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最新发现:沭阳章氏祖 章鲁先 兄长 章敬先 考-文献(四)【清】《欽定四庫全書》
2019-03-12 | 阅:  转:  |  分享 
  
沭阳章氏祖章鲁先公明清历史文献资料(四)【清】《欽定四庫全書》·《鶴年詩集原序》

沭阳章氏祖章鲁先兄长章敬先考





【提要】在【清】《欽定四庫全書》·《鶴年詩集原序》中,首次发现了章鲁先公的兄长一家:鲁先公兄长章敬先公,



侄儿章廷璧公、章廷玉(章琦)公、章廷琰公。通过与【清】《续修四库全书·[乾隆]鄞县志》对比印证,证实了



上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沭阳章氏的渊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方向。



【关键词】章鲁先,章敬先,章琦,魏驥,鶴年詩集,沭阳章氏



目录



(一)关于《欽定四庫全書》·《鶴年詩集原序》....................................................................................................................................................................2

(二)大明吏部尚书魏驥与鲁先公的关系考证..............................................................................................................................................................................3

(三)关于章魯先公的兄长章敬先公的考证..................................................................................................................................................................................4

(四)关于章魯先公的侄儿章琦公..................................................................................................................................................................................................5

(五)从《鶴年詩集原序》《[乾隆]鄞县志》得到的几点重要信息..........................................................................................................................................6

(五)其他有感.................................................................................................................................................................................................................................7

【清】《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丁鶴年集·别集類四·元·鶴年詩集原序》......................................................................................................................8

【清】《四库全书?史部?浙江通志·一百三十四卷》选举志举人榜..........................................................................................................................................9

金陵清凉山【清】《续修四库全书·七零六·史部·地理类·[乾隆]鄞县志》选举表................................................................................................................................10

(一)关于《欽定四庫全書》·《鶴年詩集原序》



图1为【清】《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丁鶴年集·別集類四·元》·《鶴年詩集原序》。为《鶴年詩集》作序



者,魏驥(1375—1472年),浙江萧山人,永乐元年浙江乡试中举,次年,魏驥进京会试,以进士副榜授官松江府儒



学训导。奉命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历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行在吏部左侍郎,吏部



侍郎,南京吏部尚书。成化八年卒,赐谥“文靖”。



詩集的作者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武昌籍,色目人,元末明初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养生家,



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



《鶴年詩集原序》:“武昌丁鶴年先生以詩鳴湖湘間,膾炙人口久矣。余友四明章琦廷玉典教斯邑,以其板廢



不存,將重刻以興起之。......。噫!廷玉其賢,矣哉!夫廷玉蓋名公子,厥父敬先,讀書惇行,嘗尹隆平,有德及



民,雖終至今民猶思之不置。厥兄廷璧,厥弟廷琰,亦皆以明經顯鹹,擁師席名,隠隠起縉紳間。餘以昔與廷玉季



父沭陽教諭魯先交,故廷玉昆季為之徃來頗宻。每重其一門父子兄弟之賢,方念暌離之久,欲一胥晤而不可得。適



唐公有是請,則餘又烏得不喜廷玉之有此義舉而樂為序其集之首雲。蕭山魏驥書”。

金陵清凉山大意为,武昌丁鹤年先生用诗词讴歌了湖湘(现称两湖)一带的风土人情,很久以来享誉两湖,脍炙人口。我

的朋友四明(宁波)章琦章廷玉在武昌儒学任职,因为丁鶴年的诗词刻板废旧而不存,他要重刻诗集以弘扬



之。......。廷玉了不起,真是賢良有德、德才兼备啊!廷玉出身名门世家,他的父亲,章敬先,饱读诗書,厚



德载物,曾任隆平县知县(今属河北邢台),治隆平期间,他造福民众,德高望重。虽已故去,时至今日当地民众



仍然念念不忘,时常怀念他。他的哥哥廷璧、弟弟廷琰,亦都大才初露,追随名师,在名流士大夫之间声名渐起。



我以前与廷玉的小叔父沭陽教諭章魯先有交,也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我与廷玉他们兄弟之间的往来也颇为密



