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6706采煤工作面专项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5月5日
6706工作面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序号 单位/职务 签字 日期 备注 1 技术科 年月日 2 机电 年月日 3 运输 年月日 4 通防科 年月日 5 地测科 年月日 6 安监处 年月日 7 生产矿长 年月日 8 总工程师 年月日
6706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1.工作面范围及四邻采掘情况
6706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中北部。北部为6707工作面,西部为6706工作面切眼;南部为6705工作面;东部为六采回风下山下段。工作面运输巷底板标高-439~-442m,轨道巷底板标高-450.9~-455.8m,工作面运输巷走向长766m,轨道巷走向长799m,切眼倾向宽118m,面积约为9.4万m2。6706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在原大胡庄(已搬迁)北部,韩庄(已搬迁)以南,地表为农田。地面标高为+28.9~+30.1m,地势平坦,工作面距地面垂深469~486m,开采后对地面农田有一定影响,应加强地面岩移观测,提前采取措施。
2.煤层情况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7煤层,该工作面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煤层走向60°~80°,倾向北西,倾角4~7°,平均5°。西部煤层倾角较大。工作面上巷顺槽及切眼均沿煤层掘进,在顺槽及切眼共实测煤层厚度点34个,厚度在0.9~1.7m之间,平均煤厚1.22m。厚度变化较稳定,煤层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13.1%。煤层宏观煤岩组分以半光亮型为主,半暗型次之,一般呈明显的条带状结构,以亮煤、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及丝炭条带。
3.顶底板情况
直接顶:根据巷道实际掘进揭露及工作面附近钻孔资料,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平均厚度0-4.5m,向西部逐渐变薄,运输巷A5#导线点以西分布不连续,局部缺失,直接顶为中粒砂岩。岩层含菱铁矿结核及少量的植物碎屑化石,贝壳状断口,性脆,无层理,直立裂隙较发育,易冒落。硬度系数f=3.0。
老顶:灰~灰白色细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厚3.0~5.0m,夹深灰色粉砂岩条带,层理发育,含植物叶化石及较多菱铁质结核,硬度系数f=5~6。
直接底:深灰色粉砂岩,厚度为0.2-1.2m,轨道巷C3以西分布不连续,局部缺失,含植物根化石,下部夹细砂岩薄层条带,含黄铁矿薄膜和少量植物碎片化石,硬度系数f=3.0。
老底:浅灰~灰色细砂岩,厚度约5.0m,致密、坚硬,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暗色矿物次之,具水平层理,含炭化植物碎片化石,f=5~6.0。
7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岩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0.8MPa,属不稳定顶板,易冒落。开采时应加强顶板支护强度,保证开采安全。
4.水文情况
6706工作面南邻6705工作面,已回采结束,无采空区积水,6705工作面对6706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影响本工作面开采的主要含水层为一灰、七层煤顶底板砂岩。
一灰:平均厚2.00m,下距七层煤间距18~20m。一灰褐灰~灰色,质纯,浅部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弱,根据-415m水平六采采区施工6703下、6704工作面开采情况分析,现基本无水。
一灰下距七层煤平均层间距约18.0m,因此当七层煤冒落开采时,一灰在冒裂带影响范围内,构成7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
7煤层顶底板砂岩:在7煤层直接顶以上和直接底以下各有一层灰至灰白色细~中粒砂岩,中厚层状,层厚5.0m左右,局部裂隙发育。井下揭露时局部顶板出现淋水和沿煤层底板渗水,两层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为静态储量,顶板砂岩在断层及裂隙处可能与一灰导通,是构成7煤层开采的最直接充水含水层;底板砂岩以静水储存,无补给水源,对7煤层开采无影响。
据巷道掘进揭露及三维地震勘探探测,工作面内无岩浆岩、冲刷带、陷落柱等其它地质异常现象。
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3.2m3/h,最大涌水量4.8m3/h。
5.瓦斯情况
根据瓦斯鉴定结果,预计本面CH4绝对涌出量为:0.68m3/min,CO2涌出量0.37m3/min。
6.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
该工作面的地温为:23~26°C,属地温正常区;该工作面有煤尘爆炸危险,爆炸指数37.51%;Ⅲ类不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98天。
7.工作面设备情况
采煤机:型号:MG2x160/710-AWD,总功率:710kW。
液压支架:型号:(ZY3200/7.5/16),共计86架,支护强度:0.88~0.97MPa。
工作面运输机:型号:SGZ-630/200,电动机功率:200kW。
转载机:型号:SZD-630/40T,电动机功率:55kW。
胶带输送机:型号:DSS80/2×55,功率:55kW2。
二、风险类型确定
按照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类型,确定该工作面存在的风险类型有:
水灾:工作面用水及正常涌水排放不及时,可造成工作面淹面。
火灾: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可能发生自燃发火事故;木料、润滑油、浮煤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燃烧):工作面回采过程,瓦斯自然涌出,通风不良,可发生瓦斯积聚,使人中毒、窒息,发生瓦斯燃烧、爆炸事故。
煤尘爆炸:工作面煤尘爆炸指数37.51%,工作面回采时,产生的煤尘,可引发煤尘爆炸。
冒顶(片帮):工作面安装、回采、撤除过程中,支护不可靠,可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机电(触电、机械伤害):工作面机电设备较多,设备运转、检维修作业等过程中,可造成机械伤害、人员触电事故。
物体打击:采煤机割煤过程、破碎机、运输机等运转时,可发生煤矸及异物飞出伤人事故。
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工作面生产过程产生粉尘,设备运转中产生的噪声可对人员造成职业病危害。
其他:工作面生产期间,存在通讯联络不畅、人员定位、应急系统不灵敏风险。
三、危害因素辨识
根据工作面确定存在的风险类型,逐一辨识导致该风险的各类危害因素。辨识情况如下表:
危害因素辨识表
