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纪录片《大秦岭》解说词
2019-07-06 | 阅:  转:  |  分享 
  
第一集宏基伟业

生活在终南山里的人大概都知道,他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这座山岭曾经养育了他们的祖先。他们的祖先是秦人。但是有一件事他们未必都很清楚,那就是这些被称之为秦人的人后来又翻天覆地地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

自古以来,秦岭就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就连它名字的由来都还是个谜。究竟出自谁口,得于何时,史学界至今还莫衷一是,只有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可,那就是它源于古代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所以,这座横亘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大山系,就叫秦岭。

古老的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当这座横亘在中国大地之上,绵延1600多公里的山脉告别“万世之宗”的昆仑山之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向中原大地的漫漫征程。途中,一座座高峻的山岭又加入到秦岭逶迤东进的阵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山系,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最终把中国大陆一分而为南北两半。

一座非凡的山脉,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

截至到上世纪5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把中国南方和北方,笼统地归结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那么,在中国大陆上真正意义的南北方分界线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终于,科学家们一致认定,以秦岭为界,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东西向的横线,做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这条不同凡响的横线,就是位于中国大陆南北中轴线上的秦岭和淮河。

冬天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人们守着热炕、炉火,才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而秦岭以南与关中地区仅一山之隔的汉中盆地,却依然青山绿水,春意融融。人们忙碌着撒网捕鱼,播种收获,尽情享受阳春三月般的舒适与温暖。寒流过后,皑皑白雪覆盖了大江南北,霜冻天气可以越过南岭,把逼人的寒意推进到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广东。而远离北回归线近一千公里的四川盆地,却依然百花吐艳,遍地流芳,成为中国境内除海南岛以外,唯一一个免受霜冻之害的省份,而这一切秦岭山脉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一座山脉居然能够改变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其地位的显赫足以令人崇拜。而还是这同一座山脉,孕育滋养出一个日后创立千秋伟业,统一全中国的古老族群,面对这时的秦岭恐怕任何人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了。这个由秦岭庇护的古老族群,也就是两千多年前被称之为秦人的人,从秦岭出发历经五百多年的漫漫征程,在华夏大地上掀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最终改变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帷幕。

周孝王时期,秦先祖伯益第十一代孙非子牧马有功,经历二三百年失姓亡国屈辱的秦人,终于恢复了被剥夺的嬴姓,跻身西周贵族行列。

公元前763年的华夏大地上,春秋争霸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摧枯拉朽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一年,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做出一个大胆的举措,他要把秦人都城,从西汉水上游的西陲,迁往宝鸡境内凤翔县长青镇,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搬迁,其中背后的意图是迈出了挺进关中,觊觎中原的关键性一步。秦文公貌似小心翼翼地向东推进,对秦人和中国历史来说,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岭庞大而绵延的身躯,以略带弧形的走势把富饶的关中平原揽于怀抱,而秦岭高大险峻的层层山峦,又有效地阻隔了来自东南方向的刀兵威胁。如果说秦岭为秦人在关中的聚集形成了安全之势,那么纵灌八百里秦川的渭河水就成为了秦人立足关中的生存之本。

秦文公进入关中之后,秦人就开始从半农半牧时代,一跃而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到了秦穆公时期,强大的农业基础,使秦国脱颖而出,跻身春秋五霸行列。

公元前647年,秦国近邻晋国遭遇饥荒,国内粮仓十室九空。晋惠公向秦穆公求救,购买粮食,以度荒年。

据《左传》记载,当时秦国向晋国运送粮食的船只,从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东进,再转陆路和漕运,抵达晋国。八百里路程,运送粮食的船队白帆相望,首尾相接。秦人就是用这样的历史事实为后人留下了“秦晋之好”的典故。

其实,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文公并不是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播下种子的第一人,早在他3000多年之前,生活在浐河和灞河冲积而成的浐灞三角洲的半坡人,就已经在这里种植关中平原最早的粟和油菜了。

而与半坡人不谋而合的是,生活在西秦岭的大地湾人,也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经开始以黍为辅助食物了。

秦人能够立足具有悠久农业文明的关中平原,就等于拥有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粮仓。

秦景公是秦人入主关中后,第一位将秦国势力推向中原的国君。他继承发展周人的农业技术传统,按照自然天象和天文历法安排农事,关中地区农业由此进入发展时期。

公元前451年,奴隶制的苍茫暮色悄然落下,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三百多年间的诸侯争霸,最终分化并重新组合为齐、楚、燕、赵、卫、韩六国,它们势必要与秦国瓜分天下,利益的冲突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为了强大自己,战胜对手,卫国利用李悝、楚国启用吴起变法图强,其它各国也纷纷废除西周遗留下来的井田制,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化。

当时的秦国,虽然疆域不断拓展,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在中原各国君王心目中的弱小地位,所以秦国依然是常常被人忽略,甚至蔑视的国家。

“初租禾”政令的颁布,使秦国开始了有限度的土地制度和税赋的变革。不仅如此,在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的变革大趋势下,已经迟走一步的秦国,还在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物的出现,等待着这个人物给秦国带来一场更为彻底的变革。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商鞅。商鞅原本是卫国的贵族,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研究法家治国强兵的理论,由于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他说:“一个国家要想富裕起来,必须注重农业;一个国家要变得强大,必须奖励将士。”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

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了。

奖励耕战国策的基础就建立在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之上。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

从《汉书·地理志》“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井田制废除后,土地私有化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热情。

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秦人尽管已经具有了发达的农业优势,但是依然难以支撑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于是,扩张国土面积就成为秦国决策者们的一致共识。

公元前316年,秦人从楚国手中夺取汉中的第四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率兵,从褒斜道翻越秦岭,攻入四川,吞并了巴国和蜀国。

高大的秦岭造就了四川盆地物阜民丰的自然环境。然而长期以来的岷江水患,却是让秦人怎么也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公元前256年,一项具有为大秦帝国奠基意义的浩大水利工程付诸实施。担任这项工程修建工作的,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

在都江堰建成一百多年后,汉代司马迁考察了这座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浩大工程,他在《史记》中写道,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就在秦国由于富足而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之际,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也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登上了秦国国君宝座。

这位13岁即位,21岁登基的国君,就是秦王嬴政。秦国的强大和雄心,让各诸侯国惶惶不安,其中,秦国近邻韩国朝不保夕的感觉最为强烈。

就在秦王嬴政登基的第二年,韩桓王就派韩国著名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兴修沟通泾水和东洛水之间的水利工程,试图以此消耗秦国国力,最终拖垮秦国,阻止秦人东进的步伐。

谁能知道,秦王嬴政此时正在考虑如何在关中发展灌溉水利的问题。郑国别有用心的建议,对秦国来说可谓正中“秦以富强,再灭六国”之下怀。

当这个处心积虑的“疲秦计”败露后,秦王并没有杀死郑国,而是利用他掌握的水利工程技术,完成了这项可以灌溉渭河北岸万亩良田的大型水利工程。从此郑国渠和都江堰一道成为展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的并峙双峰。

此时的秦国,南有都江堰灌溉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北有郑国渠保障关中平原旱涝丰收。韩王的阴谋不仅没有能阻止秦国东进的步伐,反而让更多的粮食流进了秦国的粮仓。

就在郑国渠完工的那一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中国的全面战争,而煞费苦心的韩国恰恰就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至此,在秦岭那庞大身躯的两侧,关中平原的小麦、玉米,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源源不断充实着秦国仓廪,秦国拥有了一南一北两个巨大粮仓。这两个粮仓就如同雄鹰身上的两只巨大翅膀,它挟带着秦人五百多年奋斗与抗争的雄心与理想,以兵甲利剑为前导,展翅高飞,去实现开拓帝国伟业的理想了。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在咸阳城举行庄严的出师仪式,秦军面对秦岭,举起了征讨六国的大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军声势浩大的铠甲利兵奋勇向前,所向披靡,运送粮草的车船密密麻麻,紧随其后。一场改写中国历史的征伐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前221年,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秦王嬴政在他登上王位的第26个年头,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秦始皇。

从秦岭大山中走出的秦人,先后用55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从游牧部落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艰难融合。

终于成为千古一帝的那一刻,不知道无尚荣光的秦始皇是否会想到:在实现帝国梦想的道路上,那连年不断的厮杀和死亡,是多么令人心悸,与此相比,生长在辽阔疆土上金灿灿的麦粒和谷穗,才是供奉生命的神祗。大秦帝国的创建,与其说是与鲜血和杀戮紧紧相联,

不如说是春种秋收的大地与绵绵不绝的秦岭成就了他那中华一统的理想与霸业。



第二集山佑汉脉

位于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一座小镇,名称龙亭。龙亭镇名字的来历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东汉龙亭侯蔡伦。

早在1800多年以前,已经厌倦了宫廷内你争我夺,危机四伏的蔡伦,每有闲暇,便经常带养子和亲属,来到洋县这里的封地,徜徉在山光水影中调养身心。由于这位地位显赫的宦官光顾,给这座秦岭深处的小镇带来无尽的荣耀,同时古老的造纸工艺也随之来到了洋县。公元105年,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材料,制造

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当蔡伦把这种开创人类文明史的纸张呈现给汉和帝时,皇帝龙颜大悦,下诏在全国推广。

造纸术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也为蔡伦的命运带来了新的转机。公元一世纪,就在东汉皇帝已经开始用“蔡侯纸”下诏行文,颁布政令时,西方的欧洲人还在羊皮上书写文字,而埃及人也

在用一种非常原始的纸莎作为书写材料。由于笨重而昂贵,极大限制了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传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竟然和一场战争关系密切。黄留珠(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唐朝的大臣叫高仙芝……在哈萨克境内打了一仗,这一仗高仙芝打败了,打败了以后他部队很多人被俘了,被俘的士兵里头有一部分人就是造纸工人……后来阿拉伯大食帝国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就把这批人专门弄到他们的手头,让这些人去搞造纸,这样子造纸术就西传了。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又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并在公元10世纪以后,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到19世纪初叶,造纸术已遍及世界。

造纸术的出现,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就在蔡伦发明造纸术的3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7年,和项羽结盟推翻秦王朝的刘邦,攻克武关,沿秦楚古道,乘势北上,从蓝田翻过秦岭,抢在项羽前面,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将秦二世赶下王位,拉开了建立西汉帝国的序幕。

然而,就在刘邦准备和项羽分享推翻秦王朝胜利果实的时候,鸿门宴上的死里逃生,让刘邦不得不再次面对生存与死亡的抉择。

项羽最终不仅没有允许项庄的利剑刺向刘邦,还封刘邦为汉王。西楚霸王的一念之差,留给自己的,是最终将他逼上绝路的强硬对手,而留给历史的,是一个在秦岭深处酝酿崛起的大汉王朝。

