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7-股权激励经验总结(七):老板的格局与决心
2019-06-27 | 阅:  转:  |  分享 
  
《股权激励经验总结(七):老板的格局与决心》在前面的6篇文章中,和大家一起交流了股权激励模式的相关内容,接下来交流的是股权激励实施能否成功的
几大关键要素。华扬资本在众多的实践中,总结出股权激励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老板的格局与决心。我一直讲,企业在做股权激励之前,老板首先应该
在夜深人静之时、焚香沐浴之后,深刻的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我是否相信股权激励?在相信这一点上,温氏是做得最好的。温氏先董事长温北英先
生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和佛家分享精神的影响,在创业初期就提出了“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其实施股权激励时,本身就内心就深度
认同齐创共享的理念,相信股权激励的力量。所以温氏上市前的股权激励对激励对象只有一个要求:以劳动收入购买股票。至于其他的约束条件,诸
如需要与业绩考核挂钩、离职之后要退股等等均未作明确要求。也正是基于相信的力量,一家在云浮山里头养鸡养猪的企业在上市前持股人数达到了
6800多人,成就了上市之后1000多亿的市值。所以,你信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才能成功;你自己都不信,谈何有效?用马云的话说,自己相
信的东西让别人相信,叫梦想;自己都不相信的让别人相信,叫忽悠。二、我是不是真心的愿意去分享股份?你做股权激励的初心是什么?格局高的
如温氏,我信故我做;格局中的,为了留住人、激励人、吸引人,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格局低的,以股权激励之名,不行股权激励之实,比如去替代
奖金。高者不可攀,低者不可取,唯有中者可选。但需谨记:我是相信股权激励的,我是真心实意的愿意去分享股份。分享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建立
蛋糕分配的规则是为了达到蛋糕做大的目的。所以,带着太多不纯动机去做股权激励,还不如不做。员工都是聪明人,很清楚其中的道道。一个不好
,是老板信用在员工心目中的一次严重破产,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我能不能接受身份的变化?股权激励没做之前,一股独大,
老子说了算。做了股权激励之后,原先的雇佣关系变淡,现在的合伙关系加强,你要想着你行为的背后,还有几十双员工的眼睛在盯着你。一言一行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都要堪为表率,否则作为大股东做不到的,如何去要求你的员工小股东?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股权激励一般不给到员工
实际的控制权,但也要关注员工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要注意大家心理的感受,全面的去加强大家的归属感、荣誉感,让参与的人觉得成为股东跟
以前相比是不一样——而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对自身身份认知的变化,有时甚至需要放低姿态。所以,不怕老板不做,就怕老板做了自己又不改变
,给不到员工一种信任感以及其他良好的心理感受,股权激励就难以起到效果。四、我愿不愿意看着员工拿钱?曾经半夜接到一个老板电话,他说他
很不开心,我问为什么,答曰公司利润比去年增长了1倍。我寻思这哥们是不是喝多了,他接着说,持股的员工分红会比较多,好多都有20多万,
但是去年利润提升主要是产品价格上涨,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一想到这些人的工作状态,现在还能拿这么多钱,心里好像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过。我
只有安慰,你就当这么多人给你加持,才让产品价格上去还能卖出去。股权激励是一种规则,是一种契约,不管规则契约有没有问题,一定要严格执
行,出尔反尔只会导致离心离德。市场好大伙多拿点,市场不好的时候呢?大家一样也要承担风险的。本身股权激励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企业赚钱了,甭管跟员工关系大不大,该给的,要照给。所以,做股权激励老板不能有红眼病,眼红员工拿钱。相反,要换个角度考虑,员工拿得多
,我拿的更多。五、我有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我认为,股权激励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股权分出去了,企业还是没什么发展。我强烈不同意企业发展比
原来还差是因为股权分出去了,持这种观点的,都是想多了。企业做了股权激励,你感觉不到大家的改变,心态上、行为上还是照旧,要有接受“我
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后果的勇气和打算。换个角度思考:股份都分了,还是这样,不分也许还比这更差呢。既然做了,做好过程控制,
结果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在自我。所以,老板做股权激励之前,也要有一种“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气概,做好面对最差
结果的心理准备。综上,股权激励成不成,还的看老板心里信不信、动机纯不纯、身份变不变、格局高不高、决心大不大。2/2
献花(0)
+1
(本文系玄章图文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