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六章艺术欣赏
2019-06-29 | 阅:  转:  |  分享 
  
第六章艺术欣赏返回第一节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第二节艺术欣赏与审美经验第三节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第四节艺术欣赏与艺
术批评第一节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返回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艺术创造意
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或间接折射,人类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过程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
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当代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个值得重视的核心思想是肯定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按照这一美学理论,历来的文学史
、艺术史都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它要求和正在促成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即从文学作品本文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建构一部人类的文学艺术接受
史,专门研究艺术接受者的创造活动。或者说,读者、欣赏者的崛起提出挑战,要求重构文学史、艺术史。第二节艺术欣赏与审美经验返
回一、再现因素召唤的审美经验再现的艺术,通过艺术的特定材料凝聚艺术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
感受,从而召唤欣赏者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召唤是具有一种特殊动情力的。罗丹沉思二、表现因素召唤的审美经验表现性因素是艺术家
通过材料,运用不同的表现性语言、手段,对艺术家个人或人类主观世界的揭示在艺术中的体现。表现因素在艺术中凝聚和体现的方式不同,唤起的
审美经验也不同。米勒晚钟米勒拾穗者高更游魂米勒倚锄男子摩尔披衣侧卧像摩尔王与后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布
朗库西空中之鸟第三节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返回当你叩响艺术欣赏的大门,你将发现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不同形态的
艺术,都是导向美的王国的一条条通道,在那里隐藏着一个为求索者拓展的神游的宇宙。艺术欣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大体可分为审美感
觉、审美理知、审美心象、心境共鸣四个阶段。一、审美感觉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一论点是就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
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艺术欣赏一般将作品从整体构成上分为外层面和内层面。即外部形式结构和内在情感意蕴两个
层面。珂勒惠支反抗珂勒惠支织工的行列二、审美理知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隐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
或某种意味等精神性的内涵,即意蕴美。特定的意蕴美透过意象集中体现出来,也是我们说的作品内容。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珂勒
惠支面包珂勒惠支战场西盖罗斯侵略者之死伦勃朗浪子回头三、审美心象这是超越感觉和理知的审美阶段,在具有整体性的审美
欣赏观照中实现。审美心象的构成,要求欣赏者借助再创造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感情移入,进入艺术境界之中,才能构成欣赏者和作品——审美主体
的心境和审美客体的艺术意象相统一、相复合的心象。这时,作为存在实体的物态化意象也就开始移位,转形为欣赏者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和作品
意象、艺术总体构成相对应又相矛盾的精神存在,即我们所说的心象。舒伯特钢琴五重奏《鳟鱼》凡·高向日葵一凡·高向日葵二
在世界艺术中居于高峰地位的中国石窟艺术至今常青不凋。敦煌莫高窟表现佛本生故事的壁画,是说释迦牟尼成佛前历经的各种磨劫。敦煌壁画
割肉贸鸽敦煌壁画北魏鹿王本生敦煌壁画初唐夜半逾城沈延太翻身奴隶四、审美共鸣心境共鸣是人类独具的高尚
情致的集中表现,也是审美主体在欣赏的创造性活动中所得到的精神报偿。第四节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返回艺术批评被称为“运动着
的美学”。艺术批评与创作、欣赏活动的联系,比起美学与它们的联系更为直接。同时,艺术批评是将艺术理论和美学原理灵活地、独创性地运用于
艺术实践领域的专门学科。艺术批评自身的健全、纯正和有益于社会性美育,始终是文化、艺术领域中事关全局的、严肃的尖端课题之一。
献花(0)
+1
(本文系xiuxia391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