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计算机专业考试新大纲
2019-04-18 | 阅:  转:  |  分享 
  
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计算机类专业考试大纲

1.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中文Word2010字表处理软件、中文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VisualFoxPro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八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能力、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2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2.1试卷内容比例

计算机基础知识约占10%;Windows7约占4%;Word2010约占4%;Excel2010约占4%;Powerpoint2010约占3%;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约占29%;VisualBasic程序设计约占29%;计算机网络基础约占17%。

2.2试卷题型及比例

理论考试总分为:24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0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40分。

单项选择题约占40%;填空题约占10%;判断题约占5%;写命令题约占10%;程序分析题约占5%;写运行结果题约占10%;程序改错题约占5%;程序填空题约占15%。

2.3试题难易分布比例

较容易的题约占30%;中等难度的试题约占50%;较难的试题约占20%。

3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3.1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特点、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3、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掌握微型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5、掌握计算机病毒及其种类、防治方法、杀毒软件的使用;

6、掌握基数、权的概念,掌握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换;

7、掌握字符编码ASCII及汉字编码,掌握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及其转换;

8、掌握数的编码,掌握机器数、原码、反码和补码;

9、了解计算机发展新的动态。

3.2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

3.2.1Windows7的基本概念

1、了解Windows7的功能、特点;

2、掌握Windows7中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键盘快捷键的功能;

3、理解“桌面”的含义,了解桌面图标的布置,掌握桌面图标的调整方法,了解桌面小工具的使用;

4、掌握“开始”按钮的作用及使用;

5、了解任务栏的构成,掌握任务栏的作用及使用;

6、掌握窗口操作、菜单及对话框的使用方法;

7、了解磁盘分区、格式化,了解Windows7系统安装方法,掌握系统启动U盘的制作方法;

8、了解个人计算机的日常维修和软件维护知识和技能。

3.2.2文件管理

1、掌握的文件命名规则,通配符的使用,文件的属性,文件的快捷方式;

2、掌握使用“计算机”及“资源管理器”,浏览、查找和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3、掌握“回收站”、“剪贴板”、“库”的概念并掌握相关主要操作。

3.2.3控制面板

1、了解系统管理的基本功能,能够完成系统自动更新设置,备份、还原系统;

2、了解用户帐户的添加与管理,能够为计算机设置密码;

3、了解外观及个性化设置,包括调整屏幕分辨率,更改主题、桌面背景、窗口颜色、声音、屏幕保护;

4、掌握时钟、语言和区域设置,包括日期和时间、输入法、键盘;

5、掌握程序管理,包括添加、删除、更新程序的方法;

6、掌握设备管理,包括添加打印机、蓝牙、鼠标等设备,添加和修复声卡、显卡、网卡等计算机常用部件及设备的驱动程序;

7、掌握系统附件的使用,掌握Windows7中“画图”程序、“记事本”、写字板、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8、掌握网络和Internet的管理,掌握连接到Internet常用方法,如宽带连接、通过路由器连接、无线连接等,了解网络共享文件、文件夹、打印机的设置。

3.3中文Word2010字处理软件

3.3.1Word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

1、熟悉Word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Word2010的启动、退出方法。

3.3.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1、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与保存等基本操作;

2、掌握特殊符号的输入技巧;

3、掌握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撤销与恢复等编辑操作;

4、掌握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操作;

5、掌握查找与替换文本的编辑技术。

3.3.3Word文档的格式操作与排版

1、掌握字符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符颜色、字间距、首字下沉、中文版式等);

2、掌握段落格式设置(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距等);

3、掌握页面格式设置(纸张大小,方向、页面边距、页眉、页脚、页码、页面背景、页面边框、水印等);

4、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5、掌握使用格式复制功能快速设置格式;

6、掌握页面排版设置(分栏、分节等);

7、掌握文字与段落的边框与底纹的设置;

8、掌握Word几种视图方式的选择及各自特点。

3.3.4Word文档中表格操作

1、掌握表格的创建、修改操作;

