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荷花母亲
2019-07-22 | 阅:  转:  |  分享 
  
荷花母亲前言:母亲生平非常喜爱荷花!这一定与她的善良、勤劳、正直是分不开的。?????母亲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具有勤劳、俭朴的品质。母亲在家
是一位孝顺的儿媳、女儿、贤妻良母,在外是一位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农村干部。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姊妹五个,她平时对我们要
求很严格,经常向我们讲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怎样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母亲的教育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母亲的言传
身教影响着我们一生。在2015年11月15号,母亲是因为小毛病被庸医过度用药,造成母亲腹水,最终母亲依依不舍离开人世。我心里无比的
悲痛,我经常会嚎啕大哭,我眼泪快流干了,我嗓子快哭沙哑了,可是母亲再也听不见我说话了。??????现在我条件好了,很想好好孝顺母亲
,可是母亲不在了,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虽然母亲离开我两年多了,可是我内心无比怀念我
的母亲,想到母亲,我就心里很痛。我能忍住眼泪,但我却不能忍住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崇高的敬意。看着天边燃烧的夕阳,我扪心自问:在空旷的
天底下,谁能遮蔽我幼稚和不屈的灵魂?——我的母亲。?1.母亲出生在1938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年,她的家在离县城五公里的村子
里,外公外婆生了八个孩子,我母亲是老四,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比我母亲大的两个姨妈在小时候就夭折了,只有我母亲、两个姨妈和三个舅
舅了。由于外公外婆都是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人,他们的食品小生意做得很红火,周围的几个村子里的村民都经常到他们家买东西,母亲的家在村
子里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了,有很大的院子,有时有部队驻扎在外公外婆家。由于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外公做主,外公重男轻女,两个姨妈和母亲到了
读书的年龄了,外公不让母亲和两个姨妈读书,只让三个舅舅读书,外公说:“女孩读书没有用,长大了嫁人了,变成别人家的人了。”所以,很想
读书的母亲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舅舅们去学校读书。母亲很勤快,在家里帮着外公外婆打理生意,母亲善良、聪明活泼,很受村民的喜欢,十几岁就当
上了村里的儿童团团长。母亲长到19岁时,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在二十岁以前就结婚。母亲是经她家邻村的媒人
介绍的,媒人是父亲家的一位远房亲戚。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很封建,在结婚前,男女双方是不能见面的。母亲在结婚前,没有见过父亲,从媒人
那里听说的父亲家里情况:父亲是独生子,比母亲大一岁,从上海邮电学校毕业,在邮电局工作,家里祖孙三代,一家三口人,父亲有娘、还有奶奶
。外公很要面子,他说要风风光光地把女儿们嫁出去,他用多年存下来的钱给两个姨妈和母亲准备了很好的嫁妆,两个姨妈和母亲出嫁时都引来很多
村民的围观。我们那里的风俗是:结婚当天的上午,嫁妆是由娘家那边的人拉到婆家。母亲结婚的那天热闹得很,围观的村民很多,敲锣打鼓。母亲
家离父亲家五公里,父亲家在县城南关外,算是城边上的人,听说母亲嫁到城边上,很多邻居都很羡慕。梳妆打扮后的母亲很漂亮,母亲泪流满面地
和外公外婆挥手告别。青春年少的母亲坐在花轿里想象着父亲长什么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迎亲的队伍到了父亲的村子里,母亲下了花轿拜堂
成亲时,被高大英俊帅气的父亲吸引了,父亲身高1.77米,母亲虽然个头不高,但是长得很漂亮。在婚礼主持人的张罗下,在亲戚的祝福声中,
婚礼顺利进行着,父亲和母亲一起拜了他的奶奶、他的娘,父母亲拜堂成亲时就互生好感了。父亲家住的是三间茅草房,屋子里除了床,吃饭的桌子
和几张小凳子,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着简陋的家,母亲没有丝毫的嫌弃,母亲只想着以后一心一意地和父亲一起好好过日子。父亲和母亲一起
把母亲陪嫁的几件新家具摆好,新家具给屋子增添了新气息。母亲看到屋里墙上挂着的一张穿着警察服装的大头像,还有好几张很多穿着制服的将领
士兵合影照片,照片上有字,可是母亲不识字,母亲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声音很低沉地告诉母亲说:“这张大头像是我父亲的照片,我父亲是黄埔军
校毕业,担任国民党警察局局长,在江苏抗日的时候牺牲了,是被日本飞机炸死的,那时我才三岁。”父亲接着指给母亲看那几张大的合影照片,他
指着其中的一个人说:“这几张照片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拍的照片,这个是我父亲,上面还有陈毅呢。”父亲又用手指着陈毅的照片,告诉母亲。父亲
接着给母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告诉我母亲说:“我们今天拜的娘不是我亲娘,是大娘,在我父亲牺牲的第二年,我亲娘由于悲伤过度得了重病去
世了。我是我爷爷奶奶养大的,大娘对我不好,可是我仍然把她当成亲娘对待。”父亲声音有点哽咽,母亲听着父亲讲,心里感觉很心酸,母亲没有
想到父亲是个孤儿,她安慰着父亲说:“不要难过了,请你放心,我和你一起会好好地孝顺奶奶和娘的。”2.父亲和母亲从结婚第一天开始就谈心
聊天,慢慢相互了解,从此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心连着心,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父亲和母亲一起赡养老人,抚养五个孩子,度过
了五十六个春夏秋冬。母亲很快适应了新家庭的生活,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由于母亲善良、热情、勤快,很受村民的喜欢,那一年,被村民们评上
了生产队妇女主任,她还和村民们一起去夜校学习过,认识了一些字。日子就这样平淡着过着,父亲的奶奶对我母亲很好,可是父亲的那个大娘对母
亲态度很不友好,母亲和她说话,她经常不搭理,有时是横鼻子瞪眼睛。母亲结婚的第二年,全国大跃进开始了,浮夸风,大锅饭,全国各地闹饥荒
,饿死很多人。我们村有很多菜,有蔬菜充饥,母亲和村民们一起到菜地里捡干的白菜叶子,捡棉花壳,挖野菜,剥树皮,我们村里没有饿死人,但
是村民们营养不良,有的村民腿脚肿了。听母亲说,三年大跃进期间,村里没有一个小孩出生,远离县城里的乡镇有几个村子,村民们大都饿死了。
