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程标准--陈熙
2019-07-28 | 阅:  转:  |  分享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基础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学时: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高中生学习数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设数学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1.2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实例对比概念给予描述,然后通过均匀随机数随机模拟的方法的介绍,给出了几何概型的一种常用计算方法.与本课开始介绍的P(A)的公式计算方法前后对应,使几何概型这一知识板块更加系统和完整.

这节内容中的例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重点是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设计模型运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未知量;教学难点是突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的问题.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最近几年的实际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特别容易和古典概型相混淆,把几何概型的“无限性”误认为古典概型的“有限性”.究其原因是思维不严谨,研究问题时过于“想当然”,对几何概型的概念理解不清.因此我认为要在几何概型的特征和概念的理解上下功夫,不要浮于表面.

另外,在解决几何概型的问题时,几何度量的选择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在实际授课时,应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出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理解与掌握函数五目知识理论,领会函数问题处理方法与技巧,在初中数学的起点上继续升华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素养。

2.2技能目标

前面学生在已经掌握一般性的随机事件即概率的统计定义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古典概型。在古典概型向几何概型的过渡时,以及实际背景如何转化为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时,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引导得当,理解几何概型,完成教学目标,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学生的状况及新课程标准,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开头的两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结果,师生共同纠正。之后的探究处理成演示试验,以强化数学知识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题、习题的选用,尽可能选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3)够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有利用课余时间查漏补缺的识。

2.3情感目标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策划、组织、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形成敢于创新,善于交流,乐于协作,尊重他人,主动探索的良好品质。

能够通过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等活动,以及师生积极的自评、互评等过程性评价,激发英语学习的动机,了解到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实现“趣能”两得,保持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算法初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3)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目标

(1)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2.教学难点

(1)算法的含义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教学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需8课时)

1.算法与程序框图(共2课时)

2.基本算法语句(3课时)

3.算法案例(2课时)

小结(共1课时)

第二章:统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技能目标:

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及随机数法的步骤,并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二)教学难点:

1.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2.让学生能将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内容】

第二章:统计(需11课时)

1.随机抽样(共4课时)

2.用样本估计总体(3课时)

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4课时)

第三章概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

2.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3. 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通过参与探究活动,领会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结合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能了解到身体语言在沟通交流中的重要性,并能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民沟通方式的区别,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直线的倾斜角

(二)教学难点:

1.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2.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人民沟通交流的区别,并且能把所学的知识恰当的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生活中

【教学内容】

第三章:概率(需9课时)

1.随机事件的概率(共3课时)

2.古典概型(3课时)

3几何概型(3课时)

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理论课时 自习课时 合计 1 第一章:算法初步 20 8(早)+8(晚) 36 2 第二章:统计1 20 8(早)+8(晚) 36 3 第二章:统计2 20 8(早)+8(晚) 36 4 期中考试 4 2(早)+2(晚) 8 5 第三章:概率1 20 8(早)+8(晚) 36 6 第三章:概率2 20 8(早)+8(晚) 36 7 总复习 20 8(早)+8(晚) 36 8 期末考试 8 3(早)+3(晚) 14

课程实施

5.1教学条件

教材、教学辅助资料、PPT、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实物工具等。

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

5.2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例如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使各个环节衔接自然。

利用网络资源尽量变枯燥为新颖,利用多媒体课件尽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持久。

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着重注意新增加和已删减的内容,吃透新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等。

(4)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狠抓数学方法与思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忆方法和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5)坚持听课和练习等的专题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及时讲评,对个别基础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减轻后期考试前训练的压力。

(6)坚持教学研究和相互听课,向同行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解决自己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

5.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1)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就。要使评价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考勤情况,上课听讲情况,课堂小组活动参与情况,兴趣活动参与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绝对性评价:阶段测试(单元测试,月考,半期测试等)和期末考试。





献花(0)
+1
(本文系熹熙CC首藏)