风险类型 风险描述 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D=LEC) 风险等级 可能性(L) 暴露率(E) 后果(C) 风险值(D) 冒顶片帮 工作面安装,存在切眼及沿途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的安全风险。 无措施施工、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学习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切眼跨度大 6 6 7 252 较大风险 顶板破碎、压力大 6 2 7 84 一般风险 切眼顶板支护质量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单轨吊吊运大件 1 6 7 42 低风险 单轨吊运输支架未执行清人制度。 1 6 7 42 低风险 工作面设备撤除,存在撤除通道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的安全风险。 无措施施工、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学习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撤除通道跨度大 6 6 7 252 较大风险 顶板破碎、压力大 6 2 7 84 一般风险 单轨吊运输支架等重物 1 6 15 90 一般风险 临时支柱支设不及时 3 3 15 135 一般风险 端头区域未按规定加强支护 3 1 15 45 低风险 管理人员巡查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人员违章操作、安全意识淡薄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应急处置措施执行不到位 3 1 15 45 低风险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存在顶板锚索,煤壁片帮的安全风险。 无措施施工、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学习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初采来压顶板支护不到位 3 1 15 45 低风险 超前支护质量不符合规程要求。 6 1 15 90 一般风险 采空区未及时垮落,空顶超规定。 3 1 7 21 低风险 初采初放期间顶板管理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生产期间,存在顶板冒落风险。 支架拉架不及时,控顶距超规定。 6 2 7 84 一般风险 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足 3 2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顶板破碎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端头顶板维护不到位 6 1 15 90 一般风险 造成安全出口宽度和高度不足。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支架错茬 3 2 15 90 一般风险 顶板维护不及时,顶板冒落。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漏顶。 6 1 15 90 一般风险 人员进机道穿顶,临时支护不合格。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过断层 3 2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架间漏矸 3 2 15 90 一般风险 液压支架自降、管路漏液。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端头支架或端头单体初撑力不足 3 2 15 90 一般风险 端头支护不到位,出口高度宽度不足。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切顶排喷矸。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支架起底座、抬垫溜槽。 6 1 15 90 一般风险 采动压力、矿压、构造应力 6 1 15 90 一般风险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施工图板图纸不准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地质条件因素 6 1 15 90 一般风险 顶板淋水多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职工违章作业 6 1 15 90 一般风险 采空区冒落不及时,空顶超规定。 6 1 15 90 一般风险 工作面两巷,存在顶板冒落的风险。 超前支护距离不足30m。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超前单体卸荷。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超前支柱间距不符合规定。 6 1 15 90 一般风险 两巷锚杆、锚索支护质量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两巷撕网漏矸 6 1 7 42 低风险 顶板下沉冒落。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超前单体未拴防倒绳。 6 1 7 42 低风险 工作面沿空留巷,存在巷道变形、顶板冒落风险 沿空留巷网兜。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顶板下沉未及时支护。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充填墙质量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支柱卸荷、未系防倒绳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底鼓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高度、宽度不足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沿空留巷煤壁片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火灾(内因) 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可能发生自燃发火事故。 7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 1 6 15 90 一般风险 未根据工作面自然发火倾向编制回采作业规程。 3 1 15 45 低风险 沿空留巷防尘管路不完善。 3 1 15 45 低风险 规程措施传达、执行不到位。 3 1 15 45 低风险 充填墙体施工不合格,出现漏风现象。 3 1 15 45 低风险 工作面浮煤多。 3 1 15 45 低风险 隅角未悬挂挡风帘。 3 1 15 45 低风险 火灾(外因) 木料、润滑油、浮煤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存放木料超规定。 3 1 15 45 低风险 油脂管理不规范。 3 1 15 45 低风险 采煤机未使用无火花截齿。 3 1 15 45 低风险 设备安全保护不灵敏。 3 1 15 45 低风险 电气设备不完好、电缆老化破损。 3 1 15 45 低风险 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行。 3 1 15 45 低风险 工作面浮煤多。 3 1 15 45 低风险 灭火器材不齐全、不合格。 3 1 15 45 低风险 规程措施编制质量差。 3 1 15 45 低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传达不到位。 3 1 15 45 低风险 不按规程措施施工。 3 1 15 45 低风险 应急预案编制效果差。 3 1 15 45 低风险 应急处置不当。 3 1 15 45 低风险 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燃烧) 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瓦斯事故。 高瓦斯矿井。 3 3 40 360 重大风险 工作面风量、风速不符合要求。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工作面通风设施故障。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工作面未按规定检查瓦斯。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施不完善、不灵敏可靠。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未按规定安设瓦斯监测传感器。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机未使用无火花截齿、喷雾效果差。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机机身未挂瓦斯报警仪。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机速度过快、截割硬岩。