大跃进结束的第二年,村子里有几个小孩出生了,我哥哥也是那年出生的,哥哥带给家庭很多欢乐,特别是我父亲,他高兴地手舞足蹈,父亲的奶奶
(我的老奶奶)也很高兴,可是,我奶奶不管不问,不去母亲屋里看我哥哥,还在院子里大骂我父亲。母亲听到心里很难过,父亲安慰我母亲说:“
不要和她一般计较,她对我父亲的怨气都撒在我和奶奶身上,以前就经常被她骂,我习惯了,小时候还被她打过很多次了。哎,她也不容易,我父亲
不在了,她一个人守着这个家过。”父亲的奶奶(我的老奶奶)虽然年纪大了,可是看着父母亲辛苦着操劳着家,她有时帮着照顾我哥哥,过了两年
,老奶奶因病去世了,奶奶对老奶奶的去世不以为然,她一声不哭。父亲和母亲很伤心,特别是父亲哭得很厉害,是他的奶奶抚养他长大,父亲还没
有好好报答她的养育之恩就去世了。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父母亲把老奶奶的丧事办完了。过了两年,大姐在寒冬腊月出生了,那时父亲在淮南市工
作,二舅的大女儿也在那时出生了,外婆要照顾舅妈和表姐,母亲只能拖着虚弱的身子照顾自己,由于在冰冷的水里洗尿布,母亲受了风寒,手患上
严重的关节炎,母亲忍着双手的肿痛既要做家务照顾奶奶,又要照顾我哥和大姐。母亲经常被奶奶骂,她受奶奶的气只有找外婆诉说,听着外婆的安
慰,母亲心里好过一点,擦干眼泪后的母亲仍然和以前一样还要继续照顾奶奶。看到母亲这么辛苦,父亲就申请了调动工作,由于父亲是在邮电局上
班,属于国家直属单位,那时候调动工作不仅要经过县、地区、省审批,而且还要和别人对换单位才可以调动工作,正巧,我们县邮电局有一个淮南
市的人,他申请回淮南上班,父亲申请回家乡上班,过了几个月,父亲比较顺利地调回了家乡工作。3.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也是我二姐
出生的那一年。一天上午,父亲不在家,他在单位上班,几个带着红袖章的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来到我家翻箱倒柜,看到墙上挂着的爷爷照片,红卫兵
嘴里嚷嚷着,几个人一起摘掉照片,在院子里放火烧毁了,奶奶和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红卫兵把我爷爷的照片全部拆掉烧毁。父亲下班回家得知这
一切,心痛不已。接下来的几天内,工作组找父亲谈话,让我父亲写反省材料,交代爷爷的出身工作等问题。工作组人员知道除了照片,家里也没有
翻出什么物品,看到父亲的态度比较好,没让我父亲挨斗。可是,父亲从县邮电局调到离家几十里地的乡镇邮电局工作。胆小怕事的父亲心情很郁闷
,母亲担心父亲出意外,秋季没有农活干了,母亲就带着我哥哥和姐姐们到乡下陪伴父亲了,母亲不断的鼓励和安慰,让爸爸心情好一些。后来我和
弟弟出生了,家里的负担更重了,母亲生了五个孩子,奶奶从没有帮着母亲干过活,也没有照看过小孩,有时还诅咒我们,母亲坐了五个月子大都是
外婆过来照顾我母亲。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奶奶坐在地上对着父母亲大骂,我好奇地看着奶奶,那时不知什么原因,父母亲任由她骂,奶奶骂累了
就休息。父母亲很尊重她,从没有和她吵过架,父母亲想用善良真诚打动奶奶,让她放下对我爷爷的怨恨。父母亲每次从外边买的好吃好喝的东西都
会先给奶奶吃,如西瓜,切好后,先递给奶奶吃,然后,我们几个小孩才能吃西瓜。?从我记事时起,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喂猪、喂羊、烧水、
做饭,饭后就跟其他村民一起下地干活。??那个年代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有生产能力的社员必须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
那时参加劳动采用记工分制,因此,社员们听到村干部的呼喊‘’下地干活啦”,社员们才拿着农具从家里出来,到指定的地点参加劳动,有时侯,
母亲和其他几个村干部轮流喊社员干活。有几次,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跟着大人们到地里干活,几个小孩在田地边玩耍,大人们在田地里干活。中间
休息时也是由队长统一指挥,休息期间,村民们坐下来拉家常,有几个村民很幽默,经常会讲笑话给大家听,逗得村民们哈哈大笑,村民们劳动很累
但是累中快乐着。队长喊收工时村民才能收工,每天由生产队记分员负责统计每个社员挣得的工分,再由生产队会计核算根据每户工分总数多少,按
劳分配粮食。??4.母亲在家既要照顾奶奶,又要抚养我们姊妹五个,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大都压在母亲肩上了,家里靠母亲挣的工分和父亲微薄的
工资收入维持生活。?那时父亲下班回家后也帮母亲做些家务,如到喂猪喂羊,井里挑水,带小孩。由于家里八口人就我母亲一人挣工分,我奶奶年
纪大了不能干农活,而哥哥,两个姐、我和弟弟因为年龄小也不能到生产队里干农活,都不能挣工分,生产队分粮食是按照家里劳动力挣工分多少来
分的,我父亲挣的工资每年年底都要拿出一部分交给生产队还透支。??为了能多挣些工分少拿些透支,母亲有时还加班干农活,她吃的苦、流的汗
,母亲经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农活有许多都是靠肩挑人抬:挑土、挑水、挑肥、挑庄稼,有很多人被压弯了腰,
那时候农村驼背的人比比皆是。??????特别是全国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大队分劳动任务到生产队,挖河抬泥筑水坝,村民们不怕累不怕
苦,深秋天的北方,很寒冷了,有的村民们还打着赤脚挖泥,有的村民穿着雨靴,两人一起抬泥。??为了有多一些的土地种粮食,村民们治沟平地
,改良土壤,除了扁担、锄头、铁锹最基本的劳动工具,他们拥有的只有一双双布满茧的手。??身高1.55米、体重不到90斤,看似柔弱的母
亲,却有着那些男村民一样的干劲,有着一副压不垮的腰板,那时母亲三十多岁,年富力强,作为生产队妇女主任,母亲总是和其他几个村干部一起
积极带头干活,在和村民们共同努力下,生产队每次都会按时完成大队分给的任务。??风里雨里,泥里水里,母亲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扁担、筐和桶
,而母亲的腰板却一直挺着。????可是,母亲那样拼命地干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母亲怀孕三四个月了,还和村民一起到护城河里挖泥抬泥,
在深秋的一天,母亲流血晕倒了,被几位好心的村民送到医院,可怜的是孩子流产了,母亲身体也受到了严重创伤。??当时家里人除了外婆、父亲
知道这件事,后来,才听母亲给我们姊妹五个说起这件事,母亲听医生说流产的是个男孩,那个小弟弟如果在世的话,现在也有四十多岁了。听到后
,我很心疼母亲,也为那个未来到世上的弟弟感到悲哀。5.每年秋收后,播种好小麦,村民们比较清闲了,母亲就要为家里烧的柴火发愁了,父亲
每个月发的那一点煤球根本不够烧饭炒菜的。母亲一有空就拉着板车到树林里捡树枝,捡树叶,到田地里捡玉米秸,捡黄豆根。母亲听邻居说,火车
站那里可以扫煤灰,母亲和邻居一起拉着板车去车站扫煤灰。有一天,姐姐们、弟弟和我都缠着母亲,想和母亲一起去扫煤灰,母亲拗不过我们,就
让我们一起去了。我家在城东,火车站在城西,我和姐姐们没有去过火车站,母亲用板车拉着我们姐弟四个去的火车站,沿途几公里的路两边大都是
住家户,也有商铺和工厂,一路上,和母亲有说有笑地聊着天,母亲不时地告诉我们这里是什么工厂那里是什么工厂。到了火车站,母亲把板车放到
