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画图实验专项
2019-03-07 | 阅:  转:  |  分享 
  
画图实验专项2014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入射,折射后从A
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17.如图10所示用瓶起开启瓶盖,请画出在A点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
究题(18题4分,19题6分,20题9分,共19分)18.如图1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
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将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_(能、不能)在纸板
上看到反射光线。(3).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图12
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
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
__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3).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
的做法对吗?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定
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5Ω1A”(1).请在图13中的虚线
框中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并用比划线当做导线将图14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连好电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将R
1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②.用R2替换R1进行实验,接下来的操作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也大于1.5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实验进行下去: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物理试卷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甲所示,
人眼看到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17.图中
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
及动力臂L1.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9分)18.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小军用图1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
此温度值是℃.(2)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选
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19.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
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在笫1次实验中
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灯泡越亮.2
0.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图
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
验: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g.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
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已知ρ水)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3
)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
将下列测最步骤补充完整:在玻璃杯中装人适盘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②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
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水=.(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2016年河南
省中考物理试卷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
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16.(2分)如图所示,在游泳池的
底部和侧壁,铺满了面积相等的小瓷砖,请画出水对A、B两瓷砖压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
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17.(4分)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读数为.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2)如图2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示数是
18.(6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
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判断的.(2)从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的关系.(3)在第3次实验中,
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
度.你认为应当采用同学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19.(8分)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
律”实验.(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或B“”C)”处的电
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
的是(选填“A”“或B“”C)”处的电流.(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
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2017
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15.图中虚线框内是一台灯旋钮开关的内部电路简图,通过它可控制台灯的通断
和亮度.请将电路图连接完整,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16.如图所示,当小军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减速向后退去,请你画出此时小军的
受力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重心)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18分)1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
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
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18.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在,表示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
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则橙子的密度是kg/.(3)做实验时,小明若
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亮不用天平,利
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弹簧测力计测出橙
子的重力G;;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ρ橙=(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19.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小强选用了4Ω、8Ω、10Ω、20Ω四个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3V.(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
接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
开关,移动滑片,当选用4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记为A;以后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4)根据实验数据,小强做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
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强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
小强的改进方法是: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如图9
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16.加图10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
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17.小明利用图11所示的实验
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磁铁不动,闭合开关,导体棒沿(选填“上下”或“左右”)方向运动时,电
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2)导体棒不动,闭合开关,磁铁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3)断开开关,无论
磁铁如何放置、导体棒怎样运动,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4)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弱有关。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12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
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
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4)为
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
.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
,则(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19.小芳利用图13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4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x的I-U图象,如图15所示。由图象可得Rx=Ω。(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16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①当开关时,电流表读数为I1;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③待测电阻Rx=。(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表示)4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