2、掌握表格的编辑技巧(边框、底纹与表格样式);

3、掌握表格属性及表格布局的修改(插入和删除表格的行、列和单元格,设置表格行高和列宽,调整单元格的大小,合并和拆分表格及单元格,设置表格的内外框线等);

4、掌握表格中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操作;

5、掌握表格及表格中数据的格式的设置(文本格式、对齐方式等);

6、掌握表格中数据计算(数据排序、计算);

7、掌握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

3.3.5Word文档中图文混排操作

1、掌握图形和图片的插入方法;

2、掌握图片格式的设置(图片边框、效果及版式);

3、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4、掌握简单数学公式的插入和编辑;

5、掌握文本框的创建与使用;

6、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3.4中文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

3.4.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Excel的基本功能

1、熟悉Excel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Excel2010的启动和退出;

3、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4、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打开、保存和关闭;

5、掌握Excel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行、列、快速启动按钮等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

6、掌握数据输入和编辑;

7、掌握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移动;

8、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

9、掌握单元格的选定、复制、移动;

10、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11、掌握单元格数据填充(包括特殊字符的填充)及自动填充数据。

3.4.2工作表的格式化

1、掌握单元格的格式设计(包括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数据的对齐方式等);

2、掌握工作表行高与列宽的设置;

3、掌握设置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的操作;

4、数据计算;

5、掌握单元格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的概念;

6、掌握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和复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7、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COUNT、IF、SUMIF、RANK、COUNTIF、DATE、VLOOKUP、DATE、DAY、TODAY、NOW、MONTH、YEAR、TRIM、UPPER、LOWER)。

3.4.3数据清单的概念

1、掌握数据清单的建立方法;

2、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排序操作;

3、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筛选操作(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4、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分类汇总操作。

3.4.5Excel图表应用

1、掌握建立多种类型的图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编辑和修改图表选项的操作技巧;

3、掌握修饰图表的操作方法;

4、掌握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的建立方法。

3.5中文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

3.5.1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与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

1、熟悉PowerPoint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PowerPoint2010的启动、退出方法;

3、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操作。

3.5.2演示文稿基本制作

1、掌握幻灯片的添加、删除、更改版式等基本操作;

2、掌握文本、图片、艺术字等内容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3、熟悉并掌握表格、图表、SmartArt图形等内容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4、熟悉音频、视频等特效效果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3.5.3演示文稿效果设置

1、掌握幻灯片主题选用、模板应用、背景效果设置的操作;?

2、熟悉幻灯片母版的设计制作。

3.5.4幻灯片动画设置

1、熟悉并掌握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

2、熟悉并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

3.5.5演示文稿放映设置及打包

1、熟悉并掌握放映方式的设置与操作;

2、熟悉并掌握幻灯片作品的打包设置。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

3.6.1数据库系统与VisualFoxPro基础知识

3.6.1.1数据库理论基础

1、理解数据库概念,了解数据处理发展阶段;

2、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3、理解实体、实体集等数据描述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数据关系的概念;掌握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数据模型的概念;

4、掌握关系模型、关系、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等常用关系术语。

3.6.1.2VisualFoxPro集成开发环境

1、了解VisualFoxPro6.0的特点;

2、了解VisualFoxPro6.0运行环境的安装、启动和用户界面;

3、掌握VisualFoxPro6.0的三种操作方式及命令的语法规则;

4、掌握项目的创建及项目管理器的定制与使用。了解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等6个选项卡的功能及使用;

了解VisualFoxPro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6.1.3数据及数据运算

1、了解数据,掌握常量、变量的概念;

2、掌握VisualFoxPro6.0的13种数据类型;

3、掌握字符型常量、数值型常量、货币型常量、日期型常量、日期时间型常量、逻辑型常量及其应用;

4、掌握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的概念,掌握内存变量的应用;

5、掌握算术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和时间型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概念及使用;

6、掌握数值函数、字符运算符及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和测试函数等常用函数的概念及使用;