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电气设备不完好、电缆老化破损。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职工安全培训不合格。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积聚。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未按规定对工作面进行配风。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编制质量差。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传达不到位。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不按规程措施施工。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应急预案编制效果差。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应急处置不当。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指数37.51%,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 7煤层煤尘爆炸指数37.51% 3 6 40 720 重大风险 回风巷内未安设喷雾或喷雾未与采煤机联动。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回风巷未安设捕尘网或捕尘网未覆盖全断面。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未敷设防尘管路及阀门等配套设施。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机割煤时未开启喷雾降尘、喷雾效果差。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各转载点未安设转载喷雾。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支架工推移支架时,未开启架间喷雾。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采煤机下风侧架间喷雾雾化效果不好。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规程措施降尘措施编制效果差。 3 1 40 120 低风险 巷道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工作面浮煤多。 3 1 40 120 低风险 工作面风速超规定。 3 1 40 120 低风险 采煤机未使用无火花截齿、强行截割硬岩。 3 1 40 120 低风险 电气设备不完好、电缆老化破损。 3 1 40 120 低风险 进回风巷未按规定安设隔爆设施 3 1 40 120 低风险 隔爆设施水量不足。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监测监控系统不可靠。 3 1 40 120 低风险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3 1 40 120 低风险 规程措施编制质量差。 3 1 40 120 低风险 规程措施培训、传达不到位。 3 1 40 120 低风险 不按规程措施施工。 3 1 40 120 低风险 应急预案编制效果差。 3 1 40 120 低风险 应急处置不当。 3 1 40 120 低风险 水灾 采动或断裂构造影响下,可能诱发突水事故 泄水巷堵塞,发生溃水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管理人员巡查不到位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职工培训教育不到位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应急预案编制不符合规定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应急处置不当 3 1 40 120 一般风险 机电(触电、机械伤害) 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存在人员触电伤害 供电设计不合理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设备保护定值不准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钳工未经培训合格,未持证上岗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系统图与实际不符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设备失爆、电缆破损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设备、电缆维护不当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看电缆不佩戴绝缘手套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设备检修不执行停送电制度 6 1 15 90 一般风险 设备信号及保护装置未完善。 6 1 15 90 一般风险 未按规定检修 6 1 15 90 一般风险 电气保护不灵敏 6 1 7 42 低风险 工作面设备运行,存在机械伤害风险 无措施施工、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 6 1 7 42 低风险 岗位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持证上岗 6 1 7 42 低风险 靠近转动部位 6 2 7 84 一般风险 工作面、两巷照明不足 6 2 7 84 一般风险 检修不执行停送电制度 6 1 7 42 低风险 进机道施工设备未停电闭锁 6 2 7 84 一般风险 面溜子不平直、缺刮板、刮板链老化 6 1 7 42 低风险 面溜子飘链 6 1 7 42 低风险 机电设备转动、运行部位防护装置缺失 6 1 7 42 低风险 煤机溜子不闭锁 6 1 7 42 低风险 采煤机截割锚杆 6 2 7 84 一般风险 人员站位不当 6 2 7 84 一般风险 跨转载机不经过桥 6 1 7 42 低风险 物体打击 采煤工作面施工,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高压管路破损、连接件损坏 6 2 7 84 一般风险 物料码放乱、堆积不符合规定 6 2 7 84 一般风险 采煤机强行截割锚杆、硬岩 6 2 7 84 一般风险 转载机未封闭 6 2 7 84 一般风险 人员正对溜头、转载机开机 6 2 7 84 一般风险 采煤机割煤、人员未躲在安全位置 6 2 7 84 一般风险 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等) 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职工患职业病 人员未佩戴防尘口罩 3 2 3 18 低风险 人员未佩戴防噪声耳塞 3 2 3 18 低风险 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 3 2 3 18 低风险 职业危害警示牌板损坏 3 2 3 18 低风险 各转载点降尘装置效果差 3 2 3 18 低风险 其他 工作面生产期间,存在通讯联络不畅、人员定位、应急系统不灵敏风险。 电话、应急广播、通讯线路故障 3 2 3 18 低风险 工作面人员定位不正常 3 2 3 18 低风险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未按标准安装、使用 3 2 3 18 低风险 四、辨识结论
经辨识评估,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存在的重大风险有:瓦斯爆炸风险、煤尘爆炸风险;较大风险有工作面安撤期间的冒顶(片帮)风险;一般风险有:水灾、火灾、冒顶(片帮)、机电(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风险;低风险有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风险。
五、风险管控清单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