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糖尿病与吃“糖”有关系吗?
2019-06-23 | 阅:  转:  |  分享 
  
糖尿病与吃“糖”有关系吗?高菲:引领健康时尚,指导健康细节,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二的家庭健康新空间栏目,我是健康主播高菲。明天是11月14日,
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那在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是有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截肢、中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
统计,全世界有2.2亿多人患有糖尿病,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这个数字到2030年的时候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我们给大家这样的数字,就是
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让大家了解到糖尿病这个疾病。今天作客节目的嘉宾来自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负责人石劢医生,再次欢迎您。石劢:高老师好,
观众朋友们好。高菲:一提到营养科,联系到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糖尿病,那我们就要聊一下,糖尿病是不是跟糖有关,如果患有糖尿病之后,我们
应该用怎样的饮食方法来预防治疗糖尿病,节目最开始我们也说了,糖尿病导致每年死亡的人数,几乎和艾滋病不相上下了,所以这样的一个疾病,
也是威胁人类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种疾病,也是慢性病的一个大病了,所以在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想请石医生给我们介绍一下,糖尿病目前在国内,
甚至全球的一个发病趋势,它主要侵犯的人群,无论是男女,还是年龄,有没有一个年龄的分布?石劢:我们说糖尿病,其实在中国来讲算是一个很
大的病,糖尿病、高血压,包括今年刚刚的数据,就是慢阻肺,这三个病在中国的患病人数都是超过了一个亿,我们叫亿人大病,也就是说发病人数
已经非常高了。糖尿病发病人数这么高,它的后备力量也特别多,据流行病学的统计,在咱们国内大约有接近2亿的人群是它的后备军,也就是说照
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糖尿病真的是对咱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很大的一个威胁。高菲:我记得您上次作客节目的时候讲过,各种不同的体型,那从人体的
外形或者人的状态来看,从大夫的眼中能看出哪些是高危人群吗?石劢:今年糖尿病的主题就是家庭与糖尿病,就把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人群,高危人
群一下子就摆出来了,那就是和他一起生活的家人,也就是说和糖尿病的患者常年在一起生活的这些人,他就是高危人群中比较大的一类人群。再就
是和我们的体型相关,我们说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多半是向心型肥胖的,然后合并有一些其他的高,比如说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然后又伴发
糖尿病,所以高危人群,一是他的家属,二就是现在已经发生了超重和肥胖的这些人。高菲:您刚才说他的家属,他患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不传
染的,是不是因为家庭的一些饮食习惯,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导致了家属有可能是高危人群?石劢:我们说慢病,他的这个高影响因素里,60%是不
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只占到15%,所以说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在这个家庭当中,我们说坏的习惯特别容易传染,好的习惯不容易坚持,所以