数值函数:ABS()、INT()、ROUND()、SQRT();

字符运算符及函数:&、SUBSTR()、LEN()、AT()、REPLICATE()、LOWER()、UPPER()、TRIM()、LTRIM()、RTRIM()、ALLTRIM()、LEFT()、RIGHT();

日期和时间函数:DATE()、TIME()、DAT()、MONTH()、YEAR()、DAY()、MONTH、YEAR;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STR()、VAL()、CTOD()、DTOC()、ASC()、CHR();

测试函数:TYPE()、FILE()、IIF();

其他需要掌握的函数:MAX()、MIN()、FOUND()、MOD()、SELECT()、RECNO()、EOF()、BOF()、RECCOUNT()。

3.6.2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

3.6.2.1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

1、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打开、关闭、修改操作;

2、掌握数据库的建立命令:CREATEDATABASE;

3、掌握数据库的打开命令:OPENDATABASE;

4、掌握数据库的关闭命令:CLOSEDATABASE;

5、掌握选择数据库的命令:SETDATABASETO;

6、掌握修改数据库的命令:MODIFYDATABASE。

3.6.2.2表的基本操作

1、掌握使用表设计器创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的方法,掌握表中输入和添加记录的操作,掌握修改、删除、恢复记录的操作;

2、掌握打开和关闭表的命令:USE;

3、掌握建立表结构和修改表结构的命令:CREATE、MODIFYSTRUCTURE;

4、掌握表中追加记录和添加记录的命令:APPEND、INSERT;

5、掌握显示表中记录的命令:BROWSE、LIST、DISPLAY;

6、掌握表记录指针的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查询定位的命令:GO|GOTO、SKIP、LOCATE;

7、掌握逻辑删除记录、物理删除记录、删除全部记录的命令:DELETE、PACK、ZAP;

8、掌握表结构和表的复制命令;

9、掌握表中字段的属性:字段标题、注释、默认值和有效性规则的设置方法和记录有效性规则的设置方法;

10、掌握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中以及从数据库中移去自由表的操作和命令:ADDTABLE、REMOVETABLE。

3.6.2.3索引和排序

1、掌握表的排序操作;

2、掌握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的概念;

3、掌握建立索引的操作;

4、掌握排序命令:SORT;

5、掌握建立索引的命令:INDEX;

6、掌握索引操作的相关命令:SETINDEXTO、SETORDERTO、CLOSEINDEX;

7、掌握记录查找的命令:FIND、SEEK。

3.6.2.4多个表同时使用

1、掌握工作区的概念和工作区的使用;

2、掌握使用不同工作区的表和建立表的关联的操作和命令。

3.6.3.4查询与视图

1、理解查询的概念,了解查询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2、掌握查询文件的建立、运行和修改;

3、理解视图的概念,了解视图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4、掌握视图的建立、修改、打开、删除与视图参数的设置。

3.6.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了解SQL语言的作用和主要特点;

2、理解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掌握用CREATE命令建立表结构、用ALTER命令修改表结构、用DROP命令删除表;

3、理解SQL语言的数据操作功能,掌握用INSERT命令插入记录,用DELETE命令删除记录,用UPDATE命令更新记录;

4、理解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掌握用SELECT命令进行简单查询、条件查询、多表查询、嵌套查询、统计查询、分组查询等。

3.6.4结构化程序设计

1、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保存、修改与运行;

2、了解结构化程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掌握ACCEPT、INPUT、WAIT交互式命令的格式与使用;

4、掌握顺序结构;

5、掌握单分支条件语句、选择分支语句、多分支结构语句;

6、掌握条件循环、计数循环、扫描循环的结构与应用;

7、掌握子程序、过程、自定义函数的概念及其调用方法;

8、掌握参数传递:值传递(传值)、引用传递(传址);

9、掌握变量的作用域:公共变量、私有变量、局部变量。

3.6.5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3.6.5.1面向对象的概念

1、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2、掌握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类、控件等概念。

