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观赏石概论论文
2019-07-04 | 阅:  转:  |  分享 
  
中国观赏石文化价值浅析城规181班吴龙传2018100036摘要:观赏石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渊远流长。近年来,人们
对藏石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观赏石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观赏石文化也有其自身的文化渊源、文
化魅力及文化韵味等,它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又是人们日常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1]所以观赏石的存在巨大的文化价值。关键词:观
赏石;赏石文化;价值引言:中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秦汉起,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转折、昌盛
及低谷和恢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渗透于人类文明进程之中。特别是在明代,普遍应用于文人雅士的造园、文房及绘画之中。及至现
代,赏石活动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而逐步成为从业人员众多的新型产业,正在急速走向市场,走向世界。[2]
它所具有很大历史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人类对赏石、藏石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也是对人类起源、人类发展、地球能源、自然能源、自然规律的
研究探索过程,无休无止,历史悠久、博大而精深。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把能给人以视觉快感、引发美的启悟和联想的、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装饰价值和经济价值。观赏石的鉴赏及历史参评的观赏石展品限定为天然的观赏石,不包含人工雕刻的观赏石、动植物
化石、钟乳石、观赏石小品。评比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主题鲜明、观赏性好、富有气势和层次变化;色泽自然,对比度好,纹理清晰,搭配合理;
石质质感好,手感好;意境深远,神韵毕现;立意切题,内涵丰富;底座重心平衡,角度合理,烘托主题,工艺雅致。湖北省观赏石价格评估师何
新武认为,总体来看,本届花博会观赏石展品质量较高,看点不少,亮点也不少。尤其是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广西、北京等省(区、市
),石头种类丰富,精品较多。何新武介绍说,衡量一个石头的好坏,主要包括质地、形态、纹理、色彩和神韵等一系列指标。从展品来看,湖北的
观赏石整体水平较高,表现突出。比如名为“无极”的汉江石中的釉光青,名为“伯牙抚琴”的乌江石同时也是画面石,都非常精妙。同样是湖北展
示的文字石,比如天意的“意”字,篆体的“石”字,突显出较高的文化品位。这些观赏石“宝气”足,水石的水洗度高,神韵佳,主题好,给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黄河清介绍说,大部分省(区、市)认真组织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参展参评,尤其是江西、浙江、湖北三省作
品突出,组织了一批国家级金奖作品参展、参评。比如江西观赏石金奖作品之一的“个山小像”,石种为江西潦河水墨画石。石形周正,水冲度好,
黑白色反差大,主题形象突出,充分表现了中国号称三百年来无人超越的大画家“八大山人”(号个山)当时落魄寂寞的情景。对于本届花博会观赏
石展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下一届的建议,评委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何新武认为,来自南方的水石数量较大,北方的戈壁石数量较少。各地观赏石行
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花博会举办地地理位置较远,有的省份在观赏石类别中有缺项。他建议下一届花博会,每个省都要积极组织观赏
石展品,只有广泛参与,才能提升观赏石在花博会上的地位。黄河清认为,由于观赏石无需中途更换,建议今后的花博会可以减少评审时间,提前评
出奖项,并在展品旁标注,以便观众重点欣赏。对于获得金奖的观赏石、盆景可以通过专区展示,突出作品主题,实现移步异景、以小见大,通过这
种形式展示的展品将更有意境,更加突出文化内涵,当然也更具有观赏性。[3]鉴赏就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
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后的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集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
跃,都受到艺术形象的内容,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兴趣来补充和丰富的形象_使用你的视觉感知,过去有一些生
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艺术感觉,体验、联想、分析和利断,获得审羌享受.并理解美术活动和艺术现象。中国观赏石文化最早起源于商代,后来被
