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规范的原始记录是保证检测报告质量的关键
2019-06-24 | 阅:  转:  |  分享 
  
规范的原始记录是保证检测报告质量的关键原始记录是检测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原始记录的质量,是保证检测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份无懈可击的检测
报告,必定要有一份高质量的原始记录作为基础。因此,提高原始记录质量,是检测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一、检测原始记录必备的内
容检测报告要求规范、准确、完整,检测原始记录同样是这样。检测原始记录应该把涉及或影响检测报告中的检测结果、数据和结论都完整、详
细地记录,使未参加检测的同专业人员能从记录上查得校核检测报告所需的一切资料。因而它必须包括:⑴受检样品或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批号
,以及供样单位或使用单位的名称。⑵来样(送检)时间和来样的方式(送样、抽样)及数量。⑶检验、检定或测试项目。⑷检测日期、报告日期及
报告单、检定证书编号。⑸检测性质(如监督抽查、委托、仲裁、新产品鉴定、新标准验证、优质产品评审、型式批准等)。⑹检测依据,包括方法
标准、检定规程和判定标准(编号和技术依据全称)。⑺使用的主要仪器(或标准计量器具)设备名称、型号、编号及准确度。⑻与检测有关的环境
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可能影响检测数据的环境参数。⑼检测参数:①与检测有关的数据来源,在化学分析中主要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浓
度、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浓度及稀释倍数、标准样组成含量及其它参照物、标准曲线、图表等;②从检测量器和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得的数据及检测现
象、终点情况(如溶液颜色深浅、外观、状态、气味);③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刻度校正值,标准溶液随温度变化所需的体积变化校正值;
④有关计算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公式及符号,计算的中间值、最终值、修约值、数据处理应舍去的异常值。⑽检测过程中发生的与检测有关的异常
现象,如停水、停电、仪器故障及处理情况。⑾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及主管人员签名,签名必须是真实姓名,不得用代号或姓氏代替。二、检测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检测原始记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当前有些技术机构仍存在着原始记录没有统一、专门的记录格式的现
象,存在着随意涂改和誊抄记录的问题,有的甚至于伪造检测原始记录。这些错误做法必须得到纠正,并切实做到记录真实、改错规范。一是要精心
操作,如实记录;二是要书写清晰、工整、易于辩认,利于数据归纳处理,并留有更改余地;三是当记录错误需要更改时,应采取杠改的办法,在旁
边写上正确的内容,不得在错处涂改,以致辨认不清原有的字符;四是记录应当使用钢笔或圆珠笔来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五是应当填写在专门的
检测用原始记录纸上,按其编号填写和排列,不缺项、不缺页、漏页;六是记录完毕后,应当及时存档备查。?三、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查和管理
原始记录是出具检测报告的依据,因此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来保证原始记录的质量。而未经严格审查的检测原始记录,就无从保证其自身的质量。
这样往往就会致使检测报告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的检测结果,从而丧失检测报告的科学性。为保证工作质量,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查一般应遵循如
下几个审查步骤:1、校核。首先是检查检测人员填写检测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填写的内容是否有缺项、漏页等不足之处。其二,检查原始记录
的正确性,主要包括:①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仪器选用的正确性;②各个实验步骤、各个环节的计算,以及和检测有关数字、表格、符号、文字的正
确性;③数据处理的正确性;④法定计量单位及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的正确性;⑤检测过程中引用的标准曲线、图纸资料和其它检测原始记录的数值
的正确性;⑥校核人员签名并签署意见,对出现的差错和疑问可与试验或计算者协商认定后改正,若有争议时,提交审定者裁定。2、审定。一
是要检查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选用的检测依据是否合理、正确,特别是在新老产品标准(规程)更换交替之际,更应引起注意。二是要
检查从检测原始记录提供的出具检测报告的所有数据、表格、文字、符号与检测报告内容是否相符。三是要解决校核过程中提出的未定问题,并进行
最终的裁定。3、存档。根据原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后,原始记录应随检测报告存底一并整理归档,并按检测报告单或检定证书编号顺序依次存
放,一般保存时间为3至5年,以备争议处理或资料查阅。总之,检测原始记录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检测报告质量,提高检测原始记录质量是加强检测机构建设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最终将检测机构建成科学性强、公正性好、有权威的技术机构的必由之路。
献花(0)
+1
(本文系盛和书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