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哈尼啊卡文化简介
2019-07-09 | 阅:  转:  |  分享 
  
哈尼啊卡文化简介



1-0-1哈尼族文化

哈尼族文化现象哈尼族自称“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都是哈尼族不同地区人群的称呼。历史上曾称“和泥”、“黑泥”、“窝泥"等。“哈”“和”是构成飞禽走兽的词素,表示这类名称的类别:“尼”是女性,人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人的意思。哈尼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全省哈尼族人口有(1998年统计数),从行政区属上看,哈尼族聚居于红河和澜沧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以红河州最为集中,人口132.52万余人,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9%。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以及元江、藤条山、李仙山和澜沧江流域,是当代哈尼族繁衍生息之地,地处北纬21°,

以北到北纬26°、东经99°,以东到东京104°之间,语言属汉藏系彝语支。哈尼族每月传统的文字,1957年制定的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方案,为目前通用的哈尼文。哈尼族以泛灵崇拜、祖先崇拜,文化英雄崇拜为信仰中心,此三大信仰紧紧围绕着稻作农耕展开。

哈尼族渊源于古代的羌人族群,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里,经过漫长的迁徙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山峻岭之中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分为哈雅、碧卡和豪白三个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个土语。哈尼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里拼音文字。

从根本上讲,迁徙历史和梯田稻作是哈尼族文化赖以萌芽、生长和构建的两大基础。汉族文化的所有要素,都与迁徙历史和梯田稻作具有内在的派生渊源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哈尼族文化的主体结构经历了数次嬗与转型,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3世纪以前,是前哈尼族文化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到唐代,是哈尼族文化结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哈尼族文化,呈现出游牧与农耕并举、火文化与水文化交融共生的格局。从唐宋到当代,是哈尼族文化主体结构定型时期,形成了以梯田稻作为中轴的新的文化结构。

哈尼族地区到处都是山问沟渠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的农耕景象。秀美迤逦势凌霄的梯田,是最能代表哈尼族文化特征的标志性景观。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梯田是哈尼族得以绵延繁衍的物质载体;就深层次的本质而言,梯田构成哈尼族文化之魂,梯田是哈尼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哈尼族的节日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代表性的节日有“扎勒特”(十月年)、“昂玛突”(祭寨神)、“苦扎扎”(六月节)等等。节日庆典活动既是一年四季不同历月更替的转折点、又是不同季节梯田稻作程序交替过渡的标志。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这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的主色调。哈尼族服饰上的装饰物品和刺绣图案,实质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对祖先英雄业绩的缅怀和记述。

哈尼族创建村落时,村址的选择必须具备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从建筑形式来看,哈尼族建筑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房、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以及现代的钢筋混凝结构房等几种类型。其中,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建筑样式,梯田、蘑菇房、寨神林、棕林、竹林、茶园、寨门、磨秋场、和水碾,既是哈尼族蘑菇山寨的基本景观,又是尚待开发的全世界独

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元阳县胜村一带的哈尼山寨和梯田,已被列为云

南省级风景名胜区。

哈尼族有一整套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核心主旨是高扬自然主义大旗,钳制妄图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贬抑以自然生态主人自居的非理性心态。导源于生态伦理思想基础的认识天地自然本质、处理天人关系、维系人地良性互动关系、保护大森林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富有深刻的理性色彩,产生里显著的实效,从大范围

内非常有效地保护了本民族生存区域的原始植被的完整。保证了梯田稻作文明世代相传的水源基础。哈尼族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1-0-2哈尼族文化

哈尼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姿,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神话,传说中有叙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有讴歌人类战胜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记》;有反映哈尼族历史迁移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诗歌主要有“拉八热”和“阿基估”,两类,“拉八热”多在婚丧、节目、祭祀以及其他庄重的场合吟唱、曲调庄重严肃。“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间田野唱,以爱情为主,男女对唱。