应用于园林建设中,既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又使观赏石的形态更加多样化。秦汉之后,观赏石已经成为上层社会交际、建筑及收藏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我国关于藏石文化的书籍和理论研究能也更加完善。目前,无论是在港台地区还是中国大陆,藏石文化已经作为优秀
的文化遗产受到政府的重视和藏石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由于观赏石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逐步与世
界各国进行观赏石文化、理论、学术活动的交流等,通过不断的对外交流和文化融合,观赏石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其他各国的关注和喜爱。中国观赏
石文化是世界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奇石研究者和爱好者要重视中国赏石文化,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1]对于赏石的鉴赏和历史源远
流长,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挖掘他的价值。观赏石的文化价值观赏石的审美形式表现在观赏石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体现在其丑为美。首先
,作者要阐述观赏石的外在美,这是自然的。观赏石是自然产生的,集天地灵气,没有任何痕迹的人工雕塑,是一种自然赋予的艺术,所以有
自己的特色。观赏石的内在美表现是一种艺术美,是一种石头本身具有的、是观众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得到的审美的感受。观赏石是一种天
然的礼物,它是一种自然的灵气和自然的美,而审美是对一块石头的美,通过联想、审核将其美丽更加丰富并表现出来。[4]无论是古代还
是现代人都充分意识到观赏石对自身修养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城市里奔跑,很难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带来心灵
的宁静和岩石的宁静。人们在书房里放在书架上的石头收藏,或在设计房屋建筑的过程中成为一个部分的石头庭院布局,以回归自然,平
和心态。石头是大自然的产物,石头的收藏净化人们的心灵,恢复自然、简洁的本性。由于自然的客观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可
以唤起人们的浪漫情怀,并揭示人们的无限的审美情趣。在以奇石布局的宁静院落里执棋落子或者在放置奇石博古架的书房里蘸墨挥毫是很
多具有文化修养的现代人的期许。观赏石文化可以励志。论人,讲人品;论石,讲石质;品质二字,一脉相通。一块优质的观赏石,大都经历百万年
,乃至几亿年的水浸风蚀、鬼斧神工、采天地灵气,沐日月光华,每个都去腐存精,保留坚硬和顽强的质地。观赏石这种质丽、纯洁、坚贞、刚毅,
无我的气节,在赏石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观赏石文化是美的享受。那神奇的形状、绚丽的色彩,深沉的质地,奇特的图案,流畅的花纹,或似人若
马,栩栩如生,或小桥流水,天然成画。让你能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那种美感是不可言状的,是任何物质享受都难以比拟的。观赏
石文化可以增长见识。观赏石是无言的诗,不朽的画,不歇的舞。一石一世界,一石一亘古,它是掌中山河,岸上乾坤,可以小见大,可以静示动,
一石一貌绝不雷同。那些独一无二的美石,具有永恒的时空美,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承认,天工难夺。有缘分悟性的人可以从中读出十分情趣、百
般姿态、千种风韵、万古哲理。欣赏这些充满神秘奥妙,诗情画意的石头,可以使人静心悦目,养性益智。唐朝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石友们说,以石为镜,可以悟人生。[5]结论面对广大民众的新需求,拓展赏石文化产业发
展新空间;顺应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方向转变,培育赏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推进赏石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业态模式自本
期始,本刊将策划“观赏石+”专题,走访观赏石产业转型先行者,为观赏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6]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观
赏石的文化价值和不断彰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致谢为完成此篇论文,特别感谢吴老师
的教学与悉心教导,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参考文献[1]李虎.中国观赏石的文化价值以及收藏分析[J].低碳世界,2016(25)
:247-248.[2]李文媛.观赏石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审美[J].华北国土资源,2017(01):119-123.[3]韶月
.盆景、观赏石:兼具观赏性与文化底蕴[J].中国花卉园艺,2017(21):30-33.[4]姚作安.中国观赏石的文化价值以及收藏分析[J].低碳世界,2016(33):277.[5]田明.浅析“观赏石文化”[N].宁夏日报,2012-05-09(011).[6]彭启阳.从文化现象角度审视观赏石产业的现状和未来[J].低碳世界,2017(04):266-267.2
献花(0)
+1
(本文系龙藏阁WL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