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108楷书-简明语文史之语言文字简史
2019-05-10 | 阅:  转:  |  分享 
  
中小学《简明语文史》第一章语言文字简史第八节楷书@和语文在一起《隶书》复习回顾1.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丞相李斯
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形成的文字,所以又称( )。秦代字体在小篆之外,还有( ),前者用于正式场合
,后者用于日常书写。2.汉代是隶书的朝代,其隶书字体有何特点?简明语文史第一章第八节《楷书》目录创始:楷书形成发展:继续演进
特点:矛盾统一《楷书》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金文、籀文、小篆、隶书依次粉墨登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我们今天的主角却从诞生之
处就为人们所钟爱,直到今天。这就是盛行千年而不衰的汉字楷模——楷书。楷书仿佛是新近的字体,因为今天电子屏幕和书本上的字体多属楷书,
是我们最熟悉的字体。实际上,楷书也是古老的字体——在距今约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末期,它已经诞生了。楷书创始楷书形成楷书是汉字长期发展
的成果。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和写书需求的增加,字体一步步沿着规范化、简捷化的方向演进:大篆时代,文字起初是极少数人掌握的、具有神秘性
质的东西。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大爆炸,百家诸子们的思想都要交流、传播,书写的需求激增。秦统一中国之后,仅考虑官方所用的公事文书,对当
时而言,也是一个可怕的书写量。所以,秦不仅统一文字为“小篆”,还简化了字体,采用“秦隶”。隶书(秦隶与汉隶)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
。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这就为楷书书法艺术
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隶书的波、磔(zhé)已经逐渐演化出了撇、捺,且出现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
提”(直钩)等笔画,笔画已经近于楷书,结构上也更趋严整。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字体演化脉络分明却终究是一脉相
承的,如下图“高”字的演变过程:楷书创始楷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三国时魏国的钟繇(yáo)。钟繇是大书法家,他兼擅篆、隶、楷等多种
书体,尤其是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极其深远。“书圣”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潜心研习钟繇
的书法。王羲之和钟繇还被人们并称为“钟王”。楷书创始钟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唐代张怀瓘(guàn)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称赞他:“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
”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楷书创始右图为宋代拓印
的《还示表》,据传乃是王羲之临摹钟繇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繇白:昨疏还示,知忧虞复深,遂积疾苦,何乃尔耶?盖张乐于洞庭之野,鸟值而高
翔,鱼闻而深潜,岂丝磬之响、云英之奏非耶?此所爱有殊,所乐乃异。君能审已而恕物,则常无所结滞矣。钟繇白。楷书发展其后魏、晋、南北朝
时期,楷书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楷书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宋朝之后,印刷业的发展还催生了楷书的变体,其后逐渐适应印刷的需要,不断改进,
明朝时的印刷体已经与今天我们在电脑上看到的“宋体”字已经很接近了。因为这种字体在明朝流播开来,所以周边国家使用这种字体时称其为“明
体”。由楷体到“宋体”的演变总体而言,楷书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间,在汉字字体界虽不可能完全地一统江湖,却是绝对地独领风骚。在楷书之前,
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甲骨文、籀文、小篆和隶书等字体,各领风骚数百年,而楷书怎么就能历经千年而依然让人“爱不释手”呢?因为人家好看,颜
值即是正义!楷书既非常规矩,有节有范,又可以帅气得极具个性——集“小鲜肉”的颜值与“霸道总裁”的内涵于一体!这样的家伙出现后,谁能
不爱?谁能不粉?以上图中各朝各代书法家们写的“高”字为例,大家自己感受一下。楷书特点楷书的特色在于规矩整饬(chì),笔划平正而呼
应协调,结构严整而神韵内含,整体上平正而不呆板,齐整而不拘束。这样,楷书既上承汉隶谨严的法度,又能让书法家们在规矩之中展示自己的艺
术个性,富于中正平和之美又不失灵动俊逸。故而被看作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这些名称中,也可以看出人们
对楷书的看重与喜爱。《楷书》楷书的前辈们《楷书》课后思考与作业1.楷书诞生于时期。楷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三国时魏国
的,他兼擅篆、隶、楷等多种书体,尤其是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极其深远。“书圣”王羲之等后世
书法家都曾经潜心研习钟繇书法,王羲之和钟繇二人并称为“”。2.楷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到这节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从甲骨文到楷书
的字体发展过程,请试试理顺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楷书》课后思考与作业4.阅读拓展。请抄录并试着参照注释翻译下文,感受一下楷书
鼻祖对书法的可怕的痴迷:魏钟繇1,字元常。繇少随刘胜入抱犊山2,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3。繇乃问蔡伯喈(jiē)笔
法于韦诞4,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
5。如厕6,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7,最妙者八分8。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曹魏建立后,历任
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魏文帝时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太和四年(230年)去世,谥号“成”。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
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hándānchún):魏文学家,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笑话专著《笑林》,对文字书法很有研
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蔡邕(yōng),字伯喈。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中小学《简明语文史》第一章语言文字简史第八节楷书谢谢!下节见!@和语文在一起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