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经验总结(九):商业模式》影响股权激励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三:商业模式。股权的价值来源于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表现在股权激励中可以 狭义的等同于企业在现在和未来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尤其是未来的盈利能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商业模式来体现的。按魏朱二位教授对商业 模式的定义,它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但我更喜欢另一个通俗的定义,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它,可以让1块钱在企业里走一圈,变成100块钱。 华扬资本在项目实践中,经常遇到老板抱怨:我的企业拿出去融资,都是按估值几个亿谈,现在给员工做股权激励,几千万的价格,他们还觉得高, 真是搞不懂他们怎么想的。这就是股权激励中“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现实!我通常会反问:你融到资了吗?投资人的钱跟员工的钱 是一样的钱吗?员工能和投资人一样了解你的商业模式吗?如此种种,都昭示着股权激励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老板和员工对企业价值认知的差异是巨 大的!也就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共识不够。必须认识到,双方所占的角度不一样、掌握的信息不一样、眼界经历认知能力也不一样,都会影响到对 企业价值的判断。因此,要消除差异、建立共识,梳理清楚企业的商业模式,并向员工去做系统的阐述,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去向外融资,都会有一 个商业计划书,清楚的说明为什么做(愿景、使命)、做什么(行业、产品、服务)、怎么做(团队、打法)、解决什么问题(客户、价值主张)、 财务预测等等。同样的,股权激励是内部的“融智”,员工凭什么把大好青春交给企业、在企业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价值?也需要有一个对内的“ 商业计划书”,去让员工相信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并且通过大家努力是可以达成事业目标的。这一点,对于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的企 业尤为重要。最后友情提醒:如果企业的财务表现不佳,老板自己都没想清楚怎么赚钱,而是希望通过股权激励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也许并非是股 权激励的最佳时机——毕竟,在已有的商业模式框架内去执行相对容易,完全的去创新商业模式对员工未免要求太高了。否则,人家凭什么在你这里 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