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补益方之四物汤
2019-06-25 | 阅:  转:  |  分享 
  
四物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干地黄12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水煎服,每服9克。现多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调血补血。

【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少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面色萎黄,唇爪无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方解】:方中熟地甘微温,滋阴补血,为君药;以当归甘辛甘温,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柔肝,和营止痛是为佐药;川芎辛温,活血理气则为使药。其中地、芍为血中之阴药,归、芎为血中之阳药,四药相合,可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因此本方补血可用血虚之症,即血滞之症亦可用以和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而为治理血分疾病的基本方剂。

【按语】:本方以面色苍黄、唇爪无光、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黄体功能不全、宫外孕、盆腔炎、胎位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后发热、荨麻疹、慢性风疹、扁平疣、银屑病、酒糟鼻、老年皮肤瘙痒症、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血尿等。如以血虚为主,重用熟地、白芍、当归身、少佐川芎;如见血寒,经期腰腹疼痛,加炮姜、桂枝、吴萸、枳壳、香附、桑寄生、续断;如以淤血阻滞为主,重用川芎、当归尾、赤芍、少佐生地;妊娠胎漏,加酒炒艾叶、阿胶;血瘀不行,加桃仁、红花、丹参;血虚而胃纳差者,加木香、砂仁、陈皮;血虚而有郁热,加丹皮、黄芩;气虚而不固血,加党参、黄芪、白术。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抑制体液免疫、促进细胞免疫、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利网织红细胞成熟等作用。

【附方】

荆芥四物汤(《济阴纲目》),由本方加黄芩、芥穗、香附构成。功能和血调经。主治崩漏初起,腹部隐痛,色紫结块,辱红口渴。

芩连四物汤(《沈氏尊生书》),由本方加黄莲、黄芩、麦门冬构成。功能清热养血安胎。主治咳嗽声嘶。

芩连四物汤(《医宗全鉴》),由本方加黄莲、黄芩构成。功能养血清热。主治血热实证之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等。

姜附四物汤(《医垒元戎》),由本方加附子、干姜构成、功能温经祛寒,养血止痛。主治冲任虚冷,产生腹痛,痛经。

知柏四物汤(《症因脉治》),由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构成。功能养阴降火,调经益血。主治阴虚火盛,月经量多,色鲜赤等。

八物汤(《济阴纲目》),由本方加延胡索、炒木香、川楝子、槟榔构成。功能理气活血。主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胀,多叹息等。

解毒四物汤(《沈氏尊生书》),由本方加黄莲、黄芩、黄柏、栀子构成。功能清热化瘀解毒。主治外感邪热化火成毒,经量多,经色黯红、臭秽、发热恶寒,少腹硬痛拒按。

荆防四物汤(《医宗全鉴》),由本方加荆芥、防风构成。功能养血祛风。主治产后恶寒头痛、发热,肢体疼痛,无汗。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