3.6.5.2表单创建

1、掌握用表单向导、表单设计器创建表单;

2、掌握向表单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3、掌握表单的运行方法;

4、掌握表单修饰的方法;

5、掌握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方法;

6、掌握表单控件的下列公共属性:Name、BackColor、ForColor、FontSize、FontName、Left、Top、Height、Width、Visible;

7、掌握表单控件的下列公共事件:Click、DblClick;

8、掌握表单的下列属性:Caption、MaxButton、MinButton;

9、掌握表单的下列:Load、Init、Unload;

10、掌握表单的下列方法:Show、Hide;

11、掌握标签控件的下列属性:Alignment、AutoSize、Caption;

12、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控件的下列属性:Alignment、Enabled、ReadOnly、PasswordChar、Value、InputMask;

13、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下列事件:GotFocus、LostFocus、InteractiveChange;

14、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的下列方法:SetFocus;

15、掌握命令按钮的下列属性:Caption、Default、Enabled;

16、掌握组合框和列表框的下列属性:Enabled、ListCount、List、Value、RowSourceType、RowSource、MultiSelect;

17、掌握组合框和列表框的下列方法:RemoveItem、AddItem;

18、掌握选项按钮组的下列属性:Enabled、BackStyle、BorderStyle、ButtonCount、Buttons、Value;

19、掌握复选框的下列属性:Alignment、Caption、Enabled、ReadOnly、Value。

3.6.5.3报表创建

1、掌握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2、理解报表数据源、报表布局、报表控件、报表变量的概念,掌握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3.6.5.4菜单创建

1、掌握用菜单设计器创建菜单;

2、掌握用快速菜单创建菜单;

3、掌握向菜单添加事件代码;

4、掌握菜单的修饰。

VisualBasic程序设计

3.7.1VisualBasic的基本概念

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及事件驱动机制;

2、掌握开发VisualBasic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3、掌握工程的概念和组成;

4、了解工程组的概念。

3.7.2VisualBasic语言基础

1、理解程序代码的组织方式:过程(事件过程、通用过程)与模块(窗体模块、标准模块);

2、掌握程序代码的书写规则;

3、掌握数据与数据类型;

4、掌握不同类型变量的表示方法;

5、掌握变量命名;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和静态变量的使用;变量的作用域;

6、掌握数组命名及定义;数组类型;数组结构;数组赋值;

7、掌握静态数组,了解动态数组以及数组重定义;

8、掌握运算符合表达式: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与字符串运算;各种运算的优先级。

