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No.22】二建讲义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9-05-10 | 阅:  转:  |  分享 
  
2Z105010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总体结构及内容(掌握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是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行事故控制的开端。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的
特点(掌握)(1)标准的结构系统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五大要
素构成,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2)对于强制性的制度,要定期进行评审;(3)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
动的强制行为变成主动的自愿行为。(4)组织必须对全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强化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掌
握)1.《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标准体系构成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
人,以及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采用的是PDCA动态循环、不断上升的螺旋式管理运行模式,在“策划-支
持与运行-绩效评价-改进”四大要素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特点,考虑组织所处环境、内外部问题、相关方需求及期望等因素
,形成完整的持续改进动态管理体系。3.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原则(理解)(1)标准的实施强调自愿性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2)有效的环境管理需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PDCA);(3)标准着眼于采用系统的管理措施;(4)环境管理体系不必成为独立的
管理系统,而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5)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环境污染预防。(6)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
准,必须有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的参与。2Z105010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和要求?」▍一、施工职业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1.建设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掌握)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
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
和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2.建没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目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
调。▍二、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掌握)1.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
针。(2)施工企业在其经营生产的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
生产的主要负责人。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3)设计阶段,按照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事故提出措施和建议。(4)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根据风险预防要求和
项目的特点,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5)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自行完成工程主体
结构的施工。由于分包不服从管理发生事故的,分包承担主要责任,总包承担连带责任。(6)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险
。(7)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2.施工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1)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建设工程项
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防治污染的设施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后方可使用。(3)尽量减少建设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4)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5)禁
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6)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2Z105
0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的步骤1.领导决策2.成
立工作组3.人员培训4.初始状态评审(为制定方针、目标提供依据)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筹划目标
、管理方案的运行程序)7.体系文件编写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其中,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个层次。体系文件的
编写应遵循“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的原则。(1)管理手册是纲领性文件。(2)程序文件是支持性文件
:谁做(who),什么时间做(when),在什么地点做(where),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3)作业文件:一般包
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注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的区别(掌握)▍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体系的维持(掌握)(1)内部审核: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自
我保证和自我监督。(2)管理评审: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3)合规性评价:分为公司级和项目组级,公司级每年进行
一次;项目组级评价每半年不少于一次。2Z105020施工安全生产管理2Z1050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体系建立的原则(1)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劳动者的
人身和财产安全。(2)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必须适用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3)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必须符合法律
法规及规程的要求。(4)企业应加强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导、帮助项目经理部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二、施工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2)1万平米以
下:至少1名专职人员;1万平米以上:2~3名专职人员;5万平米以上需按不同专业组成安全管理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
度【注意】安全生产许可证与施工许可证的区别(掌握)安全生产许可证需要延期的,要在期满3个月前办理延期手续。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
的,经原发证机关同意,不再审查,有效期可延期3年。企业不得转让、冒用或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掌握)(1)企
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①年满18周岁,未退休;
②身体健康;③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④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只适合技能;⑤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危险化学品特种人员具有高
中以上文化程度。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①上岗前教育培训;②取得操作证后准许独立作业;③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
复审一次,但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一切正常者,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6年一次。(3)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上岗前的三
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①三级指的是:进厂、进车间、进班组(掌握)具体指:企业(公司)、
项目(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班组三级。A.?企业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领导负责;B.?项目级安全教育由项目级负责人组织实施;C.?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②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因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情况,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
教育。③经常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最重要。4.安全措施计划制度(理解)安全措施计划编制的步骤:“工作
活动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确定→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充分性”。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
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
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6.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掌握)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
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
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7.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五
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
门登记。8.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差伤亡事故处理等。重点是检查“三违”和安
全责任制的落实。(2)安全隐患的处理程序:按照“登记—整改—复查—销案”的程序处理安全隐患。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掌
握)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本单位负责人立即上报监督管理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还应当同时向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0.“三同时”制度(掌握)“三同时”是指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11.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属于法定的强制性保险。2Z105022「?危险源的识
别和风险控制?」▍一、危险源的分类(掌握)1.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炸药)——事故发生的前提。2.第二类危险源:设备故障或缺
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二、危险源识别(理解)(1)专家调查法:优点是
简便、易行,缺点是受专家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2)安全检查表(SCL)法:实施
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可以用“是”、“否”做回答或“√”、“×”进行判断,优点:简单易懂、容易掌握;缺点是只能做出定性的评价
。▍三、风险的控制(理解)1.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理解)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3)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4)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2.风险控制方法(掌握)2Z105023「?安全隐患的处理」▍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原则(掌握)(1)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2)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3)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4)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5)重点治理原则(6)动态治理原则【注意区分以上六项原则】
献花(0)
+1
(本文系发酵创业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