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上)
2019-05-28 | 阅:  转:  |  分享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道沟镇中心小学尹希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从情绪、学习、生活消费、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辅导。

2.内容体系: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3.教学重难点: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常识。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是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开始独立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并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由于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意志力下降,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但其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教学总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且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

2.参加活动课,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

3.在行为习惯训练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仔细做作业、自我检查、制定计划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会尊重、赞美、宽容、坦诚、礼貌待人,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5.学会合理消费,提高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五、教学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主要评价方式。

献花(0)
+1
(本文系仙人掌083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