从关中到汉中,刘邦要翻越的,不仅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秦岭险阻,更有无尽的失落与绝望。再次走在几个月前还意气风发,最终攻占咸阳的子午古道上,被项羽逐出的刘邦此时的心情灰暗无比,前路漫漫,一片凄凉。他一定没有意识到,一个足以让后人引颈仰望的王朝,将会在秦岭的荫庇下从他的手中横空出世。

在尾随刘邦前行的队伍中,还有一个对日后大汉江山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人名叫张良。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协助刘邦制订了许多军事作战方略,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起西汉王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后人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的其实就是张良。

在汉中以北以及东南,是高耸绵延的秦岭,而在它的南面有大巴山环绕。由于高山隔阻,来往交通十分不便,以至于在秦朝以前,盘踞在仅仅一山之隔的关中的统治者,对秦岭以南的巴蜀大地几乎一无所知。

正是一条绵延500多华里的穿山古道,把辽阔的汉中平原和富饶的巴蜀大地艰难地建立起有限的联系。这条具有血脉一般重要功能的道路就是褒斜道。

据《史记》记载,刘邦率部到达汉中以后并没有进城,而是听从张良之意绕道褒谷口,这里就是褒斜道的最南端。出人意料的是,张良让刘邦下令,即刻烧掉褒斜道。

张良对刘邦说,项羽虽然封你为汉王,但你依然还是项羽最大的心腹之患。烧掉褒斜道,项羽一定以为你失去了交通手段,不可能随时向他发起进攻,同时又可以断绝关中楚军南下进攻汉中的道路。这样的一举两得,你大可安安心心,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了。

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秦岭的夜空。顷刻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的五百里栈道,化为灰烬。

秦岭山谷中燃烧的火焰,让沉醉西楚霸王美梦里的项羽,如释重负。在项羽看来,没有了褒斜道,刘邦就等于失去了千军万马,任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插上翅膀,飞过秦岭险阻。

就在那把烧毁褒斜道的大火熄灭短短两年之后,身居汉中的刘邦却又大张旗鼓的对外宣称,要重修褒斜道。

项羽完全被迷惑了,就在他嘲笑刘邦异想天开的时候,刘邦和张良统率的十万大军,已经兵分两路,悄悄地绕过褒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刘邦的十万大军从天而降,他们从大散关越过秦岭,进入楚军镇守的陈仓,关中平原顿时门户大开。

从此,汉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功军事实践,至今还被世界军事史奉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202年,经历了四年楚汉战争,已经拥有了大半个中国的刘邦,在定陶称帝,确立国号时,想起被贬为汉中王的艰难岁月,他毅然决定,把刚刚建立的江山称之为“汉”。三个月后,他又力排众议,把都城从洛阳迁至紧靠秦岭的长安。由此,中国历史上,一个开疆拓土,威仪天下的朝代呼之欲出。

秦岭南麓城固县博望镇的博望村,共有120多户人家,这些人家都为张姓。究其原委也就不足为怪,因为这里就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公元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即位。正是这位年轻气盛,胸怀宏图大略的皇帝,把西汉带进了一个开疆拓土,盛极一时的崭新时代。

据《汉书》记载,从汉高祖刘邦立朝建国,经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即位,汉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壮大。

公元前138年,26岁的张骞,告别博望村,翻过秦岭,来到长安,他肩负汉武帝建立大汉帝国理想的重托,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

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征讨匈奴,开拓大汉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都城长安。

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东汉末年,持续不断的军阀混战中,秦岭,又一次成为延续汉室最后一丝气脉的屏障。

公元218年,刘备攻取汉中后,文武百官上书汉献帝,推举刘备为汉中王。距先祖刘邦来到汉中424年后,后人刘备又来到秦岭山中,在勉县旧州铺刘备举起了征讨曹操,拯救汉室江山的大旗。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这三大政治集团之间,其实并没有确定的边境分界,但曹操和刘备分别占据关中和汉中之后,挺立在这两个军事阵营之间的秦岭,自然就成为曹魏和蜀汉的军事分界线。

秦岭山高水长,道路崎岖,这样的一道天然屏障,使魏蜀双方在没有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发动军事进攻。

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屯兵汉中的诸葛亮以《出师表》上书,拉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那一年他47岁。

悲壮的五次北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主动的进攻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防御选择。与其说诸葛亮是在与曹魏交战,不如说是诸葛亮在一座山脉面前的挣扎,而这座大山正是秦岭。

从公元227年出兵祁山,到公元234年兵败五丈原,为了逾越秦岭,诸葛亮煞费苦心。几次北伐非但没有取得寸土,反而使得蜀国兵马疲惫不已,秦岭山中道路崎岖,在缺乏有效交通工具的情况下,险峻的秦岭始终是摆在心存高远的诸葛亮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面对重重险阻的秦岭,这位胸怀大略的军事天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痛苦地面对北伐失败的现实。

公元228年,马谡失守街亭,蜀军全线溃退。撤退路上,为了逃命,在距先祖刘邦火烧褒斜道434年后,蜀军不得不再次把留坝江口镇到太白县王家愣的栈道烧毁。

公元234年秋天农历八月二十八深夜,秦岭上空星光黯淡。五丈原军帐内,诸葛亮病榻前无力摇曳的长明灯,骤然熄灭。一代贤臣诸葛亮溘然长逝,犹如支撑蜀汉江山的栋梁轰然倒塌。刘汉江山从此走向它的末路。

大汉帝国的背影,已经离我们远去。

杀戮声渐渐平息,蜿蜒在秦岭腹地的古道上,只有络绎不绝的商队,昼夜穿行;遍布秦岭的驿站把温暖的家书,传向南方与北方。面对绵延山岭和刚刚飘逝的烟云战事,过往的文人雅士,用手中的笔墨,留下了他们对历史的慨叹。

在与大汉历史纠葛最深的褒斜道两旁,镌刻着数量众多的汉代遗迹,正是这些文化遗存,使大汉文明的光芒,穿越千年时空留传后世。

十三块历经风雨,今天已经模糊不清的汉代石刻,就是两千多年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国汉字演变和书法艺术走向的《汉魏十三品》。

在此之前复杂难辨的篆字,到了汉代这个大变革的时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种更简洁,更便于书写与辨识的字体——隶书,把中华书法推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文明高度。

面对一个个斑驳遒劲,稳健雄厚的方块汉字,令人至今还能感到大汉王朝那囊括天地,气吞八荒的气象精神。

这两个字读“衮雪”,书者正是与诸葛亮对峙秦岭的一代枭雄曹操。

公元209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失利,又错杀杨修,懊悔之余,曹操来到褒谷山口,当时正值夏秋之交,褒河水波浪翻滚,激流涌雪,曹操感慨系之,挥笔写下“衮雪”二字。随从提醒曹操,“衮”字少了三点水,曹操却深藏不露地说:“一河流水,岂缺水乎?”

公元263年,曹操离开汉中54年后,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攻入成都,前后持续465年的大汉王朝,彻底灭亡。

刘邦走了、汉武帝刘彻走了,蔡伦、张骞、诸葛亮也走了。巍峨的秦岭却依然挺立在中国的大地中央,大汉帝国把它那枯萎的根茎和叶脉留给了大地。把一个时代曾经的波澜壮阔,永远留给了秦岭。

第三集盛世佛音

在蓝田县秦岭深处,有一条静谧幽深的山谷,名叫辋川。远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辋川就是水波含翠,山林相映的地方,盛唐大诗人王维晚年也就是在这里忘情山水,吟诗作画的。在他那首流传了上千年至今毫无褪色的《山居秋暝》中,王维是这样描述秦岭山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母亲是一位对佛教有着虔诚态度的人。就是因为曾经梦见了印度一位著名居士维摩诘,于是便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字号摩诘。

就在长大成人的王维官至尚书右丞,万人垂涎的仕途前景一片光明之际,这位名震诗坛的大诗人却辞官远去,沉醉于秦岭的山光水色之中,每日里悠闲自得的王维谈禅赋诗,礼佛作画,过起了超然尘世的隐居生活。

王维一生曾四次出家隐居,其中就有三次选择了秦岭。做尚书右丞的时候,他甚至还在家里供养着僧侣,为的就是与他们说佛谈禅,探讨佛教真谛。有人记述王维当时生活时说,“平日茹素,不着彩衣,居室当中,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此外一无所有,完全过着禅僧一般的生活。”

这时的王维,以松林明月作伴,与湖光山色为友,终日里赋诗作画。秦岭山中那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陶冶着他的性情,这一阶段,王维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至高境界。

公元八世纪中后期的盛唐,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巨星荟萃并且交相辉映的时期。就在王维沉迷于秦岭山水,将自己塑造成一位超然尘世的诗佛形象的时候,潇洒飘逸的一代诗仙李白正在盛唐大地上四处放歌游走;悲天悯人的诗圣杜甫也沿着秦岭山路踽踽西行,朝着他诗歌创作的巅峰而去。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画家吴道子、阎立本,此时也在用他们千古不朽的笔墨,共同塑造着大唐盛世空前绝后的艺术精神。

佛教是在大唐帝国立国五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来到中国的。

1600多年前就坐落在这里的寺院——草堂寺,寺院虽小,气度不凡,因为这里安葬的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巨人: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生活在公元四世纪,原籍天竺,生于西域古龟兹国。鸠摩罗什七岁出家,二十岁受戒,三十岁开始讲经,渊博的学识与声名很快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原。

鸠摩罗什来到长安的那年51岁,这时的长安虽已成为后秦都城。但后秦皇帝姚兴对鸠摩罗什的崇敬与前朝皇帝相比并没有丝毫改变。姚兴专为鸠摩罗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立经书翻译场院,并派僧侣三千,协助鸠摩罗什工作。

就这样,费尽心血与智慧的鸠摩罗什在秦岭四季弥漫的山岚雾霭之中,十二年间由一盏青灯相伴,翻译佛经94部,共425卷,总计300多万字。

可以说,是鸠摩罗什的贡献让晦涩深奥的佛教教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语言文字,走向了中国社会,接近了普通民众。

就在鸠摩罗什圆寂200年后的公元618年,大唐帝国的建立使得经历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再一次迎来了和平统一的曙光。八年后,一位旷世奇才,从唐高祖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权杖,登上了大唐皇帝宝座。

这个人,就是唐代历史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从此,一个纵横四海,令后人无限仰慕的大唐帝国,气宇轩昂地登上了公元七世纪的世界舞台。

唐帝国的强盛崛起,自然震撼与吸引了各国统治者的目光。邻近中国的日本、朝鲜等国,纷纷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据记载,当时仅日本官方派出的遣唐使就多达数万人。在这些人当中,对唐朝政治、法律以及经济感兴趣的不在少数,而原本来自西域居然又被高度融合与发展的佛教文化,更是得到人们的推崇与赞服。