一边,我们几个从板车上下来,看到火车站那里很大,我们几个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到:“哇!火车站好大!”我们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我们东张西望
,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铁道、铁轨,我第一次看见运煤的火车停下来的样子,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载乘客的绿皮火车,看到乘务员们站在站台上招呼着
旅客上下车,那时候的绿皮火车的车厢窗户是可以打开向外面看风景的,车厢里的旅客们有的给我们摆手。那时的我觉得火车很神奇,想着自己长大
了哪天也能坐上火车就好了。我们从车上拿出扫把和铲子,开始扒开铁道边的小石头扫煤灰。我看到一群人在铁路边扫煤灰,也有一群人在另一边煤
渣堆里弯着腰扒东西,我问母亲那些人在扒什么?母亲告诉我说:“那是火车上烧剩的煤渣,里面有没烧透的煤块,那些人是在捡没有烧透的煤块,
没有烧透的煤块可以捡回家,烧火做饭。”那时铁道没有栏杆和围墙,我们在铁道边上扫煤灰,看到那一辆辆黑色运煤的火车冒着白烟从眼前经过,
发出“咔嚓咔嚓”撞击铁轨声。有运煤车停在车站,我就站起来朝火车头看,我想看看究竟:火车头怎么能拉动那么多车厢的,在铁道旁,我能看到
火车头那里,有司机,也有师傅用铲子往熊熊燃烧的煤炉里面加煤,每当有火车停下来或者驶离火车站时,我都会抬头看看。扫了一阵子煤灰,母亲
带着我和姐姐们、弟弟也去那煤堆里捡没有烧透的煤块,母亲教我和姐姐们认识什么样的煤块是没有烧透的。在捡煤块时,猛然间发现弟弟不见了,
调皮的弟弟不知道去哪里了,吓得我们几个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环视四周,看到弟弟在离我们二十米左右的铁道上走,不远处有个火车徐徐驶来。母
亲、两个姐姐和我都惊呆了,我吓出一身冷汗了,我和母亲、两个姐姐一起边跑过去边大声喊着弟弟,告诉他火车来了,让他快点离开火车道,给他
举了个手势,让他到火车道旁边来。弟弟听到我们喊他了,马上跑到火车道旁边,母亲见状,快速跑过去,紧紧搂着弟弟,心疼地对弟弟说:“谢天
谢地,没有发生什么事。你不要到处跑,很危险。”一会,一辆运煤的火车发出鸣叫进站了,那天我们几个都吓坏了,从那以后,我和两个姐姐、弟
弟再也没有到火车站扫煤灰了。6.我们一家八口住在三间茅草屋里,那时,我们姊妹五个都还小,由于房子太破旧,漏雨不能住了,父母亲决定盖
新房子,我们搬家了,住到村里一户姓刘的人家,我父亲和那家主人关系很好,他两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父母亲拿出辛苦存了几年的钱,买砖,
买瓦,买石头,买石灰,买蜀黍秸,买木头。母亲请了很多个亲朋好友过来帮忙干活,有我的舅舅,有我舅舅的邻居,还有我家几个邻居,还有我父
亲的同学,他们用板车到田地里拉土,母亲和那些亲戚朋友们一起搬砖、挑水,一起和泥磕砖坯。父亲又请来了木工做门窗,母亲在临时搭的窝棚里
又是点火做饭菜又是烧茶送水,亲朋好友们帮忙挖土、夯土、上梁、盖瓦。那年的夏天,三间崭新的泥土瓦房落成了,我们住上了新房。母亲对父亲
说:“我们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从邻居家搬家回来,我和哥哥姐姐们兴高采烈地欢呼着:“有新房子住了!有新房子住了!”父母亲让奶奶住在
东边的一间屋,在老家东边为大,称为上首屋。我的本家奶奶对奶奶说:“你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你看看他们两个多孝顺你,对你很好,让你住上
新房子,还是住上首屋,有的是亲生的儿子都做不到,以后不要再骂他们了,对他们好一些了。”奶奶听了以后,心里也感觉愧疚我父母亲,从那以
后,她对父母亲的态度友好了一些。母亲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具有勤劳、俭朴的品质。母亲在家是一位孝顺的儿媳、女儿、贤妻良母,在外是一位
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农村干部。母亲在担任村妇女主任、大队妇女主任时,有时到乡镇开会、检查工作。在任职的几十年中任劳任怨,受到领导、
村民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县、公社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直到母亲年纪大了才从岗位上退下来。??????母亲待人热情,与人为善,乐
于助人。在我的记忆中,每年母亲都会把自留地种的蔬菜送一些给邻居和亲戚。每当邻居、亲戚生病住院时,母亲总会买些东西送过去看望他们。我
们村子有一位五保户,母亲经常去照顾她,帮她干家务,逢年过节母亲都会给她买新衣服和礼物。???????母亲对别人很大方,家里来客人,
她把喂养的鸡鸭杀了招待客人。母亲对自己特别苛刻,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每年春节,母亲都会把省吃俭用的钱给奶奶、外婆、我们姊妹五个买
新衣服,而她却很少给自己添新衣服。?????母亲也经常踩着自行车去离家几十里的乡镇去卖菜,她卖完菜,不舍得在街上吃饭、喝水,经常是
饿着肚子赶回家吃饭。父亲因为这事,说过她很多次,我们姊妹五个大了,也说过她,让她对自己好点,爱惜自己的身体,可是母亲不听,她总是微
笑着对我们说:“外面卖的吃的东西太贵了,家里自己做东西吃便宜,我身体好着呢,没有事。”那时青菜很便宜,一毛钱可以买三四斤菠菜,一毛
钱可以买五六斤芹菜。一次,母亲骑自行车载着装有三四十斤的一麻袋菠菜,到离家十几里地的镇上卖菜,卖完菜了,卖了一元多钱,在镇上的商店
里,母亲花了七毛钱给我大姐买了一双尼龙袜子,可她自己连顿午饭都不舍得在外面吃,真是让我心疼。7.有一次,由于路边两旁的路面高了,每
逢下雨,雨水就积在路面,行路不便,母亲看到这种情况,便从责任田里拉了十几板车土垫在上面。听母亲说,她从小就喜欢荷花,小时候她和小伙
伴一起村庄树林里摸蝉时,去池塘边看荷花,采莲蓬的老人还送给她吃过莲蓬。虽然母亲识字不多,不会说出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
濯青涟而不妖”。可是母亲会对我说:“你看看,从泥巴里长出来的莲藕很干净,开的荷花更神奇,这么漂亮,一点泥巴都没有沾上。”母亲用她那
朴实的话语赞美荷花的的高洁品质!荷花是圣洁的代表,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中国人民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
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母亲有菩萨一样的心肠,在我童年少年时期,我家门口有几棵杨树和
槐树,炎热的夏天,本家奶奶、几个婶子、嫂子经常到树下乘凉聊天,那些走街串巷的磨刀、卖香油和收废品的人,他们累了就停在树下休息。母亲
看见他们热的满头大汗,就热情地给他们回家拿小凳子,让他们坐在树下休息,给他们倒凉开水,有时家里有西瓜,母亲还会从家里拿西瓜给他们吃
。?????村子里共有三十多户人家,除了菜地,大都是种小麦、红芋、玉米、黄豆。由于老家那边雨水少,生产队水田少,每年都要用机井里的
水浇灌水稻,秋季收下的水稻除了上交公粮后就所剩无几了,村民也只能分到少的可怜的一点水稻。??在我印象中,虽然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苦,
