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
2019-05-08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印祖在增广卷四《唐孝子祠校发隐》中开示:“《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由是言之,一言一行,
有不合道,皆为不孝”。天经地义,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没有人为的造作。上古时代,人们心念清净,看到这些自然规律,总结出来,作为人的正
常行为,最没有染污的,最合天地良心的,就是孝道。孝道是爱心,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师长爱伯父叔叔,六亲眷属,乃至于爱一切万事
万物。《弟子规》中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爱父母师长,爱于一切人,这个爱的根就在父母身上,那个原始的、天真无邪的爱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对我们时时刻刻担忧,我们要处处想着不给父母找麻烦,不令其担忧。德行要守得住,不给父母丢脸
,身体要不受伤害,免得父母忧愁。曾子有疾,召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子”!曾子临终,给弟子看自己的手足,表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一生小心翼翼,到断气之前才松一口气,今后不用
小心谨慎了。我每次在过马路的时候,只要是红灯亮着,不过马路,好好守住交通规则,不给师长丢脸。伤了身体,老人担忧,破了德行,父母蒙羞
,老师发愁。在细小处对得起父母和师长,真的很谨慎,事事处处不令老人们忧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在生活中,不是在嘴上。“故曰:
‘孝弟为仁之本,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孝悌是人的根本,孔门四德,即德
行、言语、政事、文字。在《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中都突出体现出来,德行是根本,是重点。人生启蒙的根本德行,就在这里,而这个
根本就是孝悌。孝悌是仁爱之本。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做的,也不可强迫他人去做,凡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人生历练,就
在这里面。这个爱首先要对父母,对师长,听话,老实,真干,父母和老师的教诫,无论听懂没听懂,都要认真执行,老实落实。往往在落实当中就
理解了父母和老师的意思。起码要在家庭当中,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本分,那一份责任。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替父母分忧,帮老人解愁,这一份
责任,就在点点滴滴中锻炼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这一生,对家庭会尽职尽责,对社会能够尽职尽责,没有一处做不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而这个责
任感,对家庭对公司,对任何我本分的责任,都是从小在父母身边做事练出来的。本分做到了,就是君子务本,尽好本分,做本分人。尧舜,古代的
圣贤,也不过是在本分上尽职尽责而已,而这个本分就是孝悌。人人都可学尧舜,尧舜的本领就是孝悌,这个本分。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要在孝悌上
下大功夫,打下德行的根本。有根本就不愁它生长。今天老人从海南回来,晒被子,洗床单,打扫卫生,点滴之中把爱心做出来,酬答老人的养育之
恩。烧热水,洗瓶壶,以备老人应急之需。子夜到家,一定辛苦,提前备好热水。凡有水果,都分给妹妹家一些,种种食品都想着妹妹一家。另有富
余的,送给邻居。邻居家有回礼,妹妹家无回礼,她怎么对待我,我并不感情用事。孝悌做到了,德行是自己的,不关他人。逆境就不做到伦理道德
吗?四十年的同学聚会,美女如林,她和我凑合,我还是本本分分,德行是自己守自己得,怎敢随波逐流,自污心行?“凡为人子者,可不深长思而亟自勉焉”!亟jí~待解决,~须纠正。
献花(0)
+1
(本文系佛弟子2yui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