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试论述自然观的演化过程及其在哲学上的启示.doc
2019-05-15 | 阅:  转:  |  分享 
  
试论述自然观的演化过程及其在哲学上的启示



人类在生产实践即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地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了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并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这个根本观点我们称之为世界观或自然观。这个科学体系我们称之为认识论或方法论,它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界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自然观及方法论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历史,我们可以把自然观和方法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自然的朴素的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

一、古代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实际上是古代人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在西方,它诞生于古希腊奴隶社会形成后期,公元前七至六世纪。这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完全受自然界的支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粗陋的观察和思辨的猜测上,经验自然科学除了数学、天文学和力学之外,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正因为古代人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所以在他们那里,“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整个宇宙的根本问题,例如: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能否把万物看作是单一的实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万物是怎样生成和变化的?

对古代自然科学作出最全面、最系统的总结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自然哲学主要见于《形而上学》和《物理学》这两部著作,其中他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观点和理论:一个是四元素说的物质理论,认为万物都由土、水、火、组成,这四种元素,是永恒存在的,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另一个是关于时间空间的运动理论,认为空间和物体不可分割,空间由物体的位置组成;时间和运动不可分割,时间是运动的度量。他的这些观点和理论是在总结当时天文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有不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他把运动看作是矛盾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他看来,质料和形式的统一是物体运动的必要条件。他还认为,万物的变化是由冷、热、干、湿这四种对立的原始性质的斗争引起的。

总之,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他们看来“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就是古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在自然观方面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遗产。但是,由于古希腊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使得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人类要从简单的经验观察上升到科学实验,并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这一科学方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古代和中世纪。

二、近代自然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十五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麦哲仑首次环球旅行成功。这些地理上的新发现要求精确的天文知识以保证航海的需要,在科学领域中也产生了以天文学发端的科学革命。1543年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发表了《天体运动论》这部不朽的著作,它是科学反对神学的第一篇檄文。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在第谷·布拉赫的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伽利略和刻卜勒的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不仅实现了天文学的革命,而且也引起了自然观上的革命,带来了自然科学研究上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人类开始从对自然界笼统的、模糊的认识发展到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这些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把系统的天文观察和精确的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于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便开始从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发展到近代以观察、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主的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哲学和科学的思想史上这个重大的转折关头,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有两位哲学家:培根和笛卡尔。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生活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一,他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明确宣称自然界、物质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四假相说”去揭露、批判经院哲学脱离自然、脱离经验的唯心主义实质;第二,他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出发,深入地探讨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明确地提出了经验论的认识论,认为科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但是,要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就必须把实验的和理性的能力更加密切地相结合,于是他提出了归纳法的方法论,试图通过归纳法把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从而由经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勒奈·笛卡尔(1596——1650)反映了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反对封建、反对经院哲学,提出并担负起了创立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任务。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第一,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他通过“普遍怀疑”的手段,论证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把矛头指向经院哲学的思辨,指向神学的权威。在“物理学”的范围内,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并且试图从物质运动的世界图景出发,阐明宇宙的结构和物体的运动。他提出了世界自己发展和运动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光辉思想,这一点证明他不愧是近代自然观方面的“辩证法的卓越代表”。第二,他的机械自然观,虽然是唯物的,但是他过分夸大数学和形式逻辑的方法,并且以这两门科学为榜样,提出了他的唯理论的认识论,认为感官知觉是骗人的,只有理性思维,它决定的自我的存在才是最确实、最可靠的。与此相联系,报明确地提出了演绎法的方法论,企图通过演绎法,从天赋观念和第一原理逻辑地演绎出所有其它东西的知识。培根和笛卡尔创立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来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分别影响了牛顿和惠更斯。前者主张原子说(物质是间断的)和超距作用,后者主张以太说(物质是连续的)和接触作用。一个多世纪之后在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那里,产生了先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康德夸大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提出了所谓先天综合判断的学说,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康德企图用这个学说去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自然规律和形式是先天的、分析的,而自然规律的内容则是后天的、综合的。康德就是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和总结牛顿力学发展提出来的认识论问题。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者黑格尔,把康德的先验论贯彻到底,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反,他提出了唯心辩证法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宇宙精神通过矛盾斗争所产生的“外化”,自然界的一切过程都应该用精神的内在活动来解释,而不应该用物质的外在运动来解释。黑格尔就是在这种唯心主义自然观之下,提出他对经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他在《自然哲学》中,对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等自然科学范畴的阐述;对天体、声、光、热、电、化合和分解等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的揭露;对有机界的演化,特别是从非生物到生物的演化的考察等,所有这些内容,都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时批判地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接近完成,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方法论,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贡献。他们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并且把这个崭新的宇宙观、方法论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等方面,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工作,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要是概括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规律和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方法论奠定巩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在七十年代以后,一方面,在社会领域中由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一些资产阶级科学家肆意歪曲自然科学的成果,企图用机械论和庸俗进化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为自然辩证法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其中特别是关于天体、地球、生命和人类的演化,关于无机界与有机界中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以及各种物质形式的有机的统一等。所有这些都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的认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此外,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要求广泛利用科学,这也提出了科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规律的问题。于是,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赞助下,一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这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领域中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并且总结了大量科学认识史的成果。

首先,在自然观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古代自然的直观和思辨的性质,吸取了它对自然界的整体的、总结联系的思想;他们也克服了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利用了近代自然科学三百年以来所积累的极其丰富的材料,科学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对以往的自然观的否定,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从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再复归到辩证的思维的过程。这是否定之否定。

其次,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培根经验论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了笛卡尔唯理论和唯心主义观点,把他们发展了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批判了康德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唯心主义观点,把康德、特别是黑格尔从认识主体方面抽象地发展了的思维的能动作用,批判地加以改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出发点和目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实践提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这是人类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历史上的根本变革,因而也是从培根、笛卡尔以来经过康德、黑格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过程的辩证否定,这是又一个否定之否定。

再其次,在自然科学和发展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同他们以前的一个传统的观点相对立。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科学是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理性活动,它只是自然的知识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相反,在他们看来,科学首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活动。他们集中地研究了科学从生产力的因素发展成为直接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并着重地研究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相互作用怎样推动科学的发展。他们在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原理,这就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史和科学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批判地分析和研究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思想武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线和电子)揭开序幕的自然科学革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上,列宁指出,最新的自然科学发现,电子的发现,并没有导致“物质消失了”的错误结论,而是证明了自然界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是不可穷尽的。绝对地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感觉之外这一点,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马赫主义的所谓最新的自然科学的哲学区别开来。前者始终认为,自然科学理论是自然界或外部世界的“模写”。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列宁一方面强调理论物理学和实验之间的联系,强调物理学认识中感性经验背后的客观实在,阐明了每一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的绝对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科学认识的相对性,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问题上,列宁研究了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一系列新的问题。他根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必要性,来说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说明资本家为什么有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时扼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列宁还提出为了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科学和技术,以便创造出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把“建设共产主义,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交叉科学与横向科学中,都向哲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提供了不少的新内容和新方法。自然辩证法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甚至改变它自己的形式。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走向多义;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这不仅使人类对客观过程认识更加深化和全面,而且把人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具崭新阶段。这些崭新的思维方式的迅速扩散也使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鸿沟日趋消失。新的视觉化技术的发展将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将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一次新的飞跃。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当代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从古代开始的自然哲学发展过程的根本变革,是从近代开始的自然科学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批判的继承、改造与提高,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哲学科学。



































第5页















献花(0)
+1
(本文系黔莎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