3.7.3VisualBasic的函数

1、掌握下列算术函数:Abs、Exp、Log、Rnd、Sgn、Sqr

2、掌握下列字符串函数:Asc、Chr、Lcase、Ucase、Left、Len、Trim、Mid、Right、Space、String、InStr

3、掌握下列日期及时间函数:Time、Date、Now、Day、Month、Year、Weekday

4、掌握下列转换函数:Str、Val、Chr、Asc、Int

5、掌握下列用户交互函数:Inputbox、Msgbox

6、了解下列函数:Cint、Fix、CBool、Cbyte、Cdbl、Cstr、Sin、Cos、Atn

7、掌握下列数组函数:Array、Ubound、Lbound

3.7.4VisualBasic的设计界面

1、掌握窗体的下列属性:Name、Caption、AutoRedraw、Enabled、Left、Height、Top、Width、Visible

2、了解窗体的下列属性:Font、BackColor、ForeColor、Icon

3、掌握窗体的下列常用方法:Move、Show、Hide、Print、Refresh、Cls

4、掌握窗体的下列事件:Click、DblClick、Load、Unload

5、了解窗体的下列事件:Activate、Deactivate

6、掌握文本框(Textbox)的下列属性:Text、Sellength、Selstart、Seltext、PasswordChar

7、了解文本框的下列属性:Alignment、MaxLength、MultiLine

8、掌握文本框的下列事件:ChangeLostFocus

9、了解标签(label)的下列属性:Alignment、AutoSize

10、掌握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的下列属性:Cancel、Default

11、掌握列表框(ListBox)的下列属性:List、ListCount、ListIndex、Text、Selected

12、了解列表框的下列属性:Columns、Sorted

13、掌握列表框的下列方法:AddItem、Clear、RemoveItem

14、掌握组合框(ComboBox)的下列属性:Text

15、了解组合框的下列属性:Style

16、掌握组合框的下列方法:AddItem、Clear、RemoveItem

17、掌握单选按钮(OptionButton)、复选框(CheckBox)及框架(Frame)的下列属性:Alignment、Value

18、掌握图片框(PictureBox)与图像(Image)控件的下列属性:AutoSize、Image、Picture

19、掌握图形文件的装入:Loadpicture

20、掌握定时器(Timer)的下列属性:Interval、Enabled

21、掌握定时器事件:Timer

22、掌握下列公共属性:Name、Caption、Enabled、Font、Height、Width、Index、Left、Top、Visible

23、掌握下列公共方法:Move、Refresh、Setfocus

24、掌握下列公共事件:Click、DblClick、LostFocus、Change

25、掌握窗体菜单的创建

26、掌握滚动条的属性:Max、Min、LargeChange、SmallChange、Value

27、掌握滚动条的事件:Scroll、Change

3.7.5VisualBasic的基本语句

1、掌握OptionBase语句,了解OtionExplicit语句;

2、掌握赋值语句;

3、掌握下列分支结构语句:If…Then…Else、SelectCase;

4、掌握下列循环结构语句:DoWhile…Loop、For…Next,掌握双重循环运行过程;

5、了解其他循环结构语句:Do…Until、While…Wend

3.7.6过程设计

1.掌握Sub过程(事件Sub过程及通用Sub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2、掌握Function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3、掌握过程调用时的数据传递:按值传递、按地址传递、命名传递;

4、了解简单变量参数、数组参数、对象参数的传递;

5、了解静态过程;

6、了解模块级变量及全局变量的应用;

7、了解多窗体工程的设计。

3.7.7文件操作

1、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的存取方式及文件类型、文件的基本操作步骤(打开、读/写及关闭);

2、了解基本文件操作控件:驱动器列表控件、文件夹列表控件及文件列表控件;

3、掌握常用文件操作语句(Open、Close、Seek)及文件操作函数(Eof、Seek);顺序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

4、了解常用常用文件操作语句(Lock、Unlock)及文件操作函数(FileAttr、FireLen、FreeFile、Lof、Loc);随机文件及二进制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

3.7.8图形处理及多媒体应用

1、了解常用鼠标方法(MouseDown、MouseUp、MouseMove);

2、了解数据输出的格式化处理(Format函数);

3、了解图形控件Line、Shape使用及多媒体处理。

3.8计算机网络基础

3.8.1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及局域网络的基本维护方法、过程;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及组成;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范围、数据传递方式等);

4、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5、掌握计算机网络属性设置方法;

6、掌握OSI/RM体系结构,掌握TCP/IP体系结构;

7、掌握IP编址技术及子网划分的方法;了解IPv6编址方法;

8、了解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及相关知识;

9、了解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及配置方法;

10、了解使用路由器、NAT设备接入Internet的方法;

11、掌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的配置方法;

12、了解网络攻击及其防范技术;

13、了解网络管理技术;

14、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规范;

15、了解网络技术、网络应用的新发展。

3.8.2复习内容与复习要求

3.8.2.1网络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①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②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连网的计算机既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③连网计算机之间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功能主要包括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综合信息服务。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的。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4、了解常见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地理范围、拓扑结构、传输速率和传输介质等分类。

⑴按按照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面来分可分为

①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几百米到10km之内,属于小范围内的连网。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②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

