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
2019-03-06 | 阅:  转:  |  分享 
  
中国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中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电化教育,它是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正式起步于3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
史。70多年来,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视听教育的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视听教育的阶段1、20
世纪30年代--70年代,是视听教育发展的前期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等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和城市中小学。人
们关注的热点是电教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在高等学校开设电化教育基础课。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是视听教育发展的后期阶段
。人们关注的热点是:电教系统工程建设,现代教材体系建设,开设计算机课。举办电教专业,开始电教实验,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开始成为
热点。信息化教育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是视听教育发展的后期阶段,也是信息化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是从视听教
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过渡阶段。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等五所高等院校的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这是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开端。2、2
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头10年,是信息化教育正式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教育,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正
式起步。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网络教育的兴起。热点是:网络教育基础的三建(建网、建库、建队伍)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信息技
术与课程教学整合。3、预测2010-2020年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发展的时期。基本特征:普适计算的兴起。热点主要是泛在学习、非
正式学习的探索。理论基础将会是混合学习理论。南国农先生的学术主张(一)我国的电教专业是多层次、多方向、多性质的。(二)我国现代教
育技术的发展,依靠着两股动力推向前进::一是,现代媒体技术;二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这就是中国的特色。(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应摆脱依附,走自主创新之路”。摆脱依附,采中外古今百家之长,走自己开辟创新之路,这应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发展之路。(四
)电化教育之所以没有改名,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教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进中国电教事业的发展。(五)对电化教育的解
释:1、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2、电化教育
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3、电化教育是属于现代教育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4、电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
和应用为核心。5、电化教育来源于美国的视听教育,但中国的电化教育,是适应我国国情,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即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
应用为核心的发展道路。6、电化教育是一门学科,一项事业,也是一种产业。7、电化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各种教育:幼儿教育、普通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它的施教对象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8、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
成:普通学校电教系统、高等学校电教系统、成人教育电教系统、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系统。(六)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要摆脱依附,走自己的
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这就是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应走的路。(七)电化教育=现代教
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媒体。(八)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科专业建设的三件大事:1、明确培养目标。2、建立课程体系。3、确定办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献花(0)
+1
(本文系专升本1张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