吃的东西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可是我没有挨过饿,能吃饱。母亲经常给我们做杂粮馒头,有玉米面、番薯面粉、高粱面粉和小麦面粉做的馒头,很少
能吃到纯小麦面粉做的馒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干饭、吃上白面馒头。我所在的村子里村民们都有菜园子,我家粮食不多时,母亲
就煮胡萝卜给我们吃,有时用白菜、芹菜等蔬菜充饥,有时也挖野菜充饥。??有时早上太冷时,母亲做好早饭给我们姐弟几个端到床边,我们坐在
被窝里吃早饭,吃完后又躺在被窝里,母亲收拾碗筷后,坐在被窝里边给我们做布鞋,边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我盼望着自己长大,可是,还没有
等我长大去挣工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农民除了需要上缴的公粮外
,对其余的农产品都有支配权,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出现了一番新景象。??我家分了几亩地,母亲除了种大棚菜外,还种了小麦、红芋、玉米、
黄豆,棉花,我家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8.母亲识字不多,为此她尝到了不少苦头,她希望我们兄妹五个好好读书,多学点文化
,将来能有出息。她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识字不多,不能辅导你们学习,只有靠你们自己了,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再苦再累我也不怕,我
和你们的父亲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农村实行田地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三年,哥哥高考落榜,母亲毅然让哥哥报名参军入伍,当时亲友和邻居们都
不解地问我母亲:“你们家七口人的地就你一个人干活,眼下你儿子长大能帮你干活了,你怎么能把他送到部队呢?”?母亲微笑着对他们说:“只
要为孩子好,我累点没啥。”每次给哥哥写信,母亲总是嘱咐哥哥在部队里要好好学习,认真做事,哥哥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希望,在部队里入了党
,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我有时和母亲一起去菜地里拔草,碰巧邻居家的人也在地里干活,母亲边和邻居聊家常边干活。有时帮着母亲到地里收割菜
、挑捡菜、捆菜,姐姐们用压井压水,我洗菜,洗干净摆放在板车上,天还没有亮,母亲就拉着板车到菜场去卖菜。我和姐姐们盼着母亲早点卖完菜
回家,因为母亲经常卖完菜会买些西瓜、葡萄、苹果、梨子等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吃。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周末时,我和姐姐们想到菜场卖菜,母亲
同意了,教我和姐姐们认秤,母亲教导我们说:“咱们卖菜,可不能缺斤短两,要诚实,不能坑人,自己家种的菜,多给人家没有关系。”????
在没有人买菜的时候,我就会拿出书本看书学习。我从没有少过一次秤,经常还会多给顾客,碰见老师和同学去买菜,我都会拿菜给他们。那时母亲
的教导一直陪伴着我成长,直到今日,我都是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我想和母亲当年的教导分不开的。??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她平
时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经常向我们讲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怎样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母亲的教育在我们兄妹五个的人生履历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她影响着我们一生。?9.每年的过年前,母亲都会用红芋熬糖汁(老家那边称为糖稀),母亲在灶台前忙上忙下的,我拉风箱烧火,我和
母亲有说有笑地边干活边聊着天,水烧开后,我很注意火候,小火慢慢熬,这时,院子里、厨房里都弥漫着红芋的香甜。??母亲用大麦芽熬出来的
红芋糖汁给我们做出了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看着案板上一块块的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我口水快要流出来了,有时还没有等芝麻
糖、米花糖凉,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吃。有一次不小心把嘴巴烫到了,哎呦哎呦叫。母亲笑着对我说:“小心点!你看把你馋的,热得不好吃,凉
了以后才香脆甜。”??母亲让我们姊妹几个好好解馋后,母亲就会把叠好的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装到盒子里保存起来,过年时,有客人来
拜年,母亲就会用盘子装上给他们尝尝。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盼望转成商品粮户口,村子里有几户吃商品粮的人家,都成为其他村民羡慕的对象。
父亲是商品粮户口,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每个月还发了粮票,父亲就到县粮食局买纯小麦面粉。农村实用土地责任制,村民们条件都好了一些,为了
提高生活水平,母亲率先在村里种了大棚菜,大棚菜需要搭棚,买竹竿,母亲就拉着板车去农机站去挑选好的竹子,栽水泥柱子,扎竹竿,我和姐姐
们有时放学后或者周末也会帮忙栽竹竿拧铁丝,我和母亲都很矮小,够不着高的水泥柱子,我和母亲就站到椅子上拧铁丝。父亲有时不上班的时候就
到菜地里帮着母亲搭大棚。那时大棚菜种的最多的就是芹菜,为了给大棚里的芹菜保暖,防止冻坏,目亲到农机站买稻草、买麦秆织帘子,母亲一有
空就织,母亲的手裂开了很多口子,看着我很心疼,有时点着煤油灯织到半夜三更,我有几次劝她该睡觉了,母亲不听,她说:“天变冷了,要抓紧
时间织,要不然寒流来了,棚里的芹菜会冻烂的。”有一年冬天,那天半夜三更下了暴风雪,母亲担心大棚会压塌,就急忙喊父亲起床去扒雪。我和
姐姐们惊醒了,要一起去扒雪,父母亲害怕我和姐姐们冻着,不让我们几个去,可是担心父母亲太辛苦,我和姐姐们坚持要一起去,拿着几个麻袋和
铁锨急匆匆往大棚地里赶。虽然是晚上,但是看到的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我们走在厚厚的雪地里,发出吱吱的声音。我感觉刺骨的寒风只往身上钻,
冻的我直打哆嗦,脸都要冻僵了。到了大棚那里,我们几个用长长的弄草帘子的工具把雪从大棚上扒下来,再用铁锨铲雪装在麻袋里,背上麻袋把雪
扔在离我家大棚几十米远的大坑里,来来回回,不知背了多少袋,奋战了几个小时,终于把压在大棚上的雪扒完了。我累得气喘吁吁,虽然是在冰天
雪地里扒雪,脸上是冷的,可是感觉身上在冒汗。那场暴风雪太大了,大棚几乎全被压塌了,看着被大雪压塌的大棚,塑料纸烂了,竹竿也断了,一
