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
2019-03-19 | 阅:  转:  |  分享 
  
光的色散

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一个彩色的光斑(色光),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基色:,可以,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三基色”。

颜料的三原色:。

显像管的电视机、电脑等彩色显示在屏幕上的画面,就是由光混合而成的。

看不见的光

(一)、红外线

1.位置——在光谱上位于红光以外的部分Z

2.特点——①热作用强;②穿透云雾能力强。

3.应用——①加热物体;②遥感;③遥控。

注意:一切物体都可发出红外线,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强。一切物体都可吸收红外线。

(二)、紫外线

1.位置——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以外的部分

2.特点——化学作用强(如:照相感光…)=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适当照射可防痀瘘病…)=荧光作用(防伪)

3.应用——医用消毒;防伪;化学作用;生理作用(臭氧层…)

注意:高温物体发生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低温物体发生的光中几乎没有紫外线

7.物体的颜色(难点)

练习1

1.白光通过三棱镜之后,在屏上形成,这是因为各单色光通过棱镜偏折的程度不同,偏折最小的是

光,最大的是光,依次介于中间的是。h

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色,裙子呈色。

3.放电影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6(“镜面反射”或者“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Y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识点一、凸透镜

形状:中间,边缘,镜面的两个表面或是一个表面是的一部分。

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

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凡是通过中心的光,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F)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f)

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

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

实验一

1.取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个光屏,一个光具座.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



分别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80cm、60cm、40cm、30cm、25cm,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在这几次实验中,像相对于原物体都是(填“放大”或“缩小”)、(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物距的共同点是,像距的共同点是在之间,说明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4.若把物体AB放在2F点上,物体将成,

且像距也为2f;若把物体AB放在F点上时,物体将不成像.

跟踪训练

1、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光亮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

2、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

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

渐(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

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范围,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的范围。

生活中常见透镜中哪一个运用了这一条凸透镜成像规律?投影仪.

实验二

1.取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个光屏,一个光具座.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分别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18cm、15cm、13cm、11cm,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在这几次实验中,像相对于原物体都是(填“放大”或“缩小”)、(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物距的共同点是,像距的共同点是,说明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结论: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缩小的,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放大的,由此可见,成实像时,2倍焦距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当物距逐渐减小时,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增大.由此可见,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

1.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物距在的范围。

2.生活中常见透镜中哪一个运用了这一条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镜

实验三

取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个光屏,一个光具座.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分别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8cm、6cm、3cm,在透镜的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是,此时若把眼睛移到光屏的一侧,你会看

到此时物体成的是(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物距的共同点是,说明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结论:1、物体在一倍焦距外成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虚像.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知识点三、眼睛的视物原理

眼睛的构造: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与视神经是相连的。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配带进行矫正。





课后练习



1、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

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2、(南充中考)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3、(玉林中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4、(多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观察不到烛焰清晰的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

B.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

C.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

D.蜡烛距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

5、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B.10cmC.15cmD.20cm

6、(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首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小丽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光源,装置如图所示,现将光源“F”放在10cm处,方格上字样从右向左看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处.如果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图丙中字母).如果用遮光罩将“F”字样的上半部分挡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图丙中字母).





































第1页共4页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