说组成家庭以后,这种不良的习惯就随着共同的生活就传播开来了,所以家庭中共同生活的人,可能就是一个非常高发的人群了。高菲:所以这点也
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家里如果出现糖尿病人了,整个家人,无论从生活习惯、运动、营养,都要有一个注意。那刚刚说到高危人群,他的年龄
分布有没有一个特点,您所接触的最小的糖尿病患者,还有在中老年有没有一个高发的年龄?石劢:我们说像慢病来讲,一般来讲是在中老年的时候
呈现患病率的高发,一般说45岁以后,啤酒肚也就起来了,可能慢病也就来了。但是在我们门诊,现在我们有一个联合门诊和内分泌科,叫早发糖
尿病门诊,目前非常不好的现象,它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了,我们在门诊上,我们说早发糖尿病,指的是我们的早发二型糖尿病,不是儿童的一型
糖尿病,我们见到最小的,可能有初中的学生,也就是说初中生由于胖,导致了胰岛素的代谢紊乱,所以说在10几岁的时候就有发病了,我的门诊
日来了三四个30岁到35岁之间初诊糖尿病的这种年轻的患者,所以发病已经呈现年轻的趋势。高菲:那作为中老年,他的糖尿病大约是在一个什
么样的高发年龄段呢?石劢:一般可能在45岁到60岁之间,因为这个时期,我们说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可能也相对比较安逸了,然后随着年龄的增
加,我们的基础代谢也慢慢弱下来了,这个时候过多的能量在体内更容易蓄积,可能这个时候发病就比较容易发生了。一般来讲年轻人相对活力更大
一些,基础代谢更好一些,但是随着现在生活的节奏,包括以前说独生子女,现在30岁左右的这些人,可能在小的时候没有经过过多劳动的训练,
所以说他的发病也会提前。高菲:您刚才讲成年人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以二型糖尿病为主,那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比如说我现
在还没有查出糖尿病,那我在生活当中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忽然变得能吃了,或者是怎么样,才会提示我有可能会有糖尿病的趋
势了?石劢:我们以前说糖尿病,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叫三高一低,也就是说多吃多喝,尿也多,伴随着体重下降,三高一低,这个人可能就有糖尿病
了,就非常疑似,我们就到医院测尿糖和血糖,然后加以确诊。但是现在来讲,随着它的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可能还没有发展到一低的现象出现,很
多人现在都是在例行的每年体检中发现了空腹血糖升高,我们说现在的体检,未病先防,如果发现了血糖或者是血脂的异常,就会提示他进一步到咱
们的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比如说口服糖耐量实验,比如说有的人也不太关注,我们门诊很多患者今天来了,空腹血糖超过7就确诊糖尿病了,其
实他的血糖超过6.1已经就有1到2年的时间了,但是当时他认为,只是高了一点点,就没有太关注,所以说任由它发展,其实这个发展是非常非
常快的。高菲:刚刚也讲了得糖尿病的一些原因,还有年龄,说到糖尿病,第一次就诊,会到营养科就诊吗,还是到内分泌,或者是什么科就诊?石
劢:我们说糖尿病患者,他确诊的话首先是要到内分泌科,然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者是OGTT对胰岛功能系统化的检测来确诊他是否患
糖尿病,还是糖尿病的前期。如果说他是新诊的,我们说糖尿病的几驾马车里的第一驾就是饮食治疗,所以说他一经确诊,我们的内分泌就会把他转
诊到营养科,来进行第一步的,就是饮食加运动治疗。高菲:所以说到您的专长了,我们也知道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我们的节目会给大家一些就诊方
面的指导,如果在体检当中有血糖的升高或者是血脂的变化,我们可以先到内分泌科确诊糖尿病,然后看它的分期情况,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使用第
一种方法,就是营养干预的治疗方法,我们就讲到您的专长了。刚刚提到糖尿病三个字,肯定跟糖有关系,大家都会认为吃糖多的人,是不是就容易