哈尼族的原始说唱艺术哈巴是远古时代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说唱艺术的“活化石”。哈巴是哈尼历史的产物,生活和劳动的产物,是哈尼族古老的歌。哈巴的题目称为“奴局”,哈巴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无伴奏说唱,哈巴的演唱内容,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十二奴局”,包括天体自然、哈尼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商业经济、生老病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几乎包含了哈尼人的整个社会活动。在表现形式上,以吟唱、吟诵为主要表现手段,莫批是专门演唱哈巴的人,由于哈尼族没有文字,哈巴的内容全凭莫批的口传心记在加之各支系的方言土语有差别,因此在流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莫批都在对它进行着加工,哈巴代代相传,成为哈尼人保存历史的工具。



l-0-3哈尼族稻作农耕文化

分布于我国滇南和滇西南亚热带广阔山区的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地稻作农耕民族。不过,据中国历代汉文史籍文献记载,哈尼族先民的稻作农耕文化,是随其南迁过程逐步形成的。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哈尼族先民逐渐形成独立(单一)族体,迁居于川、黔、滇相交接的安宁河、金沙河沿岸和乌蒙山区直至西洱河、滇池沿岸。这段时期,哈尼族先民已具有垦田种稻的历史。《尚书●禹贡》中记载,哈尼族先民“和夷”所居住的大渡河沿岸,“其土青黎,其天惟上下,其赋下中三错”。《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山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殖)”。黑水就是今四川省西南部的雅砻江和金沙江,而发源于大渡河南岸、以哈尼族先民“阿尼"命名的安宁河(阿泥河),最终与雅砻江一同流入金沙河。函南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当指大渡河与金沙河之间广大地区。迁居于此的哈尼族先民,此时已经开始耕田种稻。只是由于人口稀少、生产工具简陋,其农耕活动还比较落后,所以还兼营畜牧业和游猎活动。直到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入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农耕稻作生产才发展到极高水平。

按照日本中尾作助、佐佐木高明、渡部忠世等著名学者从民族学、社会学、民族植物学等不同学科,经数十年实地考察研究认为,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经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北部、中国云南南部和长江南岸直至El本西部这一广阔地带之内,生长着以青冈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因此将这一地理带称之为“照叶树林带”。“照叶树林带”的山地和森林孕育出了不同于其他地理带的独特的同质文化圈,其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就是以栽培杂粮(包括旱稻)、薯类为主的砍烧地(刀耕火种)农耕和水稻农耕,故将这一广阔地理带的同质文化称作“照叶树林带”,日本学者认为,从东南亚北部至中国云南南部、贵州、广西、湖南这一带,构成了一个“东西半月弧稻作文化圈”。哈尼族聚居的云南无量山、红河南岸哀牢山和西双版纳广阔山区,正处于东亚照叶树林文化带和东西半月弧稻作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因而哈尼族先民迁入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之后,稻作农耕技能不断发展,原先粗放的刀耕火种游耕方式逐渐改变为有限的旱地轮歇作业。同事,由于开辟梯田获得成功,才长久定居下来,这一发展过程,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便成为哈尼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特殊的活动空间,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也就成为哈尼族近10个世纪以来整个社会文化的轴心,一切物质文明模式和精神文化模式,包括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交织的村落社会的出现,梯田与村落分布的均衡构建,人与大自然的协调相处,新的宗教观和世界观的产生,以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事象的形成等等。均源出于梯田稻作农耕文化母体。换言之,哈尼族先民完成了从游牧、游耕生活向南方稻作农耕经济的转变,并在与云南南部亚热带生态环境相适应,积极吸收原住居民稻作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体系。



1-0-4哈尼族民俗文化

习俗: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熄。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

哈尼族有共享猎物之习,当猎手们进山捕猎归来,无论猎多少,全寨子人都可来分割猎物,各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猎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哈尼族有许多禁忌,如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仍置“龙树”之下等等。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肉片,称“喝焖锅酒"。筵席期间常常歌酒不断。客人离开时,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叶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婚俗:哈尼族十分重视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l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常在农闲时举行。

