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外企的企业文化
2019-06-26 | 阅:  转:  |  分享 
  
外企的企业文化美国Codonics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名霖本次“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暑期课,主要是由北大计算机系84级的校友
给大家介绍我们在社会上的一些经历,包括在各大公司的一些经验。将来同学们都会走上社会,会有机会接触这些企业。现在来听课,大家在思想上
就会有备无患,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我今天主要讲一些在外企里需要认识的一些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外企的思维方式、外企与中国企业
的运作方式的差异。同学们以后如果针对这些状况进行调整,应该会拥有更好的竞争的机会。我毕业后在加拿大一家公司工作,当时开发了一些比较
新的技术,也得了一些奖。之后去了加拿大一个医疗公司做医疗软件。做了一段时间技术,从项目经理一直做到总架构师。后来从纯粹技术转型到做
产品,作为全球医疗影像产品的全球总监,又负责产品在全球的运营。后来我出任该公司的亚太商务开发总监,兼任上海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上海公
司的总经理。呆了12年以后,离开这家公司,目前在一个美国的上市公司任大中华区的总经理,负责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业务。下面我就开
始讲一下外企,通过我自己在外企那么多年对外企的理解,给大家讲一讲在外企有哪些东西需要理解,哪些东西应该如何处理。1.三足鼎立的利益
平衡:股东、客户、员工对一个企业来说,大家都知道有几个重要的角色:股东、客户和员工。这三者关系怎么应该处理?大家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说
法。股东是老板。股东出钱参与建立公司,拥有这个公司,但是绝大部分股东不参与运作。董事会的职能是监管公司的运作。而公司的执行层和股东
不一定有交叉,很多管理通过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执行层要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而股东作为老板,最关心的是公司的股价和盈利分红。客户是“上帝
”。客户是提供公司收入来源的最主要途径。公司主要的收入多数是通过客户来得到利润的。客户关心的产品的品质、服务和架构,有的产品本身就
是服务。客户在很多方面就会对通过合同等方式来跟公司交互,得到他所需要的产品。员工是公司的资产。员工实际上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公司很
重要的资产的一部分,对于软件公司尤其如此。员工是和公司一起成长、一起增值的,而不是一进入公司价值就是那样了。同学们不管是在打工也好
,创业也好,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投资,会有很多机会去增长自己的经历和做事的能力,这个过程其实你的股值是在增加。公司其实是一个团体,他的
价值是在不停增长的。员工同时又代表代表公司去给客户提供服务,所以对员工应该有很多方面的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需要关注的是
,公司的执行层也是员工。还有就是公司的资产,不仅仅流动资金是流动的,实际上员工也是流动的,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一个人在某一个公司呆
很久以后,尤其是在某一个职位上呆得太久可能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对个人的发展不是一件好事,对公司的发展也不一定是好事。流动实际上是好事
,并不是坏事。2.理解欧美文化的价值观欧美文化深受宗教的影响,基督教假设人性是有罪的,大家要通过做善事来积德而赢取进入天堂的资格,
其中隐含之义就是要做正直的人、有信誉的人。信誉有多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包括银行的信誉等。在国外银行并不是有钱的人有信誉,而是
借钱多、还钱准时的人信誉高。所以,信誉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明给大家看的,有时甚至需要刻意去培养自己的信誉,包括项目必须要在截止日
期之前上交,即使有很充分的理由,也必须提前说明。外企对撒谎这个问题看得是很严重的,很多情况下是在一个很小的问题上出现问题,但别人就
会假设你所有的话都是谎话。图2表示了人们从思维到行为的三个层次,信仰是核心价值观,信仰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可以管理,态度可
以影响,信仰不易改变。下面说说法律的问题。欧美的文化对法律是非常非常重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但是最起码
从概念、教育和理念来讲,这个说法是对的。例如,合同的法律价值非常强,签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再签字,中国人合同意识非常缺乏。有些外企
的保密协议有很强的制约力,在国外尤其是,必须看清楚这个合同是不是合理。所以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协议,都必须认真对待。外企的运作方式