得糖尿病,因为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同事和朋友特别喜欢吃糖,见到巧克力,见到糖,我半块都没有吃完,他三四块都吃完了,所以我们就会开玩笑,
跟他讲你可能会得糖尿病,这个说法是不是个误区呢?石劢:是这样的,在我们的临床实践当中,有很多患者说我得糖尿病了,我本人也比较一吃甜
食,爱吃糖,是不是我吃糖得了糖尿病。很多老年朋友是不爱吃糖的,他也很冤枉,我一辈子也没吃多少糖,都是小孩吃糖,年轻的时候条件也不好
,现在也没吃糖,我怎么就得糖尿病了!其实我们说糖尿病的诱因里面,其实最大的一个就是能量的过剩,能量过剩里面,就包括这个人食欲特别好
,口味比较重,我们说爱吃甜食的人首先就是管不住嘴,总是在正餐之外又吃了一些零食,导致了能量的过剩,所以就发生了血糖的异常。高菲:也
不是说所有爱吃糖的人都会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那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得糖尿病了,就要知道糖在身体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们是哪部位,哪个
器官,哪个分泌出现问题了,导致糖排不出去,还是怎么样,这个也跟我们讲一下身体的情况?石劢:我们说吃了任何的一个食物,都会在体内发生
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都会转化成血糖,还有脂肪和蛋白质的形式,其中转化的葡萄糖就运行到我们的血液里,来维持我们基本的生命活动,并
且我们的大脑也是靠葡萄糖,是唯一的能源,所以当食物通过消化吸收的过程转化成糖的形式,然后供应我们人体需求的时候,这种时候不能一个劲
地往上升,我们体内有一个器官就叫胰岛,它会分泌一种胰岛素的物质,这个物质会帮着把我们的血糖消化分解掉,血糖又慢慢趋于稳定,又降了下
来。等我们下一餐再吃食物的时候,它又有一个自然的升高,但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它又降下来,所以我们的血糖不至于波动的太高,也不至于波动
的太低,我们的胰岛素受血糖的调控,血糖高它就升得高,然后辅助降血糖。胆碱酯酶抑制剂糖尿病病人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型糖尿病是本身胰岛
的缺陷,没有胰岛素分泌了,所以血糖就直线上升,这个时候体内就是高糖的环境,高糖的环境会诱发体内很多的炎症因子,会导致别的其他的疾病
,所以说一型糖尿病就要用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就有很多别的因素,首先胰岛是分泌的,但是他的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该分泌出来的时
候还没有分泌出来,分泌的比较晚,我们叫分泌延迟了,这个时候血糖也会升得很高。还有一种,它虽然分泌了,正常点分泌了,但是和体内一些抵
抗的因素,把它拮抗住了,它也没发挥作用,这个时候也是异常的升高,这两种情况都是导致血糖特别高不好的现象,糖在体内高了不好,太低了也
不好,太低就低血糖了。高菲:我有好多问题发散出来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刚才说的低血糖,也是我想问的,低血糖会出现头晕的情况,就是葡萄
糖缺少了,我们可能会有头晕的状况,有些人经常会低血糖,会揣点糖块在包里,那低血糖的人是不是就不容易得糖尿病呢?因为他体内的糖含量总
是容易低,给我们的感觉他分泌糖或者是分解糖的能力会很强,是不是低血糖的人不容易得糖尿病呢?石劢:其实我们一般说低血糖,就是体内的糖
特别少,尤其是血糖特别低,这个大部分发生在我们一些盲目节食减肥的年轻的女孩子,特别容易低血糖,这个时候非常难受。但是其实我们临床上
更关注的是一类胖子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这类人群其实是发生了一种叫高胰岛素血症的症状,也叫现象。这个时候他体内是因为胰岛分泌的量特
别特别多,造成了他的血糖一下子降到正常值之下。高菲:就是他胰岛素分泌太多了,把糖都分解掉了,他就低血糖了?石劢:对,其实这个多半发
生在糖尿病发生之前几年的时间内,如果说这个人挺胖,我们说这么胖,怎么可能发生低血糖呢?但是他又频发低血糖,这个时候应该及时到内分泌
测测胰岛素分泌的情况,来排除一下是不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异常造成这样的现象,如果说我们一经确诊他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我们就要赶紧预