片片的芹菜被压断了,母亲心疼得哭了,那是母亲辛辛苦苦劳累了几个月的劳动成果,本来是等到春节前卖个好价钱。没有想到一场大雪损失惨重,
我也很心痛,只有安慰着母亲不要太难过了。10.?哥哥因表现突出,留在部队里转成志愿军了,大姐看到母亲太辛苦,读完初中就不愿意读书了
,她在家帮着母亲干农活。为了贴补家用,冬天农闲时,我大姐就和几个邻居伙伴一起到葡萄酒厂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那时一小时0.15元,
一天1.2元钱,一个月36元钱,没有休息日。??由于母亲的勤劳能干,加上父亲稳定的工资收入,还有姐姐挣的工资,我家很快步入了万元户
的行列。父亲买了一个黑白电视机,旁边临近的几个村子里,就我们家有电视机,每天一到傍晚,村民们就早早地等在电视机旁边看《射雕英雄传》
、《霍元甲》等电视剧,父母亲热情好客,在电视剧开始以前就让我们姊妹几个把家里所有的凳子准备好,排在电视机跟前,有时凳子不够用,就把
板车拉过来,放在后面,有的人就站在板车上看电视,有的村民是自己从家里搬过来的凳子。日子过得很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哥哥、姐
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来我们家说媒的人很多,远近几公里的村民都认识我母亲,母亲善良、勤劳、通情达理,那些托人说媒的人都想和我母
亲做亲家。父母亲把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给哥哥盖新房子结婚了,给姐姐们买了很多家具,风风光光地把两个姐姐嫁出去了。在我读高二时,88
岁高龄的奶奶生病期间,父亲下班后买肉菜回家,母亲做可口的饭菜给她吃,我们姐妹几个也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给奶奶喂药、喂饭。母亲就这样每
天在病床前不辞劳苦地照顾着奶奶,奶奶感动得泪流满面,给我父母亲道歉说,以前不该那样对我父母亲。在家乡那边有个风俗习惯,老人家得病后
,家里要备用一口棺材,父母亲请人定做了一个特别厚实贵重的棺材,本家爷爷奶奶也夸父母亲舍得为奶奶花钱。奶奶的亲妹妹(我的姨奶奶)来我
家看望奶奶时,对奶说:“姐,你不亲的儿子儿媳以前就很孝顺你,把你照顾的这么好,到老了,又给你买了这么厚实贵重的棺材,我的儿子是亲儿
子,我也没有你这么好的福气,等我病的时候,儿子儿媳也不会给我买这么好的棺材。”奶奶也看着摸着自己的棺材说很好,病了几个月,奶奶安详
地离世了。我外婆在90岁时由于摔伤瘫痪在床,母亲有时把外婆接到家里来照顾,帮她擦身子,有时母亲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外婆家照顾她,
直到98岁时外婆离世。??9.每年的过年前,母亲都会用红芋熬糖汁(老家那边称为糖稀),母亲在灶台前忙上忙下的,我拉风箱烧火,我和母
亲有说有笑地边干活边聊着天,水烧开后,我很注意火候,小火慢慢熬,这时,院子里、厨房里都弥漫着红芋的香甜。??母亲用大麦芽熬出来的红
芋糖汁给我们做出了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看着案板上一块块的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我口水快要流出来了,有时还没有等芝麻糖
、米花糖凉,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吃。有一次不小心把嘴巴烫到了,哎呦哎呦叫。母亲笑着对我说:“小心点!你看把你馋的,热得不好吃,凉了
以后才香脆甜。”??母亲让我们姊妹几个好好解馋后,母亲就会把叠好的芝麻糖、大米花糖、小米花糖装到盒子里保存起来,过年时,有客人来拜
年,母亲就会用盘子装上给他们尝尝。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盼望转成商品粮户口,村子里有几户吃商品粮的人家,都成为其他村民羡慕的对象。父
亲是商品粮户口,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每个月还发了粮票,父亲就到县粮食局买纯小麦面粉。农村实用土地责任制,村民们条件都好了一些,为了提
高生活水平,母亲率先在村里种了大棚菜,大棚菜需要搭棚,买竹竿,母亲就拉着板车去农机站去挑选好的竹子,栽水泥柱子,扎竹竿,我和姐姐们
有时放学后或者周末也会帮忙栽竹竿拧铁丝,我和母亲都很矮小,够不着高的水泥柱子,我和母亲就站到椅子上拧铁丝。父亲有时不上班的时候就到
菜地里帮着母亲搭大棚。那时大棚菜种的最多的就是芹菜,为了给大棚里的芹菜保暖,防止冻坏,目亲到农机站买稻草、买麦秆织帘子,母亲一有空
就织,母亲的手裂开了很多口子,看着我很心疼,有时点着煤油灯织到半夜三更,我有几次劝她该睡觉了,母亲不听,她说:“天变冷了,要抓紧时
间织,要不然寒流来了,棚里的芹菜会冻烂的。”有一年冬天,那天半夜三更下了暴风雪,母亲担心大棚会压塌,就急忙喊父亲起床去扒雪。我和姐
姐们惊醒了,要一起去扒雪,父母亲害怕我和姐姐们冻着,不让我们几个去,可是担心父母亲太辛苦,我和姐姐们坚持要一起去,拿着几个麻袋和铁
锨急匆匆往大棚地里赶。虽然是晚上,但是看到的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我们走在厚厚的雪地里,发出吱吱的声音。我感觉刺骨的寒风只往身上钻,冻
的我直打哆嗦,脸都要冻僵了。到了大棚那里,我们几个用长长的弄草帘子的工具把雪从大棚上扒下来,再用铁锨铲雪装在麻袋里,背上麻袋把雪扔
在离我家大棚几十米远的大坑里,来来回回,不知背了多少袋,奋战了几个小时,终于把压在大棚上的雪扒完了。我累得气喘吁吁,虽然是在冰天雪
地里扒雪,脸上是冷的,可是感觉身上在冒汗。那场暴风雪太大了,大棚几乎全被压塌了,看着被大雪压塌的大棚,塑料纸烂了,竹竿也断了,一片
片的芹菜被压断了,母亲心疼得哭了,那是母亲辛辛苦苦劳累了几个月的劳动成果,本来是等到春节前卖个好价钱。没有想到一场大雪损失惨重,我
也很心痛,只有安慰着母亲不要太难过了。10.?哥哥因表现突出,留在部队里转成志愿军了,大姐看到母亲太辛苦,读完初中就不愿意读书了,
她在家帮着母亲干农活。为了贴补家用,冬天农闲时,我大姐就和几个邻居伙伴一起到葡萄酒厂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那时一小时0.15元,一
天1.2元钱,一个月36元钱,没有休息日。??由于母亲的勤劳能干,加上父亲稳定的工资收入,还有姐姐挣的工资,我家很快步入了万元户的
行列。父亲买了一个黑白电视机,旁边临近的几个村子里,就我们家有电视机,每天一到傍晚,村民们就早早地等在电视机旁边看《射雕英雄传》、
《霍元甲》等电视剧,父母亲热情好客,在电视剧开始以前就让我们姊妹几个把家里所有的凳子准备好,排在电视机跟前,有时凳子不够用,就把板
车拉过来,放在后面,有的人就站在板车上看电视,有的村民是自己从家里搬过来的凳子。日子过得很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哥哥、姐姐
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来我们家说媒的人很多,远近几公里的村民都认识我母亲,母亲善良、勤劳、通情达理,那些托人说媒的人都想和我母亲
做亲家。父母亲把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给哥哥盖新房子结婚了,给姐姐们买了很多家具,风风光光地把两个姐姐嫁出去了。在我读高二时,88岁
高龄的奶奶生病期间,父亲下班后买肉菜回家,母亲做可口的饭菜给她吃,我们姐妹几个也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给奶奶喂药、喂饭。母亲就这样每天