盛唐之时,中国和日本之间佛教文化的交流达到高峰,而走在这条文明传播之路上的先驱当属和尚鉴真。

为了弘扬佛法,鉴真前后六次越海东渡,无情的海浪一次又一次地使鉴真的雄心壮志遭受挫折,就在第五次东渡过程中,鉴真因染病而导致双目失明,但留存在鉴真心中的弘法信念并没有因此泯灭,终于,在公元753年,历尽艰辛,第六次东渡的鉴真第一次踏上了日本国土,实现了多年的宏愿。这一年,他66岁。

鉴真和尚受到了世界的赞许,他的顽强东渡无疑是大唐第一人,但是从大唐佛教源头的角度来说,鉴真的前面还有先行者,就在他踏上日本国土126年之前,一位唐代僧人已经走上了西行取经的漫漫长路。

长安城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的佛塔名叫大雁塔。与其他佛塔不同,唐高宗李治建造大雁塔的目的,除了供奉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佛教经典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大雁塔庞大而华丽的身躯向前来长安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臣展示大唐帝国的国威。

玄奘和尚是在贞观二年,即公元627年,起身前往印度的。

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27岁,这位日后终于名震中外的翻译家、旅行家、佛学大师和中印文化交流的开拓者,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刻,大唐盛世还在孕育之中。但当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将秦岭山中的晨雾一扫而光的时候,玄奘被这座山岭的高迈雄浑所深深震撼。他似乎预感到,一个伟大而强盛的时代即将在这座大山的护佑下诞生。

那一刻,秦岭的深沉博大给玄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以后,当玄奘再一次面对这座山脉时,他敬仰有加地称秦岭为“众山之祖”。

接下来,唐太宗下诏成立国立译经院,由朝廷出资供养,召集全国各地寺庙高僧聚集长安,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并封玄奘为“三藏法师”。唐太宗同时嘱托玄奘把自己在印度学佛十七年的所见所闻记录成书,以供国人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由玄奘率众完成并且千年流传的巨著《大唐西域记》。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接受玄奘请求,亲自为玄奘主持翻译的佛教经典《瑜伽师地论》撰写序言,这就是在其后为大唐文明带来无限荣光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李世民亲自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盛事。皇帝的文章当然应该流传千古,可是又有谁的字能与天子的文章相匹配呢?只能是书圣。但当时,晋代书圣王羲之作古已经250多年了,怎么办呢?由于取经是一件佛教盛事,长安城内弘福寺的高僧怀仁和尚决心收集王羲之的字来对应李世民的文章,据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他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

玄奘到了晚年,大部分时间住在唐高宗为他建造的大慈恩寺内翻译佛经。唐代佛教这时已经在对印度佛教全面梳理、系统诠释的基础之上,同时高度融合了中国本土的文化精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佛学体系,而这一切,又通过丝绸之路向外广泛传播,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大唐都城长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佛学文化中心。

“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透过古人的诗句可以想见,在一千多年前,莽莽苍苍的秦岭山中是怎样一派蔚为壮观的学佛盛景。

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2月5日深夜,秦岭上空星辰低垂,暗淡无光。一代佛学大师玄奘,在翻译完成他从印度带回的600余卷佛教经典之后,溘然长逝。

一生对玄奘充满敬意的唐高宗听到消息后,仰天长叹道:“朕失国宝矣!”满朝文武,悲哽流涕,为大唐上空一颗文化巨星的陨落,悲痛欲绝。

唐高宗罢朝三天,将玄奘灵柩安放大慈恩寺,供百姓吊唁,就在玄奘安葬那天,古人描绘“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

玄奘曾经嘱托弟子,去世后把他葬在能看到“万山之祖”的秦岭脚下。唐高宗根据他的遗愿,将玄奘遗骨安葬在秦岭山区的白鹿原,后来又改葬紧依秦岭的少游塬兴教寺。

位于关中平原的历代帝王陵墓,几乎都选择了与秦岭隔水相望的形制。中国古老风水学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因为源头联在遥远的昆仑山,所以秦岭山脉就成为建都关中平原历代帝王的龙脉。

安卧在这座巨大陵寝里的人,就是大唐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

有谁知道,为了这一天,武则天苦苦等候了三十年。

尽管有人认为,武则天是不合礼制的窃国者。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位在唐太宗死后削发为尼,又在秦岭山中敬业寺度过三年时光的女皇,却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关键性人物。

武则天出生的时候,佛教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武则天入宫不久,就曾经接触过刚刚从印度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并且从此开始研读佛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对于推进佛学的深入与传播,武则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这时的长安城内早已是佛学鼎盛,国人几乎到了无学不佛的地步。

在武则天去世114年之后的公元819年正月,整个长安城还沉浸在传统节日的喜庆之中。而就在这个时候,被誉为“百代文宗”的文学大家、吏部侍郎韩愈,却情绪低沉,无奈与绝望笼罩心头。

扶风法门寺,是关中地区最古老的皇家佛教寺院。由于寺内佛塔之下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骨舍利,法门寺因此就成为大唐帝王顶礼膜拜的地方。从太宗五年开始,大唐每隔三十年就要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迎请佛骨法会,其间,从长安到法门寺的百里长路拥众百万,皇室也为这样的活动大肆耗费钱财。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下诏,将佛骨从法门寺迎请至长安供奉三天。韩愈得知这一消息,挥笔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竭力反对这样的活动。

韩愈的言论激怒了唐宪宗。他当即下诏,处死韩愈。在众位大臣的苦苦哀求下,韩愈最终免去一死,随即被逐出长安,发配潮州。

这一年,韩愈51岁。在赶赴潮州的路上,距离蓝关不远的地方就是辋川,当年看破红尘的王维,就在那里隐居。沿山谷再向前去,还有王维时常探幽寻访的佛教寺院。同为大唐文人,王维远离喧嚣,换来的却是安然心境和秦岭山水,而此时,自己却不得不以垂老之身,流落千里之外的荒蛮之地。