防,防止他在过后的几年发展成糖尿病了。高菲:所以说低血糖还是分开算的,我们排除那些因为减肥,就是故意饿着自己,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可
能还有一些身体稍微肥胖的一些朋友出现低血糖,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那刚才说到糖的摄入量,我们每天从哪些饮食中可以摄入糖,对一个正常人
来讲,胰岛素可以分泌的糖的多少,有没有一个量,这个您跟我们讲一下。石劢:我们推荐,大家的正常健康饮食里面,我们说碳水化合物,也就是
说我们说广义上的糖,它应该占一天总能量50%到60%的范围,我们的蛋白质和脂肪类的物质,其实它也会转化成血糖,但是它消化吸收的比较
慢一些,也就是说胃排空慢,转化成糖的速度也比较慢,所以说它占的比例相对低,这个时候一个是有饱腹感的作用,二是让血糖不至于降到低谷,
也就是能撑到下一餐餐前,我们又可以正常地生活。高菲:所以每天吃的食物当中,包括广义的糖,包括狭义的糖,都会有一些糖的摄入。那刚才说
到胰岛素的分泌,它是一吃就分泌吗?还是每天定时定点呢?石劢:我们说其实,我们不吃饭的时候,就是空腹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基础的胰岛素
分泌的,但是这个值是非常低的,当我们开始进食的时候,我们说这个食物进入到胃,再把它消化以后入到血,像主食类的,淀粉类的东西入血比较
快一些,吃完饭以后大约半个小时就开始有血糖的生成了,血糖开始往上走,这时候胰岛素就伴随着血糖的升高就慢慢分泌了,一般来讲,我们都是
在餐后的一个小时达到分泌的高峰。碳水化合物已经转化完成,然后慢慢血糖下降了,我们的胰岛素也伴随着血糖的下降分泌量也渐渐下来了,这个
时候蛋白质、脂肪类的物质就开始转化了,但是这个转化也比较慢,我们刚才讲在整个食物中占的比例也相对低一些,所以导致我们的血糖也不会升
得太快,我们下一餐,4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可能又降到一个基础的胰岛素的水平,可能又提示应该吃饭了,所以下一餐又开始了。高菲:您这么
一讲,所有我们的饮食、血糖、胰岛素,所有的生活,都伴随着健康的每一步往前推进。刚才说到餐前、餐后的血糖,大家应该怎么测量,如果在家
里的话,比如说您的一个营养科的病人来看病的话,他在家里测餐前、餐后血糖的时候有没有注意事项,最后给医生提供他每日的指标和数字。石劢
:我们对糖尿病患者,或者是疑似糖尿病患者,我们都嘱咐他回去要记录生活日记,把每天的吃动,还有血糖,包括体重的情况,都要进行一个记录
。我们一般推荐,比如说他血糖控制的不是特别理想,每周至少要测3天以上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每天只有一次,也就是说清晨起来的
,没有吃没有喝的那个血糖叫空腹血糖,我们一般说空腹血糖的控制和年龄也是相关的,比如说65岁以下的,也就是说相对中青年的糖友,我们要
求控制在6.1以下,相对是正常的,对老年朋友,可能相对地放宽一点,比如说在6到7之间,是防止低血糖发生的。我们说对于一些容易发生餐
前低血糖的,我们会加测一个餐前血糖,比如说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就是在吃饭前测一下就可以了。我们的餐后一般测2小时血糖,是以我们吃
第一口饭计时,我们一般要告诉他在20到30分钟吃完一顿饭,从第一口饭计时,然后2个小时的时候再测餐后的2小时血糖,也是和年龄相关,
比如说中青年的糖尿病患者,我们要求控制在7到8以下,对老年患者适当放宽了,比如说8到9,更老的老年人10左右,主要是谨防老年朋友的
低血糖,一个是营养不良的发生。高菲:您讲得特别好,每次听到石博士给我们讲营养,控制自己吃什么,给自己有一个健康的管理,每一个人的健
康都是自己负责的,而且自己一定是有规划,有意志,有克制力的人,才能有一个很好很好的身体?石劢:对,才能保护他的未来。高菲:今天上半
场的节目稍微休息一下,下半场给大家再介绍一下,如果真的得了糖尿病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吃,怎么进行健康管理,我们一会儿再见。高菲:引领
健康时尚,指导健康细节,欢迎大家回来,这里是每周二的家庭健康新空间栏目,每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健康日之前我们请到了中
日友好医院营养科负责人石劢博士,给我们讲一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在上半场的时候给大家介绍了糖尿病的严峻形势,还有高危人群,还有诱
