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语十则》对照
2019-02-25 | 阅:  转:  |  分享 
  
《论语十则》对照刘增国2.18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学:学习。时习:时常地复习。说:通"悦",高兴,愉快。自:从。愠:生气,发怒的样子。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温:温习。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知,领悟。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



而:却,表示转折。思:思考;思索。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危害。



女:你,后作"汝"。知(zhì):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诲:教导。是:这。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思:希望,想着。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齐:相同。贤:德才兼备的人。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内:内心,自己。



焉,相当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三:泛指多人。行:走路。必:副词,一定。善者:好的方面。善:好。者:...的方面。而:顺接连词。从:跟从,学习。



士:有抱负的人。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为:看作。任:责任。已:停止。远:遥远。而:表并列(任重而道远)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然,这样。后,以后。



一言:一个字。行:奉行。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施:施加。







1







献花(0)
+1
(本文系刘增国0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