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文常】外国文学(一):意大利、希腊作家作品
2019-03-21 | 阅:  转:  |  分享 
  
【文常】外国文学(一):意大利、希腊作家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国作家作品1.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具备世界文化方面的知识.2.提高审美能力、鉴
赏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3.扩大自身知识储备,以后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这些我都知道!”——高大上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
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荷马史诗这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荷马其人:一个年老的盲诗人,过着流浪的生活,是《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及其他许多诗歌的作者。根据在小亚西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文学作品。史诗体裁特征: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
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内容特点: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
具有超人的能力。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风格一般庄严、崇高。荷
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1《伊利亚特》(
Iliad)全诗共一万五千余行,原意是“伊利翁之歌”,是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主要描写战争的最后十五天)。这本身是一部神的故事和
英雄传说的结合。其主题用诗人的话来说就是“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故事梗概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
。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Appleofdiscord),上面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
果然争夺起金苹果。难解之时找宙斯评判,宙斯又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
勇敢的战士,阿佛洛狄忒答应他娶一个最美丽的女子。因此,帕里斯执意判定阿佛洛狄忒是最美的。他随后到斯巴达做客,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
子,美丽的海伦,并劫走大批财宝。希腊各部推阿伽门农(Agamemnon)为首领,阿喀琉斯(Achilles)为主将攻打特洛伊,战
争历经十年,由于众神各助一方,双方难解难分。又因希腊军内阿伽门农与阿喀琉斯为争夺美女而内讧,阿喀琉斯一气之下,退出战役,结果希
腊军大败。阿伽门农派人求和,但阿喀琉斯仍难以息怒,后因其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借其盔甲冒充上阵,但很快阵亡,阿喀琉斯大震,重上战场,一
举杀死特洛伊主将(首领)赫克托耳,但他又被帕里斯射中后踵身亡,双方又成僵局,特洛伊人死守城门,希腊人攻而不入,最后,由俄底修斯(
奥德赛)设“木马”计,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城,取得最后胜利。特洛伊木马《奥德赛》(Odyssea)作品名称比喻历经艰辛,饱经风
波的旅行。无论从创作时间上看,还是从它所反映社会生活来看都是《伊利亚特》的续篇,也被称为“姐妹篇”。全诗共一万二千余行,故事的
时间约有四十天,描写了希腊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后还乡时所有经遇,其主题应该描写人与大自然的斗争。?2故事梗概伊大嘉国王奥德赛(即
《伊利亚特》中的俄底修斯)追述自己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带领战士回国途中,十年海上漂流的艰险经历。如他先在海上遇到风暴,部分伙伴被独目
巨人库克普罗斯(波塞冬的儿子)吞食;又到了食椰枣者的国土,这里的人们以椰枣为食粮,过路客人吃了就不愿返回故土了。后来,风神送他一袋
礼物,当故乡伊大嘉遥遥在望时,水手们以为袋中有财宝,纷纷把它打开,里面装着的却是各路大风,结果他们又被吹走,他们来到一个妖岛,女巫
把他的伙伴变成了猪,他们游历了冥土,经过先以歌声迷人、再把人杀死的塞壬妖岛,又遇上六头十二脚的女妖斯库拉和藏在旋涡下面女妖卡利布狄
斯,在众神的帮助下,奥德赛和水手们一一克服了这些危险,后来,在太阳神岛上,水手们出于饥饿杀死了神牛,遭到了宙斯的雷击,全船沉没,只
剩奥德赛一个幸免于死,在一个海岛上被仙女卡吕普索搭救,又被挽留住下七年,此后,宙斯又命仙女放他,他最后才漂到斯刻里岛。国王听完故事
后送他还家,奥德赛伪装乞丐,回到家乡,杀死了众多求婚者,终于和妻子珀罗涅珀团圆,重建家园。思想艺术特色1.歌颂了英雄主义、集体主义
的崇高理想。2.揭露了古希腊人的私有意识的产生。3.表现和肯定了古希腊人热爱生活,追求现世幸福和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思想。4.构思
巧妙,结构严谨(把十年的故事压缩到最后五十一天内)。5.情节紧凑、完整,语言生动,富有节奏感(六音步),比喻丰富、贴近。《荷马史诗
》的影响荷马教育了希腊。——柏拉图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恩格斯其他作品《伊索
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伊索寓言
的思想性很强,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反映了下层平民的思想感情。直到今天,《伊索寓言》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古典时期的“古
希腊文学”(公元前6—4世纪)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
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戏剧革新大师”)——《美狄亚》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发源地背景:文艺复兴
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
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个时期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人的个性,发扬人的思想感情,与中世纪教会思想,表现
心灵朝向天国的艺术有本质区别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Renaissan
ce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也被称为佛罗伦萨三杰但丁《神曲》但丁(DanteAlighieri)4评价但丁出
身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担任过佛罗伦萨最高行政长官,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终身再未回到佛罗伦萨。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