发因素,下半场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您真的患有糖尿病了,那在日常的饮食和运动方面应该有什么样的注意,刚才说到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威胁是
并发症,那糖尿病会有什么样的并发症,也请您给我们提示一下,我们在这里讲,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石劢:我们说糖尿病,
它的并发症,我们常说的危害比较大的是导致失能,就是功能丧失的,比如说像糖尿病的眼底病变,它可以诱发失明,像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
就是透析或者是肾移植。其实还有一大类和血糖控制不好的并发症,就是大血管的并发症,比如说像脑梗、心梗,由糖尿病诱发的高血压,或者是高
脂血症,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整个身体的危害,远远不是糖尿病基础的病在起作用,这些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像大血管并发症,可能
就直接危及生命了。高菲:我们给大家讲了重要性,再给大家点希望,说糖尿病是慢性病,短时间内不可以完全根治,但是通过有效的饮食去控制糖
之后,是不是可以和正常的人一样生活呢?石劢:其实我在十年前,在协和医院,当时就和协和内分泌科的老专家教授学习,我们的老专家教授当时
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就说糖尿病患者只要管好了血糖,血糖控制的稳定,他和正常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差异。当时好像还说了一个,活了九十九
,还能再走一走,也就是说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稳定,和正常人整个生存的寿命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的。但是如果控制不好,那咱们说就减寿了。高
菲:所以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希望能够提示大家,如果之前因为一些营养,或者一些饮食,或者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自己出现了糖尿病的一些症状,甚
至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了,也不要紧张,千万不要温水煮青蛙,这一点是大夫掏心窝强调的,我们要时时刻刻重视疾病给我们带来身体上各种的危害
,如果有了糖尿病,您说的几驾马车,第一就是需要营养的干预和治疗,那是不是就要少吃了,得了糖尿病,我们都叫糖友,糖友的生活就觉得好无
趣,最大的乐趣吃就没有了,会不会有这样的顾虑?石劢:我们说一得糖尿病,我们刚才讲,其实二型糖尿病多半都是胖子,或者是体重超重的人,
或者是肚子大的人,他一经确诊,内分泌科大夫第一话就说,赶紧去营养科,干吗呀?做一份你的治疗方案,少吃多运动。但是咱们说有很多患者一
听到命令式的少吃多运动,再加上平时周围的人也有糖尿病患者,他一想不就是少吃饭多活动,以前没做到,这会儿这么简单,我还用去营养科吗?
就回家自我控制了,然后控制了一段时间以后,再一来复诊,血糖更不好了,并且自己还有一个体力也有点不支了,不像以前那么有活力了,这个时
候他又到咱们营养科来,说我自然控制了,我开始也是少吃了几天,扎了扎指血,好像血糖也挺好,怎么现在血糖又不好了呢?并且我也走不动了,
有的老年朋友,还随着年老关节的磨损,来了以后就说,我实在是不能走了,你就告诉我怎么少吃吧!就是这种,其实我们说他就犯了一个糖尿病医
学营养治疗的大忌,就是盲目地回去少吃多动了。我们说糖尿病治疗时候的第一条叫控制总热量,这个叫控制,不是说叫减少,是为什么呢?是因为
每个人的能量需求,不管他在疾病状态也好,还是健康状态也好,他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能量保障的,不是说我们为了把有升糖作用的食物减少了,
你的血糖就一定能下来,这种时候其实损失的是我们的健康,我们说少吃以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我们的肌肉分解了,我们很多糖尿病患者一来以