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

③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

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

⑵按传输速率分类

网络的传输速率有快有慢,传输速率快的称高速网,传输速率慢的称低速网。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s(每秒比特数,英文缩写为bps)。一般将传输速率在Kb/s—Mb/s范围的网络称低速网,在Mb/s—Gb/s范围的网称高速网。也可以将Kb/s网称低速网,将Mb/s网称中速网,将Gb/s网称高速网。

网络的传输速率与网络的带宽有直接关系。带宽是指传输信道的宽度,带宽的单位是Hz(赫兹)。按照传输信道的宽度可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一般将KHz—MHz带宽的网称为窄带网,将MHz—GHz的网称为宽带网,也可以将kHz带宽的网称窄带网,将MHz带宽的网称中带网,将GHz带宽的网称宽带网。通常情况下,高速网就是宽带网,低速网就是窄带网。

⑶按传输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间的物理媒体,按其物理形态可以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①有线网

传输介质采用有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有线网,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线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能超过100m。目前,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双绞线按其传输速率分为三类线、五类线、六类线、七类线,传输速率在10Mbps到600Mbps之间,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同轴电缆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可以由单股或多股线组成,外导体一般由金属编织网组成。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其阻抗为50Ω。同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粗缆用DB-15连接器,细缆用BNC和T连接器。

●光缆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内层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单根纤维体组成,外层包一层折射率较低的材料。光缆的传输形式分为单模传输和多模传输,单模传输性能优于多模传输。所以,光缆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单模光缆传送距离为几十公里,多模光缆为几公里。光缆的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几百兆位。光缆用ST或SC连接器。光缆的优点是不会受到电磁的干扰,传输的距离也比电缆远,传输速率高。光缆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困难,需要专用的设备。

②无线网

采用无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无线网。目前无线网主要采用三种技术: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这三种技术都是以大气为介质的。其中微波通信用途最广,目前的卫星网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微波通信,它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站来转发微波信号,一个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个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上全部通信区域。

⑷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做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外存、高速打印机等设备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也称为工作站。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

①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是一种共享通路的物理结构。这种结构中总线具有信息的双向传输功能,普遍用于局域网的连接,总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②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特别是近年来连接的局域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连接线路。

③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是将网络节点连接成闭合结构。信号顺着一个方向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每一台设备配有一个收发器,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

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

④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树,与总线拓扑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总线拓扑结构中没有“根”。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用于军事单位、政府部门等上、下界限相当严格和层次分明的部门。

5、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站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星型网采用的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尤以电路交换更为普遍。这种结构一旦建立了通道连接,就可以无延迟地在连通的两个站点之间传送数据。目前流行的专用交换机PBX(PrivateBranchexchange)就是星型拓扑结构的典型实例。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管理和维护都相对容易,而且扩展性强。

(2)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低。

(3)在同一网段内支持多种传输介质,除非中央节点故障,否则网络不会轻易瘫痪。

(4)每个节点直接连到中央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可以很方便地排除有故障的节点。

因此,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1)安装和维护的费用较高

(2)共享资源的能力较差

(3)一条通信线路只被该线路上的中央节点和边缘节点使用,通信线路利用率不高

(4)对中央节点要求相当高,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将瘫痪。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的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从目前的趋势看,计算机的发展已从集中的主机系统发展到大量功能很强的微型机和工作站,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星型拓扑的使用会有所减少。



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任何一个站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传输媒体传播,而且能被所有其它站所接收。

因为所有站点共享一条公用的传输信道,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确定哪个站点可以发送o发送时,发送站将报文分成分组,然后逐个依次发送这些分组,有时还要与其它站来的分组交替地在媒体上传输。当分组经过各站时,其中的目的站会识别到分组所携带的目的地址,然后复制下这些分组的内容。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线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元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传输速率高,可达1~100Mbps。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结构简单,组网容易,网络扩展方便

(4)多个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高。

总线拓扑的缺点

(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站点必须是智能的,要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从而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开销。



