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3.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5.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桅杆(wēi 嶙峋(lín 镌刻(juān) 蜕皮(tuì)
B.石砌qì) 悄然(qiáo) 蚋虫(ruì) 要塞(sài)
C.雕镂琢磨(lòu 轧扁(yà) 鱼鳍qí) 舳舻zhúlú)
D.池沼zhǎo) 纤夫(qiān) 汴梁(biàn) 酷似sì)
2.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资。
B.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C.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俏,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D.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中国正以耀武扬威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B抗洪救灾期间,越来越多的英雄事迹被报道,真是可歌可泣,令人垂泪。
C我们应采取这样的态度: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他人,诲人不倦。
D对于洪灾过后的防疫工作,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可不以为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县委书记把在家的县委常委紧急召集起来开会,研究如何贯彻执行市委关于加强抗洪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行为上的偏差。
D学习成绩的优异是由于认真、勤奋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的结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上自劳军劳:慰问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辔:控制住车马
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本来
D.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已而之细柳军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天子且至且焉置土石
C.请以军礼见将以下骑送迎
D.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A.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B.文帝自己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以下的骑兵都骑着马迎接。
C.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送别。
D.文帝自己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以下的骑兵都骑着马迎送。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在写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特别是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凸显人物的特点。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用“妾妇之道”来对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
D.《愚公移山》一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6分)
9.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②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或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人体的独特性
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0.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11.第段线句子“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2.第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五、(60分)
13.0分)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卷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野人:指农夫。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也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校雠(chóu):校对。藉(jiè):借助。经年:一年左右。沟洫:沟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探求)
C.自谓可将十万(带领)D.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5.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6.《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美国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______,他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2分)
7.名著阅读。2分)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____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8分)
我的老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我的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不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有删节)
8.对一个三岁半的孩子,作者却多次说“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有什么作用?
9.第段画线文字运用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0.第段中,作者说“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表现他“卑劣”和“羞耻”的句子。“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照应的句子。
11.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6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
(1)【活动一:开展调查】以下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张测量统计表,请根据你所读到的内容,回答问题(4分)
时代 原长度(公里) 现存长度(公里) 战国 600 300 汉代 2200 1000 明代 1400 800 表格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口语交际】如果你在攀登长城,还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阻止他们?(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活动三: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4分)(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
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试题第8页(共8页)
试题第5页(共8页)试题第6页(共8页)
线
………………○………………内………………○………………装………………○………………订………………○………………线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内线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