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对策思考(正)
2019-03-29 | 阅:  转:  |  分享 
  
六盘水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一、近年来六盘水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从1982年的108上升2005年的120.49。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贵州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02,一跃成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口计生报表统计,六盘水市2000年至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9.61、122.55、117.13、121.71、127.10、124.70、125.68、129.33、128.06、122.87,连续几年都是贵州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特点和规律分析

以2009年度分孩次、分政策属性、分人口类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表(附后)统计数据,结合多次调研的情况分析,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以下特点和规律。

1、从出生孩次看,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近年来个别地方一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也严重超出了正常值。

2、从出生人口的政策属性来看,政策外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政策内生育,表明多数家庭超生的主要是生育男孩。

3、从人口类型来看,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则很高,说明部分流动人口有在外躲生男孩的现象。

4、从地理区域来看,农村高于城市,但近年来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开始呈现攀升趋势。

5、从民族构成来看,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汉族。

6、从生育对象的家庭背景看,独子家庭选择性别生育的愿望和现象明显高于双子、多子家庭。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及群众实现生男偏好的途径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1、现实需要和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我市多数地方边远落后,交通、经济、文化欠发达,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制约,拥有男性劳动力对农民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现实需要和“传宗接代”等落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多数人生男偏好一时难以改变。

2、社会养老体制尚不健全。由于目前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父死子葬”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养老的主要模式。

3、女婴死亡率偏高。个别家庭对女孩的重视和关爱不够,加上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在女孩生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时,家长对女孩的救治、呵护和关照远远不如男孩,导致女婴死亡率偏高。

4、“男女平等”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妇女权益保护法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关女孩成长、女性就业等政策措施在具体落实时打了折扣,现实生活中诸如入学、就业、提拔、分流等没有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加重了人们生男偏好。

5、瞒报、漏报出生人口。个别家庭“生女报男”或“生女不报”,个别地方为应付考核人为瞒报政策外出生人口,加上流动出生人口核实不到位、统计不准确等原因,出生人口瞒报、漏报、性别错报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不够准确。

(二)生育对象实现生男偏好选择的途径

1、生育对象选择胎儿性别生育。随着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多数人不能通过超生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便通过选择胎儿性别来达到生育男孩的目的。那些生育男孩愿望强烈的人群,常与那些法制观念不强、管理不善、唯利是图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暗箱操作,滥用B超现代医学技术手段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实施选择胎儿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生育对象选择胎儿性别生育从原来的二孩为主逐步向不分孩次的选择胎儿性别生育转变。

2、生育对象弃、溺女婴。住院分娩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产妇选择在家中分娩,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家庭把亲生女婴活活致死,直到达到生育男孩目的方才罢休。最近,我市盘县、水城县连续成功侦破了5起故意致新生女婴死亡的典型案件,七名罪犯或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刑或逮捕,充分暴露了这些人人性的泯灭和手段的残忍。

3、通过超生达到生育男孩的目的。部份不符合生育二孩条件,或者生育二孩后还没有实现生育男孩意愿的家庭,往往流出到计生管理相对薄弱的地方躲生超生男孩。流出人口生育对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很高的现象,说明流出人口通过超生实现生男愿望的情况比较常见。个别地方对政策外控制不力,对已经超生的家庭处罚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势头。另外,由于目前的政策对超生只给有经济处罚措施,一些有钱人毫不在乎经济处罚,认为有钱缴纳社会抚养费就可以超生,起到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

4、部份家庭钻生育政策空子。一些人钻我省规定的生育二孩条件的政策空子,采取各种方式取得“合法”生育指标,达到生育男孩的目的。有的家庭离婚(或离假婚)后再找未婚或已婚没有生育子女的人结婚,有的家庭生育女孩后非法转移或送养,有的家庭更改户籍或族别,有的家庭先生孩子后登记结婚,有的家庭故意隐瞒子女,有的家庭谎报婴儿死亡或婴儿性别等等,其目的大多是我省生育钻政策空子,想方设法取得“合法”生育指标,达到生育男孩目的。

四、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对策思考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理措施上,必须坚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今后的综合治理工作,应该在“多想法子、用好鞭子、引好路子、管好肚子、严管机子、抓好案子、报实数字”七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多想法子。各级各部门应针对目前制约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问题,从立法、政策措施、组织保障、男女平等、养老保障、部门配合、案件查处、激励机制、B超管理、责任追究等诸多方面多想法子,及时出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各项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用好鞭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重点工作在基层,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重视程度不高,职责任务不明确,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很难见效。因此,应在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职责的基础上,上级党委、政府或牵头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视其情节严格兑现责任追究,用好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的鞭子,通过严格责任追究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三)引好路子。要从根本上淡化群众的生男偏好,一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二是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后顾之忧。从宣传上进行舆论引导,从政策上实施利益引导,引导群众逐步树立“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生育观念。

(四)管好肚子。对符合生育政策生育的对象,要落实好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各阶段的全程服务和管理措施,通过实施全程服务管理准确掌握生育对象孕情和妊娠结局,防止“两非”和弃、溺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怀孕后孕情消失和出生婴儿死亡的,及时报告、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逆向排查,依法查处和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对不符再生育条件的对象,要加强日常管理,动员其及时落实相应的避孕节(绝)育措施,千方百计控制政策外生育。对政策外生育的家庭,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依法从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五)严管机子。我市医疗机构多,多数医疗机构都有B超机,由于管理难度大,监管手段乏力,使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不屡禁不止。有关部门应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设置B超准入条件,禁止B超的滥用,规范B超的使用和管理。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要严格加强监管,特别要重点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B超管理,严格执行B超使用、登记、备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加强执法检查,坚决查处打击“两非”等违法行为。

(六)狠抓案子。“两非”和弃、溺等违法犯罪非常隐蔽,调查取证难度大,查处过程中单靠一个部门的行政执法很难取得突破。各级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公安、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依法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常抓不懈,广泛开展逆向排查,对涉嫌违法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大力查处“两非”和弃溺女婴等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桩,重处一桩,坚持事实不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不追究到位不放过。对典型案件给予公开曝光,以加大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要建立案件查处激励机构,重奖办案有功单位、有功人员和举报人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案件查处工作有效开展。

(七)报实数字。全面清理核实每个年度所有的出生人口,反复核实有无瞒报、漏报出生人口、生女报男、性别错报等情况,全面核实统计数据。发现有意瞒报、漏报出生人口或改报出生人口性别的,必须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盘水市2009年度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表

分孩次 一孩 二孩 多孩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9731 8999 108.13 4950 3193 155.03 915 501 182.63 分政策属性 一孩 政策内 政策外 — — —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 — — 9424 8654 108.90 307 345 88.99 — — — 二孩 政策内 政策外 — — —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 — — 4486 2816 159.30 464 377 123.08 — — — 多孩 政策内 政策外 — — —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 — — 78 56 139.29 837 445 188.09 — — — 分人口类型 常住人口 一孩 二孩 多孩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8341 7600 109.75 3586 2335 153.58 154 102 150.98 流出半年以上人口 一孩 二孩 多孩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1065 1060 100.47 1255 787 159.47 759 395 192.15 流入不满半年人口 一孩 二孩 多孩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男 女 性别比 325 339 95.87 109 71 153.52 2 4 50.00

































4























献花(0)
+1
(本文系较瘦297wzxp...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