环形拓扑

在环型拓扑中各节点通过环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型通信线路中,环路上任何节点均可以请求发送信息。请求一旦被批准,便可以向环路发送信息。环型网中的数据可以是单向也可是双向传输。由于环线公用,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必须穿越环中所有的环路接口,信息流中目的地址与环上某节点地址相符时,信息被该节点的环路接口所接收,而后信息继续流向下一环路接口,一直流回到发送该信息的环路接口节点为止。

环型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环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总线拓扑网络相似,但比星形拓扑网络要短得多。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速率很高,十分适合于环型拓扑的单方向传输。

环型拓扑的缺点

(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这是因为环上的数据传输要通过接在环上的每一个节点,一旦环中某一节点发生故障就会引起全网的故障。

(2)故障检测困难。这与总线拓扑相似,因为不是集中控制,故障检测需在网上各个节点进行,因此就不很容易。

(3)环型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树形拓扑

树型拓扑可以认为是多级星型结构组成的,只不过这种多级星型结构自上而下呈三角形分布的,就像一颗树一样,最顶端的枝叶少些,中间的多些,而最下面的枝叶最多。树的最下端相当于网络中的边缘层,树的中间部分相当于网络中的汇聚层,而树的顶端则相当于网络中的核心层。它采用分级的集中控制方式,其传输介质可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每条通信线路都必须支持双向传输。

树型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这种结构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这些新节点和新分支都能容易地加入网内。

(2)故障隔离较容易。如果某一分支的节点或线路发生故障,很容易将故障分支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

树型拓扑的缺点

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从这一点来看,树型拓扑结构的可靠性有点类似于星型拓扑结构。



混合型结构

混合型拓扑是将两种单一拓扑结构混合起来,取两者的优点构成的拓扑。

一种是星型拓扑和环型拓扑混合成的"星-环"拓扑,另一种是星型拓扑和总线拓扑混合成的"星-总"拓扑。

这两种混合型结构有相似之处,如果将总线拓扑的两个端点连在一起也就变成了环型拓扑。

在混合型拓扑结构中,汇聚层设备组成环型或总线型拓扑,汇聚层设备和接入层设备组成星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的优点

(1)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只要诊断出哪个网络设备有故障,将该网络设备和全网隔离即可。

(2)易于扩展。要扩展用户时,可以加入新的网络设备,也可在设计时,在每个网络设备中留出一些备用的可插入新站点的连接口。

(3)安装方便。网络的主链路只要连通汇聚层设备,然后再通过分支链路连通汇聚层设备和接入层设备。

混合型拓扑的缺点

(1)需要选用智能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故障自动诊断和故障节点的隔离,网络建设成本比较高。

(2)像星型拓扑结构一样,汇聚层设备到接入层设备的线缆安装长度会增加较多。



网型拓扑。这种结构在广域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优点是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由于节点之间有许多条路径相连,可以为数据流的传输选择适当的路由,从而绕过失效的部件或过忙的节点。这种结构虽然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提供上述功能的网络协议也较复杂,但由于它的可靠性高,仍然受到用户的欢迎。网型拓扑的一个应用是在BGP协议中。为保证IBGP对等体之间的连通性,需要在IBGP对等体之间建立全连接关系,即网状网络。假设在一个AS内部有n台路由器,那么应该建立的IBGP连接数就为n(n-1)/2个。

网型拓扑的优点

(1)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减少。

(2)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高。

网型拓扑的缺点

(1)网络关系复杂,建网较难,不易扩充。

(2)网络控制机制复杂,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机制。



6

7、掌握计算机单机维护的方法(硬件连接,软件安装、调试等);

8、掌握局域网络维护的方法(网络硬件连接,协议安装,调试命令的选择与使用等)。

3.8.2.2局域网技术

9、掌握网卡的特点、分类及安装方法;

网卡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网卡上面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包括RAM和ROM)。网卡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而网卡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则是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进行。因此,网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由于网络上的数据率和计算机总线上的数据率并不相同,因此在网卡中必须装有对数据进行缓存的存储芯片。

在网络中,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

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发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实现

3、编码与译码: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分类:

