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上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中学)答案解析.docx
2019-04-09 | 阅:  转:  |  分享 
  
2019年上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中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参考解析】素质教育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2.B2.【
参考解析】略。?3.B【参考解析】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易受环境影响。?4.D【参考解析】处于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
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5.D【参考解析】根据《宪法》第1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6.
B【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
7.D【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8.A【参考
解析】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教职工应当符合相应任职资格和条件要求。学校不得聘用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处
罚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9.B【参考解析】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
止。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I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
育。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10.D【参
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
取消其学籍。?11.C【参考解析】题干所述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有一定的过错,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应当
依法对林某赔偿损失。?12.C【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
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所以,该学校的做法是错误
的。?13.D【参考解析】题干中王老师发现学生抄袭了-道1分的试题,他没有简单的指责学生,而是通过打分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主
动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秉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体现了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王老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在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诚
信考试”“知错能改”的品德,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特殊性;王老师对学生作弊的整个处理方法体现了教师劳动阶段的特殊性。因此,题干的描
述体现了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劳动任务的特殊性和劳动阶段的特殊性。?14.C【参考解析】以身作则,体现在为人作风上,就是“廉洁奉公
”。这一行为要求在教师方面,就是要求教师不从学生那里谋取自己的利益,就是“廉洁从教”。C项中的教师参加校外兼职来谋取私利的做法违背
了“廉洁从教”的要求。?15.A【参考解析】“为人师表”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有:(1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题干中的方老师
虽然与家长联系紧密,但是该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是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助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16.C【参考解析】教师也有知识的盲点和缺陷,应该和学生一样不断做新知识的学习者与追求者。教师要真诚面对学生,不能也不必虚伪,这
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题干中王老师遇到不会的字应该及时向同学请教,这样既能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也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17.B【参考解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18.B【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勾股定理的定义,勾股定理又称为
商高定理或毕达哥拉斯定理。19.C【参考解析】1974年在福建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有13个水密隔舱,其船型和结构都与徐兢
记载的福船致,是福船的典型器物。?20.B【参考解析】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
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任宰相。?21.D【参考解析】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中原人们栽桑养蚕
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
22.C【参考解析】《孔乙己》?23.A【参考解析】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
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24.B【参考解析】《红楼梦》插曲《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的曲作家是王立
平。?25.B【参考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观察得分分布可知,得分为2的频数489是所有频数中最大的,因此该试题
得分的众数为2。故选B。26.D【参考解析】在“插入”选项中可以找到题干所述的特殊符号。27.A【参考解析】题干所述图标可实现在
工作表中插入图表。?28.D【参考解析】前四个数字形成数列:101,169,305,577。该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形
成新数列:68,136,272。可知新数列中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则括号中应该填入的数字为577+272X2=1121。故选D。?
29.C【参考解析】该题要求得出“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否命题,即否定“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得出“把企业搞好”。
否定“本地人当经理”,也就是不由本地人当经理。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30.(1)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角色。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材料中的李老师针对男生对物理不感兴趣,而喜欢并擅长计算机的现状,鼓励男生将学习计算机
的热情与兴趣也放在物理上,最终提高了男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说明李老师扮演好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一角色。?(2)从教师与学生的关
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材料中的李老师
在对男生进行教育时,一方面肯定了男生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成绩,同时借机将其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迁移到学习物理上来,促进了男生在学习物理上
的热情,男生物理成绩最终取得了进步。这表明,李老师扮演好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3)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
了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包括
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等。从材料中李老师与男生的多次谈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做到了对男生的尊重与赞赏。?(4)教师要做到
关爱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对男生的教育过程蕴含着对男生的关心与热爱。?(5)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此外,李老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是
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摆出涉及到的考点,结合材料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31.材料中“我”的教
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1)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该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在新生入
学之初就注意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说明他做到了爱岗敬业。?(2)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
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该教师为了让进入陌生的新环境的初一新生尽快适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体现了他对学生
的关爱。同时该教师还确立了班规,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说明该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体现。?(3)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
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教师注意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并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
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符合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关心集体,团结
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该教师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等,做到了尊重家长,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32.(1)“见解”指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从各种小报、娱乐媒体上得到的“思想”。?后果:影响所谓的“思想”的行成;左
右日常生活观念;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遵循的标准,不过是取自庸常的似是而非,对社会的判断,对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时事的判
断,对诸多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具备更高、更清晰的思维坐标。?(2)①需要最起码的阅读,这样可以知道世界之大、历史之长、思想之多。?②
掌握知识与艺术理解,能真正理解提高认识能力。?③要学会反省,反省自己是否闭塞和懒惰,是否错过了一些了不起的思想与智慧。能够发现一些
见解、主意、方法的真正内容,提高自己的精神水淮。???三、写作题中学作文材料:?丹麦队与伊朗队的一场足球赛进行到第45分钟时,场
上响起了清晰和响亮的结束哨声。伊朗队后卫队员在球门区内捧起足球,准备交给裁判,裁判却立刻判他手球犯规,并示意丹麦队罚点球。原来
,此前的哨音是球迷造假的“杰作”。伊朗队队员追着裁判理论,企图说服裁判改变初衷。丹麦队主教练奥尔森悄悄把队长韦格斯特招到场边,告
诉他这个点球的来龙去脉和怎样处理这个球。韦格斯特重新回到罚球点,飞起一脚,将球故意踢飞,全场顿时一片哑然,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掌声中,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音。??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立意参考:1.可以从观众的角度,不要随意起哄,尊重比赛,文明观赛,得出让学生遵守秩序等?2.可以从裁判角度,尊重规则,哪怕有误会,也没有情面可讲?3.可以从丹麦队的角度,和对手公平竞争。?4.可以从伊朗队的角度,听清哨声,对后果负责。5.“公平是竞争的基石”“尊重规则更要尊重自己”
献花(0)
+1
(本文系学赞教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