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2019-02-27 | 阅:  转:  |  分享 
  
疫苗接种属二类疫苗,接种前告知,自费自愿接种不要片面夸大疫苗保护效果和保护年限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
,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
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风疹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风疹
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感染。2.免疫接种。选用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效免疫持续时间5
-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重点措施是
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麻疹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的潜伏期为7-18天,通
常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
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天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
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麻疹预防措施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
隔离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的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重点放在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免疫接种(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可以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2)自动免疫: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
定为8个月初种,7岁复种。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
是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者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
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天,通常
为18天。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
、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
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在集
体儿童机构、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
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
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自动免疫。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4.药物预防。采用板
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猩红热Scarletfever概述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链球菌感染后的不同表
现:咽峡炎、丹毒、猩红热(对红疹毒素不具有免疫力者发生皮疹)病原学病原体: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形态:革兰染色阳性(G+)。
有荚膜,无运动力、芽胞或鞭毛培养:在含血的培养基上易生长,产生完全溶血(β型溶血)分型:根据菌体细胞壁上所含多糖抗原(C)分
19个组,A组根据表面抗原M分为80个血清型抵抗力:对热及干燥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痰及脓液中可生存数周病原学毒
力:M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具有免疫毒性作用M蛋白和细菌荚膜—抗吞噬脂壁酸(LTA)—亲和力、粘附于人的上皮细胞红疹毒
素和酶类红疹毒素可导致发热、皮疹,抑制吞噬系统功能,影响T细胞功能及触发Schwartznan反应链激酶、道激酶—溶解血块或阻
止血浆凝固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利于细菌在组织内扩散溶血素O及S—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有毒性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
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经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抗菌免疫:有型
特异性,型间无交叉免疫,可再感染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抗毒免疫: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猩红热可再患。流行特点:
季节性—温带为冬春季节好发年龄—5-15岁临床表现轻症化:抗生素应用、变异、抵抗力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人和隐
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均有大量的流感病毒,经说话、咳嗽和打喷嚏喷出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传染性可保持30min。也可以通过污染的
食具、茶杯或玩具等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流感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男女没有差别。新生儿因缺乏局部免疫,加之通过胎盘获得的
抗体较少,因此易感性高,感染后症状重,病死率高。老年人由于经历过各种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在免疫上得到强化,易感性一般较低。各型流
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流感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
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著。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引起暴发。甲型流感可
导致世界性流行,乙型流感常局部流行,而丙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流感的流行常沿交通线迅速蔓延,先集体后散居,先城市后农村。流
感的流行常引起人群,特别是在儿童和老人的超额死亡率。流感患流感后主要表现:潜伏期1~3日。发病突然、高烧、畏寒、头痛、乏力、
咽痛、肌肉酸痛、干咳等。儿童流感有时伴有胃肠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恢复,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
流感常见的并发症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Reye综合征(儿童患流感后如果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可诱发出现内
脏脂肪变性合并脑病)流感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5天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经常开窗换气本病流行期间,加强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流感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与病人近距离的接触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
群聚集的场所,亦可选择带口罩注射流感疫苗:疫苗注射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疑似流感病例集中发病时,应
及时报告疾控部门,以尽早采取控制措施流感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因此必须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新的流行毒株制作疫苗。?一般情况下,每年
流行的病毒中,到第二年都会有1—2种毒株发生变化,因此就必须每年接种新的疫苗。流感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会在夏季的末期开始上市,
每年在9~10月份即流感流行前一个月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即使在流感的流行期间接种疫苗对易感者也是颇有好处的。水痘水痘(vari
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原发感染为水痘,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潜伏在感觉神经节
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妊娠妇女感
染水痘后,可以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水痘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d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2、