在漫天风雪之中,韩愈立马驻足,遥望远处被茫茫雪雾遮掩的家园,为自己迷茫黯淡的前途与命运,也为一个爱恨交加的王朝,留下了他那首被后世永远传诵的著名诗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四集高山仰止每年到了四五月份,也就到了最能够展示秦岭生命力的季节。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乘势北上,沉默了一个冬季的茫茫群山,仿佛一夜之间就会变得满目葱茏,迸发出无尽生机。距今一千多年以前,被称为中国古代医药学奠基者的孙思邈,就是在太白山脚下度过了48年的漫长时光,在这里完成了他那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千金方》。就在孙思邈被中国道教尊为医圣之后,他在秦岭隐居的动因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无论怎么说,孙思邈从小就喜爱“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哲学智慧确是有据可查。据史书记载,孙思邈20岁的时候,就能把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倒背如流。天人合一,阴阳协调,辩证施治不单是孙思邈研究医术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中华中医文化的精髓,而这种辩证思维哲学的创立者,就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公元前771年的烽火之乱后,安享礼乐盛世275年的西周王朝,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国都镐京,东迁洛阳。周王室如日暮西山,一天天走向衰微,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纷争,争夺霸业的春秋战国。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雄心勃勃的各路诸侯,在以黄河和渭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大地上,展开了持续500年之久的霸业争斗。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为中国缔造了一个具有思想解放,个性张扬与人格凸显特征的时代。一时间,儒、墨、道、法,诸子百家,择木而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空前活跃的文化奇观。位于秦岭山中的楼观台,2500年前因为有了与老子的联系,自古至今声名远扬。直到今天,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游人,还是要虔诚毕恭地给老子,这位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为人类思想夜空带来犀利光芒的圣贤,点上一炷感恩的香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虽然出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思想解放,但诸侯争霸的硝烟四处蔓延,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杀戮、流血、饥饿和死亡,让老子痛感民间疾苦,王权残暴。如何能够使土地变得宁静,如何能够使人间变得太平,多年以后,他在《道德经》中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是说,天地因为无心,所以是没有所谓仁义的,但是它宽厚地养育了万物,让万物合乎自己的本性去自生自长,这就是和谐。为了探索礼乐之源,道德之旨,老子从楚国来到周都。老子在东周王室做守藏史,掌管全国的图书典册和重要文档。公元前516年,由于宫廷发生内乱,早已对周王室心灰意冷的老子于是骑上一头青牛,往函谷关以西的秦国而去。就在老子离开洛阳,向函谷关进发的时候,一个后来和老子一样,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此时也乘坐一辆牛车,急匆匆奔走于列国之间,向各国君王宣讲自己的经世之学。这个人,就是鲁国人孔子。论年龄,老子应该是孔子的长辈;论学问,孔子自谦是老子的学生。早在老子在周朝做史官的时候,博学多才的孔子就已经被老子述而不著的“道”所深深吸引,他特意从鲁国来到洛阳,向老子求教。回到鲁国,孔子向学生们讲起他对老子的看法时说,老子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老师!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问题的时候,老子直言不讳地说:“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自己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早在1700年前,晋朝学者葛洪就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这就是说,老子的道家思想对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创立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对于两种思想的关系,有人认为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相辅相成,都是指引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经典;也有人认为道家哲学才是中国哲学的理论主体。从十多岁到五十岁,孔子先后多次向老子求教,老子也为这位谦逊的晚辈大讲其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以及他的圣人之道、修身之道、治国之道。直到今天我们从孔子留下的言论中,仍然可以看到,孔子对老子的感戴与崇敬之情。他对自己的学生说,老子就是那种神秘莫测,可以腾云驾风,自由驰骋的神龙。就在老子离开洛阳,到达函谷关之前,一个名叫尹喜的人,已经在那里静候多时了。据说,有一天尹喜观察天象,一团紫色云雾倏然升起,祥光四射。紫气东来使尹喜顿觉天阔地开,内心澄明,隐隐感到会有不凡之人从函谷关经过。不久,果然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骑一头青牛,来到关楼之下。这一年,老子56岁。可以说老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标新立异的一位。西行函谷关之前,他也只是向学生们口授表达过自己的哲学思想,除此之外,还从未著书立说。没有人确切知道,尹喜使用了怎样的方法,最终能够使心怀遁世理想的老子一改初衷,在函谷关停下脚步开始了《道德经》的写作。伴随着秦岭山中那飘忽不定的山岚雾气,昏暗的青灯之下,浩渺宇宙之间,天地万物,相依相存,相克相生,无穷无尽的自然法则,在老子的胸中升腾奔涌。他铺开竹简,用黝黑闪亮的笔墨,书写下那足以令后人景仰与骄傲的第一行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公元前516年,位于秦岭脚下的函谷关,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一个地方。因为在老子讲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如此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释出宇宙万物之间,这种相克相生的哲学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2500年前函谷关关楼上的那一盏光焰黯淡的青灯,却注定成为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灭光焰。就在老子写作《道德经》的时候,西方宗教经典《圣经》,还孕育在襁褓之中。苏格拉底的《对话录》,100年后才在希腊出现。十六世纪以后,《道德经》被西方的商船和传教士带到西方,很快被译成各种西方文字,传遍欧洲大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看到《道德经》后,根据老子阴阳学说,提出二进位思想,并为老子学说取了一个洋名:辩证法。从此,老子被推到了辩证法之父的位置。老子也许不会想到,他那充满智慧和辩证思想光芒的《道德经》五千言,如同一把钥匙,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宇宙的大门。《道德经》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但滋养了中华民族,而且在传入欧洲后,为西方的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几百年来,《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涉及17种语言文字,从被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历史来看,《圣经》的发行总量位列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西方世界依然认为,《道德经》和《圣经》并驾齐驱,是能够规范人类思想、行为的哲学经典。德国哲学家尼采在阅读《道德经》之后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楼观台是隐身在秦岭山中一座古老的道观。说经台前这块《大唐宗圣观记》,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石碑记述的,是大唐皇族与老子攀亲的事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为了溯本求源,把自己的祖脉,追到了李姓老子这里。公元620年,李渊专程来到楼观台礼拜,尊老子为李氏皇室先祖,封楼观台为皇室祖庙,由朝廷拨款扩建,赏赐供养。《大唐宗圣观记》记述的,就是李渊斥资修缮楼观台的历史。被《道德经》绽放的智慧光芒所深深吸引的尹喜,这时已辞掉函谷关令,追随老子,此时他心中的最大愿望,就是要老子亲口对众人宣讲《道德经》。终于在尹喜的再三恳求下,老子面对秦岭,驻足楼观台,宣讲了他那“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的《道德经》。从此之后,老子便去向不明,再无消息了。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写道,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的去向始终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可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却影响深远,为后人所铭记。公元前206年,从秦岭南麓汉中崛起的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连年战乱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西汉第四个皇帝汉文帝崇尚黄老之学,不仅生活节欲自持,在政治上,也贯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劝课农桑,减免税赋,其目的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玄宗的后半生,是在一片诟骂声中度过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早年的唐玄宗,却是把大唐王朝推向贞观之治巅峰的重要人物。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先祖,老子学说开始大行其道。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唐玄宗下诏,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并确定这一天为全国假日。东汉末年,中国历史又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刚刚享受了四百多年和平阳光的华夏大地,再次陷入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动荡之中。这时候,又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老子。这一次想起老子和《道德经》的,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也不是独霸一方的诸侯,而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公元191年,获得汉中控制权的张鲁接手五斗米教后,开始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作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尊神,供教徒朝拜。就这样,那位在函谷关前为人类留下充满哲学智慧光芒的老子,这时被捧上了神圣的宗教祭坛。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在汉代开始尊奉老子为祖师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理论最高经典,道家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道家哲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而道教这棵枝繁叶茂的文明之树,也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可以这样说,道家历史先于道教而存在,道教学说则以道家思想为源头而创立。《史记·老子列传》中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这是老子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道德经》最早的古本,是1994年湖北荆门发现的竹简《道德经》,它成书于公元前300年以前,比1973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还要早100多年。正是两千多年前,尹喜与老子在秦岭山下的结缘,使《道德经》这部伟大的著作从这里得以流传,这一切都为秦岭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山平添了不同凡响的豪迈,也注定了秦岭与中国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相交相融的历史夙命。拨开历史的云雾,博大宽厚的群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摇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500年前,就在老子宣讲《道德经》的地方,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那巍巍秦岭,青山依旧,宁静安详。第五集感恩秦岭20世纪初年,孙中山先生在规划中华民国未来的图景时,把“引江济河”、“引洪济旱”这样的文字写进了那篇著名的“建国方略”。这恐怕就是中国南水北调远景最早见诸文字的领袖思维。然而当时的中国现实却只能使蓝图搁置于蓝图。1931年,长江洪水淹没武汉。痛心疾首的爱国人士立即向国民政府递交了一份引部分长江水导入渭河的治水方案,他们重申孙中山先生引江济河的治国方略,并且在方案中说,“像我们这样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怎能放几十亿立方米的洪水泛滥成灾,害人后,白白流入大海呢?”这个方案既痛心于长江导致的南涝,又顾及到了以渭河为标志的北旱,赤子之情与科学理性并存。可是,杜鹃啼血一般的呼吁也依然归于尘封。最终,悄无声息了。追根溯源,渭河和汉江这两条旱涝两极分化的河流,竟然出于同一座山脉。这座山脉既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气候分界线,同时又是大江大河的分水岭。它就是横亘在中国版图坐标中心的秦岭。在秦岭的南麓和北麓分别流淌着上百条大小河流。其中,北麓河流最终被渭河一网收尽送给了黄河,而南麓的河流又被汉江总揽一身交给了长江。新中国建立后的1953年2月,毛泽东来到长江,他问身边的水利专家林一山,“能不能把南方的水调一部分到北方呢?”。林一山回答说“汉江有可能。因为汉江与黄河、渭河隔着秦岭平行向东流,越往东地势越低,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规模就越小。”毛泽东说,“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察,一有资料就即刻给我写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水北调这一人类历史上又一幅宏大的水利工程蓝图形成了它的基本框架。历经半个世纪的勘测、规划和论证,在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库两大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被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第五次会议列入国家发展十年规划,随之步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纵贯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分东、中、西三线兴修现代运河。这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震动了世界。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8年评出的世界五大在建工程中,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位居榜首。南水北调的中线长达1389公里,它的水源地就是来自秦岭山中的汉江和丹江。丹江是汉江的众多支流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脉。自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他那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美丽安宁的东方乌托邦之后,世外桃源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官场失意者的精神寄托。据考证,陕西宁强县的米仓山是汉江的源头,这里和丹江一样,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地。根据工程规划,这条自古以来就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而名闻天下的河流,需要不辞劳苦地走过918公里的里程前往丹江口,在那里与丹江携手北上,最终以2307公里的生命长度来到华北平原,与共和国的首都血脉相通。千百年来,汉江就是这样静静地流过陕西的汉中。就在离汉中市不远的洋县龙亭镇,中国汉代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在这里已经沉睡1900年了。公元105年正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骄傲地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身后的今天,民间小规模的造纸作坊剧变而为沿江两岸大规模的造纸或其它工业,正是这些所谓现代工业在给当地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大量的污水排放也造成了江水的严重污染。2004年12月2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这就意味着,汉江的水源和水质安全已经和21世纪保障中国战略资源的高度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了。2005年12月3日,《汉江、丹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在陕西省正式出台。从秦岭山脉流淌而出的汉江和丹江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很快,在陕西省境内的401家对汉江和丹江造成污染的企业被依法关闭。众多企业的关闭,对于一个经济尚不发达地区来说,矛盾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一边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边是环保的要求,淘汰关闭这些陈旧和高污染的企业会给当地带来阵痛。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环保型的新型企业也由此产生了希望。关闭这些被称为“十五小”的污染企业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的改变。中国自古就认为山水一体,山为水宗,只有山清才会水秀。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颁布,这是中国这个多山的国家首次为一座山脉的生态保护立法。这样,连同陕西省1998年颁布的《渭河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上三个条例使秦岭山水环境立体地纳入了中国法律的神圣保护之中。梁坪,秦岭大路庙山中的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子12000多亩林区蕴含出多条涓涓细流,在村头汇集成一股小溪流向丹江,所以梁坪村又被称作丹江源头第一村。多年前,梁坪村的树林几乎被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砍伐殆尽。为了阻止邻村的人上山砍树,梁坪村民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们只好放弃每年维修进山的小路,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延缓山林的消亡。但是,即便如此,几年下来,不仅村庄附近的树林所剩无几,眼看着高山的原始林木也岌岌可危。环境的恶化,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梁坪这198户村民。