后,我们营养师就摸人家的胳膊下面,一捏就是软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肌肉没有了,但是皮下脂肪还在,又软又难看。我们说肌肉影响着一个人
的基础代谢和基本的运动保障,肌肉少了以后,其实营养不良就随之而来的,我们说再把肌肉长回去,那可费劲了,得吃原料,那就是优质蛋白质,
还要辅以抗阻训练,所以说丢很快,可能说瞬间完成,那长就很慢了,那可能要付出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努力了。高菲:所以说少吃多运动,我
们要改成控制营养的总摄入量。石劢:对,这个是个体化的,每个人应该控制到多少,我们应该真的到医院的营养科,来制定一个真正属于他个人的
饮食和运动的方案,不是自己盲目回去就是少吃,有的老年朋友,我们说一天推荐走6000步,有的老年朋友一天走2万步、3万步,心想这个关
节得磨损成什么样呢,说明我们的老年朋友,糖尿病新诊的患者,得了以后还是很关注自己的健康。高菲:还是很重视的,所以我们要跟医生一起把
糖控制好,刚刚说到回去控制总的摄入量,那就得请教您了,我们既然又要控制,还能吃太多,我们在食物的选择上就要非常科学,我们吃什么,才
能做到又控制总量了,又不吃多了,才能保证我们营养的摄入?石劢:我们一般在门诊,会跟糖友说,其实糖尿病饮食是什么呢?糖尿病饮食就是你
心目中最健康的饮食模式,为什么呢?是因为以前吃的不健康,现在要吃到健康的饮食模式,你的血糖就稳定了,我们有时候会启发糖友,说你来说
几条什么是健康的?我们的糖友第一句就说了,当然就不能吃油炸的了,我们说对。再一个就是什么,当然不能暴饮暴食了,就是把这些不良的生活
方式改变了,我们在食物选择上就是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比如说我们的主食,上次也说了正常的主食,一天的摄入量在四两到六两之间,是按生重来
计算的,比如说个子高的人可以吃到六两,像个子矮的女性,可以吃到四两,但是生重。这里面又讲到多样化,比如说全麦的还有薯类,在里面大约
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这是主食。像蔬菜,我们要保证一些热量比较低的蔬菜,比如说叶类菜,像冬瓜、黄瓜、丝瓜,这些瓜类菜,这些蔬菜每天保
证一斤左右,要养成吃菜的习惯。再一个就是优质蛋白质,刚才讲了我们防止营养不良,像牛奶、鸡蛋、瘦肉,每天还是要基本摄入,和正常人的推
荐量是一样的,300克牛奶,一个鸡蛋,2到3两的瘦肉,这些完了以后,再就是油脂了,我们正常人说25到30克,糖尿病患者合并了高脂血
症,合并了高血压,就把油减5克就可以了,20到25克,一整天的食谱所选择的食物就定好了。这个时候糖友又会问了,都说水果有营养,得了
糖尿病,我还想吃点水果,我们就会告诉他选择水果是有要求的,比如说正常人水果也不能无限制地吃,200到350克,得了糖尿病,我们就暂
时,在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暂时不吃水果,用可生吃的蔬菜,比如说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这些来替代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也就是说当血
糖不稳定,我们就用可生吃的蔬菜还替代水果,我们整个的饮食方案,又多样化,又有正常量,并不是说像他想象的少吃就是这个不吃,那个不吃,
我们以前还有富贵病的说法,就是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吃多了,回去不能吃肉了,就变成纯素食,食草动物了,其实这都是不对的。高菲:刚才您说
了一天从早中晚,包括碳水化合物,包括蛋白质,肉类、蔬菜、水果,一天的摄入量,我在想,也可能会营养不良的,您刚刚说那些,作为正常人来
讲,一天工作忙,可能都吃不到这个量,如果真的是糖尿病患者,他能够正常地控制他的饮食,也不会饮食这么乏味,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那刚刚
您说到一些饮食的选择上,是不是选错了,虽然量够了,但是含糖量非常大,对控制血糖也是不利的?石劢:对,其实我们说对具体食物的选择上,
我们营养科一般会给患者一个慢病的管理档案,档案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表,这个表里,一开始只是说从能量的角度告诉大家多样化选择,比如说
我们同样选主食里面,选大米、面粉,我们选择多少克,产生多少能量,如果换成山药或者是红薯,又应该选择多少克,产生同样的能量,这是第一
