和修复。( 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期:第5~14日E作用下分泌期:第15~28日E和大量P月经期:第1~4日E.P下降 1.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天子宫内膜缺血性坏死,坏死的内膜剥脱出血,表现为月经来潮。2.增生期:月经周期第5~14日 子宫内膜基底层增生修复,内膜逐渐增厚3-5mm,腺体增多、血管增生并弯曲、间质致密3.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 宫内膜继续增厚达10mm,腺体增大腺腔内含有大量糖原,血管进一步增生弯曲呈螺旋状,间质疏松水肿,有利于孕卵着床(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5-14日15-28日1-4日进一步分泌未受精受精卵巢排卵黄体发育黄体萎缩E↓P↓黄体生成E、P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