食俗: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

不论平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鼓。哈尼人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生肉制成的。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鲜茶,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地区特产丰富,烹饪方法独特,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



1-0-5哈尼族园林文化

哈尼族认为自己是“天神之子”,嘏“天神”是大自然的代表,意即哈尼族是大自然的宠儿,因此,与自然的相谐、相融是哈尼族行为规范的最高旨趣。这一观念体现在园林艺术上,有其别具一格的风采。哈尼族历来重视园林建构,哈尼族把村寨的建设与园林建设为一体,村寨本身就是一个园艺成果。哈尼族选择寨地有着严格的园林意识,其目的是人与自然相谐相适,简单说来,要求寨子上方要有一个山包,其上有茂密的老林可作神林,左右两边要各有一座山包,作为寨子的扶手,寨子下方要有一个山包,其上有茂密的树林,以作寨子的歇脚,而且寨里要有长年流泻的清泉,以供人畜用水之需,寨内要有高大的万年青树,以作寨房的荫蔽。以此观之,每一个哈尼村寨,就是一个适宜生活的园林景观。哈尼族还注重村寨内供人游乐的园林建设。

2、所有的哈尼村寨在设立之时就十分重视游乐场所的建置,必须设有老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自独立的游乐场所。如哈尼村寨古树成林、茂密遮天、鸟语花香是人们休闲游乐的好地方,山处有古村遮荫风爽的地处,每处休闲场所都有沉香、辣木、古树茶等……。如茂盛的沉香树一一属常绿乔木、弱喜光种,耐短期霜冻,耐旱,幼时耐庇荫,主根发达,具有较强的抗例伏力。特征就是坚硬黝黑的石头,其浓郁悠远的独特香味,入水即沉。他的用途就是珍贵的香料,所用作燃烧熏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直接雕刻成装饰品。其二,辣木树是保健树,观赏树他可开花,提倡很有欣赏的珍贵树木。辣木树又称鼓槌树、山葵树,现有已知共14种,供食用栽培的原有古树之外有印度辣木树和存非洲辣木树两种品种,原产于非洲东北部和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红海沿岸等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辣木树是2012年来自欧美新兴的一种保健植物(食品),高钙、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质,并且具有增强体力、治疗贫血、抑制病菌、驱除寄生虫等功效。根据传统使用辣木树进行保健治疗的经验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高血压、抗质青、肿瘤有效。目前主要开发和生产的产吕有辣木、龙血竭、沉香茶等系列功能泡茶艺术供应,不提高经济价值和美好环境。其三是竹柳又名美国竹柳,是通过美国柳朝鲜寒柳、筐柳、毛竹基因组合杂交选育。具有多国遗传种质基因的新生代林木新秀。它具有超速生、抗性强、材质好、高密植等到特征,是一个亟待开发的优质超速生新能源树种。以其诞生到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受到林业界专家及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更受到的迫切快速致富的众人追棒。新一代的竹柳用途广,是工业原料林,大络材栽培,行道树,四旁植树,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是制造纤维板、细木工橡胶合板的优质原料;纸浆性能优良,优于杨树、按树等其他速生树种。采伐旋切为单板后可制作市场需求量大的胶合板,还是刨花板、纤维板、纸浆工业的重要原料。