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架在时间之流上的桥梁,连接着中世纪和近代。——雪莱评价《神曲》世界三大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称之为“神圣的”喜剧,后以此为书名。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以但丁自己为主人公,假想自己作为一名
在世者对死者灵魂所居世界的一次探访。全诗分地狱、炼狱(净界)、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歌,外加序曲,共100歌,计1400
0余行。但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迷失了道路,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惊恐万分,这时
,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一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凡是生前做过
坏事的人,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有关地狱的描述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描述非常相似。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它
漂浮在海上,共分为七层。历经炼狱之后,维吉尔退去,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九层之上是人
类理想的生活境界,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5内容与创作写人的灵魂从地狱上升天堂,结局充满光明、幸福,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为具有幸福
的大团圆的作品。发扬古希腊罗马喜剧的优良传统,通过象征寓意图象,突出政治讽刺和社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地狱》化恐惧为崇高和崇高中
的软弱《炼狱》通往个人完美的痛苦道路《天堂》人类的理想世界《神曲》的思想内容6《神曲》的总体构思及其思想基础明显的是基于中世纪基督
教的思想体系的,是基督教文化精神的体现。采用了中世纪的神学框架,写亡灵的境遇。着眼点却在现实人生——表现了对当时的宗教、政治和道德
伦理等问题与中古传统观念不同的看法,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曙光。薄伽丘一、生平和创作二、《十日谈》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和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短篇故事集《十日谈》是薄伽丘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谈》叙述1348年黑死病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佛罗伦萨乡
村一所别墅躲避瘟疫。他们除了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再现《十日谈》所描述的情景:为
逃避黑死病而迁居乡间的三男七女在花园中讲述故事作品特点——抨击教会《十日谈》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十日谈》中的100个故事,大多数取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作品以幽默讽刺、尖锐泼辣的风格对
教会和封建思想进行了讽刺和攻击,鲜明地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战斗精神。2.《十日谈》的主要内容:7第一,揭露教会僧侣的贪婪和伪善;第
二,抨击封建贵族的腐朽和愚昧;第三,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爱情;第四,反对等级制度,宣扬人类平等;第五,描写平民的生活、表现商人的聪明
和机智。故事节选故事一:一个隐士带年幼的儿子进深山修行。儿子长成后的一天,他们走在路上。儿子看到了一群“衣服华丽、年轻漂亮的姑娘迎
面走来”,“立即就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我的孩子,”腓力回答,“快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它们,它们全都是祸水!”“可是它们
叫什么名堂呢?”那儿子追问道。那老子不愿意让他的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生怕会唤起他的邪恶的肉欲,所以只说:“它们叫做‘绿鹅’。”
说也奇怪,小伙子生平还没看见过女人,眼前许许多多新鲜事物,像皇宫啊,公牛啊,马儿啊,驴子啊,金钱啊,他全都不曾留意,这会儿却冷不
防对他的老子这么说:“啊,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歌颂爱情,反对禁欲故事二: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同一个出身低微,但人品高尚的青
年恋爱。专横而残忍的父亲出于等级观念,不但杀死了这个青年,还把死者的心肝挖出来送给女儿看。绮思梦达毫不屈服,以死殉情。临死之前,她
义正辞严地痛斥这个贵族阶级的等级偏见,有力地宣传了富于时代精神的平等观。她说: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
标准,那发挥了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贱”。反对等级制度,宣扬人类平等《十日谈》的地位划一时代的纪念碑有人
把它与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人生的百面图。——茅盾彼特拉克:意大利桂冠诗人,“人文主义之父”1.生平和创作弗兰
西斯科·彼特拉克是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抒情诗人。1341年在罗马接受加冕抒情诗集《歌集》是他的代表作品,用意大利语写成,收集
了1330年至诗人逝世前40多年间的300多首诗,大部分是用十四行诗体写成的。82.《歌集》的思想内容诗集里主要部分是
爱情诗,是诗人为青年时代深爱的劳拉而写的诗集分两册,第一册主要写诗人与劳拉的初次相会,盛赞劳拉的美,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失望的感情。
第二册里,诗人写了因劳拉的死给自己带来的沉痛哀伤。诗集中还有少量的政治抒情诗,如《我的意大利》、《高贵的精神》,谴责了封建君主的
暴行,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歌颂祖国,呼吁统一,表达了诗人爱国的热情。如果命中注定1.如果命中注定我俩不能结合,我的生命仍将依恋在你
的身边,直到夕阳垂暮,天色向晚,当你的眼睛已失去光泽。2.垂覆额际的发丝也已褪色,从金光灿灿变成银光闪闪,而现在装饰它的花冠,经过漫长的岁月也早已失落。3.那时我才敢在你耳边低语,吐露长久以前囚禁的情谊,说明爱的生命超越坍塌的年月。4.它已没有别的祈求和赠与,只求一声溶解得太晚的叹息,--对破碎的心情拒绝这点恩惠。其中的爱慕之情一览无遗文学地位彼特拉克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之父”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被尊称为“诗圣”“桂冠诗人”——史诗《阿非利加》“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9
献花(0)
+1
(本文系690773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