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清热方之芍药汤
2019-04-16 | 阅:  转:  |  分享 
  
芍药汤

【方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15~20克,当归9克,黄莲9克,槟榔6克,木香6克,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9克,官桂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气血,清热解毒。

【主治】:湿热痢,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方解】:本方中重用芍药,配当归调和营血,再佐以甘草缓急止痛;黄莲、黄芩苦寒燥湿以解中热毒。在本方中、大黄配芩、连则清中有泻,导热下行;配槟榔、木香能行气导滞;都属于“通因通用”之法。方中肉桂,配在苦寒药中作为“反佐”,能防治苦寒伤阳,冰伏湿热之邪;配合血药则有加强行血之功。其“行血”与“调气”的配伍之方,是针对气血瘀滞的赤白痢而设。原书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可见上述治法,其立意不在于止痢,而在于治气致痢之本,病本得治,“便脓”、“后重”自消。

【加减】:下痢如血者,渐加大黄剂量;便血颜色紫黯者,加黄柏。

【按语】:本方以腹痛里急、痢下赤白、舌苔黄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滞者,去甘草,加山楂;舌苔黄干,热甚伤津者,去肉桂;腹胀满,气滞较重者,去甘草、肉桂、加枳壳;泻下赤多白少,甚或纯下赤冻者,当归换位归尾,并加丹皮。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对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同名方】

《千金翼方》芍药汤,由芍药、人参、茯苓、炙甘草、甘地黄构成、功能补气止痛。主治产后腹痛。

《备急千金药方》芍药汤,有两方:方1由白芍药、干地黄、牡蛎、桂心组成。功能调和营卫,养阴清热。主治产后虚热头痛,亦治腹中拘急痛。方2由芍药、厚朴、生姜、甘草、当归、人参、白术、韭白组成。功能补气健脾,温中止痛。主治妊娠八月感受风寒,头眩痛,身体尽痛,乍寒乍热,或绕脐寒痛,或腰背冷痛,时时小便白如米汁,胎动不安。

《外台秘要》芍药汤,由芍药、瓜蒌、黄莲、炙甘草、桂心、黄芩构成、功能温中化痰,清热解毒。主治温毒病吐下后,有余热口渴。

《圣济总录》芍药汤,由赤芍药、木通、犀角、石膏、升麻、甘草、朴硝、麦冬、玄参构成。功能解毒清热养阴。主治胃脘蓄热,结聚成痈。

《朱氏集验方》芍药汤,由香附子、延胡索、肉桂、白芍药构成。功能止痛行气活血。主治妇人气血瘀滞,腰胁疼痛。

【附方】

黄芩汤(《伤寒论》)由黄芩、甘草、芍药、大枣构成。功能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主治邪热入里,腹痛下利,或热痢腹痛,身热口苦,苔黄舌红,脉数。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