步。随着临床的实践,我们会发现以前认为相对安全的蔬菜里面,也有一些菜对我们的血糖是有波动的,比如说我们标了热量比较高的,像胡萝卜、
洋葱、蒜苔、扁豆、豇豆,包括南瓜,和上面说的叶类菜和瓜类菜比起来,它的热量就相对高,为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在医院重要患者的餐饮里
面,我们有一个素包子,叫胡萝卜鸡蛋包子,我们的糖友,以前就爱点这个包子,觉得又当菜又当饭,吃完以后血糖就下不来,平常管理的护士老和
我们说,说你来帮我们找找原因,为什么患者吃了包子以后,血糖就老上去下不来,后来我们就看了一下,糖友追求素,选包子的时候也不点带肉的
,只选素包子,我们再深究的时候,就发现200克胡萝卜就相当于500克的大白菜了,也就是说同样吃上一定量蔬菜的时候,其实胡萝卜的热量
是要高的,所以说血糖就不太稳定了。高菲:我跟你拷一份这个表。石劢:这个我送给您。高菲:其实作为正常人来讲,每天摄入的营养量,也是有
一定的量的,其实我们一直控制在这个量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得糖尿病,就不会有糖尿病的风险,我们正常人控制饮食的时候,也是可以参考一些
食物的含糖量,包括饮食方法。刚刚您讲了吃蔬菜、水果,那还有一个,说糖尿病的人不可以喝粥,不可以喝汤,就是稀的,一下去之后吸收特别快
,血糖就上去了,这个是不是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可以不可以喝,怎么喝?石劢:说到粥的问题,其实是涉及到食物加工的过程,我们说像粥,就
是淀粉的糊化过程,也就是说通过加工方法,把淀粉提前释放出来了,这个时候消化吸收就快了,血糖升得也就高了,所以说对新诊的糖尿病患者,
血糖特别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我们都会明确告诉他,回去不能喝粥了,暂时性不能喝粥了,但是有一些老年朋友,体内的肌肉丢失以后,水分含量
就少了,对水的诉求,还有消化道,对水的需求量,可能就比较换喝一些热的东西,这种时候也是让血糖稳定在要求的目标之内,可以喝一点粥,喝
点杂粮粥,比如说颗粒状的,叫裸燕麦粥,或者是玉米渣粥,或者是做点豆粥,就是红豆或绿豆的这种杂粮粥,但是喝粥的同时要吃点干的,比如说
发糕,或者是小窝头这类的,就是做到干稀搭配,然后让血糖不至于升得太快。但是对一些年轻的朋友就不太主张,前些年还有一个说法,喝汤叫不
勾芡,因为以前做汤都要放淀粉勾芡,那个淀粉遇热,就吸收的很快了,所以以前糖尿病,在医院的食堂烹饪的时候,大大的字上写着不加糖不勾芡
,这是糖尿病灶最大的特点,老百姓回家我们也会跟他讲,回去不让我喝粥了,那我煲汤吧,那煲汤不勾芡就可以了,比如说晚上做点小白菜豆腐汤
,或者是做点西红柿蛋汤,其实都是很好的选择。高菲:而且是可以吃的?石劢:对,那刚才说到饮食控制,每个疾病都有发展的过程,您刚才讲暂
时不喝,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新发的,或者是忽然这段时间血糖控制不了了,那在这段要严格控制饮食的这段时间,是不是要更严格一些,等到血
糖稳定之后,我们可以相对食物多样化一些,是不是有这样的时期?石劢:对,一说到不能选择的食物,可能咱们的糖友最关心的,就是我什么时候
吃水果的问题,我们刚才也留了一个悬念,就是说水果也不是不能选的,当血糖稳定了,比如说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控制到7到8
以下,老年患者,70岁左右,可能控制在9以下,咱们再大一些年纪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控制在10以下,相对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就可以改善改善生活,吃点水果,但是吃水果有一个选择的要求,比如说只能选择一些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比如说像柚子,再就是中华猕猴桃,
还有普通的青苹果,还有普通的橘子,这些都是含糖量相对低的水果,还有樱桃,也是国产自己应季的樱桃,吃上去有点酸酸的感觉,这些都是含糖
量相对低的水果,选择它的关键,就是怕他买错了,比如说到市场也好,超市也好,一去买就容易把奇异果和猕猴桃混了,比如说橘子,还有砂糖橘
子,冰糖橘这些,都是含糖量高的,包括有的时候买樱桃,现在都叫车厘子,随着临床实践和患者交流,我们就告诉他不能选的水果,比如说热带水
果,就像香蕉、芒果、荔枝,这些从热带发源的水果,我们首先告诉他,这是一大类,含糖量都相对要高的。第二类叫做特产类水果,比如说像新疆