1999年,村里的领导班子换届,村文书张述正当上了村支书兼村主任。为了改变本村人的命运,张述正提出了一个住山靠山养山,建立绿色银行的概念,随即他宣布了一系列护林制度,开始实施他的计划。张述正的制度公布之后,在森林资源执法大队的积极配合下,邻村的人倒是不敢来了,然而本村的一些人却仍然偷偷上山伐木。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一批被举报的人当中,就有张述正的父亲和前任村支书。经过张述正的耐心劝导,父亲和老支书都到村委会接受了处罚。这么一件事让所有的村民开始认真对待张述正的护林计划。现在的梁坪村已经成为山清水秀的新山村,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梁坪村没有人不知道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南水北调工程,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亲手栽种的这些小树苗会变成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如果说历史对秦岭山水的生态欠账太多,就不能不说秦岭山水对古老中国的历史贡献太大。可以想象,在陆上交通尚不发达的水运时代,内陆江河需要承担多么繁重的交通运输功能。明代万历年间,丹江便成了秦楚之间连通外部世界的交通动脉,这里也就成为西北与两湖以及山西之间最大的贸易码头。贸易的繁荣直接引来了龙驹寨数百年的繁华。位于秦岭山中的龙驹寨,上游可以追溯到丹江的黑龙潭,而黑龙潭又出自一个叫黑龙峡的地方。这么多的龙字都与秦岭有关,其中的原因决非偶然。战国时期,在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禹贡》中说,秦岭分地络之阴阳,是中国山系的“中龙”。而《周易》又称秦岭是龙脉。在中国古代,龙这个意象,一是与水有关,二是与帝王和国家有关。所谓龙脉,也就是说这座山的走向、气势、水脉都与国家命运关系重大。如此说法,发源于秦岭鸟鼠山中的渭河似乎正是这样一条关乎国运的龙脉。渭河全长818公里,东西贯穿富饶的“八百里秦川”,行至潼关附近流入黄河。在历史记载的生态佳话“八水绕长安”中,其中的七水来自秦岭。而这七条自然河流又被纵横交错的河渠引为城市用水。在古代长安城里的108坊中,就有35坊拥有大面积水系池塘。再加上遍布全城的皇家池苑,可以想见,唐长安城是怎样的一番湖光山影,风华盖世的景象了。具有如此丰厚的水资源和如此严密治水体系的唐帝国都城,最终又怎么会因水而迁呢?到了唐代后期,渭河的水量每况愈下,已经不足以运输供给唐都长安百万人口所需的粮食。为了应对紧急局面而对漕渠的任何工程处理,也无法从根本上排除渭河水运能力衰减和资源性危机。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曾经养育十三朝古都的渭河水连正常的漕运都不能维持了呢?“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了一位在秦岭山中砍伐柴木、烧制木炭的老人去长安城内卖炭谋生,却被皇宫太监把木炭强行夺走的悲惨遭遇。而对于今人来说,除了对卖炭老翁抱以同情之外,还可以从中解读出另外一层含义,这就是说,当时长安城里居住的百万人口过冬取暖所需要的木炭该是多么大的日常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来源诗中又说得明白,“伐薪烧炭南山中”,这个南山在唐代指的正是秦岭。日积月累,靠近都城的秦岭早已不堪重负,以至于唐代末期需要伐木时,要到今天山西境内的岚县才能找到高大木材。显而易见,那时的秦岭山中已经很难找到原始森林的踪迹了。山上既然没有了树,依山环绕的渭河又怎么可能清流不断呢?傍水而生的文明,同时又会因为缺水而干渴致死。由古老渭河养育的最后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唐王朝,终于在公元703年迁都洛阳。长安城从汉唐时期就一直沿袭饮用井水的习惯。到宋元时期,井水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明代的水环境整治曾一度出现过好转,但及至清代,由于土地兼并,大批失地农民深入秦岭伐林垦荒,生态又一次遭受严重毁坏。就这样,日积月累上千年的水危机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代的国都能够迁走,可现代的城市却留了下来,生态的报复把水危机无情地呈现给了西安。水危机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据1981年的统计,由于缺水西安城内90%的自来水压力不够上不了三楼,西安市区内部分区域不得不采取了断水措施,工厂停工,学校放假,居民接水的长队排到了数百米。到了10年后的1991年,西安市各单位开挖地下水的自备井已达700多口,居民用水的困难虽然得到缓解,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又使得整个城市面临着沉陷危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从16世纪初发生倾斜,到1996年,倾斜度达到了历史峰值:1010毫米。西安告急,全国牵心。1991年,时任国家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提出:“抢救西安,刻不容缓。”那么,能够解除西安千年之渴的水源到底在哪里呢?终年积雪的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太白山中横缠竖绕的数百条大小溪流,最终汇成了一条奔腾的河流,这条年径流量达到6亿7千万立方,全长128公里的河流就是黑河。黑河引水工程的勘察论证在上世纪1955年就已经拉开序幕。1987年12月,这项建国以来陕西省投资规模最大、施工周期最长的民生工程,在距西安86公里处的黑河口正式开工建设。历时十八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运行,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安城市阶段性缺水问题。就在这一刻,黑河之水再一次把宽厚的秦岭和古都西安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令人感到兴奋的是,由于陕西省长期坚持飞播造林以及落实各项保护政策,同时发动当地群众保护秦岭一草一木成效斐然,经过长期的监测与统计,秦岭的生态退化速度在中国所有山系当中最为缓慢。可以这样说,具有丰富水系资源并且得到良好保护的秦岭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巨大的福音。从秦岭流淌而出的河流穿过漫漫岁月,浇灌了中国历史金色的童年和英气勃发的青少年时代。十三个封建王朝在秦岭北麓的渭河岸边,花开花落,演绎了数千年的风云大剧。透过历史的辉煌,我们似乎还能想象出当年秦岭山脉那青春伟岸的身姿和渭河河水蜿蜒前行的壮阔身影。有人说,秦岭北麓的渭河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而南麓的汉江则牵系着中国的未来。面对跨越千年时空至今还在恩泽人类的秦岭山河,除了丰富的联想和深深地感恩之外,对于秦岭,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第六集万类霜天画家万鼎所说的这个鸟,名字叫朱鹮,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朱鹭。唐代诗人张籍曾有诗云: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这首诗是张籍游历秦岭时,看见朱鹮身姿华彩后有感而写的咏物诗。朱鹮是古老的鸟类之一,它比人类历史要久远得多。据考古发现,油页岩中的类化石表明,它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的始新世时期。因此,朱鹮是难得的“活化石”。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学会议将其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成年的朱鹮体长约77厘米,长长的嘴像一根弯管,嘴端呈朱红色,身体背部的羽毛呈灰白色。朱鹮的翅膀后部和尾下侧都泛出朱红色,在阳光下飞翔时,翅膀透着淡红色的光芒。朱鹮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鸟种,历史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东部北部的很多省份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人类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口膨胀、森林破坏、战争和人类狩猎,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六千万年的朱鹮,栖息地越来越小,种群也越来越少。1963年朱鹮首先在俄罗斯踪迹全无,当时沉浸在前苏联西伯利亚开发成功中的人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朝鲜诗人泪流满面地唱道:依稀可见,仿佛看见,但又看不见的鸟。1952年,在日本进行的全国鸟类调查中,仅佐渡县和能登半岛发现32只朱鹮。日本政府立即将朱鹮上升为“特别天然纪念物”强化保护。然而到了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1981年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最后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同时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鹮从此绝迹。日本的诗人同样哀叹道:烧炭的烟随风飘落在山岭上,朱鹮的栖身之处将不复存在。国见山旁的溪谷和原野里,朱鹮的身影将渐渐消失。朱鹮在日本被视为圣鸟,他们对在自己国土上消失的朱鹮表现出了无限的哀伤,越过海洋穿过高山,日本人把寻找朱鹮的一线希望寄托在中国大陆上,他们深知唯有这片广袤的土地,是朱鹮继续生存下来的希望所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还有14个省份可以见到朱鹮。50年代在陕西、甘肃一些地方的稻田和河坝还见到觅食的朱鹮和它们在大树上搭建的巢窝。60年代我国的鸟类学家只在陕西省的秦岭采集到标本。从此之后在中国也没有了朱鹮的消息。朱鹮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万年,却在20世纪短短的几十年内由一个庞大繁盛的种群骤然缩减到灭绝的边缘。朱鹮相继在其主要分布国家消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震惊。中国还有朱鹮吗?国务院问林业部,林业部问鸟类专家。答复是:1964年后,无任何野外消息。无消息并不是绝迹。国务院指示:找!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组成专家考察组。寻觅中国境内的朱鹮,鸟类专家刘荫增承坦了这个任务。要在这么大个中国寻找已经失踪了20多年的罕见鸟类,不正像是大海捞针吗!刘荫增后来回忆说:我抱着大海捞针的一线希望踏上了寻觅朱鹮的漫漫征途,三年里走了五万公里,北起兴凯湖南至海南岛,西自甘肃东部到沿海各省,涉及十二个省的朱鹮历史分布区。考察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给政府和鸟类学界一个明确的答复,有还是没有。1981年4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陕西秦岭南麓的洋县。根据朱鹮在山脚带活动的生态规律,考察小组在县城周围、汉江平坝、丘陵地区细细寻觅,每到一个村,考察小组就借放电影的机会把朱鹮的幻灯片放给村民看,发动群众协助寻找,请他们提供线索。并承诺谁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就奖励谁100元钱。重赏之下,前来向刘荫增提供线索的农民络绎不绝,但每次乘兴赶往现场观看,都败兴而归。一个多月过去了,寻找仍无任何结果。就在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向甘肃徽县转移的时候,纸坊乡一个农民来到了考察小组的营地报告说:“在金家河山上砍柴时见到过在电影院幻灯中看到的鸟”。当时姚德山拿出朱鹮的照片让报告人仔细辨认,因为当地人经常把白鹭当做朱鹮向考察小组报告,姚德山又怕刘荫增白跑一趟。报告人看完照片后非常确定,说就是这种鸟。1981年5月23日傍晚,刘荫增和考察小组来到了金家河,当天空中传来朱鹮的叫声时,刘荫增流下了热泪,苦苦追寻了三年的朱鹮终于被他找到了。望着天上一闪而过的朱鹮,刘荫增断定附近还会有朱鹮。5月30日,考察小组来到了与金家河地貌极其相似的姚家沟,这是一条西北偏东方向的山沟,长约5公里,一条小溪从山谷深处流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小山村只有七户人家,正好为朱鹮提供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和捕捉田螺、小鱼的水域,这个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秦岭深处,给考察小组带来了更大的欢乐。在这里,他们又发现了1对成鸟和刚刚孵出的3只幼鸟。这说明濒于灭绝的朱鹮还具有正常的自然繁殖能力。随后刘荫增他们在离鸟巢30多米的地方用树枝搭了一个掩蔽所,躲在里面进行详细的观察。这最后的7只朱鹮是朱鹮家族复生的唯一希望。刘荫增把这7只朱鹮定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中国陕西洋县野外发现7只朱鹮》这是轰动世界的新闻,各大报社、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了这个触动世界生物科学界神经末梢的特大新闻。海外媒体迅速反应:朱鹮在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政府及著名鸟类专家们纷纷发来贺电、贺信,祝贺朱鹮在中国重新发现,并望得到科学拯救。陕西的洋县发现了朱鹮!这里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营巢地,几乎是一夜之间,洋县和朱鹮成为世界的话题。1981年5月在姚家沟发现朱鹮踪迹后,洋县人民政府就下发了保护朱鹮的紧急通知,林业部门随即专门抽调了路宝中、王跃进、陈友平、赵志厚4个人成立了朱鹮保护观察小组。被派往姚家沟帮助刘荫增保护朱鹮。他们在离青冈树朱鹮巢穴不远的地方,找到一间废弃的青瓦房,住进去。成为了姚家沟的第八户人家。为了和当地住户有所区别,路宝忠用红漆认真地写上“秦岭一号朱鹮临时保护站”这个自封的名号,挂在门口。开始了他们长达近三十年的保护工作。这些年轻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刚刚进入社会参加的工作竟然是为了保护一种鸟。他们跋山涉水进入秦岭深处,是为了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一个物种,这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不可思议。然而刘荫增和朱鹮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刘荫增每天都将朱鹮记录认真查看,希望找出朱鹮的生活习性,做为一个鸟类专家,他对这样的工作方法并不陌生,但对于朱鹮,他还是第一次面对。自从他们命名了朱鹮秦岭第一号群体后,就再也没有找到第二个群体。姚家沟的这七只朱鹮,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毕竟7只朱鹮对于一个物种来讲太过于脆弱,万一忽然发生灾难,很有可能一下子灭绝。而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胡迪生时任汉中日报社的记者,洋县姚家沟发现朱鹮后就赶去采访,这些照片就是他拍摄的,为朱鹮的早期保护工作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秦岭的秋天,空气中散发着桂花的香味儿,重重的大山保留了姚家沟的宁静,在这里,路宝中他们终日里与鸟为伴,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艰苦的生活其实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否守住这份寂寞。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的1981年,山外的沸腾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刘荫增察觉到了年轻人的动摇心理,每天晚上在油灯下,是他对坚守理想宣讲的课堂,他勾画了一个蓝图,他说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很艰苦,但是国家一定会成立专门的保护站,还会有保护区,我们会有大的房子,会有汽车,到时候还会有外国人来我们这里,你们应该有信心。经过保护组的调研发现,从有朱鹮活动的姚家沟、三岔河等地的景观来看,它们一般在海拔1000至1200米,农田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并且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耕作方式,由于一年只能生产一季稻谷,此地还有一些冬水田,使朱鹮在冬天也能寻觅食物。在老坟地上保留的一些高大的古树,也使朱鹮可以筑巢。当地人管朱鹮叫红鹤,取红火之意,被称为吉祥鸟,从来不去惊扰,这些都成了朱鹮得以残存的条件。洋县政府立即下发布告,朱鹮营巢区大树一律严禁砍伐,其活动区域中的稻田一律不准施用化肥农药。在朱鹮栖息的大树周围不准打枪、放炮。对发现、保护朱鹮的有功人员,国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捕猎、毒杀者要依法严惩。首先是姚家沟朱鹮巢区的水田严禁使用化肥农药,停止伐树垦荒,稻田里一年四季不许将水放干。随后这一做法又在全县境内大面积推广。1984年,邮电部门发行了一套朱鹮特种邮票,让全国更多的人知道了朱鹮。1986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在原洋县朱鹮站的基础上扩充建立了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在主要巢区设立了3个观察点,并且开始建立了朱鹮养殖场,进行人工繁殖。林业部、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林业厅和洋县县政府,分别发出文件,要求切实保护好朱鹮及其栖息地,为此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洋县政府发出布告,减免朱鹮栖息地内农民的公粮任务和农业税,优先作为扶贫区。并且对停止使用农药化肥的农户给与经济补偿。1990年9月,外来洋县工作的项伯凯在野外狩猎时,误杀了三只朱鹮。洋县公安局立即以非法狩猎罪向法院提出公诉,按照当时全国人大颁布的非法狩猎罪,项伯凯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打死三只鸟,被判处四年徒刑,这在洋县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保护措施和科研工作,从1981年发现朱鹮开始,这个依赖于大树、水田、人户的大鸟,虽然只有七只,仍然没有放弃繁衍生命的努力。在最初的日子里,以平均每年增长5只的数量缓慢回升。与此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尽管还不太清楚朱鹮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但他们还是敞开如同秦岭般的胸怀,接纳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物种。保护朱鹮、爱护家园的说法正在深入人心。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问日本期间,向日本人民赠送了一对朱鹮“友友”和“洋洋”,洋洋的洋就是洋县的洋。2008年胡锦涛主席又向韩国赠送了一对朱鹮。这样的举止,无疑令洋县人倍感自豪和鼓励。经过近三十年的精心保护。朱鹮已经扩展到洋县以外的七个县、30多个乡镇,活动面积涉及汉中市辖区3000多平方公里,汉江两岸成为了朱鹮生息繁衍的天堂。由于环境的改善,与朱鹮伴生的白鹭苍鹭也在逐年增多,仅洋县一地的鸟类就有二百多种,2004年国际第23届爱鸟协会在欧洲召开,会后的观鸟活动是在洋县举行的。在这个如诗如画般的秦岭南麓,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热爱自然热爱秦岭的人来到此地。山水画家万鼎常年在秦岭的深处游走,感悟着这座山给他带来的一切。现在,他准备画一幅秦岭的长卷,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样一座大山描绘在他有限的画幅里。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成立,以一只鸟的名字命名为国家级保护区,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当年还是刘荫增学生的路宝忠,如今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王跃进如今是陕西朱鹮保护饲养中心的主任,看着每天来这里观赏朱鹮的世界各地的游客,王跃进心里自然也是充满了很多感慨。刘荫增在洋县工作了三年,看着朱鹮的救护工作初见成效后,就去追寻别的需要保护的鸟类了。当年他的四个学生中,只有陈有平还在大山里看护着朱鹮。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躲在偏僻的姚家沟生活的朱鹮,在人类的呵护下已经开始在平原河谷安家。据国家林业局宣布:从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汉中洋县首次发现7只野生朱鹮开始,近三十年来,我国朱鹮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朱鹮总数已达到1000多只,其中野生种群500余只,人工饲养种群500余只,已基本摆脱了物种灭绝的危险。经过30年来对朱鹮的保护,洋县作为朱鹮的栖息地,自然环境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在这个绿色产品正成为消费主流的年代,朱鹮也用独特的方式回馈报答了洋县人。如今洋县的生态旅游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都有着很好的销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秦岭的恩泽。第七集生息与共