在病床前不辞劳苦地照顾着奶奶,奶奶感动得泪流满面,给我父母亲道歉说,以前不该那样对我父母亲。在家乡那边有个风俗习惯,老人家得病后,
家里要备用一口棺材,父母亲请人定做了一个特别厚实贵重的棺材,本家爷爷奶奶也夸父母亲舍得为奶奶花钱。奶奶的亲妹妹(我的姨奶奶)来我家
看望奶奶时,对奶说:“姐,你不亲的儿子儿媳以前就很孝顺你,把你照顾的这么好,到老了,又给你买了这么厚实贵重的棺材,我的儿子是亲儿子
,我也没有你这么好的福气,等我病的时候,儿子儿媳也不会给我买这么好的棺材。”奶奶也看着摸着自己的棺材说很好,病了几个月,奶奶安详地
离世了。我外婆在90岁时由于摔伤瘫痪在床,母亲有时把外婆接到家里来照顾,帮她擦身子,有时母亲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外婆家照顾她,直
到98岁时外婆离世。??12.前些年,家里的条件好了,弟弟也参加了工作,我们姊妹五个都已成家立业了,母亲还帮着我们带小孩、做家务。
母亲在70多岁时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我姐姐家帮忙干活。我们劝她不要干活了,她总是说:“看到你们都很忙,我闲着心里不舒服。我读大学时,
每年放寒暑假,我就回老家陪伴父母亲,1996年6月,我读完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当老师。???1998年,孩子出生了,母亲不辞辛劳
地从老家赶到我身边,她给孩子带来了很多见面礼,母亲很疼爱我和小孩,母亲陪伴在我身旁,无微不至地地照顾着我和小孩,帮我洗衣服、买菜、
做饭菜。孩子大了一点,母亲回老家了,后来村里的田地大都被政府征走了,只剩下几分田地了,忙碌几十年的母亲不习惯,她说闲不住,就在我家
的大院里开垦了一块地,母亲在院子里种了柿子树、石榴树、花椒树、无花果树,春天时,母亲种辣椒、黄瓜、豆角、番茄、茄子、苋菜等,母亲还
喜欢种花,有太阳花、夜来香、月季花。更让我佩服的是,我母亲利用家里以前好几口装粮食的大水泥缸,装上土,灌上水,从菜场给卖莲藕的人要
来的“藕尖”植入缸中。不久,小荷就露出了尖尖角!暑假我回老家,母亲就做好吃的饭菜,买很多我爱吃的东西给我,每次从老家回广州,母亲就
准备很多我爱吃的东西给我带到广州。2013年暑假以前,我一般是一年一次暑假回老家陪父母亲,以前由于过年车票不好买,我父母亲不让我大
冬天回老家,说我暑假长,让我暑假回老家。以前的我高兴地期盼着放暑假回老家,那种心情真是像归心似箭。??????????我每次快放暑
假回老家时,心情激动万分,都告诉父母亲我买的车票的日期、车次和车厢,都是父亲在老家火车站出站口那里等我。在刚回家的那天,我兴奋得如
同一只刚刚获得自由的鸟。一进家门口,放下行李,我和父母亲亲热地聊上一会儿,我就迫不及待地到菜园里欣赏我母亲的杰作,拿出相机到院子里
拍照片。我欣喜若狂地冲到菜园里摘黄瓜时,看到哪根像好吃的样子,就摘下来,用手把刺一撸,就“嘎吱嘎吱”啃了,那种清香脆甜的黄瓜味真是
令人回味无穷。吃完黄瓜我就接着啃番茄,那番茄的香甜味道是我在大城市里吃不到的。母亲每次看到我那番模样,就会笑我说:“看到你吃黄瓜番
茄的样子,好像是几天没有吃东西饿到了,狼吞虎咽的,吃慢点,不要呛着了。”我边吃边说:“这黄瓜、番茄真好吃,在广州买不着这么好吃的。
”母亲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绿油油的菜地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蔬菜,长势喜人,她经常把新鲜蔬菜采摘一些送给左邻右舍,她和邻居们都相处非常
融洽,母亲的笑容和爱心,感染着周围的邻居。在家里,我都会帮着母亲割菜、捆菜、洗菜。看着母亲身体很健康、每天干农活,心情很好,我们姊
妹五个也没有阻拦母亲继续种菜、卖菜。?????家里种的菜除了自家吃,送给亲戚、邻居外,??母亲还会到菜场去卖菜。我母亲卖的菜很受欢
迎,除了我母亲卖的菜新鲜、整理的干净以外,主要是我母亲为人实在,从不缺斤短两,在顾客买好后还会多给顾客,母亲就会对他们说,自己家种
的,那些开餐馆的人有时会买很多菜,遇到熟悉的人去买菜,母亲就会免费送给他们,有时还把青菜免费送给那些老弱病残的顾客,所以,母亲一般
在上午十一点前都能把菜卖完。13.每年回老家,我和父母亲天南地北地聊天,母亲经常和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听过?,可是听了很
多遍还想听,听着我儿时的故事,能重拾我童年美好的记忆,让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母亲有时讲她年轻时的故事,讲她在外婆家,
没有嫁给我父亲以前就当儿童团团长的故事,讲他嫁给父亲后,在我们村子担任村妇女主任工作中的经历,每每听到这些,我对我母亲更加充满了敬
意。??????????????有时父母亲和我一起逛超市、逛菜市场买菜,买很多水果。老家蔬菜水果样式繁多,物美价廉。我有时和母亲一
起到菜地里,摘空心菜、上海青,有时挖野菜---马蜂菜,母亲做凉拌马蜂菜给我吃,蒸马蜂菜给我吃,她还帮我剪好洗干净,用开水烫后,拿到
屋顶上晒干,母亲对我说:“你喜欢吃马蜂菜,这马蜂菜晒干,你带回广州,做肉包子特别好吃。”????????我在老家尽情地玩,有时拜见
老师,见我儿时的玩伴、初中同学、高中同学。我提着买的礼物,???母亲还给我摘些新鲜的辣椒、黄瓜、豆角等新鲜蔬菜,让我给老师、给同学
带过去,由于家住的地方搭车不方便,父亲就骑着电动车送我过去。??我有时和母亲一起到邻居家串门聊家常,我见到邻居,我心里倍感亲切,我
会热情主动用家乡话和他们打招呼。由于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工作很多年了,我长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认不出我了,
可我依然认得他们,我和他们聊家常很开心。有时,我和母亲一起去买水果、牛奶看望他们,我还买新衣服送给老人家。??????????我在
老家最喜欢的就是和父母亲聊天,一起做饭菜。有时母亲炒菜,我烧火,烧地锅子。有时是母亲烧火,我做菜。一到暑假里,家里特别热闹,姐姐和
弟弟的孩子们都过来一起吃饭,小孩十来个,加上大人,吃饭都要摆两桌,??母亲乐呵呵地招呼着小孩子吃饭。吃饭后,孩子们都玩去了,大都是
我和母亲两个在收拾碗筷,虽然天气炎热,我和母亲热得满身大汗,有时又感到累,但是我们心里很高兴,我和母亲聊着天干着活,心里很惬意。母
亲喜欢家里热闹,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的那种热闹氛围。??????经常在天气好的晚上,父亲骑着电动车载着母亲和我、小孩一起去逛大街
,然后去新开发的公路边乘凉。由于家里小孩多,父亲的电动车载不了那么多,姐姐儿子就开车摩托车带上两个一起去那里玩,孩子们先去超市里挑
选自己爱吃的买零食、水果、饮料。那里是农村新开发的路,空气好,旁边有湖水,路两边也有野花野草,还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果树旁边有黄
豆、玉米、芝麻,聆听着青蛙、蟋蟀的叫声,闻着青草花香和果香,一阵阵微风吹的我们很凉爽、感觉很惬意。我和父亲打赤脚在路边走路,有时,
我和父亲边做操边聊天说笑。母亲和几个小孩坐在路边聊天边吃零食、吃水果、喝饮料。那里都是新修建好的水泥路面,还没有通车,很干净,路灯
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那里聊天,有的老人手里边摇着蒲扇边聊天说笑,欢笑声不时地响起。孩子们在路边玩耍,年轻人、中年人喜欢来回散步
