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病虫情报(5)
2019-05-14 | 阅:  转:  |  分享 
  








安徽省怀宁县植保站



怀宁县稻田杂草防控技术意见



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技术变化,稻田杂草的种类和群落也相应发生变化。我县稗草、千金子的危害日益加重抗药性增强(特别是近年危害重的抗性稗草)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围绕绿色发展和农药减量控害目标要求,因时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施策,积极推进农业防控、生态生物防控和机械物理防控,有效开展化学防控,把草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之内。二、稻田杂草防控技术体系

(一)农业防控技术。一是调整结构。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实行“水稻-油菜、水稻-棉花、水稻-蔬菜、水稻-马铃薯”等水旱轮作制度,为多样性杂草防控提供更多选择。二是选种汰种。精选稻种,汰除混杂在稻种中的杂草种子;提倡高温堆肥,杀灭杂草种子,降低杂草发生基数。三是诱发灭草。提早泡田,诱发休眠杂草种子萌发,然后翻耕灭草。四是清除田埂、沟边杂草,减少传播蔓延。

(二)生态生物防控技术。施行健身栽培,培育壮秧健苗,科学运筹肥水,创建荫蔽环境,以苗压草,使杂草种子和地下匍匐失光自然死亡。示范应用稻渔和稻鸭共育及种植化感作物等控草技术。

(三)机械物理防控技术。充分运用整地、中耕、热力除草和覆盖措施降低田间杂草密度,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或次数,同时在收割机械转场前对其进行清洁,有助于阻滞杂草敏感生物型和抗药性杂草生物型间的基因漂移和种子的传播,延缓抗药性杂草的扩散。

(四)化学防控技术。推荐以下除草剂:2%双唑草腈GR、30.6%嘧啶肟草醚丙草胺EC、17%五氟黄草胺氰氟草酯OD、9%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ME、10%噁唑酰草胺EC、25%双环磺草酮SC、14%五氟黄草胺双环磺草酮氰氟草酯OD、35%噁草酮SC、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WG)、9.5%丙嗪嘧磺隆、20%噁唑酰草胺灭草松ME。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水稻秧田

(1)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秧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后杂草陆续萌发,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播种后15-20天出现二次萌发高峰,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

(2)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防除早期萌发杂草,于播种后1-4天,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或30.6%嘧肟·丙草胺EC有效成分288-384克/公顷均匀喷雾。

防除2-3叶期稗草、千金子,于播种后5-10天,选用17%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127.5-153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茎叶喷雾。

防除4-5叶期以上高龄稗草,于播种后10-15天,选用10%噁唑酰草胺EC有效成分105-120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李氏禾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14%五氟·双·氰氟OD有效成分115.5-157.5克/公顷茎叶喷雾。

(3)注意事项

①秧田除草不推荐使用丁草胺、噁草酮,安全性差;②双环磺草酮可带水施药,不需排水施药;③丙草胺在播种后2-3天使用最佳,迟用会影响防效。④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在粳稻和糯稻上慎用,严格控制用药量;⑤撒药土量为225-300千克/公顷,喷雾(泼浇)药液量为450-600千克/公顷。

2.水稻移栽(机插)田

(1)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在水稻移栽(机插)后3-5天,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率先萌发,7-15天达到萌发高峰;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出土高峰在移栽后15-25天。重点抓好移栽前、移栽后前期(移栽后10天内)和移栽后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三个关键时期。(2)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移栽(机插)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选用35%噁草酮SC有效成分360-480克/公顷,或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WG)有效成分60-75克/公顷均匀喷雾,在水田整平后,喷雾(泼浇)或撒药土,并保水3天以上,待泥浆沉实后移栽(机插)秧苗。

移栽(机插)后前期施药,①移栽(机插)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②移栽(机插)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或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茎叶喷雾。

移栽(机插)后中后期施药,①移栽(机插)后10-15天,防除稗草、李氏禾、杂草稻、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茎叶喷雾;②移栽(机插)后20-30天,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可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或20%噁唑·灭草松ME有效成分630-720克/公顷茎叶喷雾。

(3)注意事项

①除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双草醚、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必须排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施药后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②丙嗪嘧磺隆可带水施药,不需排水施药。

3.水稻抛秧田

(1)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规律,一般在抛秧后4-20天,浅土层杂草种子开始大量出苗,迅速形成一个明显的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出草高峰,是形成草害的主体。禾本科杂草主要发生在抛秧后15天之内,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发生相对推迟。

(2)水稻抛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抛秧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化学防控技术同水稻移栽(机插)田。

抛秧后前期施药,①抛秧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②抛秧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或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茎叶喷雾。

抛秧后中后期施药,①抛秧后10-15天,防除稗草、李氏禾、杂草稻、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60%吡·氯·双草醚WP有效成分270-360克/公顷,茎叶喷雾。②抛秧后20-30天施药,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可参照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移栽后中后期施药技术。

(3)注意事项

①同水稻移栽(机插)田;②抛秧后前期施药,需待秧苗扎根立苗活棵时(一般小苗4-5天,大苗7天左右)进行;③施药时心叶不能淹水,否则产生药害。

4.直播稻田

(1)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一般在在播后3-4天开始出草,7-20天出现第一高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兼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第二高峰出现在播后25-35天,以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为主,兼有部分禾本科杂草。

(2)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防除前茬密度高的翻耕直播田和免耕直播稻田顽固难治的恶性杂草(如空心莲子草等),于播种前,选用30%草铵膦AS有效成分1575-1800克/公顷,或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有效成分1125-3000克/公顷,在水稻播前7天左右均匀喷雾,灭生除草。防除早期萌发杂草,于播种后1-4天,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或40%苄嘧·丙草胺WP有效成分360-420克/公顷均匀喷雾。

防除2-3叶期稗草、千金子,于播种后5-10天,选用6%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90-117克/公顷;防除稗草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吡嘧·嘧草醚WP有效成分56-75克/公顷茎叶喷雾;50%嘧苯胺磺隆WG有效成分45-75克/公顷撒药土。

防除4-5叶期以上高龄稗草,于播种后10-15天,选用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李氏禾、杂草稻和莎草及阔叶草,可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60克/升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90-120克/公顷茎叶喷雾。

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于水稻播种后20-30天,可参照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移栽后中后期施药技术。

(3)注意事项。同秧田。





第五期



2019年5月13日







献花(0)
+1
(本文系longaomz1f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