传播途径: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
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传染性很强,孕妇分娩前6d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d内发病。水痘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水痘主要多见于儿童,故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但近年来,大年龄组发病有所增加。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
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4、流行特征:水痘呈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散发性,但
偏僻地区偶可暴发,城市可每2~3年发生周期性流行。水痘传染性极强,在集体场所中常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90%
病例为50岁以上老年人或有慢性病及免疫缺陷者。水痘1、潜伏期:12~21d,平均14d。2、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d
可先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3、发疹期:皮疹先
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
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一般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发疹2~3d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即所
谓“多型性发疹”。水痘带状疱疹水痘水痘水痘为自限性疾病,多在10天左右自愈儿童患者症状较轻,成人患者症状较重水痘疱疹
若护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感染,部分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可出现重症水痘,并发肺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水痘痊愈后,可终生免疫水痘
概念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常见病。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
la-zostervirus,VZV)。水痘概念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发生于儿童,以出现全身性皮疹,“水珠”样疱疹为特
征,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对部分患儿可能是致死性的。痊愈后病毒可潜伏于脊髓神经节,常由于某些诱因激活病毒复发成带状疱疹,两种疾病为同
一病毒所致。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疱疹病毒科,为D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一般实验动物对VZV病毒都不敏感,
人是唯一的宿主。(Thevaricella-zostervirus,VZV)脂蛋白囊膜二十
面体衣壳双链DNA基因组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原学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对乙醚敏感,在痂皮中不能存活
,但在疱疹液中-65℃可长期存活。流行病学传染源:水痘病人(人是VZV的唯一已知自然宿主)传染性:高-家庭内传染率为90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皮疹间接传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流行病学易
感人群:10岁以下小儿占总发病数90%以上;20岁以后发病者<2%。接触后90%发病,病后免疫力持久。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
除潜伏的病毒,多年后可发生带状疱疹。本病冬春发病较多。水痘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出疹前两天即可排出病毒病人隔离至脱痂为止,
但不得少于发病后两周。接触者观察3周预防措施水痘的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消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注射特异性水
痘免疫球蛋白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的预防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维持时间短,只能保护三周国内不生产特异性水痘免疫球
蛋白接种疫苗主动免疫非血液制品,安全性好可提供长期免疫力,维持时间长预防措施对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的观察,在指
示病例5日内接种疫苗的观察结果。对照组13名儿童12例出现60-600个典型水痘。疫苗组13名儿童9例未出水痘,4例轻症水痘,
分别出1、2、20和50个痘疹。在接触3日内接种疫苗,保护率为90%,以减轻症状为有效标准,保护效果100%。水痘疫
苗的应急接种预防接种水痘疫苗的接种预防接种接种对象:12月龄以上的水痘易感者。使用方法:按瓶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溶
解。皮下注射0.5ml。疫苗溶解后应尽快使用。水痘疫苗接种:美国的推荐12–18月龄儿童:单剂量与麻风腮疫苗合用,
为常规普种疫苗<13岁的儿童:单剂量,未接种者在入托、入中小学时补种13岁及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两剂量,间隔4-8周C
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Preventionofvaricell
a.MMWRMorMortalWklyRep1996;45(RR-11)1-36.水痘疫苗接种:美国的推荐特殊
人群应重点接种:工作或生活在高度可能的传播环境中的人,即:幼儿园教职工、小学教师、社会公共机构的住户和职员、大学生和军人与发生
严重疾病或并发症危险者的密切接触者,即:医务人员及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家属非妊娠的育龄妇女水痘疫苗接种:欧洲专家组推荐所有12
-18月龄的健康儿童以及所有13岁前的易感者进行常规疫苗接种无确切水痘史的青少年和成人进行疫苗补种接种:在接触或传播疾病高危
环境中的无免疫力的医务人员所有高危者GershonAA0,RentierB.Varicellavaccination
ofhealthychildren-achallengeforEurope.EurJPaediatr(sub
mitted)水痘疫苗接种:其他国家的推荐日本:儿童常规接种韩国:儿童常规接种乌拉圭:儿童常规接种加拿大:所有12月龄儿
童及以上的易感者芬兰:所有12月龄以上无水痘病史的儿童和青少年免疫根据美国免疫工作咨询委员会(ACIP)的推荐,在美国水痘
疫苗已进入常规儿童免疫计划。.43无水痘感染12月龄及以上的健康儿童应该接种.12–18月龄儿童,应该单剂量,与麻疹-腮腺
炎-风疹疫苗同时给.水痘严重并发症的高危者,如低免疫力者,应该避免接触水痘.因此与这些危险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接受免疫。这些
人群包括卫生保健人员、教师、白天护理人员、大学生以及军人.非妊娠的育龄妇女和国际旅行者也推荐免疫接种。整个欧洲和美国的VZ
V流行学相似促使对欧洲的疫苗接种政策进行重新评价.1998年12月VZV研究基金资助召开了一个讨论会,欧洲和美国的专家集聚在一起
,讨论推荐欧洲普种疫苗所涉及的问题.根据美国的经验,以及欧洲疫苗接踵的有效和费用-效应资料,专家组得出结论:所有12-18月
龄的健康儿童推荐普种水痘疫苗,并对易感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捕获接种,以及对所有高危接触成人接种.44应着重考虑的是,就整个国家
卫生计划而言这些推荐应在整个欧洲得到执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郑州市第一三中学
主要内容传染病的历史传染病的有关概念肠道传染病:菌痢、手足口病、呼吸道传染病:流感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病的历史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
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
争的总和。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191
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传染病的历史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
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
疾病成为感染性疾病,其中由人传给人或由动物传给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
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
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的特点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染病有传染性,可
以传播。传染病的发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影响周围人群的健康。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流行特点
,受到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病后有特异性免疫力。易感者传播途径传染病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若能完