很多都是通过流程进行管理,必须认真对待这些规章制度,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提出来,但是在规定改善之前还是必须按照规矩做。中国现行的劳动
法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毕竟是刚刚起步,劳动法中有很多内容是保护员工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牺牲了员工的一部分利益。国外的法律也有人性化的
一面,有很多是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法律本身并不能违反,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些空间的,就看这些空间是不是合理利用,当
然还需要有合法的解释。外企的下一个价值观是假设人都有基本的人性权利和社会利益。权利包括对人格的尊重、对个人隐私的空间、对私人的时间
,包括福利、选举和平等。中国企业制度在这个方面和外企文化有很多不同。西方政府不会随时做一个决定之前所有的规则,导致真正在运作的时候
会需要按照政府的新文件来变通地处理。当然,外企受国外本身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处理事情会做到尽量平等。另外,员工有哪些义务呢?最基本的
就是工作时间认真工作,完成既定任务,为公司利益着想。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是社会义务,外企会在一些可能我们觉得有点不是很理解的方面做很
多事情,例如环保、纳税等。我们这里来做一个小游戏。现在有三样东西:一头牛、一筐草和一只鸡,把它们分成两类,用最快的速度写下来。这个
小游戏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把牛和草分一类是看到两样东西之间相关的关系,而把牛和鸡分一类,实际上是看它的属性,属性相同放在一起。实
际上百分之七、八十的东方人都会把牛和草放在一起,这是有统计的,为什么呢?因为东方人看问题很多是看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看事物之间按
属性分类。但是,西方人看问题有很多都是按属性分类。所以在看问题的时候,将来也会看到,外企也好、外国文化也好,他们有很多时候是就事论
事的,对事不对人。继续说关于价值的问题。人做的事情大概分成3个层次:(1)行为;(2)态度;(3)性格。做事受到态度影响,而态度又
受本身价值观影响。对外的一层行为可以用管理的方式,比如奖惩的制度,但并不能改变态度。态度是可以被影响的,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一
个融入的过程。一段时间了解一个新的企业之后可以知道他想做什么,态度是会改变,而态度是会影响行为的。一个人所相信的价值观到大学毕业差
不多已经形成并且相对稳定了。所以外企管理制度中没有思想汇报,因为这个层面不容易被影响,但是外企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影响前两项。关于这样
做是否正确,存在很多争议,这跟西方人看属性的认识论有关。3.学会欣赏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再来看一看外企流程的管理。流程是做一件事
情规范的定义。外企不管大小都有流程,而且比国内企业完善考虑周全,流程会写得很细,并且做得很细。外企假设人是容易犯错的,而程序编得越
细越不容易出错。流程是通过很多部门协调商议来回完善的,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流程走下去。流程跟管理模式相关,如图3所示,从计划开
始去做,检查结果,然后回头来调整。流程制定后,一旦运行,每一个项目结束的时候有一个评估,然后对流程本身做一个调整,做到不断完善。4
流程强调的是:(1)可复制性,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件事情今天做跟明天做要用的时间其实是一样的,那么下次碰到同样的项目可以非常确定的
判断所需要用的时间;(2)可追踪性,每一个步骤中都知道做到什么位置,对整个进程有什么影响;(3)优化,通过反复执行,可以看到有些环
节是多余的,有些则是缺少的,通过不断调整达到优化效果。流程本身对事不对人,如果按流程走了,责任不在人。有问题发生的时候,仔细检查是
不是按照流程走了,如果没有的化,责任在自己身上;如果按流程走了,就不需要为自己辨解。另外,流程会追踪一件事发生的原因,是客观原因还
是主观原因。还有一点,是做事必须要细致,事先策划好,如果有机会做细化的话,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细,如果一个雇员能够在前瞻性上把事情都
做细,外企会非常欣赏。用流程来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在减少风险。风险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项目本身的风险,但是如果可预见性可复制性很强的话,当然可以降低风险;另外一个则是属于雇员的流动性,很有可能现在的雇员过几个月就不在这个岗位了,无论是去了其他公司还是本公司其他部门。还有一些风险是不可控的,包括第三方的东西,中间有很多环节是要对外打交道的。4、如何融入繁而不乱的矩阵组织结构5、等级森严的薪酬和奖励评估制度6、以人为本的个人发展计划。
献花(0)
+1
(本文系盛和书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