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里祛寒方之四逆汤(制成注射剂,名四逆注射液) |
|
|
四逆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附子先煎一小时,再加余药同煎,取汁温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1、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细微。
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四肢厥逆,神疲欲寐,恶寒蜷卧,口不渴,脉沉细微,为本方主症,属心肾阳衰。吐利腹痛,下利清谷,为兼脾阳不足之症。寒为阴邪,入里伤及肾阳,使一身阳气之根受损,阳气不达四肢,故四肢厥逆;心神失养,故神疲欲寐;卫阳不足,故畏寒蜷卧;阳虚血脉不得鼓动,故脉沉细微;脾不得肾阳温阳,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浊音不降,故见下利清谷,吐利腹痛。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阴盛阳衰之症,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寒而复阳气。故方用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济阳,回阳救逆,为君药。辅以干姜温暖脾阳,并助附子温壮肾阳。甘草既可配姜、附以辛甘化阳,又制约姜、附大辛大热之性,以防重劫阴液之弊,为佐药。本方药虽三味,但功专力宏,使脾肾之阳同建,可速显回阳救逆之效。
【按语】:若服药呕吐,可采取冷服法。取《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之意。
四逆注射液用于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能使血压回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抗休克,使受抑制后的心律明显增强,显著加大冠脉流量,增大心肌收缩振幅等作用。
【附方】:
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即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构成。功能通阳救逆,益阴和阳。主治少阴戴阳,服白通汤下利不止,出现厥逆无脉,心烦,干呕。
浆水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即本方加浆水、良姜、肉桂、半夏构成。功能回阳救逆。主治暴泻如水,或有呕吐,身冷汗出,脉微弱。
白通汤(《伤寒论》),即本方去甘草,加葱白构成。功能破阴回阳,宜通上下。主治少阴戴阳,虚阳上浮,阴盛于下,手足厥冷,面色赤,下利,脉微。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伤寒论》),即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构成。功能回阳救逆,益阴补阳。主治阳亡阴竭,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通脉四逆汤,即本方倍加干姜构成。功能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利止,脉不出等。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即本方加人参构成。功能回阳益气,救逆固脱。主治亡阳脱液,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症仍在。
附姜白通汤(《医门法律》),由附子、葱白、炮姜、猪胆汁构成。功能回阳救逆,益阴补阳。主治厥逆呕吐,暴卒中寒,泻利色青气冷,肌肤凛栗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