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染病的三环节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人作为传染源患者
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动物作为传染源:鼠疫、出血热、狂犬病传播途径介空气传播:空气、飞沫、尘埃介水传播:粪口途径介食物传
播:消化道传染病介接触传播:手、玩具、文具、毛巾、水龙头等介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蚊子、苍蝇、虱子、跳蚤等介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
品、针刺、拔牙等母婴传播介土壤传播医源性感染传染病的三环节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
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轻重悬殊,轻者不治自愈,重者可
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目前发病率仍较高,在急性传染病中占第1位或第2位,以中毒性菌痢危害性最大细菌性痢疾传染源:菌痢病人和
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痢疾菌随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外环境,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苍蝇和手经口感染脏
手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细菌性痢疾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最高,青壮年次之,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普遍易感,病
后免疫时间短各菌群、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但有交叉抗药性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较为常见细菌性痢疾潜伏期数小时至7d,多数为1~2
d。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二型。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1)普通型(典型):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
重,每天排便10~20次,量少,故失水不多见。开始为稀便,可迅速出现粘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早期治疗一般1周左右逐渐恢
复,少数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2)轻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表现均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
量粘液,腹痛不显著,里急后重也不明显,病程3~7d,亦可转为慢性。(3)中毒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高热体温
达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症状,
发病后24h后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菌痢。(1)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出
现的腹痛、腹泻,大便常有粘液及脓血,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亦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2)慢性隐匿型:有急性菌痢史,临床
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大便培养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也为重要传染源。(3)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因进食生冷食物、劳
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多不明显。细菌性痢疾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
卫生习惯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容易被苍蝇叮咬的食物吃瓜果应洗净、削皮。粘液便或脓血便,应尽快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尽力治
疗。夏秋季儿童不明原因的急骤高热,并伴抽痉或昏迷者,应注意确定是否为中毒性菌痢,应及时请医生检查,以明确诊断。手足口病手
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
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
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
足口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
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行特点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
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
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
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
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
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虽在同一患者身上但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
在一周内消退。手足口病合并症手足口病虽然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
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
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1.个人预防措施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
患病儿童;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
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
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手足口病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
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
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⑥每日
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
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行性感冒(influ
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
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流感传染源:典型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一般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其中重症病例因其排毒量大、时间长、传染性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而轻症病人虽然排毒量小、时间短,但其活动范围大,人们不加防范,其传染源作用亦不容忽视。隐性感染者见于有部分免疫力的人群,虽无临床症状,但能短期排毒,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可能较大。学龄儿童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并且易于将病毒从学校带入家中,造成流感的蔓延和扩散,因此常认为学龄儿童是使流行扩大的主要传染源。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根据美国免疫工作咨询委员会(ACIP)的推荐,在美国水痘疫苗已进入常规儿童免疫计划。.43无水痘感染12月龄及以上的健康儿童应该接种.12–18月龄儿童,应该单剂量,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同时给.水痘严重并发症的高危者,如低免疫力者,应该避免接触水痘.因此与这些危险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接受免疫。这些人群包括卫生保健人员、教师、白天护理人员、大学生以及军人.非妊娠的育龄妇女和国际旅行者也推荐免疫接种。整个欧洲和美国的VZV流行学相似促使对欧洲的疫苗接种政策进行重新评价.1998年12月VZV研究基金资助召开了一个讨论会,欧洲和美国的专家集聚在一起,讨论推荐欧洲普种疫苗所涉及的问题.根据美国的经验,以及欧洲疫苗接踵的有效和费用-效应资料,专家组得出结论:所有12-18月龄的健康儿童推荐普种水痘疫苗,并对易感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捕获接种,以及对所有高危接触成人接种.44应着重考虑的是,就整个国家卫生计划而言这些推荐应在整个欧洲得到执行.
献花(0)
+1
(本文系郑州103政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