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0 | 阅:  转:  |  分享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行为主义不再是现代教学论中流行的理论,但它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编
制都会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本文从教学情境,强化理论在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说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仍有重要作用。关键词:
现代教学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情境强化一、简释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是适应二战后信息革命时代与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和现
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论。在它引导下,人才的培养是智能型的,教学内容是系统综合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电视广播教学和自学等
相互配合;理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教学,教学管理主要靠集体智慧、科学管理和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等。二、行为主义在教学理念中的体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1)学习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不断地刺激反应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基本公式为:S―R(S
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2)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由部分到整体;(3)强化
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我国教育部所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在对中小学具体目
标描述时,都是先描述听和说的。学生先是反复听录音,然后模仿发音。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是从政策上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这体现了正强化的作用。对成年人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
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
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这不仅让我们想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听说法、它提倡的反复操练以及重视环境因素和
后来发展的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理论。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现代教学中的一些具体运用(一)应用在教学情境中1.具体行为化教
学目标教学的首要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1962年,马杰(R.E.Mager)在《准备教学目标》中指出用具体的行为陈述目标,这是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引入教学领域的体现。行为化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有了明确目标,行为的实施化才有方向,行为的评估才有
据可依。2.小步子化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技能以及获得的思想观点和形成好的行为都是教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
握所有的内容,又由于教材的安排有连贯性的特点,因此学好一门课程就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这正符合斯金纳倡导的“程序教学”观点:
任何一门课程的整个过程必须分成很多小步骤,教材呈现的每个互相联系的步子越小,强化的频率就越高,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少。人获得知识总是
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将复杂的教学任务简单化分解成小步子能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呈现小步子、程序化,教师严格控制把握每堂课要讲的内容并渐次逐步予以强化,有利于学生精练
掌握教学内容。(二)课堂管理中强化理论的应用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会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强化物”是能影响行为后果的刺激物,如奖励、惩罚等。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正强化即积极
强化,指人们的某种行为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重复。负强化即消极强化,某种行为若不符合要求就会被否定受到惩罚,以此控制此行
为的发生。自然消退也是负强化的一种,又称衰减,若对某种行为不予理会注意,它就有可能不再发生。1.积极肯定正强化老师通常会表扬
良好行为目的是强化良好行为为同学们树立榜样,进而促使新的良好行为的产生,也能对问题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对教师而言,积极正强化手段
可以有效巩固良好的课堂行为。对于师生关系而言,积极的表扬比冷眼相对更为融洽。没有厉声的呵斥和粗暴的处罚,通过温和的关爱和真诚的赞扬
的强化刺激,如温暖的阳光撒向学生的心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化程序”有利于师生更好地沟通。如果学生的每个小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
奖励,会极大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提高教师的敏感度,耐心、细心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人是感情的动物。教育过程,需要教
师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参与;积极情感的唤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2.正确用负强化若单纯肯定正强化,容易使
学生只看到成绩忽视缺点,骄傲自大。因此,适当采用负强化措施,对某些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也是必要的。体态语言惩罚课堂中出现的某些不良
行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不必中断教学进程,不影响其他同学。如目光注视做小动作的同学,直至他行为改进;或者走近他,对学生轻轻抚摸以
示警告。这些体态行为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立刻停止小动作,好好听讲,老师已经注意到你很久了。3.宽容使用自然消退学生的某些不良
行为既不干扰教学也不影响其他学生,且持续时间不长,教师就可以装着视而不见,让它自然终止。为了获得他人的注意,学生通常会搞点小动作,
教师不该只用负强化惩罚学生。教师的惩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加剧发生不良行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宽容地使用自然消退,对学生的
不良行为故意漠视,使学生感觉无趣自然停止。总之,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要有足够的包容和耐心,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行为使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技巧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强化。四、结束语在时下流行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情况下,行为主义受到批判,
但由于它的客观性、简易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仍被广泛运用。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虽有众多不同,但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地发展,二者也有相
通之处,如Davenport(2001)认为二者都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都观察个体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都重视反馈及时改正;都注重环境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都相信曾经的经历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这些都说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仍然有其重要作用,它的很多主张没有过时更不应该被抛弃。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互结合更好的应用于现代教学。
献花(0)
+1
(本文系专升本1陈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