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字相解
“片”的字形比较简单,自古变化不大,但看“片”的字相,好像哪一个也与薄而扁的“片”也对不上号,主要解释有:
(1)片,判木也,从半木。—《说文解字》。
(2)甲骨文二例,都由象形的木字,省去左一半而成,像有身、枝、根之形。大而厚的木板,床板。
片(甲骨文)片(金文)片(小篆)片(楷体)
甲骨文“片”字有个双胞胎字“床”,二者甲骨文同形,说明那时“片”和“床”是一样的东西,故甲骨文“片”的字相:木板床。
床(甲骨文)木(小篆)片(小篆)
金文“片”字去掉“床腿”下的支撑,小篆体“片”则对金文的变化作了圆整。对照小篆体“片”和“木”的字形,如果将小篆体“木”字竖直从中间一分两半,剩下右边一半,就是小篆体的“片”字!故小篆体“片”的字相:中分木字。
由“片”为字旁组成的几个古字,揭示了“片”由床开始到木片的转变过程,如:
牑(biān):床板。此字出现应在金文以后,以示与甲骨文的“片(床)”有区别。
牒:札,证书,文书。字相:捆绑在一起的木片。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牍(又,竹片写字的称竹简)。
但《说文解字注》对“牒”和“牍”给出的解释是:“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可见此时的“片”字,已经不再只表示“木片”,而引申到一切扁薄状物、甚至非物,如:
(1)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唐·方干《叙雪寄喻凫》
(2)片言可以折狱者。—《论语》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019年7月9日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