吐鲁番来的。高菲:葡萄干、葡萄、哈密瓜呀。石劢:对,这是一类,还有进口的一些比较甜的水果,比如说像蛇果这些,我们也会跟他做一个提示
,就是说这些水果对他有影响。那买什么呢?买应季的,超市里面我们叫价廉物美的水果,价廉就是不太甜,物美就是长得形象比较饱满,比较规则
,这就是他可以选择水果的前提。再说水果吃的量,我们说一般对血糖稳定下来的患者,一天的推荐量是200克,每次只吃100克左右就可以了
。高菲:这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讲的,对于正常人来讲呢?每年摄入水果的量是多少?石劢:正常人每天是200到350克,正常人虽然没有血糖的
风险,或者是风险特别小,我们也不建议老吃含糖量特别高的水果,我们老吃甜的东西,口味就越来越往重口味发展,可能有再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也是应季的价廉物美的水果优先选,然后改善生活,改善口味的时候,去选择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一些水果。高菲:所以说对水果也是,糖尿
病患者可以吃,但是一定选择正确,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没剩几分钟了,在最后我们还想提示一类人群,就是目前有一个糖尿病的后备军,就是糖妈
妈,目前为什么妊娠糖尿病这么高,对于一个有可能出现高危人群的糖妈妈,我们有什么样的饮食注意事项,请您概括几句?石劢:现在高龄的产妇
也越来越多了,我门诊上见到的产妇比较多,要是说低于30岁以下的真的很少,大部分都在30岁以上才怀第一胎,随着二胎的放开,年龄增加了
,这就是妊糖的高危因素,就是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再加上我们的妈妈们,在怀孕之前可能对自己的形体要求比较严,怀孕以后,好不容易有一个放松的关口,这个时候体重管理不太好,长得太多了,会对我们的胰岛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也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发的很大因素。目前来讲,妊糖的发病率在北京能达到20%,就是5个妈妈里面就有1个是糖妈妈,我们说对糖妈妈的管理,在我们医院来讲,我们是实现了一个,就是一见到就建一个营养档案,根据她孕前的体重情况来设定整个孕期能量不同期的需求,就像我刚才说的,把防止糖尿病选择食物的技巧提前告诉她,谨防一些糖妈妈得了以后后悔,我吃水果吃得太多了,我怀孕以后特别爱吃甜吃,或者是特别爱吃辣,口味的改变造成了进食量的不控制,整个孕期监测体重,体重是她健康状况最直观的表现,体重控制下来了,食物的选择又合理了,可能就很有效地预防妊糖的发病。在我们医院,我们从2015年开这个门诊,已经走过三个年头了,我们的妊糖发病率,通过干预以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我们现在发病率是控制到十分之一了,我们说还是有一些妈妈自我管理不太好,她得了以后也很后悔,前面也得到了咱们的健康教育,只是没有做到,所以通过今天的节目,也希望更多的想当妈妈的这些女性,能够真正地管理好自己,避免给自己和孩子,也就是我们家庭的未来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高菲:谢谢,再次谢谢石博士,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在世界糖尿病日的前夕给大家做了一期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希望我们在节目看后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营养和运动,如果您身边真的有糖友朋友的话,我们也要合理地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饮食,进行合理的运动,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我们节目结束的时间还相对比较晚,已经九点了,我们希望大家看后我们的节目之后,就不要再暴饮暴食地吃东西了,也是给大家一个健康的提示,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此为止了,我们下周二不见不散。
献花(0)
+1
(本文系领客传媒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