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和解方之甘草泻心汤
2019-07-19 | 阅:  转:  |  分享 
  
甘草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9克,黄芩6克,半夏9克,黄莲3克,干姜6克,人参6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胃气虚弱,气结成痞,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腹中雷鸣不利,水谷不化;狐惑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饮食气味,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咽喉及前后二阴溃疡,声音嘶哑。

【方解】: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大炙甘草用量而成。该方中炙甘草、大枣、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和胃;半夏止呕降逆,和胃消痞;黄莲、黄芩苦寒清热,干姜辛温散寒。诸药配伍,辛开苦降,益气和胃,止呕消痞。又因黄莲、黄芩清热解毒,半夏、干姜辛燥化湿,故可治湿热虫毒所致之狐惑病。

【按语】:本方以干呕心烦、心下痞满、肠鸣不利、水谷不化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虚便秘、慢性肠炎、白塞综合症、口腔糜烂、药物过敏等。治疗白塞综合症,如饮食不振,加藿香、佩兰;咽喉溃疡,加犀角、升麻;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龙胆草、赤芍;口鼻出气灼热,加石膏、知母;胸胁胀满疼痛,加柴胡;湿盛,加赤茯苓、木通;热盛,以生姜易干姜;便秘,加酒制大黄;五心烦热,加胡黄莲;同时兼用《金匮》苦参汤外洗,雄黄散烧熏肛门。

【附方】:加味甘草泻心汤(《赵锡武医疗经验》),本方炙甘草易生甘草,加生姜、生地黄构成。功能清热解毒化湿。主治狐惑病。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