3、古树成林普洱茶,我的家乡。至今保留有大量野生、半野生茶树在森林中。普洱茶历来是中外茶文化的精品之一,原始森林古树普洱茶又是其中的至尊精品,而我们帕沙森林古树普洱荼(以下简称帕沙普洱茶)是西双版纳州六大茶山系列之中的典范,是森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物多样性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普洱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名荼。从东汉时期到元朝时期被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定为普洱茶,明末清初,以品饮普洱茶为时尚;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趣。普洱茶系古树乔木,汤色明亮,滋味醇厚,茶之纯品。加上其天生的自然环境,更增加了其生态健康的品质内涵,迎合了当今人类崇尚健康长寿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帕沙茶历史以来就成为了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系列的精品和背洱茶源,在近现代茶文化史上更是飘洋过海,誉满五洲。千百年来,在我的家乡民间日常生活中,祖祖辈辈,家家种茶,家家养茶,房前屋后都种茶,形成了茶护人家茶护村,人在茶中生活的,人与茶和谐快乐相处的生态环境,人与茶已无法分离;更有家家采茶、制茶、卖茶,人人喝茶,品茶、论茶,早已形成了“饮之必茶,无茶不饮“的饮食习惯和“宁可无烟,不可无茶”的待客常道。由此,可见帕沙普洱茶文化的历史久远和普遍性。也从中看见帕沙普洱茶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发展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古树普洱茶,具有普洱茶恒久耐泡,汤色青纯,滋味醇厚,香气独特,回甘生津,容易保存,茶性转换富于变化的共性特点。作为保健饮料时,具有茶性温和,暖胃、解渴、降脂、养气、提神、醒脑、益寿、延年及品茗圣品的时尚及作用等功效。

我们哈尼人世世代代种茶在西双版纳热带山地森林里,茶树与森林里的动植物为伴,森林为茶树提供养分、水分,荫蔽和保护,这就是森林古茶园。森林古茶园与现代茶园完全不同,科学家研究证明森林茶园是半自然状态的生态茶、健康茶、环保茶,是我们啥尼人为人类贡献的礼物。森林古树普洱茶浑身是宝,茶可凝聚人间团圆,造就人类社会的和谐,也可焕发人性青春,还可延长人类的健康、幸福、长寿。在经济价值方面,茶可以提炼成茶叶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多种昂贵生物药剂。这对提高农村作物经济支柱产业飞速发展提供了“中流砥柱”一一因为它本身也是我们当地农业产业经济中的粮、糖、茶三大产业之一。但是,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只顾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砍柴伐木,乱砍滥伐,放火烧山,放牧牛马,挖山取石,严重破坏了原始生态,从而使原有的帕沙原始森林古树茶资源惨遭人类破坏。如此下去,这片原始森林古树普洱茶不久将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而光荣,这就是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这一远久而传统的茶文化知识,使之不失传而又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促使这一人类宝贵的古老的物质文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使之与人类社会其他文明文化和谐共存,养育人类。

二、我们帕沙森林古树普洱茶,占地面积4380多亩,地处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自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外的帕沙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平均海拔l600—1900米,相对高差300米左右,据传形成于株罗纪时期的原始森林腹地,东经102度左右,北纬56度左右,全年风调雨顺,日照充足,气温适宜。这里离县城的路程28公里,离州政府,也就是离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泮的路程38公里。格朗和乡是中国普洱茶的茶源,我们帕沙村又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据2011年有关资料统计,格朗和全乡茶叶种植面积29257亩,其中生态古茶园5600多亩,而我们帕沙连片的森林古树普洱茶就有4380多亩,约占全乡古树普洱茶面积的三分之一。我们帕沙村民委员会,由7个自然村民小组组成,共有470户人家,人口总数1950人。我们帕沙森林古树普洱茶园438多亩,由30个大小山头组成,地界总周长约18里,园内生长着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种类,茂盛的原始森林普遍高达20米以上,密密的,遮天蔽日,乌语花香,茶树密集,其中包括高10米以上的古茶树146500多棵,千年以上古茶树23600多棵,百年古茶树75400多棵,生态茶树50000名棵。此地环境优美,是我们休闲的好地方。

作者山达:“煮沸沧江水,同饮普洱茶。香飘万里外,情系一壶中。”茶树浑身是宝,我国上下五千年,皇亲国戚、文人墨客、佳朋贵友、黎民百姓,酒余饭后,品茗叙谊,以茶会友,合家欢聚,皆离不开壶中明,杯里乾坤。茶一一凝聚了人间的团圆;茶一一造就了社会的和谐;茶一一焕发了人性的青春;茶一一延续了人类的健康、幸福、长寿。







2015年8月日









9









献花(0)
+1
(本文系晏崇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