秦岭,一座美丽的山。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用通俗的话讲,秦岭北麓的动物多为北方物种,而南麓多为南方物种。由于秦岭山地南北存在着地貌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因素的显著差异,因此造成动物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都是极为罕见的。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一座山交会、融合;使秦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动物乐园。

2009年5月,雍严格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他想再去一趟三官庙。十几里的山路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条路他已走了三十多年,只是今天再走这条路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官庙是秦岭山脉中一条山谷的名子,它和其它山谷看上去没有什么两样,传说在山谷中的回龙庙里原先有三座塑像,分别掌管着天地水,所以这条山谷也就叫三官庙了,三官庙现在居住着九户人家,在谷底的河边一字排开,长达三、四公里。

三官庙最特殊的住户应该算是三官庙保护站了,它隶属于佛坪保护区管理局,从1979年筹建算起,雍严格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他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年轻人,成为了公认的熊猫研究专家。

1957年7月的一天,宁静的天空忽然有一架飞机飞过,谁也没想到,几天以后,公安局来了4个人,带头的是一个侦察股长,他要求当时任岳坝乡乡长的杨笃芳立即抽调年轻的猎手,跟他们一起上山搜寻特务。

雍严格熊猫专家

他们和公安人员还有民兵在山上搜山的时候,现在叫巡山的时候碰到树上有一只熊猫。

杨笃芳原佛坪县岳坝乡乡长

它爬到松树上去了,我们那时候正做饭,它在上面尿尿,它一尿尿啊我们在下面纳闷,天这么晴哪里有水下来。

雍严格熊猫专家

他们当时不认识开枪打下来了,打下来了以后最后把这个肉吃了,皮扒下来。

杨笃芳原佛坪县岳坝乡乡长

熊猫皮啊我说你们把它拿上,给我背上背回来,把那个东西背回来嘛,将来把皮绷了以后好睡觉。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郑光美来到这里考察,看见了杨笃芳铺着的熊猫皮,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一张熊皮,而是他没有见过的一个动物毛皮。

雍严格熊猫专家

在那个年代的话很少有人见到过熊猫,当时动物园圈养的熊猫只有1957年在成都动物园圈养了一只大熊猫。那时候北京动物园还没有圈养熊猫,所以郑光美当时也没有见过熊猫。

郑光美将杨笃芳的熊猫皮带回了北京,后来又根据头骨标本撰文确证了在秦岭的南坡有大熊猫的存在,从此揭开了佛坪的秘密。秦岭大熊猫的正式发现被称为中国兽类学的一个里程碑。

在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早已有秦岭地区大熊猫存在的记载,只不过当地人一直习惯把大熊猫称为花熊。熊猫在秦岭已经生活了70万年。直到最近数千年的历史记载,都表明秦岭南北坡普遍有熊猫分布。后来由于栖息地遭受到人类的侵占,而使它们从原来分布的大部分地区销声匿迹了。

为了躲避人类,大熊猫退缩到秦岭的密林深处。为了填饱肚皮,这个原本吃肉的动物,改吃竹子。并且它几乎完全靠竹子为生,一只体重100公斤的大熊猫,在春天里每天可以吃进50公斤以上的新鲜竹笋,拉出60多公斤的粪便。它的觅食对策是“快吃快拉”,这样便于肠胃工作可吃进大量的竹子。采食如此大量的食物,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12至14小时的时间,才能填饱肚子,勉强维持其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在秦岭地区所采食的竹子有两种: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两种竹子都是秦岭地区的优势种。秦岭大熊猫在一年中,从当年10月至次年5月前的8个月内,绝大多数均在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中觅食,6月便向上迁移,7、8、9三个月,所有大熊猫都在高海拔地区的秦岭箭竹林觅食新笋和竹茎。9月底以后,气候转冷时,再返回巴山木竹林中,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在秦岭山脉中部的佛坪县境内,茂密的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为大熊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在这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这种古老的物种最终以躲避的形式存活下来,建立起自己的栖息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动物学家们实地考察证实之后,197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佛坪成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随后三官庙等五个保护站的建设也开始实施。

在最初佛坪自然保护区筹建时,雍严格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之前,他是佛坪县林业局的一名护林员,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来佛坪调查大熊猫的陕西动物研究所的张纪书。在长达三年野外大熊猫的调查中,张纪书看到雍严格对知识的渴望。白天在野外他们一起工作,晚上回到驻地,张纪书便给他讲述一些观察大熊猫的基本方法。

雍严格熊猫专家

但是,具体来做研究不知道从哪儿着手,每天在山上跟熊猫打交道或者跟踪它观察它的这些行为,还不知道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怎么去总结。

1982年,已经在秦岭观察了几年熊猫的雍严格来到了四川卧龙,在中国研究大熊猫的历史上,四川卧龙的五一棚是最早建立的研究基地,在五一棚里,他从胡锦矗教授那里系统学习了如何研究熊猫的方法。并且在这里结识了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

雍严格熊猫专家

夏勒就经常把我带到野外去让翻译跟着一路,给我讲这个,比如调查竹林调查熊猫吃的竹林,这个竹子是怎么结构,怎么分布,怎么生长,怎么来统计这些数据,一点一滴地都给我教。

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一致赞同将大熊猫动人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从此,大熊猫便成为全球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性标志。从1980年开始,应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邀请,夏勒博士到中国四川卧龙开始对大熊猫进行行为学研究,1993年夏勒博士写了一本畅销世界的书《最后的熊猫》。夏勒在他的书里这样写到雍严格:雍可以告诉我,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熊猫喝过五次水,进食十四次,每次从一个半小时到五小时不等,这样的细节是无法靠无线电追踪取得的。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计划也能找到像雍严格这样投入的年轻生物学者。

雍严格最早来到三官庙保护站的时候,这里有十几户人家。何庆贵一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搬来这里的,那时山里人家家户户都有猎枪,因为地少粮食不够吃,打下的猎物主要是改善生活。1982年从部队探亲回家的何庆贵亲眼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三官庙保护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被当地人叫做花熊的动物一下子成了国家保护的重点对象,并且国家在这里禁止狩猎。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们经常看见在山上观察熊猫的雍严格找到他,请求他一起去野外调查大熊猫。

何庆贵三官庙村民

因为我是当地人,对山上比较熟悉,也是当兵回来身体比较强壮。他说让我跟他干。

从1983年开始,何庆贵参与了多项大熊猫的调查和研究活动,逐渐成为雍严格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从开始研究大熊猫以来,佛坪保护区3.5万公顷的山区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雍严格和他的助手们与大熊猫朝夕相处,30多年里,熊猫去过的地方他都去过,熊猫没有到达的地方他也去过,而他大部分研究项目都是在极其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