切。我很是敬重他们一门父子兄弟的贤德与才能,方才念叨分别已久,意欲找一机会小聚,而不可得。恰好唐公有



請托,我非常赞赏章廷玉重刻《鶴年詩集》的义举,樂為其集作序。蕭山魏驥書。



(二)大明吏部尚书魏驥与鲁先公的关系考证



大明吏部尚书魏驥在序中称“餘以昔與廷玉季父沐陽教諭魯先有交”,且“故廷玉昆季為之徃來頗宻”。那么他



们是什么关系?是什么样的交情呢?【清】《四库全书·史部·浙江通志·选举志·一百三十四卷》举人榜给出了



答案(图2)。从见图2可以看出,大明吏部尚书、文靖公魏驥与鲁先公是明永乐元年癸未科浙江乡试同年同榜中式

金陵清凉山的举人。古代的文人非常看重同年同榜之谊,“同年”之谊是古代文人非常亲近的情谊。况且,魏驥是萧山人,鲁

先公是四明(宁波)人,出门在外,还是浙江同乡,故魏驥在其序中称以昔与沭阳教谕鲁先有交,且因故往来颇宻。



(三)关于章魯先公的兄长章敬先公的考证



《鶴年詩集原序》:“廷玉盖名公子,厥父敬先,讀書惇行,嘗尹隆平,有德及民,雖終至今民猶思之不置。



厥兄廷璧,厥弟廷琰,亦皆以明經顯鹹,擁師席名,隠隠起縉紳間”。



《原序》概述了章魯先公的兄长章敬先公一家,魯先公的兄长,廷玉的父亲,章敬先,饱读诗書,厚德载物,



曾任隆平县知县(今属河北邢台),治隆平期间,造福民众,德高望重。虽已故去,时至今日当地民众仍然念念不



忘,时常怀念他。廷玉的哥哥廷璧、弟弟廷琰,亦都大才初露,追随名师,在名流士大夫之间声名渐起。



查【清】《续修四库全书·七零六·史部·地理类·[乾隆]鄞县志》有记,“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辟薦,章敬先(举



茂才,嘉靖志作张敬先),隆平知县”,见图3。对比《[乾隆]鄞县志》与《鶴年詩集原序》的记载,“四明鄞县章



敬先,隆平知县”两条完全一致。此外,《鶴年詩集原序》中,“厥父敬先”,“季父鲁先”,已明确说明,敬先为兄,



鲁先为弟。《[乾隆]鄞县志》记载,“章敬先为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辟薦,隆平知县”,“章鲁先为永乐元年癸未科举人”,

金陵清凉山兄章敬先比弟章鲁先早九年左右同在鄞县科举,与“季父”(小叔父)的描述相符。《[乾隆]鄞县志》与《鶴年詩集

原序》相互印证,可以确认,章敬先确为章鲁先的兄长,隆平县知县。



(四)关于章魯先公的侄儿章琦公



从《鶴年詩集原序》得知,丁鹤年是武昌人,“章琦廷玉典教斯邑”(章琦在那个地方(指武昌)教文授典),



章琦为本地出来的著名诗人重刻詩集,并找叔父的朋友社会名流吏部尚书魏驥作序,当属积极上进、有志作为、顺



理成章之事。章琦重刻、魏驥作序的《鶴年詩集》版本,后被收入【清】《四库全书》,一直流传至今。从目前的流



传存世情况来看,章琦重刻《鶴年詩集》,为《鶴年詩集》的传播存世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而早在500多年



之前,魏驥就看到了这一点,为此,他在序中对章廷玉公大加赞赏,称“其用心之仁,誠可謂之不愧為君子也!”



