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天天见到劳斯莱斯
2019-03-31 | 阅:  转:  |  分享 
  
天天见到劳斯莱斯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晚上,卧室里,老公坐在电脑前查资料,我半躺在床上看书,六岁的儿子趴在我旁边看汽车杂志。儿子说:"我好想看到这些名车!"我瞄了一眼杂志上的各种名车,对他说:"这些豪车只有大城市才有,你以后去大城市读大学就能看到了。"说完,拍拍他的屁股,继续看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悠悠地说:"我以后要天天见到劳斯莱斯!"我赶紧放下书,我的理想主义教育好像奏效了,我热切地问儿子:"你以后想去哪座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儿子说:"不去。""那你怎么见到劳斯莱斯!"儿子盯着我:"我自己买一辆!"我愣住了,连呼老公数声,确定他在听我讲话,就问他:"你如果要天天见到劳斯莱斯,你怎么做?"老公答得爽快:"买张画贴墙上。"事情过去多年,我还能想起当时的感受。一个小孩子,没碰过现实的壁,他有足够的勇气和长长的未来这些资本去相信凡他喜欢的就可以拥有;而两个中年人,人生格局已定,清楚自己的力量只能拥有什么,对无法企及的,不幻想,不奢望。两相比较,一个人从童年而中年、老年,人生路实在是越走越窄。思及此,一时间悲从中来。但今天回想起这件事时,我为当年自己的一错再错感到汗颜。当年一错在安于现状,放任自己将路走窄。二错在走窄路,还将其归咎于年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褚时健七十岁才开始种励志橙,屠呦呦八十五岁获得诺贝尔奖。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拥有梦想,不过是早梦想,早努力,早成功罢了。惟梦想才可以让一个人的路越走越宽。苟且于现实的平庸,其实往往是思路出了问题。三个人同在建筑工地劳动,记者分别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在做什么?"第一个人没好趣地说:"你没看见?砌墙呀!"第二个人抹抹汗:"我在建一栋大厦。"第三个人兴奋地说:"我在改变这座城市。"多年后,砌墙的还在砌墙,建大厦的成为了工程师。改变城市的成为政府官员。三种思维方式,三种结局,与年龄无关。都在一砖一石地砌墙,但思维不同,态度不同,然后才结果有别。这让我想到,同样是读书,有人心中不耐烦读,总觉每天学的东西无用,敷衍应付,时光流逝之后,学无所成。有人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孜孜苦学,最终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而有人则深知知识就是力量,学为致用,"十年面壁图破壁",终以所学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思路决定出路。不要害怕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将梦想付诸行动,相信努力的意义。在星空之下,脚踏实地。人和人最小的差距在智商,最大的差距在坚持,当你实现你的梦想,回首来时的路,用李宗盛的话说,"每一步都算数"。换句话说,你朝着你的梦想前进,你的每一步都在引领你靠近梦想。写到这,我在想,我以后要不要天天开劳斯莱斯呢?这样想了,努力工作,说不定哪天我真的就开上了哩!

献花(0)
+1
(本文系天凉好个秋o...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