张安兴三官庙村民

他在野外很尊重我们的意见,比如说是上山,从保护站一出发,走到一个快要上山分开的地方,他就主动问我们说,地方由你们定,你们只要把熊猫找到。

赵华友三官庙村民

原来上山可能跑,但是他比我年龄大将近二十岁。我们生在山里经常跑啊,我们还紧打紧地跟他呢。

何庆富三官庙村民

我跟他一路天天上山,那会儿天天上,那时候上山生活也不好,各个方面条件也不好。

何庆贵三官庙村民

那个时候都没有干粮夏天山上有野果子,上山啊肚子饿了摘点野果子吃充个饥。

为了不破坏大熊猫栖息地的安宁,佛坪保护区在建立三官庙保护站之初,就制定了不通公路的计划。每一次进出都要跋涉十几公里山路才能到达。保护站的研究设备与生活物资都要靠马匹运进山里,路途相当艰难。

秦岭是人类最容易遇到野生大熊猫的地方,雍严格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大熊猫,甚至可以坐在它身边,这样的工作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雍严格最长一次是连续72小时跟踪一个大熊猫,他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熊猫,接近它,和它建立一种关系。雍严格就是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当这些成果发表之后,秦岭便成为全世界研究大熊猫的热点地区。

雍严格也将这些观察熊猫的方法教给和他一起工作的三官庙的村民,这些曾经是猎人的村民,几乎和动物有着共通的本领。过去拿猎枪的手,如今拿起了摄像机,他们在野外的发现和观察,往往决定着保护区保护措施的实施。

久香是三官庙的村民,因为她的一次及时报告,一只在野外受伤的大熊猫得到了保护站的救治,为此国家还奖励了久香。

雍严格和久香

五一时在这个松树这里吃笋,吃竹笋那一阵它都跑到这门前来了,跑到你房子旁边来了,哎呀那这近得很呢,坐在门前就能听见它吃笋了,我们站在院子里就在这儿看见它,我们好多人都在这儿看,和张博士他们都在这里看熊猫跑到你家门口来了。

受雍严格的影响,这里的村民对熊猫的生活习性都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当熊猫受伤和生病的时候,它往往更愿意贴近人类。自从保护站建立以来,这里的村民对熊猫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

1991年,何庆贵与保护站人员在巡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在风雨中与妈妈走失的熊猫幼仔,何庆贵抱着幼仔蹲守了四个小时,没有看见母熊猫回来寻找孩子,于是只好将熊猫幼仔抱回保护站。

梁启慧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何家的老头老太太当时就拿着他们给孙子喂奶的,奶瓶和奶粉就到了保护站到了保护站,他们就尝试着把奶粉冲开以后放到奶瓶里面给熊猫饲喂,饲喂过程当中我觉得这个画面特别珍贵,所以当时我就拍下来了这张照片。

雍严格熊猫专家

这两位老人现在都不在了,但是他们当时这种对熊猫的感情还依然存在,留下来了,让我们值得怀念。

每年的春天,美丽的杜鹃花在满山遍野绽开之时,那些成年的大熊猫一改往日互相回避的冷漠关系,开始在山野间大声疾呼,寻找配偶了。大熊猫的脸部缺泛表情,主要靠声音表达细微的情绪变化。其行为也显著改变,接触频繁。如果交配成功,妊娠期只需四五个月,在每年的秋天,怀孕的大熊猫便在海拔18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寻找树洞或石穴产下可爱的小宝宝。然而,在熊猫交配期的春天,也是熊猫最容易受伤的季节,那些雄性熊猫为争夺交配权,经常撕打在一起。

这就是一只战败了的熊猫,此刻它有些不好意思。如果熊猫受伤严重而得不到及时救助,它很可能因此而丧命。1987年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开始筹建,1993年经当时的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准建立,野外救治大熊猫得到了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支持,从此野外救治大熊猫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在陕西省珍惜动物抢救中心参与的60多次救治行动中,有32只大熊猫成功救治,11只大熊猫回到它们的出生地,另外的21只因为老弱病残在这个中心长期居住下来,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关爱。

刘小斌是三官庙保护站的站长,从辈分上论他是保护站的第二代巡护员,但是从时间上论,他已经在这个大山深处工作了二十年。

刘小斌

咱们吃了饭,饭吃了我跟老巫到上面,老白你跟呼路平到底下那儿,回龙庙、沙沟一带去看一下。

三官庙保护站是佛坪保护区的核心区,1.13万公顷的面积里生活着26只大熊猫,是中国野生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区。这里有30条巡护线路,海拔高度落差有1600多米,按照规定,刘小斌他们4人每个季度至少要按照路线巡护一次,每天都要爬上爬下三十公里。在有熊猫留下特殊痕迹的地方,他们都要系上一根红毛线,用这种方式记录熊猫的踪迹和行为规律。如今,多年以前系上的红毛线已经褪色了,新的红毛线还在不断的系上。在这一根小小的线绳上,牵动着人类对熊猫的关爱。

三官庙保护站站长刘小斌

第一次巡护到保护区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巡护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回来以后当时想了半天,下午黑了以后还坐到那写了一篇日记,那篇日记也是我写的第一篇日记,第一篇日记写完我记得最后一句话写的是,哎呀这工作还能不能坚持到底,那个日记也是我的最后一篇日记,那个日记现在也找不到了。

同期:雍严格刘小斌今年往上移动得早还是晚和往年比较,大熊猫往上移动得早还是晚,今年往上移动的好像比往年要早一点,啥原因,可能天气热底下,熊猫上去早的原因就是竹笋少,竹笋发的不好,底下那个竹笋,往年咱们顺着河边走发的好的很今年路边的河边的竹笋发的都不好,熊猫在海拔高度活动,就是两千四到两千七百米,这个表象啊,秦岭熊猫的特征与过去那个巢域学说又是个挑战。你想,两千四到两千七百米,那么多熊猫集中到一块,非常近。

雍严格好

那你们就跟着梁上走。跟着梁往上慢慢地跟踪,那就离得很近了,一个多小时以前吃的,现在有可能在哪睡觉,你们慢慢走,边走边听啊,不要惊动它了,对吧,绕着过去,你们慢慢边走边听观察它,好吧。好好,听到了。

雍严格今年六十岁了,爬山对于他来说已经有些艰难。现在他希望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替他,继续在三官庙做研究保护大熊猫的工作。

站在雍严格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叫叶新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动物学硕士学位后来到这里工作,现在在三官庙保护站工作的人里边,他是学位最高的人。1997年,叶新平从中南林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佛坪保护局工作。从那时开始,他跟着雍严格学习如何在野外跟踪大熊猫。

叶新平:

刚来的时候看到这青山绿水,觉得是很亲近的,可是等这个新鲜期一过,然后立马就感觉到太寂寞了,真是大山深处苦修炼。

雍严格

熊猫取食,像这么细的竹子它不太爱吃,吃要吃比这个要更粗一些的,像这么大年龄,这个熊猫年龄还不大,你看这个头圆的,这个中间的矢状嵴还没起来,估计也就是个四、五岁的样子,这个熊猫刚刚开始有那个发情的迹象。

叶新平

这就是刚刚树洞里的那个,噢,树洞里那个熊猫,这儿有个伤口。

2005年,叶新平在遥感监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地绘制出佛坪保护区内大熊猫密度分布图。

雍严格

我认为他掌握了这项技术,这对我们秦岭大熊猫未来的保护和研究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且会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何庆贵今年五十一岁了,三十年前他开始跟随雍严格追踪大熊猫。如今他继续伴随在叶新平的身边。山里人的日子过的平缓而绵长,何庆贵似乎也没有察觉他身边的人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

在离三官庙保护站不远的小路边,一座用青砖垒起来的墓冢引人瞩目,这里边长眠着一个年轻人,他叫曾周,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赵华友

三官庙村民他也是为了研究熊猫,那一天是在三星桥那个山上,他发现了一只熊猫,他觉得好奇,他去跟踪,跟踪跟到晚上的时候迷了路,走到悬崖上掉下去了。

张安兴

三官庙村民曾周来过我们家,也在我们家喝过蜂蜜水。

何庆贵

北大的学生当时我也跟他上过山。

何庆富

修墓的时候他父亲也来了,他父亲来这里还到坟上去看他儿子,还哭了,我和他照的合影像,合影像照完,他临走的时候跟我嘱咐说,在这里多多照管他儿子。

雍严格:他可以说是我们大熊猫这个研究战线上,第一个牺牲的人,年轻人。

从2004年开始,为了彻底还给大熊猫一个安宁的栖息地,陕西省政府决定陆续将三官庙的村民搬离此地,移民将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压力。在人类向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作出理性让步的时候,三官庙的村民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成为了大熊猫家乡最后的村民。

陕西省林业厅赵钰莹目前,陕西在秦岭一共建立了太白山、佛坪、周至等七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平河梁、桑园、黄柏塬等十五个省级的自然保护区。陕西省林业厅赵玉忠副厅长这些保护区基本上涵盖了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区域,使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从2002年开始修建的西汉高速公路穿越秦岭主山脉。为了有效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西汉高速公路采取了大量开挖隧道、架设桥梁的方式修路,沿路共建设桥梁540座,隧道136座,以最大程度保留秦岭地质结构、植被面积和动物栖息地。给沿途的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惜动物都留有通道,甚至为了一个物种可以绕行上百公里,这些都对秦岭的动植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莽莽苍苍的大山中的茂密森林,静静地仰望天空,遭到人类千百年的砍伐之后,秦岭已经少有原始古木了。经过近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如今天然的次生林都已经长成大树。这是一种希望,是人类与自然和解并和谐相处的希望。在秦岭的密林深处,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在自由地生活。2003年4月22日,国际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秦岭是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这也是中国境内继湿地之外的第二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秦岭无言,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胸怀里的万千生灵……

中国古代最早记述秦岭的文字出现在两本书里,它们分别是《山海经》和《禹贡》。

《山海经》称得上是一部千古奇书,有关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至今都还是谜。有人推测说作者是大禹,然而大禹时代中国还没有文字。有人说它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说成书于西汉。此后国外学者也介入了探讨,法国人说它可能受到公元前5世纪印度和伊朗文化的影响,作者也许就是印度或者伊朗人,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古巴比伦人的作品。直到今天,这个谜团也没有解开。

有关记述秦岭的另一部著作《禹贡》的命运与《山海经》相仿,它的成书时间被大致推测为战国时期,在它的文字记述中,中国山脉的布局是一个“三条四列”的系统,其中秦岭被列为中条。

夏金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晓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在《山海经》中把它叫“敦物”,或者叫“终南山”。《史记》中关于秦岭,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岭的时候,称它叫“大阻”。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我们看到汉代的那些其它著作中间,像司马相如他写的那些文学作品中间,那么对秦岭里面的物产、秦岭里面的风景都有很详细的描述。