。??????????14.母亲不仅仅是位贤妻良母,更是位村民爱戴的村干部,她以自身的善良、正直、勤劳、热情影响了很多村民。所以方
圆几公里的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认识我母亲,有好几次,和父母亲去菜场买菜,很多人都还称母亲主任呢,有好多个大爷大娘在我面前还夸我母亲心地
善良、勤劳、能干、孝顺。2011年暑假的一天,我傍晚和母亲一起收拾好菜,我说想陪母亲一起去菜市场卖菜,母亲说可以,但是要早起去菜场
,要不然没有空地放车子了。第二天,天还是漆黑的,我和母亲就一起拉着板车去离家几里的菜场去卖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天还没有亮,菜场里
已经熙熙攘攘很热闹了,南来北往的批发商都买起菜了,讨价还价声、吆喝声回荡在菜场的上空。不一会,天亮了,我和母亲张罗着,母亲负责称秤
,我算账收钱。那天,我看见母亲和一个阿姨打招呼,我热情地也和阿姨打招呼,母亲告诉我说,是她以前在公社当妇女主任时的一个好姐妹,她两
个年轻时关系很亲近,两个人有时还一起去很远的公社检查工作,她两个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面了。得知我在广州当老师,阿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你娘是个很善良、实在的人,勤快能干,年轻时吃过很多苦,你们家兄弟姐妹多,现在熬出头了,小孩长大了有出息了,都能挣钱了,你娘也该好好
享福了,不要再卖菜了”。我也附和着说:“是啊,现在我家里条件好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长大了。我父亲还有退休金,我娘也该享福了,我们
几个都不让她卖菜了,可是她不听。”母亲口头上答应说:“好,我以后不卖菜了,该好好享福了。”她们姐妹两交谈了好大阵子,阿姨要去买其他
菜了,离开前,母亲给了阿姨好几捆菜。?在母亲种的菜园里和母亲合影??母亲种的菜园里留影15.2004年4月,得知孩子爸爸生病住院,
我年近七十岁的母亲从安徽老家赶到我身边陪伴我,帮我接送小孩、买菜、做饭菜、洗衣服。母亲帮我做饭菜,我就用饭桶盛好坐公交车去给孩子爸
送汤、送饭菜,母亲看到孩子爸病重,又看到我那么辛苦,母亲哭着跪在观音菩萨面前说:“观音菩萨,请你保佑小孩爸爸快点好起来,他还很年轻
,孩子太小,家里不能没有他呀。”母亲看着我经济压力大家里钱都拿给孩子爸交住院费了,经济很拮据,我买菜的钱都是偷偷地借同事的钱买菜,
有几天,连鸡蛋都买不起。母亲煮白米饭,用盐油炒来吃,连个鸡蛋都没有母亲在我这里照顾小孩和我,体重减轻了十几斤,我对母亲很愧疚又很感
激。在我急需用钱时,是母亲把省吃俭用的钱给了我,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我悲痛不已时,是母亲的鼓励和安慰,给了我在逆境中生活的勇气;
在我失意时,是母亲的谆谆教诲,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决心,让我不再迷失自己。?????回想起来,我从婴儿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再到我读书工
作,这一路上都是父母亲的悉心呵护、养育关怀。从小学到高中,春夏秋冬,特别是从高一到高三的备战高考,父母亲为我提供最好的伙食,每天鸡
蛋牛奶,早上给我钱到餐厅吃热腾腾的煎包、粥、潵汤,晚上总是营养丰富的夜宵,父亲陪伴练习铅球的身影,还有父母亲加油打气的鼓励,多少日
夜……过往如潮水涌入我的心头,那些读书求学的日子,那些迷惘彷徨的时刻,伴随着的都是父母亲默默无声的辛劳付出。????每次我要从家里
离开的时候,才会觉得陪他们太少了,意识到自己该多留在家里陪陪父母亲。每次我坐火车前,我都会给父母亲道歉说,我不该去广州工作,应该在
老家工作,我陪他们时间太少。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这辈子在哪里生活都是一辈子,都差不多,不要后悔,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好处,广
州是大城市,冬天不冷,这点很好,工资收入也比老家高,你陪我们时间不少了。”母亲接着父亲的话说:“你有暑假,一暑假几十天都回老家陪我
们,你看看,哪有什么工作有这么长假期的,医生才有几天年假。”我知道,那是父母亲在安慰我,不让我自责难过。????每次暑假,我都不愿
意提前回广州,不想离开老家,但是,为了工作,我必须离开老家,我会住到快开学的前一天赶到广州。每次离开老家的那一天,我都会控制不住自
己的情感,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来,母亲的眼里也会闪出泪花,我能看出母亲的不舍,母亲在安慰我,她不想我难过,不想我后悔当初留在大城市工
作。父亲看到我流泪,就笑呵呵地对我说:“不要哭,明年暑假又回老家了,在广州好好陪孩子过,我和你娘挺好的,不要担心我和你娘,老家这边
还有你姐姐他们陪我们呢。”????有时在和母亲闲聊时,同村子的一个叔叔家的两个儿子也是在武汉读的大学,他们兄弟两都回老家工作生活,
成家立业了,他们工作也很稳定很好,他们陪父母亲的时间很多,一家老少一起生活得很幸福。父母亲虽然没有责怪我留在广州工作,看得出,他们
是很希望儿女在他们身边生活工作。????16.二十多年过去了,经历过悲欢离合,有阳光有雨露,只有我清楚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我在城市
生活了二十多年,实际上,我是不适应城市生活的,我最喜欢的,也是适合我的地方就是我老家的生活。????2012年暑假,有一天,我安静
地坐在沙发和父母亲聊天时,我认真地看着母亲的脸庞,她好像比以前见面清瘦了些,精神也少了几分往日的神气,脸上的皱纹也变得深了,母亲头
上满是白发,黑发极少。父亲原来高大挺拔的身躯也变得矮了,父亲说,他身高缩短了5厘米,以前是县里篮球前锋运动员,膝关节由于骨质增生,
有时会疼,腿脚不方便,有时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那一刻,我的心哽住了,我心里酸楚,我意识到了一个我不想承认但又不可奈何的事情,父母亲
都变老了。????晚上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和父母亲以前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透过黑夜的窗闯进了我的思绪。仿佛觉
得家里藏了一个时间的小偷,把时光从他们那里偷走,注入到了我的生命里,我一日日成长,充满活力,而他们却一天天老去。????我那时就暗
暗地对自己说,我无法改变过去,无法让时光倒流,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以后对父母亲更好,多关心父母亲。虽然我不在父母亲身边,我几乎每天
都要和父母亲打电话聊天,我每个月电话费有时都花几百元,可是我心里很开心,我和父母亲聊天,感觉很亲切,感觉父母亲在我身边。????我
经常把我在广州的所见所闻和父母亲说,父母亲把家里事也告诉我,那样聊天,是可以缓解我想父母亲的。母亲看到我打电话次数那么多,有时还开
玩笑地对我说:“你天天打电话过来,电话费好像不用钱。”????在我刚成家和小孩小的时候,我要寄钱给我父母亲时,母亲就会语重心长地对
我说:“你婆婆身体不好,要看病花钱,你请保姆带小孩又要花钱,以后小孩读书要花钱,我们不要你的钱,你父亲还有些退休金,够我和你父亲花