关于章琦,《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亦有记,“封楚府通城王孟灿第三女为慈利县主命武昌县学教谕



章琦子锐为仪宾配之锡以诰命冠服诸物”,大意为,明英宗睿皇帝诰封武昌府通城县王孟灿第三女为慈利县主【注】,



特命武昌县学教谕章琦的儿子锐作为诰封仪宾,为慈利县主颁发诰命及赏赐的衣冠及诸物品。从诰封看,章琦在明



英宗(1427—1464)时应为武昌县学教谕。此诰封与《鶴年詩集原序》中“章琦廷玉典教斯邑”的描述时间、地点、

金陵清凉山人物、职位均对应相符。

【注】“县主”,在中国古代,公主、格格、郡主、县主一般是皇帝的女儿。到了隋唐,太子的女儿一般称郡主,亲王的女儿称县主。明清时,亲

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王的女儿称为县主。而明英宗睿皇帝诰封武昌府通城县王孟灿第三女为慈利县主应是对民女的一种恩赐。

此外,《福建通志》第6部分有记,章琦[浙江人]在明代曾在福建任政和县教谕,具体时间待考。



(五)从《鶴年詩集原序》《[乾隆]鄞县志》得到的几点重要信息



(1)“廷玉季父沭陽教諭魯先”、“厥父敬先”,说明鲁先公的兄长为敬先公。“嘗尹隆平”【注】,意为曾任隆平知



县,“雖終至今民猶思之不置”,说明鲁先公的兄长敬先公在重刻《鶴年詩集》时已去世多年。



【注】:尹隆平,尹,治理,如府尹、县尹。隆平,隆平县,古属赵州。见《趙州屬邑志》,王寶少有膽力,以才武冠一時,植羣盜蜂起,鄉人推為義

勇,從大軍南征,有功未命。尹隆平四十餘年,後守禦鄧州,奮不顧身,所向靡敵,凱旋。授武客將軍,封萬戶侯。

(2)“余以昔與廷玉季父沭陽教諭魯先交”,说明鲁先公曾任沭陽教諭。尚难以判明魏驥在撰写《原序》时鲁



先公任沭陽教諭,还是在此前任沭陽教諭。



(3)鲁先公兄长,敬先公有三个儿子,章廷璧,章廷玉(章琦)、章廷琰。(廷璧、廷玉、廷琰均为字)。



(4)敬先公二子章琦章廷玉公,曾任武昌县学教谕和福建政和县教谕。



(5)鲁先公与明朝吏部尚书“文靖”公魏驥是明永乐元年癸未科浙江乡试同年同榜中式的举人。

金陵清凉山(6)根据《明会典》《?诸司职掌》的规定,明朝教諭的升迁由所管县的科举成绩决定,科举成绩好才能升迁,

因此在重视教育的富裕地方升迁的机会要大于贫穷地区,多地任教谕应属正常。



(六)有感



(1)鲁先公的兄长章敬先公,早年(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在家乡鄞县为辟薦,后任隆平知县;鲁先公早年在



鄞县家乡(永乐元年癸未科浙江乡试)中举,其后在沭阳、华亭、仪征等地任儒学教谕,侄儿章琦在武昌和政和任



教谕。章敬先公(辟薦)和章鲁先公(举人)在《[乾隆]鄞县志》中均有记在册。而余查章贻贤所编《章氏会谱》



却未得,其故不得而知。《章氏会谱》之疏漏甚也。



(2)初读原本古文,方知我华夏文书原无标点。读古文之首要为断句,着实为难。难怪颜师古注汉书成文史



大家。初尝试读,难免疏漏,见笑。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六大教授联名所提《请颁行



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为汉语言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金陵清凉山华夏汉语使用标点的历史仅一百年而已。

【清】《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丁鶴年集·别集類四·元·鶴年詩集原序》







金陵清凉山图1《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丁鶴年集别集類四元,《鶴年詩集原序》







【清】《四库全书?史部?浙江通志·一百三十四卷》选举志举人榜







金陵清凉山图2【清】《四库全书?史部?浙江通志一百三十四卷》举人榜

【清】《续修四库全书·七零六·史部·地理类·[乾隆]鄞县志》选举表

金陵清凉山



图3【清】《续修四库全书·七零六·史部·地理类·[乾隆]鄞县志·卷九》举人榜



金陵清凉山















金陵清凉山
献花(0)
+1
(本文系Laozhang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