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护投资人权益,科创板监管办法要求科创公司披露相关技术信息,但如何甄别,需要专业的技术价值分析作出判断指引。1月30晚间,《科创板上 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与传统企业相比,科创企业技术、产品更新迭代快,研发、落地的不确定性大,投资风 险更高。因此,投资者与资本市场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何读懂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语言?如何识别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价值?如何评估其投资风险?这 些是科创板投资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办法》多管齐下,关切科企技术价值为引导投资者正确决策、保护投资者利益,《办法》对科创公司的技术 信息披露等作出规范:第十一条规定,科创公司应当结合所属行业特点,充分披露行业经营信息,尤其是科研水平、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等能够反映 行业竞争力的信息,便于投资者合理决策。第十二条规定,科创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的风险因素。科创公司尚未盈利的,应当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 、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此外,为了保证科创企业运行稳定,对于股份减持问题,《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公司,其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下统称“特定股东”)的股份锁定期应适当延长,具体期限由交易所规定。 第十七条规定,核心技术人员所持首发前股份的股份锁定期应适当延长,具体期限由交易所规定。《办法》对技术价值的重要性高瞻远瞩,但落地还 需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仅靠办法,就能让投资者读懂技术的真正价值,了解投资的风险吗?答案并不乐观——科创企业可能潜藏的大量风险,仅靠《 办法》目前规定的监管手段是难以充分预见的。比如近期颇受关注的的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Roadstar.ai)创始人内讧事件中,两 位创始人佟显乔、衡量公开指责公司首席科学家周光私藏代码、图纸,吃回扣,称为此罢免其一切职务。很快,这项决定被所有投资人否决。周光本 人也出面回应指责无中生有,系被人算计。该公司的3位创始人,均毕业于名校,拥有海外自动驾驶团队研发的亮眼经历,在技术领域各有侧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团队在半年前获得1.28亿美元巨额融资。创始人团队内讧,让三驾马车驱动的公司核心技术,瞬间缺了一条腿。这其实是 近年来自动驾驶企业的第二起创始人内讧事件。这类涉及技术安全及稳定性的风险,以及技术被过高估值带来的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巨大——本次 事件中Roadstar.ai的投资人第一时间出面表态就足以说明问题。面对技术泄密、产品落地延迟、持续研发断档等诸多不利影响,单靠企 业信息披露很难实现有效风控。“创始人内讧”看似不可预见的随机事件,但企业技术价值的稳定性是可以充分预判并提前作出应对调整的。以本 次事件中的Roadstar.ai来说,通过对权属法律状态、技术团队构成、研发体系管理水平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审查分析,这起闹剧造成的损 失本可避免。退一步讲,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事后的亡羊补牢也是为时未晚。科创板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对企业技术的真正价值以 及技术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建立风险防控屏障,才能真正营造良性的科创企业投资发展环境。传统评估办法,难以满足科创板服务需求对于将在科创 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其拥有的前沿技术,以及能保证让技术持续领先并实现商业落地的研发团队。要对企业合理估值, 首先要对企业的技术价值作出评判。对于这一需求,传统机构主要提供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和无形资产评估两类服务。其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主要 是从法律方面对技术的来源、权属和保护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价重点在于法律风险,而非技术资产价值评价,不能完全提示和规避技术开发和转化中 的风险问题。而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主要从财务会计视角下,评估专利价值和非专利技术价值,关注的是技术载体的有形价格;侧重从财务角度分 析技术的研发成本、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应用市场规模等;主要依靠量化方法和量化模型进行分析。但财务报告反应的是技术的过去时,不能反应技术 的现在时尤其是将来时,不能反应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等,因此也具有局限性。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上对技术价值进行判断的两类传统服务都存 在一定局限性,不能真正实现对技术价值先进性、商业落地可能性及竞争优势、技术存在的风险等进行正确判断,难以助力《办法》切实落地。多维 度分析洞察科创板企业技术价值,助力《办法》切实落地在《办法》征集意见、科创板即将落地的大背景下,如何从大量的创新企业中发掘具有高技 术价值的企业,仅凭《办法》规定的行业经营信息,尤其是科研水平、科研投入、公司现金流等外围指标的信息披露,不足以评估技术的真实水平及 发展潜力,需要引入不同以往的全新的技术价值分析评估体系,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投资人对初创科技企业的估值、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明人对 于技术的估值、企业并购和上市时标的技术资产的估算、中小微企业利用技术进行质押融资时技术价值的估算等。为此,方象知产研究院提出了技术 价值分析体系,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从先进性、稳定性、市场化、商业化4个维度对技术进行全面剖析,判断技术成果在实现商业需求过 程中的未来经济效益及机遇,并在科技应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控制风险,为投资者的投资判断提供参考。方象知产研究院的技术价值分析通过 三大支柱完成:一是建立技术竞争情报体系。通过搜集、处理、分析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外部机构等信息,形成用于支撑企业技术管理决策、技术 和产品研发、投资等活动的情报体系。竞争情报主要来源包括开源信息、科技文献和专利文献,这三类情报相互印证,能够在时效性、公开性和深度 上互为补充。二是技术价值定性分析的四大维度,即技术先进性、技术稳定性、技术市场化与技术商业化。技术先进性研究包括实用性和竞争性,体 现技术在未来应用中的优势,而并非学术界的技术前沿性;技术稳定性主要从法律稳定性和研发稳定性考虑;技术市场化是指技术的应用前景,这是 技术价值变现的直接体现,主要涉及产品的市场规模与竞争态势;技术商业化是具体的技术变现路径,实现技术的商业化价值。技术商业化路径有多 种,如专利授权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孵化经营收益、技术落地销售等方式。方象知产研究院对技术价值进行四大维度的定性分析,需要技术、经济 、法律和情报等相关专业人员协作完成。此外,对企业技术在整个细分领域的地位,还需要行业学术专家参与研判。三是技术价值分析的量化体系。 量化体系是在四大维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需要依据具体应用场景与技术特点,选取合适的量化方法与模型实现技术价值的量化。方象知产研 究院通过创新方法,对高新技术价值进行多维度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落地性及风险等进行全方位评价,从而解决传统评估方法无法解决 的技术商业应用场景中的一系列痛点问题。技术价值分析作为顺应科创板大势而生的全新理论体系及对应的分析工具,凭借专业服务有效助力科创板 良好投资环境的塑造,成为科创板落地并良性发展的有机补充部分。注:本文部分观点引自方象知产研究院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技术价值分析 :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必由之路》一文。——END——声明本文由方象知产研究院原创,申请转载请关注我院获取联系方式,我院保留追究侵 权行为的权利。本文仅以学术交流目的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不代表对特定主体的消极评价。任何行业的发展走势均受到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对特定行业的发展预测不应视为对具体投资行为的指引。感谢您关注方象知产研究院,在这里,我们将用最生动的案例为您展现如何通过技术价值分析洞见科技未来。我们聚合了前所未有的智力资源,只为帮助您做出正确的技术投资决策。欢迎您提出技术价值分析问题与我们沟通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