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咏怀古迹(其三》的导学案
2019-04-09 | 阅:  转:  |  分享 
  


年级:班级:________学生姓名:科目:制作人:语文组



课题:鉴赏1、读懂该诗,感受诗歌的情感,并能赏析诗歌写作技巧。

???2、。



通读 1、解释括号前的词。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















研读



















1、比较诗人与王昭君的命运共同点,回答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

昭君

诗人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2、总结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第一步: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第二步: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第三步: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巩固诊断

1、理解性填空。

①、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②、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③、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④、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2、背诵并默写此诗。



















学科组长签字:等级评定: 年级主任签字:等级评定: 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兴义一中教育集团崇文中学校区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号:G1—Y1—1-3--2







献花(0)
+1
(本文系天凉好个秋o...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