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静脉注射果汁?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2019-05-13 | 阅:  转:  |  分享 
  
3月18日,养生界出现一个奇闻:有一位热爱养生的女子突发奇想,觉得新鲜水果营养丰富,于是将20多种水果混合榨汁之后,经过简单过滤,自己进行了
静脉注射。不料注射后立即感到皮肤瘙痒,体温上升,就医后发现全身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险些命丧黄泉。非常庆幸的时,这名女子生命已经脱
离危险。把果汁注射进静脉为什么险些丧命,今天我们从药剂学的角度,简单聊一聊。水果应该如何进入人体?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要经过消化道
的吸收,从水果中获取的各种营养成分是经过我们身体的外部屏障(肠壁)筛选过的。并不是水果的所有成分,都会被吸收,只有经过消化道“把关
”的物质才可能进入循环系统,被人体利用。但是,静脉注射就完全不同了,它是用物理手段,将各种成分直接送入循环系统。如果注射物不经过严
格控制,其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不能让身体获取营养,反而导致感染或血管堵塞,就如同新闻中的那位女子一样。事实上,正是由于静脉注射的特殊性
,让注射剂在性质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比其他药剂更加严苛。注射剂有哪些特殊要求?首先,溶液型的注射剂要检查“澄明度”:溶液必须是澄清的,
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因为如果有不可溶的微粒进入循环系统,较大的颗粒会堵塞毛细血管形成血栓,如果侵入了肺、脑、肾等组织,也会
形成栓塞;甚至有可能被免疫细胞包围,随着细胞的增殖形成肉芽,造成各种危害。其次,由于静脉注射的药剂还必须是与血浆性质相似的溶液。因
为直接与血液混在一起,如果溶液太浓会使血细胞或周围的组织细胞脱水(此处请想象一下腌肉),太稀则会使细胞吸水胀大,直至破裂。PS:
常用于注射的等渗溶液是0.9%的氯化钠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另外,注射溶液还要和血液的pH值(约为7.4左右)相当,以免对体内的
酸碱平衡产生太大的影响,也避免产生刺激。最后,特别提醒,注射剂必须是无菌制剂。众所周知,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日常的空气、
水、物体表面,都存在着各种活的微生物。如果注射剂不是无菌制剂,那么人体将成为它们的培养基,有很大的风险造成严重感染。那么什么是安全
的注射剂?近些年来,一些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引起过广泛的争议,究其原因,多因未能达到上述注射剂标准。静脉注射未达到标准
的注射剂,与上述新闻中女子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拿生命在开玩笑。只有在性质和质量控制上达到一定标准,并精益求精,生产出符合标准的
注射剂,才能进行静脉注射。银杏是个古老的植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入药的记录,我们以银杏叶类的注射剂来举个例子。有的注射剂如金阁莱
(银杏内注射液),液体清澈透明,通过相关研究资料查阅得知,其有效成分含量极高,主要为高纯度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其中白
果内酯48%+银杏内酯A(12%)+银杏内酯B(34%)+银杏内酯C(5%);有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色泽发黄,70%的成分不明,
甚至有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还存在肉眼可见的杂质。查资料得知,银杏叶中银杏酸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免疫毒性很强。中国药典规定是银杏叶类注
射液中银杏酸不超过10ppm,美国药典是不超过5ppm。而金阁莱(银杏内注射液)中银杏酸含量质量标准是不超过0.5ppm,远远超过
国内与国际标准。而其他普通银杏叶类提取物注射液,却难以达到这样的标准,也正因如此,有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综上所
述,安全的注射液,必定是在性质和质量控制上达到甚至超过一定标准,并且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可是总有一些人,通过使用“土法”“手工”自制
注射液,直接往人体静脉注射。如此人物,在远古时期,我们还可以叫其为烈士、先驱;在现在,我们只能叫120救护车。奉劝朋友们一句:“养生”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药品”千万种,安全第一种。
献花(0)
+1
(本文系白果裕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