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技术哲学
2019-03-20 | 阅:  转:  |  分享 
  
技术哲学(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摘要:科技悲观主义和科技乐观主义从不同的关注点,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界定,或令人充满希望;
或令人恐惧。两种思想都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对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全面、辨证地评价技术的社会作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
。一、技术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化英语中的“技术”一词technology,源于希腊词τεχνη或techne(技艺、工艺、技能)和
logos(言辞、逻各斯)的组合。technē有许多意义,原表示所有与自然(phusis)相区别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表示一种技能性。
另外,techne还与两个词有关:一是表示科学知识的episteme(认识),另一个是表示创造、写诗及艺术技能的poiesis。因
此,在希腊人的眼中,科学、技术和艺术三者是不做区分的。17世纪technology在英国首次出现,仅指各种应用技艺(arts)。
1859年它正式进入英语词典。20世纪初,technology的含义逐渐扩大,它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
叶,它被定义为“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中文古籍中的“技术”一词出现在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意为“技艺方术”。在中国,要问何人、何时、何处采用“技术”一词翻译tec
hnology,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也有中国人对技术下的定义:“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
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二、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科
学技术的价值导致了不同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中最为系统的则是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是在人们的认识、实
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存在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解差异,正是这种复杂性,在一定程度生使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
价值的认识历经了曲折的过程。在科学还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期,它虽然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种效果
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直到,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9世纪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许多思想家才开始
觉察到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价值。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使其再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和社会等方
面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应的是涌现出来一批否定科学技术的观点。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者也曾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做出过较为
深刻的表述。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1、科技乐观主义科技乐观主义。实际上就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本质特征是把
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圣神化,认为技术的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主要认为是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
。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技术乐观主义
”认为,技术不仅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而且还能解决经济危机、失业、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战争等问题,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
。托夫勒、贝尔等人就持这种观点。“技术万能论”则是技术乐观主义的极端表现。就思想和学术来言,科技乐观主义可以追溯到认识论乐观主
义。16世纪技术的乐观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就曾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是只作为一种思潮,直到19世纪技术乐观主义才真正形成
。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产业革命,显示了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机构和经济生活的决定因素。因此,
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技术科技兴国,技术可以救世,技术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入20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发展
成熟。一些持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认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的正面效应逐渐呈现并扩大,人类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
技术解决我们的问题,更好的控制和利用自然。认为现在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不足为虑,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去开发利用地球、海洋、以及内层和
外层空间。与古代希腊和近代相比,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当神速、涉及面广、创造性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多,是前所未有的。2、科技悲观
主义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由此,一些思想家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
生了消极态度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后果持悲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悲观主义便应运而生。这一思想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
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技术悲观主义(pessimismontechnology)是这样定义的:“指
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它是技术否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
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尽管这个定义有以偏盖全之嫌、值得进一步商榷。当然,从现在的角度考虑,一些科学悲观论者,还有一
些持有其他观点的人,如西方某些极端环境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科学的某些研究者有技术悲观主义的倾向,但是,科学的巨大负效应可以说还没
有出现。自卢梭以后,对技术的批判就不曾停止过,而且技术越发展,对技术的批判和指责越强烈。因为“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
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技术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
史进程之中,只不过由于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技术的恐怖心理、批判程度表现不同。其极端表现便是彻底否定
技术的作用,主张放弃技术,远离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真正持这种极端技术悲观主义观点的学者并不多。多数技术悲观主义认为,现
在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切负而效应都可以归罪于技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危险物,社会最终将毁灭于技术之中。例如,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
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展现,它还是一种“座架”或“框架”,它把自然和人类社会都遏人到其中并把它们改造成一种失去其独立性甘受其奴役的
“持存韧”,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毁灭和政治自杀的危险边缘。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
的生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推动社会制度的转换。但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
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
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就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
。只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才能保证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来拓展未来的发展之途,而不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前途对立起来,不被科学技术的负面
影响所累。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为依据,却显示一定的片面性。科学技术的价值总是两面的,既能造福社会,也会破
坏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类如何去运用。
现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这种双重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
效控制,变成真正造福人类的利器。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在对“转基因”技术和“电脑能否代替人脑”的认识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前者
担心转基因技术将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电脑会完全超过人脑井取代人的地位:后者却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温饱,造福于人类,不能因为“转
基因”技术存在着负面效应而阻止对它的研究.阻碍它的发展。电脑不会战胜人脑,机器人只能模仿人类的某些行为.能够高效率地为人类服务而不
会战胜人类。三、结论综上所述,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各自片面强调技术、社会在二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其观点具有片面性。马
克思、思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作用。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决定论.而是关于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的理论。因此,不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进行断章取义地片面臆断,而应当今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技术社会观。
献花(0)
+1
(本文系专升本1陈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