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隐居诗话01
2019-07-17 | 阅:  转:  |  分享 
  
读《临汉隐居诗话》01这诗话可以去掉“临汉”。宋魏泰撰。泰人品很坏,学问很好,幸未遭因人废言,故其诗话存。以下编号表示诗话之则,读了有话就说
,无话就跳过。01、神宗皇帝以天纵圣智,旁工文章。其于诗,虽穆王《黄竹》、汉武《秋风》之词,皆莫可拟其彷佛也。抟扶摇按:神宗就是全
挺王安石变法的皇帝。这则属于拍马屁,说神宗日理万机,不过偶尔闲来,敲敲诗歌边鼓,立即超过穆王、汉武了。这则的本义是:帝王写的诗,就
是好诗,如穆王汉武诗。现在比他俩的诗还好,那就是更好了。魏泰大概没读到宋太祖的诗,否则说神宗诗超过太祖的,岂不是“最好”的了吗?不
过把帝王诗在帝王级里比,这是妥当的,也是有趣的。因此魏泰做得不好,比如没有引刘邦项羽诗。此外,从穆王、汉武到神宗,汉语和诗艺又发展
了多少?神宗若是比得过,这个不稀奇,只有比不过,那才算稀奇。好比大陆当年家有子女考上大学了,稀奇得不得了,而同时期台湾,说考上大学
不稀奇,考不上大学才稀奇。如今大陆也走到这一步了,谁家小孩考不上大学,人们纷纷惊讶问:“哪能会的呢?”这则诗话随即抄录神宗三首诗,
我读,不过尔尔。“帝王级”在这里可以泛指为“中国最高领袖级”,于是毛泽东诗词就是这一级别最高峰。不仅如此,毛诗词也可以在诗人词客里
比的。你可以不去比,比如钱钟书和陈寅恪之流,他俩从来不提,但是总还有公认的诗人来比的,比如柳亚子。至于江、习少有的诗词,它们大概连
古代帝王的都比不上,只能算附庸风雅。02、前人谓杜甫句为「诗史」,盖谓是也,非叙尘迹摭故实而已。抟扶摇按:说杜甫悼李光弼的诗句。诗
句本身之理,可成诗作考辨。但是魏泰解释“诗史”,确实理论高超。诗说史,不仅仅是“讲那过去的事情”,而是还要有史论。“诗言志”,“志
”者情也。有情必有判断在先,判断就是“论”。对史实的情或志就是史论,这个“论”,未必是理论,只要能拉出一个陈述就可以。03、杜牧之
《木兰庙》诗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惊学画眉。」抟扶摇按:诗里很好的弗洛伊德潜意识作用的例子。“曾惊”二字妙,好比我党潜伏人员
就怕在敌人宿舍里说梦话。说梦话的时候一定在做梦。梦后惊思自己是否可能说出梦话来。04、诗主优柔感讽,不在逞豪放而致怒张也。抟扶摇按
: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话。前面对举杜甫两诗,说后篇“与前篇同意”。但是今天读者也可以体会到在“同意”的条件下,后面比前篇好,因为温和
、含蓄,也是中国古来诗教的“温柔敦厚”吧。这一句的后面举例,更是点名表示好诗人的诗都是“主优柔而不在豪放”的。陈毅诗吟:“此去泉台
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豪放。然而毛主席诗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优柔。陈毅诗之所以豪放,是因为他拼命了,
死了还拼,实打实,直打直。毛主席诗是“诗里把自己的事想那么远干啥呢,眼前就是胜利,后来的事情后来的诗写呗!”当是时也,西安事变前,
而这个“双12事变”得机于蒋石头坐镇西安,亲督即将开始的第六次围剿。《雪》做于同年2月,未知第六次围剿是否在计划中了。反正这些都是
完成长征后的“后头事”,写诗可以不管,于是就比“管”显得优柔了。简言之,陈毅想的是死后也咬你,哼哼;毛泽东想的是毕竟逃生了,呵呵。
相对而言,陈毅豪放,毛泽东优柔。08、韩退之不以为然,诗曰:「李杜文章在……不知羣儿愚,何用故谤伤……」为微之发也。抟扶摇按:韩愈
批评元稹。元稹扬杜抑李,韩愈说李杜不分高低。魏泰支持韩愈,这是否意味着他看出了韩愈看出了风格不同李杜诗?09、余观退之《答张彻》诗
云……则知肇记为信然,而沈颜为妄辨也。抟扶摇按:此则辩韩愈轻率登华山而下不来,深悔而“投书与家人别”事为真,以韩愈《答张彻》诗为证
。这不也是陈寅恪的“以诗证史”的做法吗?我感兴趣的是《答张彻》里有一句写华山高:“引袖拂天星”。毛主席词有“离天三尺三”。境界一样
。不过比较起来,还是毛词里的山高,“三尺三”不过一米,得弯腰穿过,而“引袖拂”的长度是1人1臂再加长袖的净余部分之和。10、韩退之
《李花》诗云……及《赠卢仝》诗云……即此时也。抟扶摇按:说韩愈写两人的两诗是写同一时间的事件。魏泰这不也是以诗证史吗?可见以诗证史
由来已久,但是陈寅恪系统使用之。11、李固谓处士纯盗虚声。韩愈……多侮薄之……夫为处士,乃刺口论时事,希声名,愿驱使,又要索高价,
以至饰仆御以夸闾里,此何等人也?其侮薄之甚矣!又《送石洪》诗曰:「长把种树书,人言避世士。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去去事方急,
酒行可以起。」此尤可笑也。抟扶摇按:处士,网上可查词义。然而魏泰这里描写更特色,他们很像今天的公知和网上的貌似学问家。所谓“论时事
”,就是偏爱作奇谈挂轮以翻历史定案。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做打手、图名声,好赚钱,结党营私。譬如中国现代文学,新中国版本是从新文化、
新文学运动开始,又把五四运动移花接木,连理与新中国成立。因此鲁迅为现代文学史第一文豪,首先是从政治上立论,而台湾李敖和大陆“处士”们偏要仅从文学作品和个人生活排名次以哗众取宠。更有如今吹“乞丐国学家沈某人”,他不正像韩愈《送石洪》所讥吗?乞讨捡垃圾,以便成网红,赚到钱财来,狗模变人样。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