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光现象复习
2019-03-12 | 阅:  转:  |  分享 
  
光现象复习核心考点不同光学元件对光线的作用特点认识各种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人眼成像的原理以及利用透镜矫正近
视眼和远视眼正确用光路图表示光现象科学探究光学定律【画一画】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线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画一画】光的
折射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如图甲。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虚像。试确定鱼大致的实际位置A′,并在图乙中画出看见的鱼的位置A点
的光路图。作图的注意事项:(1)作图时必须用直尺、铅笔、圆规。(2)线的虚实:实际光线用实线,虚像、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以及辅助
线都用虚线表示。(3)光线要标箭头,且光线与光线之间不能断开。(4)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要标注垂直符号。考题形式:填空题、选择题
、作图题、实验探究第1题位置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3.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已知折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走进中考1.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
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现象.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2分)中华民
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是由于受到的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
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3.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
片上,形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
到清晰地画面.4.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
表示单位。5.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图5是它们的家族谱。对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B.红外线比
紫外线频率低C.真空中不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不同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地像,如图7所示,他继续向水透镜内注水,使水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A
.光屏应向左移,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右移,成放大的像C.光屏应向左移,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成缩小的像7.2015
年3月,我国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它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A
.电磁波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8.如图所示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在水
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
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9.(2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
弱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5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
,可再次的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1.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入射
,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12.如图1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将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_(能、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
光线。(3).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甲所示,人眼看到
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14.(2分)如
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
的光路图.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
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16.加图10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