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正月十五将至,元宵虽好悠着吃 [图文]
2019-02-15 | 阅:  转:  |  分享 
  
《燕赵都市报》2019年2月15日第14版





正月十五将至,元宵虽好悠着吃



本报记者







出诊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霍晓辉。



春节长假刚过,又将迎来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喜庆祥和。元宵虽好,人们在食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记者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霍晓辉,为大家讲解健康吃元宵的学问。



1.健康吃元宵的讲究



霍晓辉表示,从健康角度讲,吃元宵是有讲究的。因为无论北方的元宵或南方的汤圆,其外皮均以糯米粉为食材,而元宵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无论甜馅、咸馅,为求美味,常会使用猪油,油脂含量较高。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证美味与健康兼收呢?霍晓辉说可以这样做:

元宵要开水下,文火煮

开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会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时若还用旺火煮,元宵不断翻滚就会破裂。若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早餐不宜食用

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晨起空腹时胃肠道功能较弱,而元宵的外皮部分都是糯米,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反酸、烧心等情况。早饭后九点钟、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儿元宵还可以。

每顿限量

元宵每次吃12两就足够了。在吃元宵的同时,最好不要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吃三个元宵就要减去半两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元宵不好消化、排空慢,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因此,元宵不能吃得太饱,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可以原汤化原食

元宵的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会溶解在煮元宵的汤里。吃了元宵最好再喝点元宵汤,这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无论是吃元宵还是喝汤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了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很大。

元宵看着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合,霍晓辉认为下面这些人不适合吃元宵:

糖尿病患者。甜的元宵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

消化性溃疡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此外,霍晓辉还表示下面这些人不宜多食元宵: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这些病人过量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少吃为宜。

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身体康复。

小儿。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因元宵不容易消化,因此不宜多食。同时由于小儿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小口吃,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吞咽时引起窒息。

今年的元宵节恰逢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霍晓辉介绍,雨水节气后,天气慢慢回暖,降雨有所增多,中医认为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所以建议元宵节时适量吃元宵,不贪嘴,既顺应节气,又吃出健康。



























1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