的了。”父亲也笑着对我说:“我们老家消费水平低,我们花不了多少钱,广州消费水平高,你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有点钱就把钱存起来吧。
”我那时几乎没有给过父母亲钱,等我小孩大了,我给父母亲一点钱,可是父母亲也没有舍得花,我心里真是难过。????为了改善父母亲的居住
条件,2007年,我为父母亲房间买了空调,2011年暑假又买了冰箱,大彩电,客厅安了空调。家里条件都好了,父母亲还没有好好享受生活
就离世了。????还记得2011年暑假我回老家时,父亲说他是七十多的老人了,不想出远门,喜欢呆在老家。我说冬天老家太冷,广州冬天暖
和,父亲也想到广州大医院全面体检。在我多次劝说下,2013年元旦过后,父母亲决定到广州过年。????在广州的三个月里,我和父母亲,
大姐、大姐夫有时一起吃饭,因为几年前,大姐他们也来广州工作和生活了,我和姐姐一起可以好好照顾父母亲。父亲在医院做了全身体检,除了有
轻微的高血压,其他各方面都很好的,大姐很细心地照顾着父亲。????在广州的几个月里,父母亲一起出去买菜,一起做饭菜,我下班后就有热
腾腾的饭菜吃,有汤喝,我好幸福。我父母亲有时在小区里玩,有时坐公交车到离家近的公园游玩。父亲有时还骑着自行车逛大街,有时,周末我和
父母亲一起到动物园、华南植物园、公园游玩,我给父母亲拍了很多照片,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过得很开心。真是没有想到仅三个月后,父亲就会永远
地离开我,这是我和他们最后一次共同生活。17.2013年过完年后,由于哥哥老家的房子要拆迁,哥哥打电话让母亲回家帮忙去,父亲不愿意
回老家,说不愿意看到老家负责拆迁的那帮城管恶人。而我劝说母亲不要回老家,可是母亲坚持要回老家,我父亲由于腿脚不方便,我父亲喜欢玩,
如果母亲在广州,可以扶着他上车,扶着他到公园玩。我觉得父母亲不能分开,就说先回家,等哥的房子拆迁后,暑假后再和我一起来广州。我做梦
都没有想到,我父亲再也没有时间来广州了。我从来没有想到,一向身体健康的父离开他无比眷恋的家。2013年7月19号,我18号还给父亲
打了电话聊天,而我是20号的火车票,19号晚上,我父亲因为一点小毛病被庸医误诊离世,我没有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回到家,我像发了疯一
样,心痛到了极点,头有时也会往墙上撞,那是撕心裂肺的疼。????我想去找医生理论,母亲劝我们姊妹几个不要找那个医生和医院的麻烦。而
母亲也在两年之后,在2015年11月15号,母亲也是因为小毛病被庸医过度用药,造成母亲腹水,最终母亲依依不舍离开这人世。我亲眼目睹
了母亲死的惨状,我和大姐在母亲病床前给母亲聊天时,被医生过量用药打死的。我一想到母亲去世前的惨状,我的心就像针扎得一样疼。我再也见
不到我那善良、正直的父母亲了。我心情无比的悲痛,我经常会嚎啕大哭,我眼泪快流干了,我嗓子快哭沙哑了,可是父母亲再也听不见我说话了。
??????生离死别是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了,我在问苍天大地这到底为什么,我父母亲都是善良正直的人,他们经常乐于助人,为什么是这种结局,如果是父母亲因为年龄大了,得病,不能吃不能喝,给家人交待下后事后过世,我心里可能还会接受一点。可是我父母亲都是这种方式离世的,都是不正常死亡。我真的接受不了这残酷的事实,到现在,我有时还不相信父母亲已经不在了,我有时还觉得是一场噩梦。????昔日的亲人从此阳阳两隔,永眠地下,留给我的唯有那无尽的思念和悲痛……?“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锤锤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2013年暑假前,每次听到这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时,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更多的是心怀愧疚,我没有很多时间陪父母亲。只能心里默默祈祷,每次去寺庙里,我都会虔诚地跪拜在观音菩萨那里,希望菩萨能保佑我父母亲身体健康,等到我退休后好好陪伴在他们身边。而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心里满是痛苦,痛心疾首。????我这几年沉浸在万分悲痛中,我好像活在过去的世界里,过去和父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曾一度地在痛苦中挣扎着,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我一直在内心深处经历自我生命的痛苦煎熬,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这几年。我头发白了很多,我活在深深的自责中。????我在心里经常给父母亲道歉,是我给父母亲买车票回老家的,如果父母亲还在广州住着,父母亲也不会在老家被庸医打针离世。我痛恨那两个给父母亲打针的庸医,是他们的误诊,让我父母亲悲惨地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了无比眷恋的家人。????我是兄弟姐妹五个中,让父母亲花钱最多、操心最多的一个。现在我条件好了,很想好好孝顺父母亲,可是父母亲不在了,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每当看到荷花、莲藕、莲蓬,我就很自然地联想起母亲,是母亲那如荷的品质熏陶了我,在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善良、正直。?????受到母亲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荷花,喜欢写文章的我以荷花、莲花、莲子当成自己的笔名,在简书、博客、QQ、微信都以荷花当成自己的昵称。?????父亲离开我们五年多了,母亲离开我两年多了,在这么多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想念父母亲,我常常陷入失去父母亲的悲痛和愧疚中,每当看到这“父母亲”这三个字,在大街上看到和父母亲年纪差不多大的老人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父母亲,我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就会流出来;每当路过小区健身器材那里,父母亲锻炼的身影、慈祥的面容就会在我脑海里闪现,感觉父母亲就在我跟前;父亲送我去武汉读书时,扛着两箱酥梨和苹果的背影不时地浮现在我脑海里,母亲帮我带小孩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父母亲给我们的爱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是相通血脉间默默无私的帮助和关怀。想想父母亲是那样的善良、正直、乐观,我的心就很痛,泪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充满了双眼,生命中再也没有了父母亲,千言万语……永远也写不完对父母亲的深深思念。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我父母亲的女儿,让我好好孝顺父母亲。祝福父母亲在天堂一切都好!
献花(0)
+1
(本文系连荷花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