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306文学的发展03神话:幻梦映照现实
2019-02-10 | 阅:  转:  |  分享 
  
文学的演变03



06神话:幻梦映照现实(文学的演变0306)



先秦文学拼图的另一块重要领域是神话。

神话本来也是口头流传的东西。中国上古神话是华夏先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

但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几部不同类型的著作中。其中《山海经》是巫教中的地理书,但其“地理”知识,有许多是出于传闻和虚想,也保存了许多神话资料,看起来就是为记录而记录,应较接近于最初口口相传的神话。

《楚辞》除其中的《九歌》外,其他篇目中也不过是引用神话作为抒情或说明事理的材料。而作为哲学著作的《庄子》,常引用神话传说作为论证的材料,却也多残章断句,难以看清神话故事的本来面目。

《淮南子》则已经是汉代的思想论著,其中记录了部分古代传说,又常加以修饰,加以杜撰。

总之,这些多不是专门的神话书,作者的目的也就往往不是纯为记录神话,因而难免对原本口头文学中流传的神话内容进行改造,以合乎自己的想法和需要,都已经难说是这些神话的本来面目了。在之后的流传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愈演愈烈的。



比如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女娲造人。汉代应劭[shào]《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显然这故事是已经改造过的——竟然已经在为人的阶层划分做解释了,如果是真正的原始神话,产生于集体共享财物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有富贵者和贫贱者的区别。

《淮南子·览冥训》还记载了女娲补天救世的神话,这个相对单纯,看起来隐含着对蛮荒岁月艰难生存环境的回忆: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除此以外,诸如盘古开天、后羿射日、鲧[gǔn]禹治水、夸父逐日等等,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

献花(0)
+1
(本文系HE教育梅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