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省级优秀教学案例 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9-04-17 | 阅:  转:  |  分享 
  
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上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多种多样的游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采用趣味练习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从复习原地拍球过渡到高低运球,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对比,导入运球要领的学习,在学生基本掌握后,再以干扰与对抗条件下的练习,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强化实战条件下的技能运用,最后,以运球比多和运双球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同时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学生在注意力方面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上课班级为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五(5)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思维活跃,练习时模仿能力较强,平时学习动作要领时善于体验与总结,所以本课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在不断的模仿练习中自己体验要领,并不断提高难度刺激练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执教:符渊学校:拉萨路小学课型:新授指导教师:姜玉华、王蔚

学习

阶段 水平三 班级 五年级 人数 40人 教学

单元 省编:小篮球与游戏单元 单元课时 7——1 学习

目标 1.知道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方法,以及运球的作用。

2.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小臂、手腕的力量运球,以手指、手腕控制球,独立完成连续30次以上的原地运球,部分学生在此基础做好有效的护球动作,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性素质。

3.在练习中善于观察和模仿,勇于挑战超越自我,乐于重复练习。 教学

内容 1.小篮球:原地运球

2.游戏:运球比多 重点 以小臂手腕的力量运球,以手指、手掌控制球,以及随球按压、提拉 难点 以手臂动作护球以及人球协调 教学

过程 学练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组织

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一 1.常规检查

2.导入 1.整队,师生问好

2.介绍本课所学内容,激发练习兴趣 四列横队,密集队形

要求:精神饱满























献花(0)
+1
(本文系体育课那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