按照网卡支持的计算机种类分类,主要分为标准以太网卡和PCMCIA网卡;标准以太网卡用于台式计算机联网,而PCMCIA网卡用于笔记本电脑;

按照网卡支持的传输速率分类,主要分为10Mbps网卡、100Mbps网卡、10/100Mbp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ps网卡四类;

按网卡所支持的总线类型分类,主要可以分为ISA、EISA、PCI等。

有线网卡,无线网卡;10、掌握局域网中常见网线(双绞线、光纤等)的标准及制作方法;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

双绞线端接有两种标准:T568A和T568B,而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也主要有两种: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直通线缆的水晶头两端都遵循T568B标准,双绞线的每组线在两端是一一对应的,颜色相同的在两端水晶头的相应槽中保持一致。它主要用在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口连接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或交换机普通端口连接计算机网卡上。而交叉线缆的水晶头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则采用568B标准,即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它主要用在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连接到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或网卡连网卡上。

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做水平线端接时,GB50312接受T568B类或T568A类,但不允许同时安装,通常按T568B类端接。

T568B线序:

T568A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CAT2):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CAT3):指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10Mbit/s),主要应用于语音、10Mbit/s以太网(10BASE-T)和4Mbit/s令牌环,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已淡出市场。

4)四类线(CAT4):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指的是16Mbit/s令牌环)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未被广泛采用。

5)五类线(CAT5):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线缆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最高传输率为100Mbp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在双绞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长度。通常,4对双绞线绞距周期在38.1mm长度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一对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mm以内。

6)超五类线(CAT5e):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NR)、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7)六类线(CAT6):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8)超六类或6A(CAT6A):此类产品传输带宽介于六类和七类之间,传输频率为500MHz,传输速度为10Gbps,标准外径6mm。和七类产品一样,国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检测标准,只是行业中有此类产品,各厂家宣布一个测试值。

9)七类线(CAT7):传输频率为600MHz,传输速度为10Gbps,单线标准外径8mm,多芯线标准外径6mm[4]。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和62.5μ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常用的是9/125μm。

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11、掌握两台计算机的连网方法;

12、了解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



13、了解连网设备的作用及使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等);

14、掌握网络协议的定义;

15、掌握OSI/RM的结构;

16、掌握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17、掌握TCP/IP体系结构协议簇;

18、掌握TCP/IP协议下网络属性的设置方法;

19、掌握IP编址技术;

20、了解IEEE802标准及数据链路层两个子层功能;

21、了解集线器、交换机的互连方式及分类方法;

22、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23、掌握常用网络操作及调试命令;

24、掌握网络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设置方法;

25、掌握设置和取消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26、了解映射网络驱动器的方法。

3.8.2.3Internet相关知识

1、了解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及类型;

2、了解路由器、NAT设备接入Internet的原理;

3、掌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的配置方法;

4、掌握IE等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5、掌握Internet资源提供的类型及使用方法(http,ftp等);

6、掌握TCP/IP常用协议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过程(ARP、RAPR、IP、TCP、UDP、DNS、DHCP、SMTP、POP等)。

3.8.2.4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1、了解防火墙的含义;

2、掌握Windows防火墙的使用;

3、了解硬件防火墙的功能、原理;

4、了解网络攻击的步骤;

5、了解网络漏洞的防范方法以及人员安全意识;

6、掌握网络管理的概念、功能;

7、了解SNMP协议。

3.8.2.5局域网络的综合布线

1、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定义及与传统的布线系统的区别;

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3、掌握各子系统的范围和功能;

4、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4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共150分)

4.1Windows7基本操作(15分)

4.2Word2010的操作(40分)

4.3Excel2010操作(40分)

4.4PowerPoint2010操作(15分)

4.5文字录入(40分)

1、能熟练录入GB2312—80中规定的汉字;

2、能熟练录入英文文稿;

3、汉字录入速度不低于60字/min;

4、英文录入速度不低于180字符/min;

5、错误率低于5%。



献花(0)
+1
(本文系杨_立军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