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按上面七个暗蓝色的字,再按“关注”即可关注】《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二《文钞》李母黄太夫人墓志铭。“然人之贤否,资于母者,比父为多”。话分 两头,受母亲影响,其实也受父亲影响,至于受谁的更多,在我个人看来,人在怀胎的时候,固然受母亲的影响多,而这个影响的气氛,就是先入为 主,抢先的影响。妈妈在这个时候也受胎中的孩子影响,很多母亲在这个时候后性格变了,爱好变了,就连吃的东西也受影响而变化了。而且变得莫 名其妙,没有理由。似乎母亲受胎中孩子的影响更大。这是外在的表现,而孩子也一样受母亲的影响,母亲思想念头正,行为正,言行正,孩子也一 样受影响,只不过我们看不见罢了。两人用同一个心脏、肺等,吃在一起,睡在一起,脉搏和呼吸的影响在动在摇,都是母亲的势力大,思想念头言 语行为,都是母亲的势力大,孩子生活在胎狱中,受苦的时候多,受制于母亲的时候多。是故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而生下来后,懂事之前,还是跟 在母亲身边,仍然受母亲的影响,耳闻目染的熏陶,身行言教的影响,在不知不觉当中,都在感染孩子。这个时期,母亲的影响,可谓是先入为主, 耳闻目染,身行言教的成分太多了,孩子不知道,大人也不以为然,但这是必然的。孩子在胎中,母亲三业做得正,孩子禀受正气。后天孩子受母亲 的身教,像孝道等德行教育,都在不期然中。而后天懂事之后,受父亲的影响很大,父亲是智慧型的人,孩子也会受影响。做事的聪明智慧,随父亲 的成分多,做人的德行,受母亲的影响多。聪明智慧是做事的能力,德行是做人的能力。今天做事的能力不必学,学校都在搞这些。而做人的能力, 学校不重视,四种教育里面,只有宗教教育有这一项,但是这一项还因为历史原因,没有了。用佛法中的大乘法解决生活问题,往往大材小用,似乎 是研究生的课题来解决小学问题。做人的学问没有了,这是人天法。这正需要母亲的胎教,母亲的扎根教育,来做到人生的基础教育,做人能力的德 行教育。“以胎时禀气,幼时观感,有不期然而然者。故朱子著小学。开章即明胎教。而文武周公孔孟,皆资贤母而为成德达才作圣之本”。自古圣 人重视胎教,把胎教写入小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 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盲者,乐官也。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言妊子之时,必愼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也”。令国 人的后代受最优秀的胎教。周朝三太重视胎教,生圣人于后。为周朝立下太平盛世的基础。文王、武王、周公、孔夫子、孟夫子都是受母亲的教育而 成圣贤。一个家庭要创造条件,请妻子做全职太太,尽她相夫教子的本分。先要妻子受德行教育,落实德行教育于生活和处事待人中,这是你家的家 运改变的原始基点。挣钱是小事,今天很多人挣到了钱,小命没有了。俗称德不配位,实际上是在挣钱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把家运给走坏了,自 己的命运走差了,导致福尽人亡。“是知女子相夫教子之权,实不亚于男子行政治民之道”。相夫教子中,教子最重要的是因果教育,因果教育的最 大目标是趋吉避凶。怎么做到?就是断恶修善,这是修行的第一阶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顾德行教育,不懂得趋吉 避凶,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更多都在趋凶避吉。为什么?烦恼当家做主故。钱到手,命归西。在没有德行教育的这个时期,有钱人很多是这个命运 。做官也是如此。没有德行的保证,没有大乘佛法的保证,你无法抵抗烦恼。五欲令你生起贪瞋痴,你不造恶业才怪呢?“而世之昧者,倒行逆施 ,不令于此致力,而令参政服官。是何异执刀于刃,能不立见截手乎”。今天世人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什么都向钱看,大家生起的一定是贪瞋痴,没 有人懂得孝悌忠信,对父母不孝,对兄弟无悌,对领导不忠,对朋友无信,一点德行也没有,你怎么在社会上立足?不早死才怪呢?怎么改变这一切 ?一切不要向钱看,向德行看齐。放下挣钱的职业,回家做相夫教子的本分,把下一代教成德才兼备的圣贤君子。家家如此,社会就此作一个巨大转变,国运也都跟着转变了。【欢迎转发“朋友圈”、“qq空间”】?【轻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