上世纪1868年9月,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他用4年时间走遍了中国的十四个省区,就在秦岭南麓,李希霍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地质考察工作。他搜集资料、采集化石和岩矿标本、绘制地形图、地质图以及地层剖面图,回国后出版了著名的地学著作,这就是五卷本的《中国》,从此真正具有地质学意义的秦岭和李希霍芬的名字一起名动全球。吴凤鸣中国地质学史委员会顾问、研究员



秦岭的诞生可以推演到700到1000个百万年之前,那时的地球还处在地老天荒的混沌时期。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在地球运转和地球内部力量的推动下,相向移动。大地就是这样在剧烈的创痛中开始形成山脉。长达1600公里的秦岭正是两个地质版块的缝合带。可以说这个伟大的碰撞和拼合,从地质意义上完成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地质缝合带上的巨大伤疤,最终成为隆起在地表的山脉。大地的拼接与伤残产生出无限的丰富与壮美。

伴随着地质运动的抬升和塌陷,大小河流在涌动、奔流,生命在毁灭的同时又在诞生。各种植物慢慢地出现在适合生长的地表层上,使大地变得郁郁葱葱。

劳秋元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院教授



吴凤鸣中国地质学史委员会顾问、研究员

秦岭的南段是一种构造型态,秦岭北段又是一种构造型态。因此秦岭在中国构造地质的研究位置十分关键也十分重要。

张国伟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个具有极大科学价值,又孕育着新的科学发展很多信息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带。

终于,在秦岭山脉出现了蓝田猿人站立的身影。又过了数万年,灞河两岸弥漫起一缕缕温情的炊烟,半坡人以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昭示了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那时起,人类文明的曙光在秦岭上空显得格外明亮,色彩斑斓。人类开始在这个地理版块上围绕秦岭创造自己的历史。旧石器、新石器、陶器、青铜器……伴随着文字的诞生,这部历史的演进、脉络与悲欢离合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秦岭北侧的支脉—骊山,从地质学意义上讲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带动秦岭抬升的山体断块。从这个具有特别纵深度的断裂伤口中流淌而出带有温度的水,我们今天称之为温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艺术的描绘了唐代玄宗皇帝和贵妃杨玉环在骊山脚下著名的华清池所发生的爱情故事。

秦岭的温泉水洗出了杨玉环的国色天香,大唐王朝却从内部开始了腐烂。安史之乱的最终结果是杨玉环被深爱她的唐玄宗勒死在马嵬坡,而唐玄宗本人却躲进了秦岭山中。伴随着白居易的长恨之歌,护佑大唐国君的秦岭又一次为天下人所铭记。

白居易是在秦岭深处的仙游寺写下这首不朽诗篇的。凄美的爱情悲剧和不朽的艺术情怀引发了千古畅想。毛泽东就深感其美,百忙之中寄情书抄了这首长达88行的诗篇。

如果说白居易通过《长恨歌》把对爱情的描写推向了极致,那么,与他同时期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感慨险山危石的诗句就更是使人叹为观止了。

大山的高度居然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天上的黄鹤都飞不过去,山中的猿猴也难以攀爬。李白在他最为脍炙人口的长诗《蜀道难》中所描述的“有鸟道”的太白,指的就是太白山。

张国伟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国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研究员

但是后来随着大概从一万五千年以后到一万年前这一段时间,全球所有的冰川都在融化,气候都在变暖,那么秦岭太白山地区的冰川也不例外……冰川融化以后,把水注入到盆地、洼地里面去,在洼地里面就形成了湖,所以那里面有一系列的这种湖。都是当时和冰川有关系的这些湖。

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当然无法了解太白山的地质史,但他却用诗句描述了唐开元年间秦岭深处的所见所闻。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通过李白的诗句可以想象,在绝高的峰岭与澎湃的河流之间,在古木丛林之中,子规啼、悲鸟号、黄鹤飞、猿猱跃、猛兽磨牙、长蛇吮血……

对于远在古代的旅行者李白来说,那确实是一个险象环生、极尽阴森恐怖的旅途;但是今天,对于已经建立起现代生态概念的秦岭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生机盎然、万类自由的巨大生存系统。

根据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近年的统计,在秦岭庞大的山体之内,仅种子植物就有3400多种,如果加上蕨类、苔藓等植物,总数可以达到3800种之多。而动物学家又统计到,有140多种兽类动物和338种鸟类动物在秦岭山中生息繁衍。

李欣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常朝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而且它属于一个北方植物区系和南方植物区系交汇的一个地带,所以它有很多特殊的生境……独叶草还有星叶草,还有比如说珙桐了、银杏,这些都是比较特殊的一些类型,在系统上比较孤立的一些类型,它在咱们秦岭都保存下来了。

康慕谊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

秦地人说无闲草,那就是说几乎这三千多种植物,每一种都有它的用途,那这加起来就是不得了的一个巨大的宝库。唐代大画家王维的《辋川图》,被历代中国山水画家视为神品。微微酱黄色的岁月痕迹似乎更为王维的水墨笔触增添了许多如梦如幻的幽远和隽永。

王维更是一位大诗人。比他画作影响更大的是他的诗作。苏轼对王维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有谁知道,王维无论诗与画的巅峰之作,都集中出现在秦岭山中一个叫辋川的地方。

与历代才子的人生际遇相仿,王维在学业上顺风顺水,在仕途中却命运坎坷。40岁时,他便倾心秦岭,在辋川住了下来。

同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对于秦岭的描写,更像是一位匆匆过客,挥笔豪放,而王维面对秦岭的吟诵便是把整个身心与山水融为一体了。

王维的山水诗没有李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奔放,但却澄彻出静,淡雅、内敛,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以及对山对水的另一番感悟。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在王维的眼中,秦岭的绿色是那么空明而浓郁,连空气中都充满了绿色元素,仿佛到了可以溢出水分的地步,让人整个身心受到浸润,绿色在人的眼中甚至到了没有下雨的情况下就可以打湿衣服的地步。

陈允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琴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维的五言律诗当中喜欢用空字,空山新雨后,空字,空山不见人,也有个空字,波澜动远空,也有空字,我们随便说说就有很多空字。

陈允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那么是什么东西呢?非有非无,所以你看王维写的诗歌很多都是写这种非有非无的境界。

充满禅意的诗人王维认真地感受着身处秦岭的每一天。他时常和朋友一起泛舟辋川,清茶明月,宁静淡泊。只有夜静人闲的时候,才能体悟到秦岭春夜的空朦气息,甚至察觉到桂花在夜风中的散落。月亮从空谷升起时,竟然惊醒了山鸟,而山鸟的啼鸣使秦岭的夜色更加有了红尘之外的亘古宁静。

王雷泉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王维中年以后就厌倦俗尘,信奉佛教了。他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在山中随意游走。当来到河水的源头再也无路可走的时候,他坐了下来,抬起头观看白云悠悠地舒卷。在这寂静的深山里,即便是与人偶然相遇和聊天,也让人是那么的舒心,以至于忘却了回家的时间。陈允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琴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那些最壮阔的诗篇,往往跟他壮阔的情怀有关系。像李白、王维、杜甫,这些人一方面他们表现了自然,一方面大自然的高山大川也塑造了他,这是互相影响的。

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李白、王维,尽管他们熟知秦岭、喜爱山水,尽管他们思想活跃、落笔如神,毕竟他们生活在距今1600年前的唐代,当年诗人眼中的华清池、太白山以及辋川与今天的现状注定不同。对于现代人来说,全球化的文明进程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几乎是并驾齐驱地飞驰而来。与人类一样,具有着庞大身躯并且一直默默无语的秦岭,同样承受着压力。高蒙河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系教授



理查德·沃特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考察团成员

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石器时代,我们需要不断进步,进步和发展是必然的,在近代的工业发展中每个国家都犯过错误,我们需要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保护环境为主。

常朝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原来秦岭为了砍树专门有林场,林场的任务就是要搞经济要砍树,但现在林场的职能已经转变了,现在搞成不砍要抚育,到处搞这个封山育林区,栽树。

JamesLeape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

秦岭是一个非常闪亮的例子,它标志着一个省为人类和自然和谐在铺路所做出的努力,保护自然的同时也为今后发展留下了空间。

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的问题已经越来越频繁与深入的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思考与行动,貌似突如其来的环境问题应当提醒我们,今天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应验着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从秦岭山中发出的一个古老预言和警号。位于秦岭北麓的这座山原名叫石楼山,但今天的人们却习惯叫它楼观台。

传说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老子骑着青牛缓缓而来,就是在楼观台向世人讲授了他的著作《道德经》,从此以后这座海拔只有580米的山梁就成为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哲学之巅。楼观台也就取代了石楼山的名字而名扬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意是说“道”是这个宇宙万物衍生的根本规律,“德”是循道而行,之所以被尊重和崇尚,就在于“道”和“德”对万物生长繁殖顺其自然,不加干涉。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发万物却不自恃其能,生养万物而不去主宰,这就是最为深厚的德。

这位老人在如此渺远的年代,就已经告诫人们,不要以万物灵长,万物主宰自居,应当遵循宇宙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

不遵循“道”,也就是不遵循宇宙万物衍生规律,那就是失德,失德所导致的结果是这样的:

……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姜义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所以对大自然的东西,对万事万物内在的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还是要更多一点的尊重,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方光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我觉得恰恰这也是老子他给我们现代文明所提供的一剂良药,也是一句箴言,让我们好好的去思考,去反思。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而且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缔造和分隔者。正因为它庞大而绵长的身躯阻断了南北气流,才有了南雨北雪、南船北马以及南方的阴柔与北方的豪放等等人文差异与文化的多样。秦岭也不仅仅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它还是长江黄河最大支流,汉江和渭河的发源所在。是汉江和渭河把秦岭南北的色彩与气质引向了整个国家版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秦岭又是南北方特性资源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境内的众多名山大川中,能够统揽南北方迥异风采于一身,所谓马头看桃花,马尾扫风雪的山脉唯有秦岭。JamesLeape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

像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中国的秦岭,并称地球的三姐妹。

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心目中认为秦岭不仅是中国的宝山也是世界的宝山。

李利安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教授

离开了秦岭,中华文明的历史就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孙琴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它最强盛的汉唐文化,某种程度上就是秦岭文化直接孕育的。

理查德·沃特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考察团成员

如果说要将秦岭和西安其它重要旅游地,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做一比较的话,那么我认为秦岭是更具有潜力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宣传环境保护的一个舞台。

高建群作家

感谢上苍,给我家的门前赐了一条河,这条河叫渭河,给我家的屋后赐了一座山,这座山叫秦岭。

郝彦伟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

秦岭是地球献给我们人类的宝贵礼物。

周天游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所以我们现在要十分珍惜秦岭、爱护秦岭,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去保护它。
献花(0)
+1
(本文系微湖渔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